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白发老头的思想形成和转变(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40:39
我的思想形成和转变(一)
一个思想没有改造好的老头
一、引子
我是一个生在中华民国,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老人,今年76岁。在民国从小学念到初中毕业,接受的是民国时期的家庭和社会教育。解放后念高中、大学、参加工作,直到1993年退休。
解放后,我经历了历次政治运动,老老实实地接受了近半个世纪的思想改造。尽管我的思想在改造过程中有较大的变化,可是我始终仍是一个没有被改造好的知识分子。如今我还是以自己是个“没改造好的知识分子”而骄傲。这是什么原因呢?
我的父亲是一个不愿做亡国奴的邮政工人,1931年从哈尔滨流亡到浙江杭州邮局。母亲是雇农出身(查看附录:1、2、3)。我没有被抓为右派,在文革中也没有挨整。为什么我的思想不能得到彻底的改造呢?为什么我对共产党不那么感恩戴德呢?为什么有时还会为国民党打抱不平呢?
这两年在网上与60岁以下的网友交流看法,在社区与65岁以下的歌友们交往的时候,我发觉,他们都认为解放前的旧社会是一片黑暗的,国民党是绝对腐败透顶的。绝大多数65岁以下的老年人,中青年,甚至念小学的儿童都不知民主、自由、平等、博爱是什么,不少人还以为这些都是西方的、虚假的、蒙蔽人民的。就连我们长春市民革的党员和干部(我是民革党员)都不知道三民主义,五权宪法。有不少民革党员还不知孙中山为何方人士。如今绝大多数人都以为,当官由上级领导安排是天经地义的,由老百姓选举是会乱套的。民主选举和监督政府是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人民的蛊惑,是想把我们国家倒退到万恶的旧社会,让我们吃二遍苦,受二茬罪。
最近我写了一篇评论:老白头点评祝东力的新左派思想http://q.blog.sina.com.cn/politic/bbs/topic/tid=12357084
我的评论是针对最近网上重发的祝东力的文章:《我们这一代人的思想曲折》
祝东力在他的文章里,自称为新左派。
这些新左派是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祝东力是新左派的领军人物之一。新左派是当今思想界的主流派别之一,具有比较强大的社会势力。
祝东力在他的这篇文章里,阐述了新左派的思想理论,指出了他们的对立面“新右派”的实质和反动企图。
祝东力认为,新左派以左派思想和理论和为基础,以他们认为的“新右派”作为对立面。祝东力在文章中指出:“新右派”是以西化派知识精英依托西方意识形态和政治势力,在经济改革之后,以政治改革的名义,企图颠覆现存体制,从右的方向改造全能主义的国家”。由此可以看出,新左派对他们称之为新右派的仇恨是很有深度的。
新左派对上世纪八十年代老一辈共产党上层人士的反思和纠正历史错误的呼吁,对于比老他们一两代人披露当年反右、三面红旗和文革实情,呼吁体制改革的人士,对于向往西方民主、自由,批判现实的年轻一代人是深恶痛绝的。正如祝东力在文中所说的:“整个八十年代,我们这代人被笼罩在上代人的影子之下。批判中国历史,否弃中国革命乃至近代以来全部反帝反殖的左翼传统,质疑国家、民族、集体,向往西方的政治、经济、科技以及语言、文化和学术思想。不必讳言,八十年代的知识体系、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在相当程度上是可耻地反人民和殖民地化的。”
我在对祝东力文章的评论里指出:“新左派不了解1949年以前的中国,他们只知道旧中国是黑暗的、腐败的。因为他们从小就是在历史和政治统编教材里获得知识的。因此,他们才会把认为新右派谈论的民主、自由是中国从来没有过的。祝东力认为:“自由主义思想从反思文革出发,倡导回归英美主流文明,却一方面难以面对自由竞争引发的两极分化”。足见祝东力对当前自由主义思想认识很肤浅。祝东力把改革开放以来的两极分化归罪于自由竞争,那么祝东力怎么解释自由竞争的西方世界的两极分化反而不及东方社会主义社会呢?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来的两极分化,难道不是集权国家的弊病促成的吗?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祝东力的下述结论:“在新的时代,面对新的经验,就理应在反省传统左翼的同时,扬弃自由主义传统,实现否定之否定,构建包容性更强的理论。”是错误的。我们怎么可以扬弃『五四』以来中国的自由主义光荣传统呢?祝东力大概忘记了解放后中国的革命领袖包括毛泽东、邓小平等,都一致赞扬『五四』以来的中国的民主、自由传统。当前国家的领导也是要把国家建设成民主、自由的国家,不过民主的进程得先从党内逐步开展。请问新左派,如果“扬弃自由主义传统,实现否定之否定”,能够构建出什么理论?构建出的理论会不会把中国引向倒退?
