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周期与股市表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21:22
现在是一个关键点,引用哈姆雷特的一句话:
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这个关键是:通膨趋势是否确定,现在是否是不良通膨的起点,还是中期?
对我们做股票的人来说,确定这个很重要,如果是刚开始,那么持有,或者继续参与,如果是中后期,那么,走人,走的远远的
“考察经济的历史学家称,一直以来股市都是一种良好的、长期的通膨避险工具。这意味着,如果考察多年来的情况,那么股价在高通膨时期往往涨得比低通膨时期更快,因为通膨上升威胁而想当然售出股票的投资者,为市场创造了一个长期的买进机会;当通膨率较高时,公司就能够提高价格,从而增加利润。同样,当通膨率较低时,公司的定价能力相应减弱。所以,当通膨率开始上升时,投资者便错误地认为高通膨环境下的名义盈余成长会像低通膨环境下那么缓慢。这接着又导致他们得出一个错误的结论:由于通膨上升,股市的价值应该下降; 当通膨率开始下降时,投资者就会犯相反的错误:他们以为,实际上出现在高通膨环境下的较高的名义盈余成长,会出现在低通膨环境下。这样一来,他们当然相信股市的价值应该比实际水平更高”
上面这段引述美国哈佛大学的两位经济学家的研究结论,我想这可能可以解释熊市总是伴随着减息周期而牛市则是加息周期
问题一是我们的通膨属性是否是恶性,这次cpi高到6以上,最明显的是食品,这个对民生冲击巨大,因为吃在中国人的消费结构中占据的比例很高,这就很不乐观,而煤/油/基本金属的上涨对以制造业为主的我们也冲击甚大,加上汇率的提升,对出口也很负面,所以这个通膨如果走深了,我觉得性恶
问题二就是,现在是通膨初期吗,如果是的话,股市不会过早看衰的,反而会表现得更夸张,虽然更远的趋势不妙,但断头似的崩掉,那也是不会的;
我觉得一切都在趋势中,美元不断推低,更深层的含义是消除美国多年来双赤字的压力,同时制造全球性的通膨,人民币升值不停,这两种结果都使得资金供应充沛,这两件事还在中段,我们明显的通膨是在今年,我认为还是开始,加息和调整准备金率已经显得被动了;
其实敏感的话早就应该知道房地产这样走会意味着什么,房地产仅仅作为一个单一商品的话可以这样放任,可惜他不是,可惜走到现在这样,可惜!
如果通膨现在只是抬头,那么对股市而言还不足惧,只是要选好你的股,然后密切关注方方面面,好像是刀尖上跳舞,但在股市混,何时不是如此呢
中国经济的取向是自杀
文章提交者:雄图大志
中国经济的取向是自杀
看罢12.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简报,不禁倒吸了一口谅气,高层竟然如此为未来定格,那中国经济还有什么前途可言?视觉中,恍然又一场已是不可避免的经济大衰退正迈着坚定的步伐,透着一身剌骨的寒气冉冉而来。
为了应付人民币升值,及由此引发的股市房市过热等等,采取一些压制措施并非没有必要,但是当局竟然要采取长期的紧缩政策(已是五次加息,九次提高储备金利率,以及发行巨额债券,如此等等),就不是娇旺过正的问题了。因为受这些措施影响的并不止于那些过热产业,整个国家经济,全方位各个层面统统受到了打击。(银行业虽然因为利息增加而得利,但放贷量被人为缩小,实际上也得利有限)
在当前的我国,许多产业利润实际上是相当微薄的,最主体的基础产业--制造加工业,利润之低,已是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电子行业平均利润率是3.5%,机械制造是4%,服装是5%,汽车业高,是15%,制造业平均利润率是5.9%,可见,如果大举加息,必定进一步的侵蚀企业利润,使相关产业再也无利可图;2 发行万亿巨额国债,提高储备金,必使银根紧缩,接下来就是消费与投资的双双下降,相当部分的企业因而将陷入困境势在难免。
而这些企业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正面临着无法回避的压力呢:燃料价格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工人的工资也要上调,社会压力导致改善环保等,相应成本也要上升,人民币节节走强使同样的出口商品换到的是更少的人民币,如此等等。可见,从客观上来看,我国主要产业利润压缩无可避免,形势相当严酷!
