资源优化与体制重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12:47:48

摘 要:在“穷国办大教育”的特殊国情下,中国如何将沉重的人口负担真正转化为人才优势?如何使9亿农民的子孙后代走出农村?这些问题无疑都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做出回答,要求尽快建立起适合中国发展现状的高等教育体制。应以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原则,从整体性角度对高等教育体制的重建做出初步设想。即实行一年两轮招生制度、学费改革及大范围足额商业性助学贷款和有差别还款制度。

关键词:高等教育体制;一年两轮招生制度;学费;贷款还款制度

一、现实分析与问题提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振兴教育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也是我国增强综合国力并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发展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的战略性抉择,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源的重要地位越来越突出。据一些发达国家统计,智力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20世纪初仅为5%—20%,而现在已经达到60%—80%。知识经济的第一资源是智力资源、是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来自教育,教育无疑将是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中之重。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跟上时代的潮流,中国必须做出积极的举措,为此我国已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其中近几年的高校扩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1999—2001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增幅高达48%、38%、21%,毛入学率从9.8%提高到13%,2001年招生人数达到268万。近几年高校招生的跨越式发展无疑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缓解就业压力和教育基本矛盾产生了积极作用,但这一系列举措并未改变公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与高等教育供应相对不足的基本矛盾。我国劳动力知识结构重心仍偏低,2000年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8%,具有大学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仅为5%;而1998年世界经合组织(OECD)国家对应指标的平均值分别为80%和26%。2000年我国25岁至64岁的劳动人口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仅为5.2%,而OECD国家这一指标的平均值为24%。可见,我国大学生人数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及国民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仍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甚至和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普及化任重道远。因此,扩大高校招生规模仍十分必要,但在中国“穷国办大教育”的特殊国情下,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的高校扩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其积极性已发挥到一定程度,迫切需要进行新的调整与变革。

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高校扩招的困难:首先,现行的高校扩招需要国家在原本沉重的财政负担下,再增加巨额的教育财政投入,而这是国家难以做到的。虽然2001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19%,但是距离世界平均水平或1999年国家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重申的4%的比例尚有近千亿元的缺口。其次,现行的高校扩招所必然伴随的师资的相对紧张,也是现行高等教育体制所难以解决的问题。而新师资的培养,不仅需要巨额的费用支出,而且师资培养过程又受到一定的时间制约。此外,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的高校扩招面临的后勤瓶颈问题将更加严峻,学生质量问题将越来越突出,教育公平性问题也将日益突现。诸多现实困难都是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的扩招所难以解决的症结,而面对时代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国如何尽快赶超世界发达国家?如何将中国沉重的人口负担真正转化为人才优势?如何使9亿农民的子孙后代走出农村?这些问题无疑都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做出回答,要求迅速建立起适合中国发展现状的高等教育体制。

我们现在设想这样一个情形:是否存在国家不过多增加财政投入甚至减少投入,师资队伍不过分膨胀,后勤负担不过分增加,学生质量不下降甚至可以提高,公众又普遍接受的高校扩招的模式呢?如果这一完美的模式存在的话,它将在怎样的一种高等教育体制中运行呢?本文就此做些探索,以供广大学者同仁参考。

首先,我们从中国高等教育的特殊国情出发来寻找答案。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过去的20年里,在经济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自身的经济基础薄弱,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客观因素,中国仍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各种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非常有限,高等教育资源也相对匮乏,“穷国办大教育”仍是一定时期内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严峻现实问题。农村教育问题随着教育的迅速发展也日益突出,农村已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难点。据调查,来自总人口20%的高收入和次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占大学生总人数的70%,而来自总人口40%最低和次低收入家庭的大学生,仅占大学生总人数的21.6%。由此可见,广大不富裕农村的教育仍无法与城市相比,其差距仍非常大。与此同时,农村基础教育所培养的优秀人才几乎全部滞留在城市,为城市服务。在一些地方部门看来,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越多,地方损失越大,因此地方缺乏应有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另外,对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在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下培养子女上学意味着巨额的开支,这是他们难以承受的,所以他们只好“望大学而兴叹”。

其次,在诸多中国特殊的现实面前,我们不能照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毕竟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水平高,人口少,高校相对较多,教育资源丰富;而中国与其相反,所以迫使我们必须找到—条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对此我国政府已经予以了关注,江泽民同志在《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进行教育创新,首先要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进行教育创新的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教育机制;要扫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努力提高教育的资源利用效益,优化教育结构,扩大教育资源。江泽民同志的讲话,无疑给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指导,同样这一思想对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也有重大指导意义。

