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道格维尔——电影《狗镇》观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2:10:51
走出道格维尔——电影《狗镇》观后
文/俗士

如果上帝存在,一切就都取决于他,我们全然不能违背他的旨意。如果他不存在,一切就都取决于我们自己。——阿尔贝•加缪

近来没有写什么东西,面对每天都能引发的热点,我却觉得无从落笔,似乎每一件事说到最后都会归结到腐败、贪婪、良知泯灭和普通人的

无助上。我想,当这些成为一种常态时,也许需要探寻一下更深层次的内涵。恰好在年前我看了电影《狗镇》,总隐隐觉得它好像在隐喻我

们,而其结果又是那么悲观而令人沮丧——毁灭——是那种极具震撼的毁灭。的确有这样一种感觉:我们似乎就生活在狗镇(Dogville)——

道格维尔(Dogville的译音)。

一、关于《狗镇》

电影《狗镇》是一部反映社会问题的政治寓言,如果把它当做故事片来看,可能无法真正理解这部影片。所以,也就不能从故事的角度去解

读这部影片。该片是丹麦著名的,具有左派思想的导演拉斯•冯•特里尔(Lars von Trier)继“良心三部曲”后拍的“美国三部曲”的第一部。这部

影片其意在对美国社会制度的批评,尤其在片尾采用了大量的新闻图片,揭示了美国社会的贫穷、罪恶、卖淫,乃至政治虚伪及丑闻(其中

有一张尼克松的照片)。

或许,丹麦人有批评的这种制度的资本——他们的社会制度似乎更和谐一些(据说丹麦连续数年摘取“世界最廉洁国家”桂冠,对于我而言那

似乎就是一个童话般的国家)。当然,对这个问题讨论起来可能需要很多笔墨,也不是本文要说的。拉斯•冯•特里尔自己也说:“我这一生一

直在对美国社会提出批评”,他还说:“年轻的时候我是共产主义者,直到现在我仍然觉得自己多少有些属于左翼。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影片

是对于美国的批评,同时又不是,因为它与今日丹麦政治有着惊人的相似”,而片中出现的一人一票的决策过程,似乎是对美国民主制度的嘲

讽。

我写这个影评并不想对美国的社会制度进行任何批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美国是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甚至大大小小的贪官们都向

往的地方。然而,就像拉斯•冯•特里尔对《狗镇》的观点“与今日丹麦政治有着惊人的相似”一样,我也从中领会到该片对于我们当下的现实意

义——救赎与反思。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李银河女士观看《狗镇》后得出“穷人不值得讴歌”的观点的批判。

电影《狗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并且,如果按故事的角度去解读,有些地方会无法理解。所以,我仅从寓言的角度去解读,其实,你可

能会对该片有许多不同的解读,而我则更愿意,把它看作是一部关于善与恶、美与丑、宽容与毁灭,以及忏悔和反思的影片。

片中的道格维尔是坐落于美国落基山脉的一个小镇(村),时间(这个与主题好像没什么太大关系)是美国三十年代的大萧条时期。镇上的

居民信奉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准则,不关心政治(镇里唯一一架老旧收音机只是收听音乐的)、自给自足、生活单调、与世无争、冷漠、贫穷

、残疾、衰老……任何美好的东西都似乎与这里无关,这里没有绿树成荫——镇上唯一的街道叫榆树街,却从来没有榆树、没有歌声——镇

上唯一的一架风琴——它的主人玛莎从来没有弹奏过它……总之道格维尔是一个死气沉沉、没有生机的地方,直到象征着优雅、美、恩典、

宽容的女孩格蕾丝的到来。格蕾丝,英文:Grace,女子名,有:优雅、美、恩典、宽容等意思,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把格蕾丝看作是善的