在这个时际,我们的政府应该是为其减压减负,想法设法使其摆脱危机,让其不但能够生存下来,而且能够发展壮大,可惜呀,政府没这样想,而是反了过来,利息居然被加到6%以上,并且溶资更为困难。国家主管不知想过没有,这样搞,你让这些薄利产业还有多大的利润空间?这是把制成品逼得非大涨价不可,哪里是在压制物价上涨?这是在为天下苍生着想吗?
然而,一方面经济上的措施逼着企业非涨价不可,另一方面政治上的需要又使政府竖起了防止物价上涨的大旗,将对付物价上涨当成了一号任务,两面加击,难道是想让它们整体破产不成?
我国之所以被称为世界工厂,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出口规模,可以说主要是这些企业的功劳。然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如果因为要打击泡沫经济的缘故使得这些产业--实际上是我国经济的主体连带受到影响,那么可想而知的是,我国经济竞争力必然大打折扣,国际比较优势可能彻底丧失。如果从根本上来看,当年日本经济发生衰退,东南亚、拉美地区发生经济危机,实际上都是主体经济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失却了竞争力的结果,资本没了前途,要么逃亡,要么就萎缩。难道我国政府也想步它们的后尘?作为政府,职责是尽可能的让企业有更大的利润空间,要为其的发展开辟更广的前途,绝不可把老板们往悬崖绝壁上逼,不要试图把这些会下蛋的鸡统统宰了。
也许有人说,中国经济依然火热,说明紧缩银根的影响有限,不足以至中国经济于绝地。我的先生们你想到没有,中国经济的市场主要在海外,中国的人民币的币值只要没有回到恰当的位置上,中国因为币差形成的竞争优势就还在,中国商品就还有竞争力,中国经济之所以历经种种打压还没有跨掉,都与这一空间还较大有关,不过,随着人民币对美元的节节升值,这一空间是越来越小,也因此,中国的优势就越来少,在美国为解决自身危机的情形下,继续恶意贬值美元,所以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势在一段时间内是不可阻止,这也就是说利差形成的低利润是越来越少,在这样的气候下,政府如果不想法设法减轻其负担,反而逆向而行,可想而知,只能使它们越来越向困难的境地靠近,这就是必然的后果。
还有人会说,企业的资金已形成多元化,在当今资金充足的气候下,可从多渠道容资,这个我不否认,不过,从其它渠道容资也是要成本的,能白借给你吗?借贷成本有一个底线,就是基本利率,银行货款利率低,它也就低,银行利率高,它也就随着涨高了,所以利率的提高必定使企业容资成本增加,其它渠道的成本只能高于银行的,不要指望从社会上得到的资金的代价反而会小于银行的。此外,如果银行故意压缩投放量,那么企业为得到必须的周转资金,也得付出更高昂的代价。
08年,因税率合并使得一些行业的税率有所下调,不过我看了一下,受益行业主要是高利润产业,加工业税率普遍已在25%线下,所以基本上在受益圈之外。
当然,成本的增加在客观上有利于加速经济结构的调整,许多低利润的企业不得不被挤出市场,但问题是我国的企业大都是在微利经营呢,所以把许多微利薄利企业人为的淘汰掉那就不现实。如果想仿效朱总当年的手法,那结局必然更加不为人乐观。同样是经济大衰退导致,同样的导致几千万人下岗,但朱总时代,经济主体主要是国企,好歹能给工人一点补足,企业可以出个十万八万买断工人工龄,让工人可以安心度过危机,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财力来打发工人,还有政府在,政府可以通过财政弥补,或是卖地,或是让银行给企业溶资,让企业能够应付危机。然而,当今的企业大多都是私企,老板能向国企那样来安排自己的下岗工人吗?这些下岗工人能象某些人盘算的那样乖乖的回去种地吗?所以企业图让三千万工人下岗的计划乘早打住,否则就无法避免引发社会大动荡。
现在人们都把目光盯到了股市、房市之上,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基础产业的问题。如果因为要治理泡沫,而意外的将基础产业一块整跨了,那么,股市就会无可避免的真正的破裂。产业都不在了,股市还向那里发展?而只有实体产业不断的发展壮大,有利润可赚,才能将社会上流动的过多的资金吸引一部分过来,避免压向某一部门。基础产业强大了,竞争力增强了, 股市才能有真正的繁荣,房产同样跟着受益。