二、体制重建的设想与意义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提出一系列设想,旨在优化现有高等教育资源和建构适合中国特殊国情的高等教育体制。为保持或突出该体制的可操作性,笔者将尽可能从整体性和系统性角度作深入探讨,以避免片面孤立地针对某一问题研究的自身局限性。本文主要提出以下三点主张:第一,将现行每学年约9个月的教学内容压缩到4—5个月内完成,利用空余时间,再招收一届新生,即实施一年两轮的招生制度;第二,将学费上浮至1万元左右;第三,实施大范围足额的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制度和实施有差别的还款制度。下面就上述观点的意义进行分析。

(一)两轮招生制度的意义分析

本文从“穷国办大教育”的中国特殊国情出发,依据教育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原则,提出一年两轮的招生制度。在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中,一般高校学生上课时间每周法定不超过20课时,每位任课教师每周教学时间约5课时;相比之下现行高中教育,一般学校学生上课时间每周约50课时或更多,高中教师教学时间每周约20课时或更多。虽然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每周40课时左右的课程,对大学生从心理和生理上均能接受;同时,每周10课时的教学时间,对大学教师亦可接受,即将现行高等教育9个月的课程压缩到4—5个月内完成具有可行性。基于这个前提,国家可利用接下来的7—8个月实施第二轮招生,由此带来的综合效益将是难以估量的,这也正是我们最为关注的。

1.两轮招生制度,将使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迅速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加快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它不仅有利于中国迅速摆脱沉重的人口负担,而且还能最终将这一负担真正转化为人才优势。由于社会发展与国民文化水平成正相关,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国民素质与文明程度将极大提高,而这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正是迅速崛起中的中国最需要的。

2.两轮招生制度,在促进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并不需要国家或社会投入大量的财力与人力进行基础硬件设施方面的扩建和培养新的师资力量,它将极大地提高现有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率,也将有效地缓解公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与高等教育供应相对不足的基本矛盾,其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也是难以估量的。

3.两轮招生制度,将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高等教育机会,极大地调动公众对子女培养的积极性,有力地阻止失学率上升;同时也将极大地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开办或直接开办中等教育的积极性,有力地推动中等教育的发展与普及。

4.两轮招生制度所带来的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可为学生提供足够多的高等教育机会。也可为9亿农民的子孙后代通过高等教育最终走出农村提供一条便捷的绿色通道,这将彻底有效地解决农村人口的出路问题。

5.两轮招生制度中,由于每轮学生每年的在校时间约为4—5个月,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可自由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在2—4年内修读完所有课程),比现行高校学生每年约9个月的在校时间少了一半,这将极大地减少学生在校的费用支出,从而减轻许多家庭负担,特别对于贫困家庭。这更有利于高等教育的普及。

6.两轮招生制度下,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高等教育机会的极大增多将有力地冲击现行高等教育机会短缺情况下所盛行的应试教育,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同时每轮学生可利用7—8个月的较长假期,通过选修不同课程或参加社会实践工作等方式,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优化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这无疑有利于素质教育的落实。

7.两轮招生制度下,培养出的所有学生均经过正规的高等教育,与现行的高等教育体制下函授、成人教育等方式培养出的学生相比,在质量上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在知识能力结构上前者也优于后者。

(二)学费上浮至1万元的意义分析

本文以谁受益、谁投入的成本分担原则为基础,考虑到国家财政困难,提出学费上浮至1万元。现就这一观点的意义进行分析:

1.学费上浮至1万元,国家可以依靠收取学费直接收回几乎所有教育成本,极大地节省国家教育财政投入。2000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预算内事业费支出为7309.58元,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为2931.23元,两项合计1万元,而1万元的学费收费将极大地减少国家教育直接投入,使高等教育最终依靠其自身独立发展,国家充当引路人的角色,给予引导即可。

2.学费上浮至1万元,学费收入将成为高校正常运行的主要资金来源,其中大部分学费可由社会教育资源中的每个家庭支付;这将有利于吸纳社会个人资金流入高等教育领域中,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3.学费上浮至1万元,可利用部分学费支付教师所有工资,以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这不仅能真正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也将极大地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教育领域中来,缓解教育教学中教师流失的现象,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

