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超级细菌的四大特征 专家谈如何应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14:10
   

  药理专家解析超级细菌4大特征

  26日,国家疾控中心发布报告,称检出3例超级细菌(NMD1)病例,这是目前超级细菌在中国被发现的首份报告。超级细菌到底可怕在哪里?其形成原因是什么?它会不会导致类似流感的大规模传染?它有没有绝对的克星?对此,北大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肖永红进行了解析。

  解析一:目前未发现绝对有效药物

  肖永红说,虽然国家卫生部此前发布了关于NMD1的感染诊疗指南,但详细研读这份指南可以发现,关于临床使用何种抗生素,指南中的说法是“可能有效”,而不是绝对有效,同时强调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使用。

  “我们只能根据临床判断来选择一些相对可能有效的药物,这给正确用药带来了极大的难度。”肖永红说,有的人猜想是不是有一种能迅速应对NMD1的超级抗生素,但目前肯定没有,“因为抗生素从来都是追着细菌走,发现新的耐药细菌后才可能开发新的抗生素,NMD1进入视野还是8月份的事,不可能开发出来。”他说。

  他同时表示,目前国家疾控中心通报检出的3例NMD1病例中,两名幼儿是因为腹泻送检的粪便标本,检出携带NMD1的是屎肠球菌,不是印度检出的大肠杆菌,从临床的意义上来讲,这没有大肠杆菌携带的意义大。

  解析二:必须认识到抗生素具两面性

  对于为何会产生所谓的超级细菌,肖永红和其他专家的说法一致: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细菌不断积累耐药性。他说,大众必须认识到抗生素具有两面性,一定要合理使用抗生素。

  肖永红说,根据他的了解,目前国内对抗生素的使用状况很不乐观。“临床上医院使用的比例很高,而且品种比较偏向于那些贵的和高效的。其实,抗生素的使用标准是是否有效,只要有效就行了,并不是说贵的和高效的就更好。”他同时表示,门诊上使用得也比较多,对抗生素的两面性普通人还认识得不够,“现在你去门诊看,普通患个感冒的,大多数都要用抗生素,或者要医生开,或者自己随便买,这其实就是在积累自己的耐药性。”

  对于爆出NMD1可能是惠氏公司为了推销自己的药品夸大其辞的坊间传言,肖永红表示可能行极小。他说,关于耐药性的研究不是今年突然冒出来的,国际医学界一直在关注,此外,有关NMD1的特征的描述,今年8月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论文是极其严谨的。

  解析三:绝不会像流感大规模感染

  既然没有绝对有效的药物,NMD1会不会大规模传染?

  对于这个问题,肖永红说绝对不会。他分析说,NMD1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它以其他细菌为载体,强化的是这些细菌的耐药性。比如说携带NMD1的大肠杆菌,表现出超级耐药性的是大肠杆菌,它的传播也要借助大肠杆菌的传播完成。

  “目前,它只在医院住院患者和抵抗力特别低下者等特定人群身上出现,不会像流感病毒那样会大规模传播,所以出现类似流感大爆发的可能性是零。”肖永红说。

  解析四:极担心载体变成高致病性细菌

  既然不会发生大规模感染,为何各国又对NMD1如临大敌呢?

  对此肖永红解释,NMD1对公共卫生的压力极大。“首先,对于感染病例,我们要找到合适有效的诊疗方法。如果这些病例出现高死亡率,对公共卫生体制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他说,更重要的一点是,相关应对药物的研发压力极大,“目前发现NMD1的载体是大肠杆菌等致病性相对较小的细菌,如果载体变成了致病性较强的病菌,比如说霍乱、伤寒,那危害性就大了,这是公共卫生体系最担心的问题。”(转自:黄河新闻网)

  专家称超级细菌不会大面积流行

  广东省传染病学专家、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病科主任叶晓光进行了10余年“细菌耐药性与抗生素合理运用”方面的研究,他认为,“超级病菌” 不会向病毒一样造成大面积流行。在目前暂无办法治疗的时候,人们完全可以通过调节自身内环境、提升免疫力来抵抗超级细菌的侵袭。

  中国疾控中心在昨日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的情况与叶晓光所说一致。据介绍,目前,各国通常不建议对这类已出院的“健康”带菌者进行“积极的”抗菌治疗,防止应用高级别抗生素引起病例体内菌群失调,甚至由于高级别抗生素的选择性压力,演变出耐药性更强的菌株。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负责人肖永红教授也表示,对这类带菌者,主要是在治愈原有疾病基础上,提高机体抵抗力。身体机能恢复正常后,使该种耐药菌在机体内自然消亡。

