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距摄影的基本概念与方法a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52:07
微距摄影是摄影活动中比较大的一类,可以说,绝大多数从事摄影活动的人士或多或少都接触过微距摄影。
微距摄影并不神秘,但是一些摄影爱好者对这类摄影方式有种不可捉摸的感觉,主要是从事了普通摄影之后,以为微距摄影是一种另类的方式,实际上微距摄影是普通摄影的延伸,它的工作机理与普通摄影是一样的,都要遵守光学的基本规律。
微距摄影也有其特殊性,于是涉及到诸多的附件,如何灵活地使用这些附件,是本文的出发点。
在摄影中,涉及到一个放大率的概念,这个概念与影象的复制比率有关。复制比率是被摄体实际大小与影象大小之间的数字关系,通常用冒号两边的数字来表示:
[影象大小] : [被摄体实际大小]
通常将左边或者右边的任何一个数字归为1,一般表示为:1 : X / X : 1,前者含义是[被摄体实际大小]是[影象大小]的X倍;后者含义是[影象大小]是[被摄体实际大小]的X倍。
比如标记为:
1:10:表示被摄体实际大小是影象大小的10倍,或者说影象大小是被摄体实际大小的1/10;
1:1:表示被摄体实际大小等于影象大小。
根据放大率,微距摄影可以细分成近距摄影和超近距摄影,这个没有很严格的定义,一般的定义是:
近距摄影:放大率在1:10~1:1;
超近距摄影:1:1~6:1;
超过此倍率,就开始进入了显微摄影的范围了。
这里有两个基本距离:镜头节点与胶片平面之间的距离V / 镜头节点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U。

如果放大率小于1:1:则 U > V;
如果放大率大于1:1:则 U < V。
放大倍率用 M 来表示:
M = [影象大小] / [被摄体实际大小]
普通镜头加附件进行微距摄影的光学性能问题:一般的摄影镜头,是按拍摄距离大约为焦距的100~500倍来进行优化设计的,在这样的拍摄距离,镜头表现是最好的,各类像差得到很好的平衡。偏离这个距离时,各类像差的平衡被破坏,因此镜头的表现能力也会随之降低。特别是像场弯曲,表现得极为明显。有效光圈系数f问题:镜头上标记的光圈系数 f 值,是指镜头的拍摄距离在无限远时的数值,当镜头的拍摄距离小于无限远时,实际有效值会增大。假定镜头上标记的f值为f∞,则实际有效f值就是:f = f∞(1 + M)从这个公式可以看出:如果放大倍率很低时,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在大倍率拍摄时,就要考虑这个影响了。比如放大倍率为1时,有效f值就是2f∞了。对于有TTL测光的照相机,这样的变化是可以自动补偿的,配合专用的TTL闪光灯也同样可以自动补偿。但是对于使用非TTL/没有测光/没有专用TTL闪光灯的照相机而言,这种补偿需要考虑。拍摄微距用的附件:由于微距拍摄时影象的放大倍率比较大,对调焦的要求比较严格,所以需要一些专用的微距附件才能有效地进行微距拍摄工作。
1、 1、专用高素质的微距镜头2、专用的环型闪光灯3、坚固的三脚架4、灵活调节的微距架5、用于精细调焦的弯角取景器6、减少机身震动的快门线
拍摄微距的手段:
1、使用专用微距镜头。



 
f/2.8
f/5.6
f/11






















AF 50/2.8 Macro

AF 100/2.8 Macro

50/1.2 +  近摄接圈

AF 100/2.8 Macro + 2X

50/1.4反接 + 反接接环

AF 100/2.8 Macro + 近摄接圈+ 2X

放大镜头 + 近摄接圈

变焦镜头(长焦端) + 标头反接

变焦镜头 + 4D近摄镜片

变焦镜头(短焦端) + 标头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