4.学费上浮至1万元,可以利用收取的学费以助学贷款的方式为贫困生提供高等教育机会,作为现在的贫困大学生,以后将进入社会的中上收入阶层,故可称之为潜在富人或富人阶层。其还款可再为那些上不起大学的贫困生提供新的高等教育机会,这不仅有利于促进高等教育的普及,也有利于缓解贫富差距的拉大。

5.学费上浮至1万元,由于学费收取具有一定的强制性与稳定性,这比单纯地依靠建立在个人道德基础上的希望工程、奖学金、个人捐助等筹集资金的方式有效得多。同时,这种一视同仁地收取相同学费的办法,比有些学者提出的有差别的收取学费的做法优越得多。针对不同家庭经济情况收取不同数目学费的做法,不仅在现实上难以操作,从形式上也具有明显不公平性和内容上过重的道德因素。

(三)贷款还款制度的意义分析

本文依据公平性原则,考虑到贫困生问题和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提出贷款制度和有差别的还款制度。

1.贷款制度将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学费交纳和生活费用开支的经济困难,保证其平等地享有高等教育机会。学生考上大学后,由于获得了足额的贷款(比如1.2万/年的贷款,即1万元的学费和2000元的生活费),这不仅大大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家庭甚至可以在子女考上大学后完全不负担任何费用,仅依靠贷款即可支付整个大学期间的所有费用;这无疑将极大调动家庭培养子女的积极性,也将有效阻止失学率的上升,特别对于贫困家庭,他们不再害怕因为没有钱而上不起大学。

2.学校所得到的巨额贷款资金与还款资金均主要来自商业银行或社会个人,这部分资金可以直接作为教育资源,这将极大节省国家的高等教育投入。贷款还款进入良性循环阶段(已贷款的毕业生的还款可为新一轮的学生提供足够的贷款资金,而不再需要国家或银行对新一轮的学生投入更多的贷款资金的阶段),此时可以放宽贷款限制条件,比如适当提高人均贷款数额,延长还款时间,进一步促使贷款学生即将来的富人形成超前消费从而拉动内需和推动经济的迅速发展。

3.有差别的还款制度可优化配置毕业生,对于愿意到不发达地区或农村工作以及到国家急需人才部门工作的毕业生,有差别的还款制度可酌情给予减免部分还款或减免全部还款。以此,为不发达地区或农村注入人才,为急需人才的部门领域注入人才,这无疑也将缓解上述提及的地方投资教育而得不到人才的矛盾,极大地调动地方培养人才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实现设想的具体操作

以上笔者陈述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对其意义进行了详细分析。下面针对如何实现上述意义笔者将从学生质量、师资、生源、学费等角度综合地给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操作方案。

(一)学生质量问题

学生质量问题无疑是任何一种高等教育体制可行与否的首要问题,本文将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如何保证与提高学生质量:一是,在学生在校学习的4—5个月内使学生质量得到保证与提高;二是,在放假的7—8个月内使学生质量得到保证与提高。

1.在校期间

如何充分利用好在校学习的4—5个月时间,是保证和提高学生质量的关键所在,为此有必要从多方位、多角度对之做出合理安排。

(1)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采取大容量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与实用专业化课件的出现,为大容量课堂教学提供了有效手段;社会上开办的各类短期技能培训班与各类考研辅导班,为大容量课堂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经验。大容量课堂教学,不仅使课程压缩后教学的正常进行成为可能,也为保证与提高学生质量创造了条件。

(2)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取混合班级教学,即允许学生自由地跨年级、跨专业甚至跨校选修各门课程进入班级学习;对考试成绩达到要求者给予相应的学分、学位等方面的认可,也可对跨年级、跨专业或跨校生的考试成绩给予一定的要求,比如成绩70分或80分以上时才可给予相应的学分、学位等方面的认可,以避免一部分学生靠应试而轻易获得学分。以上措施无疑将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有利于其潜力与特长的发挥,有利于个性化创造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从而使学生质量得到保证与提高(在此方面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已做出了一定的行动)。

(3)在课程设置上,增强课程的针对性与实用性。社会需要两种人:一种是能完成本职工作的人,他们主要从事社会继承性工作,而非具有重大意义的开创性工作,他们是社会的主体与大多数;另一种是能在自己领域中完成重大开创性工作的少数社会精英。因此,高等教育在满足社会需求的过程中,应培养相应的上述两种人。为达到上述目标,改变现行高等教育中学无所用、用无所学的不良现象,在课程设置上应增强其针对性与实用性,以保证与提高学生质量。为此,可考虑开设下面五类课程:1)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如高等数学、英语等;2)基础专业必修课程,如教育系的教育原理、教学论等;3)生活类选修课程,如饮食类、护理类、欣赏类、评价类课程等;4)就业类选修课程,供打算就业的大多数学生选修;5)深造类选修课程,供打算深造的学生,即社会需要的少数精英人才选修。