当然,对付经济泡沫化,从根本上的意义来说,还是要进一步的推动改革,唯有进一步的改革,才能化险为夷,化害为利。
毕竟,中国不是日本,如此一个很落后的国家,需要资金的地方多着呢,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程度。
这就需要执政者能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能站到相当高的高度上来看问题,如果找对路了,也可想而知,必定会对中国经济乃至社会的各个层面的发展与进步有一个极大的促进。
当然如果思维总是走不出那个旧模式,刻意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不愿意进行实质的改革,推动社会进步,那么,危机就是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到来了。
耐人寻味的是,如果照着现在的安排,由主体产业崩溃导致的危机应该在明年暴发,恰值奥运会年的中国又如何能承受得起呢?所以我私下的以为,这可能是一场政治阴谋,蓄意将中国往自杀的道路上引,以达到搞跨经济搞乱社会的目的。对于决策层的这种意向,我是不寒而栗。
当年朱总的软着陆使中国经济受到重创,将近十年才缓过劲来,这一次如果故意摔倒,有意的将自己摔得头破腰折腿断,甚而休克过去才感到满意,那么想再碰到前几年那样的好运气是难了。历史的机会已经转让出去了,转让给印度、东欧、拉美、东南亚等国家地区,再想夺回来,谈何容易?中国要想实现崛起,那就是下一世纪的事了。
ganxiukang 12/8于北京http://www.bokerb.com/user/ganxiukang/index.html
------------------------------------------------------------
上文作者显然更为悲观!
1993年--1994年,中国出现了恶性的通货膨胀,银行连连加息,最后加上保值贴补率,银行的利率高达20%以上(具体记不清楚了),股票市场从1558点连续18个月下跌,一直跌到333点。到了1996年经济软着路,银行开始减息,股票市场才开始牛市。1996年发行的10年期付息国债000696,年利率高达11.83%。加息历来对股票市场就是不好的。本轮股市上升过程中伴随着加息股票市场上升,是因为我们这个市场从封闭式市场逐步走向开放,有了另外变量:汇率的变动。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造成的资金流入的力量大于升息的负面影响。但是,如果人民币有一天突然大幅度升值并且不升值了,那么没有了升值预期,就会出现资金的撤退,这时利率的影响就很大了,你会发现突然市场没有钱了。
"我想这可能可以解释熊市总是伴随着减息周期而牛市则是加息周期"
但是从美国1980年后的大牛市看情况并非如此。从下表看出,这个牛市伴随的是利率的不断下降。实际上在老巴99年关于股市的一篇文章中也提到这点:利率和利润增长对股市的巨大影响。
年份
1年期利率
1981
17.63
1982
14.6
1983
9.37
1984
11.11
1985
8.35
1986
7.31
1987
6.25
1988
7.63
1989
9.29
1990
8.43
1991
6.92
1992
3.91
1993
3.44
1994
4.35
1995
6.45
1996
5.68
1997
5.78
1998
5.68
1999
5.31
2000
6.61
2001
4.63
2002
1.85
2003
1.18
2004
1.49
而70年代的大熊市恰好是利率的大幅上升造成的。
年份
1年期利率
1968
6.17
1969
8.05
1970
9.11
1971
5.66
1972
4.62
1973
7.93
1974
11.03
1975
7.24
1976
5.7
1977
5.28
1978
7.78
1979
10.88
1980
11.37
1981
17.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