化身。

男主角,汤姆,英文:Tom,男子名,有:人(泛指的,含贬义)的意思。也就是说,汤姆虽然很像一位哲学家,并且有着一种深深地责任

感——要改变道格维尔这种状况。然而,影片的结局说明,汤姆是Tom,而不是摩西,所以他不能带领道格维尔的居民走出道格维尔,反而

把他们领上了毁灭之路。这里恐怕导演在暗指,美国不是摩西,不可能引领人类到达“流奶与蜜之地的迦南”。这个就不多说了。

由于汤姆只是个俗人,所以当他想用善来拯救道格维尔的时候,从一开始就不是纯粹的,他对格蕾丝是有条件的。因此,当格蕾丝留住道格

维尔的时候,她虽然依旧高贵,但她已脱下原来的华服穿上与镇上居民差不多的衣服,暗示,在道格维尔,善是被庸俗化了,或者也可理解

为善在道格维尔蒙尘。

善本身是有很强的感染力和无私的,所以,格蕾丝的到来很快就使这个死气沉沉的小镇有了生机,阳光、音乐、外面的风景……在7月4日美

国独立日(导演总是不是时机地批判美国,暗指美国建国使得情况急剧恶化)这一天,大家竟然在一起吃饭庆祝,孩子们也开始了歌唱。然

而就在此时,人们开始表露出贪婪的本性——镇上的居民开始对格蕾丝有了更多地要求,却不愿意感恩——影片中用人们要求格蕾丝加倍工

作,并减半支付工资来表现。

不仅如此,人们的贪婪致使他们不断地索取,甚至蹂躏善——镇上除了汤姆以外每一男人都奸污格蕾丝,维拉借机寻衅羞辱格蕾丝……直到

后来,诬陷格蕾丝偷取汤姆父亲的钱并把格蕾丝囚禁,而且还要她为镇上的居民无偿服务。

最后,当汤姆对格蕾丝说:“这个镇所有的人都占有过你,除了我。其实我们才是相爱的。”格蕾丝戳穿了汤姆的伪善,她说:“我亲爱的汤姆

,如果你想要,你就可以得到我。像所有的人那样做吧。来威胁我……告诉我你会把我告发给警察,把我交给那些流氓。我保证你可以从我

这里拿去任何你想要的东西。……可你也许并不相信你自己?也许你也想过,也想过像别人一样强迫我。也许那正是你烦恼的原因。我所做

的都是想帮助你。我只想问你,你是不是为自己会如此的人道而感到害怕?”

由于格蕾丝看穿了汤姆的真实目的,所以汤姆做出一个决定,把格蕾丝赶走——交给警察。于是,汤姆打电话给格蕾丝的父亲——黑社会老

大,从而走上毁灭之路。其实,格蕾丝曾多次警告汤姆不要试图和他父亲联系。我认为这里有两个隐喻,一个是:善良本身不能战胜邪恶,

得借助外力(暴力),把它延伸到国家意义,则是说,要借助国家的力量来消除邪恶(这可能是北欧国家与美国在对国家干预问题的一个差

异);另一个是说:邪恶最终会因其邪恶的本性,比如贪婪,而走向自毁之路。

关于那条狗——莫斯,格蕾丝说:“他在生我的气,因为我拿了他的骨头。”预示人类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对动物(环境)的亏欠(破坏)