(4)在学生管理上,实行淘汰制。比如对于多门课程经过多次重修仍未通过者或多次成绩排名均在全年级最后5%范围内的学生给予淘汰,也可考虑结合上述两种办法进行淘汰,以此使学生质量得到保证与提高(这一点可借鉴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末位淘汰制的成功经验)。

2.长假期间

长达7—8个月的假期为保证与提高学生质量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学校与学生如何利用好这一长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此,本文将给出以下具体操作方案,以使学生质量得到保证与提高。

(1)学生可利用长假以个人身份到社会参加社会实践,以增加自身的实践能力;学校也可以校方的身份,采取类似毕业前的实习方式为学生联系相应的单位,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以弥补现行体制下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弊端,为社会培养短缺的熟练的应用技术人才和操作技术人才。

(2)学生可利用长达7—8个月的时间修读和钻研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其学习方式可自学,也可随接下的一轮学生同时听课学习,也可参与专家对某课题的相关研究,以充分发挥个人的潜力,为自己将来的深造或就业作必要的准备。

(3)学生可利用长假在本校或不同学校里修得不同专业领域的第二学位、第三学位甚至更多学位。由于各高校公共课几乎都相同,学生在7—8个月内有足够的时间修完接下一轮的不同专业的专业课程。通过修读多个学位,使其迅速成长为社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这无疑有利于素质教育在大学的实施,同时极大地增加学生就业选择的空间与机会。

(4)对于那些不及格需要重修的学生来说,可利用7—8个月的长假,随下一轮学生听课重修所欠缺的课程以提高自身素质,避免被淘汰。

(二)师资问题

办好大学的关键是师资,师资包括教师的数量与质量。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的扩招,必然要求国家财力与人力的大量投入,要求教师队伍的急剧膨胀。而两轮招生体制下的扩招,由于两轮学生在一年里轮流交替在校学习而非同时在校学习,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在校人数与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的在校人数相差无几,在一年里教师的教学总时间仍为9个月左右。故而既不需要学校硬件设施的大规模扩建,也不会苛求教师队伍的过分膨胀。虽然教师教学工作量有所增加,也不过每周10课时左右;同时由于教师教学主要从事的是继承性而非重大开创性工作,前后两轮的教学内容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加之现代化教学设备和专业化课件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教师投入到教学备课等方面的大量时间和精力,缓解了教师过重的工作量。所以,两轮招生制度对教师时间与工作量的影响是有限的。

为了保证教师的积极性,等者认为可将教师的工资提高50%—100%,以提高教师待遇,保证和提高其积极性;同时,由于其工资待遇的大幅度提高,可真正把教师的社会地位提上来,这无疑将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到教育领域中来,这也将有效地缓解高校中教师的流失问题。教师工资的提高,不需要国家增加资金投入,甚至可以减少或取消对教师的工资开支,教师工资完全可以从学费中提取。我国高校生师比2001年由上一年的16.3∶1上升到18.2∶1,远低于韩国的33∶1和台湾地区的22∶1,接近于欧美的15—20∶1。在此做粗略估计,假设生师比为18∶1,每位教师对应两轮学生人数为36人,其学费为36万元。从中取出一部分,比如10万元,用于教师工资开支是完全足够的,也是可能的。国家在减少甚至可取消对教师工资投入的同时,又能使教师工资得到大幅度提高,这正是笔者认为应提高学生学费的目的。

(三)生源问题

新的高等教育体制下的大规模扩招,必然要考虑生源问题。学费上浮后,虽然收费高达万元,但由于受过高等教育者与未受过高等教育者在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上存在巨大差距,绝大部分人仍会选择高等教育,特别在相应的贷款制度从根本上解决了其经济困难的条件下,每个人都不会轻易放弃能为其一生带来巨大收益的高等教育机会,可以预计高校生源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十分充足。

针对如何处理好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体制衔接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具体操作办法:借鉴研究生报考办法,允许学生在社会上指定的任意高考报名处,在适当时间报名参加考试,使高中教育与高考招生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脱钩。这一操作办法与两轮招生制度的扩招结合起来,将使高中教育从高考指挥棒的巨大影响下解放出来成为可能,可为“应试教育”问题的解决提供一条可行的思路,也可为高中阶段素质教育的实施创造前提条件。