  叶晓光说,“超级细菌”只是一种感染,并不是传染病,公众无需恐慌。病毒一感染一大片,容易成为大众传染病,但细菌的感染方式是从“个体”到“个体”。超级细菌不像甲流那样,属于大面积攻击人类的新型病毒。而且,即使感染了超级病毒也不一定会发病,是否发病与细菌量多少,以及本人体质有关。

  其实,世界上能称得上“超级细菌”之称的细菌已有多种。他们大多是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的“多重耐药菌”,有些甚至是对七种抗生素同时耐药的“泛耐药菌”。(转自:新浪网)

  滥用情况导致超级病菌 抗生素也应该休养生息

  近日,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出现的能抵抗大部分抗生素的超级病菌首次造成死亡个案。面对汹涌而来“超级病菌”,普通人该如何应对?新浪健康特别连线国家卫生部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孙忠实教授。

  超级病菌从哪里来?

  在国家卫生部合理用药监测网专家孙忠实看来,超级病菌并不是很新的朋友。自从抗生素面世那天,细菌们就在不断地进行“自我救赎”和自我改造,弱的细菌被抗生素灭门了,而扛下来的细菌,则逐渐进化成越来越强悍的“超级病菌”。这是一个自然的选择过程。“但这也是一个被人们选择的过程”孙忠实认为,正是由于人们对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导致细菌“百炼成钢”,被人们锻炼地越来越难对付,并终于成为让人们瞠目结舌的“超级病菌”。

  目前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已经非常严重了。据孙忠实介绍,有一些花费亿万美元开发费用研制出来的新抗生素,仅仅两三年时间就开始出现严重的耐药。更可怕的是,细菌的这种耐药性可以在同类细菌和其他类病菌之间“传播”,我们面对的将是越来越对练就了“铁布衫金钟罩”的超级病菌联盟。

  我国细菌耐药状况严重

  孙忠实认为,目前我国的细菌耐药状况很严重。而这一方面跟医疗大环境有关,由于“以药养医”的问题以一直存在,所以导致了很多医生不负责任地给病人开大处方、开贵处方,一个小感冒就能开出多种高价的抗生素药物。造成了严重的过度治疗,同时也造成了抗生素的滥用;另一方面从患者自身的来讲,自我保护意识较低。很多人总想着“尽快治好,不耽误工作”,常常会主动要求医生开更贵更好的抗生素,助力了超级细菌的诞生。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可能与“超级细菌”的诞生,脱不了干系。

  同时,更让孙忠实担忧的是,“中国的养殖业中存在着很严重的滥用抗生素的情况,养殖户给动物投喂大量抗生素,这直接导致了这些食物中残留大量的抗生素,我们可能在无知不觉当中就已经服用了大量的抗生素,一旦我们出现感染疾病,可能发现——很多抗生素对我们都已经失效了。这是很可怕的”。因此,如何控制抗生素在“农林牧副渔”中的“流行”,是关乎我们是否能够打赢和“超级病菌”这一战的重要因素。

  抗生素还能绝地反击吗?

  从目前的局面来看,抗生素的处境非常不妙。不仅很多细菌产生了耐药,而且近十年来仅仅出现了2个新的抗生素:达托霉素和替加环素,严重的耐药性让企业失去了继续研制新抗生素的冲动。我们有可能会失去这“最后的武器”吗?

  但在孙忠实看来,一些老的抗生素依然可能发挥奇效。比如目前被誉为“超级抗生素”的万古霉素,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就因为其严重的肝肾毒性而被弃用,但上世纪在80/90年代却发现它对于一种“超级病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很好的作用,成功解决了超级病菌的上一次来袭。

  在目前这种开发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如何保护我们已有的抗生素,开发出其新功能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据孙忠实介绍,美国很多医院往往将院内拥有的抗生素分成两部分,以五年为周期轮换着使用,给抗生素以休养生息,不频繁使用就不会出现严重的耐药。保护抗生素就是在捍卫我们最好的武器。

  平凡的我们能做什么?