我的这篇文章在网上发表以后,引起了一些质疑:如:
“莫非1949年以前的中国是光明的,廉政的?”;“如果那个时期腐败比现在轻,敢请先生给出具体的数据。”
尽管我向提出问题的朋友介绍了一些如今网上能够查阅到的资料供他参考,可是对于很多没有经历过解放前生活的朋友,是很难相信的。于是想写这篇我个人《思想形成和转变》的文章,由于时间跨度大,也就能把解放前的思想形成交代清楚。好在我这两年在博客写了不少回忆资料,还从网上收集了一些关于解放前的可信资料,这样写起来就不太难了。特别是如今,言论开放多了,不担心受到政治迫害了。
我将在这篇文章里追述我的思想形成、发展和变化。我的思想变化也许能够反映我们这批老知识分子中一部分人的真实思想思想形成和变化。我想至少我们那个时期过来的知识分子,是很容易认同的。限于篇幅,本文只作简要的述说,并附以尽量多的查看资料以供大家来共同探索。我将十分感谢我的读者,也希望听到你们的指教。
二、我的家庭影响
在我父亲母亲落户杭州的第二年——我1932年降生在美丽的杭州市。1937年逃难到金华,在金华读到小学二年级,随后于1941年辗转逃难到江西赣州,在赣州读到小学5年级以后,又于1944年逃难到江西景德镇。在景德镇从小学六年级念到初中二年级,迎来了日本投降。1947年,父亲调到江西九江邮局,我插入九江同文中学初中二年级下学期(春季班)学习(查看附录4~8)。1951年从同文中学高中毕业,参加全国第一次统一高考,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经历了19个年头,终于代替父亲完成了他的一辈子心愿——“打”回了老家东北。
我的祖父是伐木工人,放过木排。父亲1910年出生,在吉林西关第五国民初小念完免费的初小后升入免费的北关第二高等小学。毕业后进入费用很低的教会办的吉林东关文光初级中学,上到初中三年级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参考附录9、10)。1926年16岁的父亲考取了吉林邮局,当拣信生。1930年,后来转到哈尔滨邮局当哈长线邮政车押运员。父亲写得一手好字,考邮局要考英文,后来又在哈尔滨邮局还自学过俄文。1940年通过全国的邮政考试,升为乙等邮务员(参考附录:11)。
母亲为贫农出身,年少丧父,幸得母亲的朋友帮忙到三岔河镇上教会办的小学边打工边上学,念到初中毕业。后来到教会办的吉林市女施医院学产科5年毕业。1931年与父亲结婚后,随我父亲流亡关内。
我父亲,他诚实、守信、求实、认真,爱国、爱家,重教育,爱打抱不平,特别能自学,头脑活,善于经营和创新,坚持体育锻炼。没有不良嗜好,烟酒都不沾。直来直去,不注意处好社会关系。
我母亲,有文化,懂医药,勤俭持家,处人处事和善,邻里关系好,愿助人为乐。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略为喜欢因循守旧,不愿冒险,怕得罪人,懂得关系学。
我家兄弟姐妹七人,我排行老大,受父亲的影响比较多。太认真,不大驯服,不在意人际关系,思想改造不好,没有入党。
我有几个弟弟妹妹受母亲影响较多一些,他们大多数大学毕业,入了党,社会关系不错,为人诚信可靠,事业上也是卓有贡献的。
三、儿童时期的社会及学校教育
我出生在九一八事变的第二年,1932年。1937年日本打到杭州,我们逃难到金华,随后,在金华的一个镇上的小学读到二年级,在江西赣州读到5年级,在江西景德镇读到小学毕业才迎来抗战胜利。为了不当亡国奴在我13岁的生涯里,我家搬了3次,转学3次,除母语东北话外,学会讲四种地方语言,顺利地完成小学教育。在那些年颠簸流离的生活里,我能很快地适应环境,没有忧愁和痛苦,留下的倒是美好的回忆(查看附录:4~7)。
1932年杭州的一场大火,烧掉了我家的全部家当。我在娘胎里随着滚下楼梯,让我提前降生人间。在杭州的5年,我的记忆不多,仅有的几张照片都是愁眉苦脸,病病泱泱的。听妈妈讲:邻居常说:“,你这孩子,没有活头,不如扔到垃圾桶算了。”
在金华,住在农村。后来在上陈村小学上了两年。那时的农村比较富裕,老百姓生活安定,我过得也很愉快的(附录:4)。随后日本鬼子打到金华,我家开始辗转的逃难生涯。直到1940年逃到江西赣州安家,生活才稳定下来。
四、我的小学生活和思想启蒙
在逃难到赣州以前(八岁以前),思想很幼稚,敬神、怕鬼,受父母教育,做人要诚实,穷人的孩子靠自己,愛干活,读书好,有出息。那时没有虚荣心,没有势利眼,没有走后门送礼的概念(一点也没有当今孩儿的心眼)。