(四)学费问题

学生的学费上浮至1万元,学生如何交纳这部分学费,是本文设想成败与否的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特别对来自广大农村和下岗职工家庭的贫困生,如何交纳学费更显得重要,这必须要建立与之相应的配套体制。笔者建议:学费的交纳,可采取以家庭支付和助学贷款交纳为主、学生勤工俭学交纳为辅的形式。

1.家庭支付

来自中上收入阶层家庭的学生完全以家庭支付方式交纳学费,来自其他收入阶层家庭的学生可根据其具体家庭收入情况以家庭支付的方式交纳学费的大部分或小部分。这部分学费是高等教育正常运行的最主要的物质基础,其作用不仅在于维持高等教育正常运行与发展,还要为贫困生贷款提供一定的资金来源。这里就学费具体数额做出简化的估计:考虑到交纳学费时不同学生交纳的学费数额不等而难以计算的原因,我们假定所有学生中的60%交齐全额学费1万元而不需要任何贷款,一所学校两轮招生后的总人数为4万人,此时每年学校直接收取的学费为4万人×60%×1万元=2.4亿元,这部分高达2.4亿元的资金几乎可以维持高校的正常运行,也就是说依靠中上收入家庭交纳的学费几乎可维持高校的正常运行;如果再加上剩余40%学生通过贷款交纳的学费,学校收取学费总额将高达4亿元。由此可见,仅学费一项的资金足够维持高校的正常运行。

2.学生勤工俭学交纳学费

学生可利用7—8个月的长假,以个人身份参加社会实践勤工俭学,挣取部分生活费用和学费。学校也可以校方的名义为学生联系假期勤工俭学单位,并与其建立常年合作的劳务关系或签订常年用人的聘用合同,以帮助学生寻找工作机会。同时,学校可统一组织两轮学生轮流交替到该单位勤工俭学,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工作的机会,也使单位在用人方面不出现中断现象,这是短期工作人员所不具备的条件。另外,统一的组织管理也有利于学校对学生权益的保护,如安全保险、工资待遇等方面都可由学校出面协商。

3.贷款制度

助学贷款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两类。国家助学贷款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的要求,由中国工商银行开办的,国家财政贴息的,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中经济确实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的助学贷款。一般商业性贷款是指金融机构对正在接受非义务教育学习的学生、直系亲属或法定监护人发放的商业性贷款,只能用于学生的学杂费、生活费以及其他与学习有关的费用。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财政不贴息,各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均可办理。

助学贷款在此成为贫困生交纳学费的主要手段,同时,还可能成为其生活费用开支的部分来源。而现行的国家贴息的办法,不但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而且由于贷款数额较小,难以根本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同时,由于数额小而导致贷款面积大且分散,大大增加了银行的管理成本。为此笔者提出改进现行的贴息贷款办法,实行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甚至考虑以高于一般商业性贷款的利息对学生进行商业贷款,其具体操作办法如下:

(1)一般商业性贷款或稍高一般商业性贷款利息的助学贷款办法

实行一般商业性贷款,国家不再贴息,有利于限制那些可贷可不贷的学生进行贷款,从而减少贷款总额,缓解资金的紧张;同时,一般商业性贷款也有利于调动学生自筹学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有利于促进贷款者还款。也可考虑对所有学生实行高于一般商业性贷款利息的助学贷款或有针对性的部分实施,比如针对大专院校或部分本科院校实施高于一般商业性贷款利息的助学贷款,其高出的那部分利息可由国家贴息给银行,以此来激发银行贷款的积极性。对银行来说,助学贷款有利于其业务领域的拓展,信贷结构的优化,提高经济效益;也为银行培养优质稳固的客户,树立企业形象,推广商业品牌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有息贷款的缺陷也很明显,它将增加还款人的负担,但这对将成为未来中高收入阶层的大学生,其影响微乎其微,特别在相应还款措施的积极调节之下,其影响更趋于弱化。倘若实行无息贷款,国家可以减少贷款者的负担,但这可能极大增加贷款投入的总资金,甚至会出现不正当的靠贷款而进行的奢侈的超前消费。但这将巨大增加银行的资金困难,特别在贷款还款制度刚启动阶段,资金困难问题将更加突出。当然,在贷款还款进行到良性循环阶段,不再需要更大范围内的贷款和信用制度建立起来的时候,可适当减少贷款利息甚至取消利息,以此促进潜在的未来富人阶层的超前消费,拉动内需的扩大和推动经济的增长。