  孙忠实提醒,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应该从自身做起避免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和滥用。第一,尽量不使用抗生素。有一些感冒本来就可以自我痊愈,根本没有必要使用抗生素,而有的感冒是有病毒引起,使用抗生素根本就没有治疗作用,属于适应症不对。

  第二,使用抗生素的时候一定要遵医嘱,不要盲目追求新产品,不要过分追求强效产品,越强的药效可能带来越强的耐药。

  第三,在使用抗生素时,一定要足量足疗程使用。抗生素的使用有自己的规律,一般都需要使用3-5天,很多患者使用1-2天之后觉得病情没有缓解,就自主换药。或者自己感觉好一点就停药,这都很容易造成细菌耐药。合理科学使用抗生素,就是在给自己保留“最后的武器”。

  与“超级病菌”的斗争任重道远,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路上。(转自:新浪网)

  

  

  北京细菌监测网覆盖哨点医院增至20家

  昨天,北大临床药理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吕媛表示,本市已按照卫生部要求正在加紧建设细菌监测网。目前,本市细菌监测网覆盖的哨点医院已增至20家。

  据了解,目前本市哨点医院尚未接到对超级细菌防控举措升级的要求。

  吕媛表示,在我国发现并报告这三例超级细菌后,卫生部门将会进一步对细菌的监测程序进行细化。例如,此前只是要求发现细菌的单位要逐层上报,今后将明确告知临床医生遇到什么样的细菌需怎样及时上报。从临床到最终上报,最快周期1至2天内就可完成全部过程。

  此外,通过监测网络,如果发现细菌对某种抗生素“超级耐药”,将及时调整该种抗生素的使用情况。(转自京华时报)

  

  餐桌上的抗生素

  关于“超级细菌”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使人不胜恐慌,生怕超级细菌找到自己。确实,目前对于超级细菌无很好的抗生素来治疗。所以,目前更重要的任务就是预防超级细菌的出现。因为滥用抗生素是导致超级细菌出现的根本原因。现在不管医生还是患者或家属,对待疾病都需要一种平和心态,其实抗生素绝对不是“灵丹妙药”,不能什么病都期待抗生素“药到病除”,更不能追着医生要打高级抗生素。在抗生素的使用上,也要宽容,给抗生素“减负”,如果不是细菌感染,就可以不用抗生素,更不能片面追求高级抗生素。特别是生活中的小病小灾,更是不能乱用抗生素。其实,生活中我们的餐桌上就有好多“抗生素”。如果能很好地搭配饮食,不但能预防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减少抗生素的用量。

  餐桌上的“抗生素”首推鱼腥草,生食鱼腥草(如凉拌),可起到一定的防治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泌尿系感染、细菌性痢疾、多发性疖肿的作用。有研究显示,鱼腥草水提物对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国外学者研究发现,鱼腥草水提物可明显延长感染伤寒沙门菌的小鼠的生存期。

  大蒜也是餐桌上重要的“抗生素”。人们日常食用的大蒜对某些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每天食用3瓣大蒜可取得一定的保健作用。在临床上,大蒜素和大蒜浸液已被成功地用于小儿腹泻和细菌性痢疾的治疗。研究发现,大蒜中的活性成分如蒜氨酸酶、蒜氨酸、大蒜素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等10种菌株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特别值得一提的餐桌“抗生素”是生姜。民间流传着“生姜治百病”之说,如牙痛时含几片生姜即可减轻疼痛。究其原因,是由于生姜中的有效活性成分抑制了口腔中与牙周炎相关细菌的生长。研究发现,生姜乙醇和正己烷提取物可有效地抑制3种导致牙周炎的革兰阴性菌的生长。

  最常用的餐桌“抗生素”就是苦菜。苦菜具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以前人们用来充饥,当饭吃,做法也简单,就是把其中的苦心去掉,不停地揉搓,去掉苦汁(其实苦菜最好的就是这个苦汁,其具有非常好的药用价值,能用来调理消化道系统,特别对于慢性胆囊炎具有特效),然后用来充饥,后来经历了近四五十年才发现,以前但凡用过苦菜的人们基本上没有什么病症,都非常长寿。可见苦菜的价值非药物所能比拟。

  还有马齿苋这种普通的野菜,也是典型的天然抗生素,其所含的黄酮类物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常见致病菌有明显杀灭作用。马齿苋通过增强机体溶菌酶的活性,干扰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使细菌发生膨胀、破裂而死亡。可抑制杀灭侵害消化道粘膜的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改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有杀灭作用,有助于防治皮肤红肿、毛囊化脓感染(也就是常说的疖子)等疾病。

  当然,餐桌上的“抗生素”与抗生素相比还有差距。但是它没有抗生素的严重副作用。在“小病小灾”时用来代替抗生素可降低抗生素的使用频率以及剂量,减少抗生素耐药以及超级细菌的发生,这是非常好的一件事情。(转自温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