,所以它得以重生。

我想,以上就是《狗镇》的这部影片的真正内涵。当然,你可以有别的解读,我就有不同视角的几种解释,但我认为这个解读最有意义。

二、“穷人不值得讴歌”论的警示

李银河女士在看了《狗镇》以后,写了一篇叫做《穷人不值得讴歌》(也叫《一部令人吃惊的电影》)观后感,并得出“穷人不值得讴歌”的

结论。就连她自己也感到这个说法是“政治不正确”的,而芦笛先生对李银河能女士能得出这个结论也“倍感震惊,原来这竟然能是一位留美博

士说出来的话”。

这里,我想补充一下,李银河女士得出这个结论,除了骨子里对穷人歧视之外,确实不符合一个社会学博士的应具有的专业水准。这部影片

虽然,或则说表面上是说贫穷的,但更多的是对产生贫穷的社会制度进行批判。李银河女士,在没有完全看懂影片时就草率地得出“穷人不值

得讴歌”,可能并非缺乏专业素养,而是因内心的歧视遮拦了自己眼睛。我注意到刘松萝先生在《〈狗镇〉与李银河之蠢》一文中提到“1978

年,林春、李银河在《中国青年》杂志上发表了《要大大发扬民主和加强法制》。那时,李银河年仅26岁。”原来,李银河女士还是一位民主

和法制的先知,至少对于我这样的后知后觉者来说,她算得上是先知。然而,遗憾的是,她只不过是Tom,最终还是把自己内心恶的一面暴

露出来了。

其实,不仅李银河,似乎我们的自由民主派的精英们很多都陷入了“李银河之蠢”。比如:茅于轼的“茅厕论”(我一直这样称它)就宣称“市场

经济就是对穷人不利”,这其实是在为掠夺穷人的合理性提供舆论和理论支持,是对穷人公开的歧视,同时也是对市场经济的误解——我相信

茅于轼先生作为经济学家是不应有此误解的,只不过是因他的立场和利益驱使;还比如:刘军宁先生也只看到穷人“那哀怨的眼神”,却无视

社会对他们的不公,虽然他那篇《瞧那哀怨的眼神!》仅是用穷人做例子表述另外的问题,但其对穷人的歧视却已表露无疑;又比如:在昆

明“处女卖淫案”的讨论中,许多自诩追求自由民主的人士所表露的对刘仕华一家的厌恶……

以及,在重庆打黑和李庄案的争论中,自由派人士除了对一些“罪李挺渝”的斥以“五毛”、警以“通往朝鲜之路”和“重返文革”等之外,有几人认

真思考过,他们为什么宁肯“重返文革”也不愿保持现状?说得严重一点,不正是这些年所谓的“知识精英”与权力勾结推行的种种政策对普通民

众的疯狂掠夺,造成了现在这种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民怨也随之越来越大的局面吗?而可悲的是,这些都是假以自由、改革、市场经济之名

。面对种种现状,那些(自由派)知识精英是不是该好好反思了呢?如果你们不想“重返文革”,不想“通往朝鲜”,那么就用你们的影响力,为

消除现存的严重不公出谋划策,而不是相反。

无论是因为“自由派精英”们的“政治不正确”,还是因为他们对自由民主的一知半解,他们不过就是Tom,成不了先知。事实上,现在中国已陷

入“专制害民、精英误国”的泥沼,难以自拔。

三、关于忏悔和反思

电影《狗镇》的结尾部分许多人无法理解,至少从我所看到的影评中可以得出这个结论。大家普遍质疑,格蕾丝为什么一点也不宽容,甚至

很有些残忍,她的善到哪里去了?我想,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上帝对道格维尔的惩罚。上帝并非一个没有原则的仁者,他对行恶之人、背叛他

的人、不听从他旨意的人的惩罚从来就不手下留情。

事实上,影片结尾处格蕾丝与父亲的一段对话体现了导演的思想,表达了他对人们面对邪恶时各种行为、观点的思考及他对邪恶的深恶痛绝

和铲除邪恶的决心。

开始格蕾丝并没有要彻底毁灭道格维尔,甚至在父亲那里为道格维尔的居民的恶行辩解。然而与父亲的对话,促使格蕾丝重新审视眼前的一

切,她巡视了小镇和镇上的居民,这时笼罩在小镇上的云散了,一段旁白表述了此刻格蕾丝的心情和醒悟:“格蕾丝停住了。她一停下来,云

散了,月光出来了。道格维尔又发生了一次光线的变化。就好像过去善意而微弱的光线,终于不再为这个小镇作遮掩了。突然间你不再期待

有一天果子会在果树上出现,而只是看到荆棘。现在光线穿透了建筑物的缺陷以及……人的缺陷。突然间她找到了她的问题的答案:如果她

像他们那样做,她就无法为自己的任何一个行为做出辩护。她也不能去谴责他们。就好像是她的痛苦与悲伤终于找到了合适的位置。不,他

们做得还不够好。如果谁能够有力量去纠正它,那他就有责任去纠正,为了其他的小镇,为了整个人类,也为了格蕾丝自己。”为了格蕾丝自

己就是为了善——铲除邪恶就是善的责任。

其中,最具震撼的是这段,格蕾丝说:“这有一家人,还有孩子,先对孩子下手,让妈妈看着。告诉她,如果她能忍住眼泪的话你就住手。我

是欠她的。我恐怕她有点太容易哭了。”这也是大家普遍无法接受的——这太残忍了。然而,我却认为这是影片中最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忏悔,如果有人不太喜欢这个具有宗教色彩的词汇,那我们可以用反思来替代。维拉(孩子的母亲)爱哭,隐喻她总是不满足,总以为自己