(2)贷款资金的来源

贷款资金的来源问题也是关系到本文所构建新体制的设想可行与否的关键问题,本文认为应多渠道筹措贷款资金。因为巨额的贷款资金,不是单靠国家、银行或社会一方面所能承担得起的。其具体来源如下:

1)银行可利用其自身的资金为学生提供助学贷款,这将占整个贷款资金的大部分。国家在给予政策上支持的同时,可考虑以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下本应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的那部分财政性教育资金为银行助学贷款提供担保,以维护银行的利益。比如在贷款到期而贷款者未能及时还款或拒不还款时,国家可利用这部分资金填补银行未收回的贷款资金,以后再利用各种强制与非强制性手段追回拖欠的资金,以此来鼓励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

2)国家可将直接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里面的那部分财政资金以助学贷款资金的方式间接地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中,以缓解银行发放巨额的助学贷款资金过程中出现的资金困难。这部分资金投入的数额,可视国家财政和银行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而定。

3)发行特别的高等教育国债,其数额可高达数千亿元,其利息由原本应投入高等教育领域的财政资金进行支付。

4)高校可从收取的高额学费中抽取一部分作为贷款资金,其数额视各校情况而定。

5)发行高等教育事业性彩票,利用其盈利提供部分助学贷款资金。

同时,为了协调上述多种渠道所筹集到的资金,本文建议:以国家的名义或国家委托商业银行成立专门的基金会管理贷款资金的发放与回收,上述多种渠道所筹集到的资金均可委托该基金会进行统一管理,基金会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协助建立起贷款人的动态信息库和专业管理网站,以便进行管理。

(3)分层次逐步推进的贷款制度

由于受我国经济水平限制,政府或银行都存在资金上的或多或少的困难,贷款制度刚启动阶段,对各类各级所有贫困生同时发放足额的贷款存在一定困难,那样不仅每年需要数百亿元的资金投入,其累计投入也将高达数千亿元。现行收费标准下,高校中存在着约20%的贫困生,当收费上浮到1万元以后,估计贫困生比例将上浮到50%—60%。如按60%比例来计算贷款,为了简化估计而不考虑其家庭支出和学生自筹的部分学费,将此比例折合到对占总数40%的学生实行全额贷款,按每年每人1.2万元的贷款标准即1万元的学费和2000元的生活费用;再假定每年两轮各招收300万人,共计600万人,则第一年需要投入贷款额为600万人×40%×1.2万元=288亿元,第二年需要对四轮学生进行贷款,投入资金为576亿元,其余各年依次类推。如果学生在毕业后3年之内还清贷款,需要连续7年的贷款资金投入,其累积投入将高达4000亿元左右。具体数据估算见表1。

(假定条件:一年两轮人数为600万,贷款人数比例为40%,人均年贷款数额为1.2万元。毕业后3年内还清所有贷款,具体数额为毕业后第一年还款1.2万元,第二年1.5万元,第三年2.9万元,其中利息为8000元/人,总计192亿元。)

表1 单位:亿元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
第八年
年投入资金
288
576
864
1152
1152
1152
1152
1152
年还款资金
0
0
0
0
288
648
1344
1344
累计投入资金
288
864
1728
2880
3744
4248
4056
3864
从表1中可以看出自贷款发放的第7年以后,以下各年的贷款资金即可由已贷款的还款者的还款注入,且每年有192亿元的利息收入,整个高等教育体制进入良性循环阶段;但此7年的累计贷款投入高达4000多亿元,是国家一时难以承受的。但倘若通过将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转为此项贷款和银行助学贷款等方式多渠道筹集资金,也许可以解决困难,本文对此方案持保留态度。

现本文提出第二种贷款方案,即分层次、多梯度地对各级各类学校有差异地逐步发放贷款的办法。在贷款启动的最初阶段,可先对部分就业前景较好,还款能力较强的重点大学实施贷款;经过7年后,即第一阶段贷款还款进入良性循环阶段的前一年,再对第二批学校,如相对就业前景较好,还款能力相对较强的本科院校进行第二阶段的贷款;再经过7年后对大专院校进行第三阶段的贷款。整个过程大约经过20年左右的时间,其进度可视国家经济情况而定,20年后国家的高等教育将进入较高水平的大众化,甚至可达到普及化。下面就第一阶段贷款具体数据进行估计:

(假定100所重点大学也可包括部分优秀本科院校作为全面贷款的范围,按现在每所学校人数4万人,即每轮在校生为2万人,每轮招收人数5000人,两轮共计1万人,100所大学每年招生人数共计为100万,贷款人数比例为40%,人均年贷款数额为1.2万元,毕业后3年内还清所有贷款,具体数额为毕业后第一年还款1.2万元,第二年1.5万元,第三年2.9万元,其中利息为8000元/人,共计32亿元。)

表2 单位:亿元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第七年

第八年

年投入资金

48

96

144

192

192

192

192

192

年还款资金

0

0

0

0

48

108

224

224

累计投入资金

48

144

288

480

624

708

676

644

 

  由表2可以看出,各年贷款资金最多年份仅为192亿元,7年内累计投入约为700亿元,而目前1年的高等教育投入就高达1000亿左右,对于国家利用财政投入转成贷款或以此为担保鼓励银行助学贷款都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如果再考虑到学校抽取的部分学费作为贷款和发行特别教育国债等上文提到的多种渠道筹集的资金,此贷款方案将具有较大的现实可行性。同时在贷款还款制度进行到良性循环阶段后,即从第8年起,国家、银行、高校均可不再进行任何资金注入,甚至可凭借以后每年高达32亿元的利息获得一部分赢利或回收一部分投入成本。此后,再对本科院校、大专院校依次推行此贷款还款方式。逐步建立起一个高等教育自我发展运行的新体制,整个高等教育将不再依靠国家财政投入,高等教育将进入一个独立的新的发展阶段。

4.还款制度

还款问题是本文建构的高等教育体制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它不仅要保障贷款资金的顺利回收,同时还要就社会公平、急缺人才的不发达地区或农村和急需人才的国家有关部门进行调节。其具体操作办法如下:

(1)贷款资金在发放的同时,必须保证其如期得到回收,以避免贷款资金累计投入过大,管理成本过高,所以必须要求毕业生在毕业以后3年内如期还清所有贷款。这里就还款问题作以下考虑:通过国家有关政策或法律规定在毕业生的就业合同中注明有关条款内容,要求学生3年内还清所有贷款;如果毕业生在3年内未还清贷款,贷款发放单位有权向毕业生所在单位直接收回学生的全部贷款,以此保障贷款资金的如期回收;如果毕业生在3年内改换工作,前一单位有权通过毕业生向下一个单位收回学生的贷款拖欠资金。对于毕业生所在单位,其自身可通过相应办法要求毕业生在一定时期内还清贷款和借贷单位的资金。

(2)依据美国著名伦理学家罗尔斯提出的差别性原则,实施有差别的还款制度。对于那些愿去不发达地区或农村工作的毕业生,可减少其还款或取消其还款,以此作为物质刺激,鼓励毕业生进入不发达地区或农村,为当地发展注入人才,以缓解地方投资基础教育而得不到人才的矛盾,调动地方办学的积极性,缓解贫富差距的继续扩大。同时,国家对愿意到急需人才的部门工作的毕业生给予减免还款的政策,以鼓励毕业生到国家所需要的地方,从而实现国家对人才结构的优化和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对于极少数还不起贷款的学生可以从国家财政投入的贷款基金或学校收取的学费中暂时填补,以后再予追回。

(3)为了减少贷款资金的累积投入,前几批贷款的还款期限应尽可能的短,数目尽可能的少,一般毕业后3年即可。因为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不再是纯粹的消费者,而是能挣钱的创造者。毕业生可与家庭共同承担还款,同时由于毕业生工作后逐步建立起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网,他们可以利用其个人信誉和社会关系,向社会上的个人或单位筹借还款或再向社会一般商业银行贷款还款。对于已贷款又考取研究生的毕业生,由于其研究生毕业后的社会地位提高,更容易在社会关系网中筹借或再贷款还款,可以要求在其研究生毕业后2年内还清贷款。另外,考虑到每年均需要1.2万元的全额贷款只有极少数特困生,而并非简化估算贷款资金投入时所假设的占学生总数40%的折合人数,即绝大多数贷款者仍是以家庭支付、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多种形式交纳学费,其贷款总数额相应的要小得多。故此,其毕业后3年内的还款负担,比上述简化估算时的还款负担轻得多。同时对于极少数特困生,由于可充分利用国家有差别的还款政策及其他还款方式,所以其还款负担是有限的。