1940年来到赣州,那时蒋经国正在江西的赣南地区当专员,搞新生活运动。当我在城南中心小学上三年级的时候,我很快就被当时火热的抗日宣传活动和新生活运动所感染,被裹挟。在赣州的三年里,我学唱抗日歌曲,看同学们表演的活报剧,到公园看赌博被抓到的时髦的太太、老爷在公园罚跪,看新式集体婚礼上新浪新娘背《赣南家训》。在学校里要开朝会,要背《总理遗训》。每个学生还要背《赣南家训》,做文明的公民(附录:4、5、6)。小学也有公民课程(1932年开始设公民训练课,1942年增加公民课,见附录9)。教我们《三民主义》和仁、义、礼、智、信的粗浅道理。我们年记虽小,却也知道一些民主、民权、民生、平等、博爱的理念。这些儿提时的理念和平等和谐的社会环境,在我的心灵中打下了比较深的烙印,以至于在解放以后的岁月里,我对压制民主,限制自由,欺压百姓的事情极为反感。以后经过几十年的思想改造,我也不能接受解放前的是一片黑暗的观念。这正是由于在儿童和少年时期的民主启蒙教育和诚信、仁爱的道德观念的灌输使得我们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对阶级仇恨和阶级斗争观念有一定的“免疫力”。
蒋经国在赣南搞的新生活运动不久就因日本鬼子的入侵而夭折了,我家又逃难到了赣北的景德镇。
在赣州的后两年,我家人口增加到7口,仅靠父亲的工资收入,还要供三个孩子上学,生活有些紧张。后来在我们临街的住房开了一个小药铺子,只能放一张带玻璃框的卖药桌子。
由懂得医药的妈妈照料生意。我们家有习惯的分工:大孩子照料小孩子,女孩子学做饭、洗衣服,包括尿布。妈妈每天晚上做衣服、做鞋,缝袜子要过半夜。
父亲生性耿直,做事认真,从不请客送礼,讨好上级。我们家又是从东北逃亡到的南方的外来户,不过,无论是在杭州、金华或是赣州,我们从没有受歧视,受欺侮的感觉。在赣州经营小药铺垫时候也从来没有遇到过任何防疫、卫生等等部门的刁难。在景德镇开小药铺的时候也是如此。那是做生意的讲究诚信、童叟无欺,行业之间有行规约束,小吏和警察是不会登门勒索的。后来到九江时见过兵痞,也是为数不多的。我的这些感受也就是到了现在才可以在网上说说,如果早说几十年,那就不知道会落个什么下场了。可想而知,解放后出生的人,要想全面了解解放前是无法的。甚至现在要想在网上查询蒋家父子的资料都是很难办到的。当局可能是怕中国人知道民国时期并不是那么黑暗,会影响稳定的大局,所以希望中国人对民国和国民党的过去和现在知道得越少越好。我呢,总想尽可能让大家多了解点实情,这也许就是我这个没有改造好的知识分子的毛病,不想把这些带进棺材,还想为中国推进民主尽点绵薄之力。(待续)
四、初中的学习和思想的潜移默化
五、高中的思想教育
六、大学的思想改造和困惑
七、面对三面红旗、和文革的思考(1958~1978)
八、内部参考资料的启示,林彪事件的警示(学毛著、读书参考资料、回忆林彪的浮沉1960~198?)
九、
附录:
我的简历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a1d65010000ns.html
1、  怀念父亲和母亲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a12784010008ov.html
2、  我父亲(东北老邮工)的遗作http://www.360doc.com/showWeb/0/224/459046.aspx
3、  我的父亲和母亲http://www.360doc.com/showWeb/0/224/476538.aspx
4、  忆童年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a127840100098s.html
5、  回忆赣州的三年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a1278401000349.html
6、  新赣南家训http://www.360doc.com/showWeb/0/181/400668.aspx
7、  少年的回忆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a12784010009u6.html
8、  我的青年时代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a1278401000bh9.html
9、  民国时期的小学教育http://www.360doc.com/showWeb/0/227/1028286.aspx
10、              民国时期吉林的教育http://www.360doc.com/showWeb/0/227/445003.aspx
11、              萧一湘口述教育五十年
http://www.360doc.com/showWeb/0/176/404848.aspx
12、              张翊著《幼愚随笔》    投考邮政  121页    台湾文史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