委屈,所以从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如果她能忍住眼泪”意思是说,停止抱怨,不再感到委屈,开始醒悟和反思,这是格蕾丝给维拉救赎和生

的机会。不幸的是,维拉没有觉悟,依然只有委屈,泪水不断,所以是她自己选择了毁灭。维拉的孩子并不是天使,他们是恶(他们的脸上

总是脏兮兮的)的传承,所以也必须铲除。

同样,汤姆在格蕾丝拿着枪走到他面前时,还是喋喋不休地展示他的才华和理想,没有反思和忏悔,格蕾丝毅然地举起了枪说:“再见,汤姆

!”也就是说,人类如果不反思、忏悔、赎罪那么必然是毁灭。可以说,道格维尔的居民,遭遇毁灭的命运,仅仅是没有忏悔,他们总能为自

己的恶行找到合适的借口,就如查克所说:“我太贪心了。想要养活一家人也是贪心吗?”

其实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早就有对反思的意义的论述,《论语•学而》中就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

乎?传不习乎?’”。令人遗憾的是我们非但没有把三省变成四省、五省……也并不真正去反思,反而,反思成了我们文化中最稀缺的内容。在

我们的意识中似乎更多的是屈辱,却很少思考屈辱的根源。我们总是把不幸和苦难的责任轻而易举地推给别人,如1840年以后,我们的落后

、苦难等等就全都是因为列强入侵,就好像之前我生活在天堂……

就像维拉那样,我们“太容易哭了”。面对苦难、面对强权,我们总是首先选择放弃抵抗——独立思想,“阿伦特对抵抗极权邪恶的可能提出了

她自己的方案。在极权对人类存在的进犯面前,人可能设立,也必须设立的最后一道防线就是他自己永不停止的思想。”(徐贲语)。而雅斯

贝尔斯、加缪、哈维尔等历经极权统治的思想家也都有类似的观点。可惜的是,在我们的头脑里,似乎从来没有这道防线。我想,大概这就

是我们民族两千多年都没有走出专制的奴役,抵达“迦南”地的原因。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事实上“我们大家都多多少少对这部极权机器之

得以运行负有责任。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仅仅是这部机器的受害者。要知道它之所以能运行,我们每个人都曾出了一份力。”(哈维尔语)

雅斯贝尔斯说:“要以我们还没有,但应该的样子做德国人。”而我长疑惑于,何谓“中国人”这个概念中,似乎它就是:自利、贪婪、焦虑、没

有尊严、缺乏荣誉感、不优雅……甚至不会笑。因此,今天我们依然要面临这个具有两千多年的古老问题——走出道格维尔。

在此,我把加缪的话修改为:“如果上帝不存在,一切都取决于我们自己。即使他存在,一切依然取决于我们自己——取决于我们是否能把握

上帝赐予的机会。”——救赎只有靠自己。也许有人说,我们没有摩西,也没有华盛顿……那么我想说,如果我们守住了最后的防线——独立

思想,那么我们自己就会是摩西,至少是我们自己命运的拯救者。

有时候我想,也许禁锢我们思想的墙,并不存在。就像《狗镇》里居民的房子一样,虽然它们并没有墙(我特别留意了一下,这不是导演布

景的需要,而是刻意而为),但人们从不穿越它,而是按固有的模式,从门出入。我们没能穿越那堵墙,或许是因为我们从未想穿越它。

最后,用电影结尾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究竟是格蕾丝离开了道格维尔,还是相反的道格维尔离开了她(和整个世界)?这是一个含有艺术

性的问题,没有几个人会问到,能回答的人就更少了。的确,(要是)回答也不会是在这里!”

2009.12.27~2010.1.18.
2010.1.19.略修改

欢迎光临我的博客:http://sushi.vip.bokee.com (博客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