(4)采取有效的追款措施。如建立贷款人的个人信息资料系统,对贷款人进行有效的管理;建全个人信用制度,国家可以为学生信用贷款助学立法,以保障还款制度的实施;暂时扣押学位证书、毕业证书、户口等有效证件,给予使用权利而暂时不归其所有,在贷款还清后退还;另外,对于到期拒不还款者,可给予一定的较严厉的惩罚。

四、对某些现存问题的解决

最后,笔者尝试着用上文观点综合地解决一些现行高等教育体制中存在的困难问题,作为本文的结尾。

(一)农村问题

两轮招生制度,所带来的高等教育规模大幅度扩大,可为每位农村学生提供足够多的高等教育机会,大多数农村学子可通过高等教育走出农村,这将极大地促进高等教育在农村的普及;贷款制度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过程中的经济困难,也解除了农村家长所承受的沉重的经济负担,可调动其培养子女的积极性;同时,4—5个月较短的在校时间也可很大程度减轻家庭的教育开支;在7—8个月的长假里,学生可通过勤工俭学或参加短期的社会工作挣得部分费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有差别的还款制度可有效地为农村发展注入一定数量的急缺人才,调动地方办学的积极性与责任感,从而可极大地推动农村的发展。

(二)贫困生问题

本文对贫困生作以下界定:他们是出身于贫困家庭,并在贫困家庭的资助下享受高等教育的将来要进入到中上收入阶层的潜在的富人或富人阶层。对其所给予的照顾,即为对将来的富人的照顾;对其所收取的学费,即为对将来的富人的收费。故此,有必要收取其学费,要求其归还贷款本息。在此,贷款制度为贫困生平等地享有高等教育机会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为这部分贫困生由成为富人的可能性真正转变为现实性提供了物质前提。事实上,贷款还款在本质上体现为用现在富人阶层的资金投入扶植培育下一代的富人阶层。

(三)就业问题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出现了“大学生相对过剩”的怪现象,就业困难有所增加;与此同时,中国大学生占人口总数的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受教育年限也较低,中国的人力资源等指标仍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究其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并非在于中国的大学生人才真正丰富到绝对过剩的地步,而在于人才资源的不合理配置。本文就如何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了如下设想:第一,在7—8个月的长假里,学生自身的知识面得到拓展和知识结构得到优化(如修读多个学位),这为其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第二,在两轮招生的第一阶段,即可通过100所重点大学,培养一定数目的优秀的人才,优化就业人才的结构;第三,有差别的还款将使国家拥有一个有效调节人才的杠杆,它不仅可刺激一部分毕业生流向急缺人才的不发达地区或农村,也将有利于国家把人才配置到急需人才的重点发展领域。

其他一些问题,如师资问题,还款问题,素质教育问题,教育公平性问题,国家、学校、学生如何利用7—8个月的长假问题等,文中或集中或分散地均给出了我们的回答。通过上述对现实问题的尝试性解决,我们可以看到每个问题在脱离整体性的高等教育体制的情况下,都将引起争论甚至混乱,以致问题根本无法解决;但放在整体性、系统性新体制中,众多问题将迎刃而解。作为一种新体制难免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细节问题,但最为重要的是其所带来的各方面的难以估量的综合效益,这也正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我们对中国教育的振兴寄以希望。

参考文献:

[1]唐旖聃.发展教育产业:我国面向21世界的战略性抉择[J].中国教育学刊,2000,(12).

[2]陈维嘉.高等教育体制创新中的政府行为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3]人大代表关注高等教育大众化[N].中国教育报,2003—03—18.

[4]张志勇.关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调整的若干思考[J].教育研究,2002,(11).

[5]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2002—09—09.

[6]200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N].中国教育报,2001—12—31.

[7]袁振国.中国教育政策评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54.

[8]中国人民银行,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助学贷款管理的若干意见[N].人民日报,2000—02—16.

[9]由注释4可知,来自总人口20%的高收入和次高收入家庭的大学生,占大学生总人数的70%,此阶层的学生在学费上浮至一定上限的情况下,比如每年2.5万元或3万元,他们尚不需要贷款;假定两轮招生制度下,此阶层学生人数不变,即其占大学生总数的比例由70%下降到35%,考虑到加权问题,可将此比例上调至40%—50%,来自其他阶层的大学生人数比例即为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