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43:41
迈向老挝:湖南人的淘金之路 2009/2/6 8:13:45 
中老边界基诺山,基诺族妇女用传统的方法织绘布匹。本版摄影/记者秦楼

  中老边界易武古镇上,一群学生在农户家见到当年马帮们使用过的马铃十分高兴。

  姚中文夫妇当年揣着两百多块钱来到磨憨口岸,经过15年的奋斗,如今他的贸易已发展到老挝中部地区。

  中老边界澜沧江上最后一个港口——关累港,江对岸是缅甸,下游就是老挝。流经此地,澜沧江在地图上就更名为湄公河。

  易武古茶山,六大普洱茶山原产地之一。茶农郑富贵继承着祖辈的手艺,采回的茶叶晒青后再继续挑选,将碎叶清理出来。

  从位于云南江城县的十层大山到澜沧江改称为湄公河的那一个断面,500公里长的中老边界线环山绕水,在中国的版图上伸出一个角,磨憨就在这个角的顶端。

  磨憨有着较为特殊的地位——它是中老边界线上唯一的一个国家级陆路口岸,是通往老挝、泰国乃至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国际大通道。

  而对两千公里之外的湖南人来说,这里除了风光旖丽的热带雨林、四季皆宜的气候,还有乡情、商机,和正宗的湖南口味。

  “云南的西双版纳,湖南人的磨憨”——这是云南一名记者的描述。通过磨憨,迈向老挝,一条湖南人的淘金之路流淌着他乡异国的风情。



  本报记者周喜丰 云南报道

  把生意做到老挝去

  从磨憨出境,前往老挝古城琅勃拉邦,285公里。这条线路,每天都有国际班车从昆明出发,直通1380公里外的万象(老挝首都)。姚中文经常从这条线路来往于两国之间。

  姚中文是杭州一家轮胎厂的磨憨总代理,他在磨憨口岸开了一家汽配店。经过多年的打拼,姚已是一个上下忙碌的生意人。

  妻子石艳红忙着招呼前来选购汽车配件的老挝人。桌上的固定电话不时响起,那是前来咨询、要货的业务电话。

  勐腊县城往南60公里便是磨憨,穿过西双版纳典型的热带雨林,一小时可到达。8年之后,夫妻俩决定把经商“大本营”搬往磨憨。1993年,磨憨建成国家级口岸,由此发生的变化是,老挝人来中国更方便了,而磨憨是第一站。

  对于湖南人来说,来到这里,不会感到身处异乡的无助——随便找一家问问,都可能问到湖南老乡;挂着“湘”字招牌的家庭式旅馆、正宗湖南口味的餐馆有十多家。

  家族式的“传帮带”,让湖南商人在磨憨形成了规模。姚中文估计,在磨憨,有三分之二是湖南人,大部分来自邵阳、祁东。仅就姚一家,妻子的姐姐、妹妹就开了电器店,自己的哥哥和朋友开了体育用品店,姐姐开了小百货,侄女开服装店。

  但姚的生意重心并不在磨憨,老挝才是姚的主战场。2001年,姚在琅勃拉邦投资建了一个中老友谊商场。“我是湖南人第一家在老挝投资商场的,商场里116间门面都用来出租”,姚中文底气十足,现在,他一年有大半时间要呆在老挝。

  在磨憨,国际商贸城是这里最早开发的商业房产项目之一。这个由湖南邵东人投资兴建的商住两用市场,上百个门面早已销售一空。墙上还挂着它的广告语:“拥磨憨风水宝地,做东盟国际贸易”,显现了外地商人在这个口岸的雄心勃勃。

  邵东人唐述强就是这个商贸城的经营户。他和姚中文具有相似的经历,1997年,新婚不久便与妻子来到磨憨,以小百货起家,经过十年打拼,目前拥有了两个门面,开了一家电器店。

  “这里人口不多,东西摆在这里谁买?我们主要是把货物销往老挝。”唐述强介绍说,他的生意早已深入老挝腹地,“2005年以后,老挝人来磨憨提货的比较少了,店里现在接受订货,直接把货拉过去”。在离口岸130公里的老挝乌龙赛省,唐也有一个门面,他的小舅子在打理。

  在磨憨开了一家宾馆的姜姓湖南人,最开始在老挝一个叫乌龙赛的地方摆地摊。1993年磨憨的土地一平方只需125元,姜自己买地建房,共置下四个门面,现在他的三个儿子,都在老挝卖摩托车。



  淘金“中转站”

  “邻居”老挝,经济相对落后,物资供应相对匮乏,一些生活用品价格高。“吃一碗米粉要10元,一斤白菜要5元”,这对在边境经商的生意人来说,反倒是一种商机。据介绍,老挝近年经济发展较快,前往投资的中国人很多,其中不少便是湖南人。

  记者从磨憨边境贸易区管委会了解到,中老经贸关系近来进入历史最好时期。2005年中老贸易额达到1.8亿美元。而在2001年至2005年,老挝年经济增长约6.2%。老挝政府亦采取各种方式鼓励外国投资,对用于投资项目的物资、机器、设备等实行减免关税。

  姚中文说,在老挝做生意的湖南人可能达10万人,“有时,朋友们开玩笑说,在老挝不必学老挝话,只要会讲湖南话就行了”。

  事实上,每年都有不少湖南人,怀着创业的梦想,从磨憨过境,去老挝“淘金”。在姚中文的老挝市场里,经营户95%是湖南人,其中就有姚的二三十名亲戚,他们经营的类别包括小百货、五金、电器、服装等。

  中国人在老挝做生意,卖的自然是中国货。磨憨成了最重要的“中转站”。

  湖南一家经营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的电子公司2005年起在磨憨开设了一个办事处。办事处负责人说,老挝因为没有有线电视,因此对接收器的需求量很大。在磨憨设立办事处,不仅针对老挝,还能辐射东南亚市场。每隔几天,公司的货品从湖南上火车到昆明,然后托运到磨憨中转。

  两国的边防检查站不断靠拢

  磨憨口岸边防检查站往前1公里便是中老第29号界碑。在前往的路上,两边建了不少的楼房。边检员解释说,新的联检大楼将于今年投入使用,检查站将再往前移800米左右。

  这已是磨憨口岸边防检查站第二次往前搬迁。两个国家的边防检查站不断接近,似乎也印证了两国之间基于山水相连而日益密切的联系。

  磨憨边境贸易区管委会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说,目前磨憨的招商引资势头正猛,截至2008年上半年共引进37个项目,合同金额12亿元,在建项目有三星级宾馆及小商品市场、国际客运中心、东盟商品展示城等,即将开工项目有特色饮食城、国际商务中心、德殷商品展示城等。

  一份关于建设“中老磨丁经济贸易合作区”的方案引人注目。这位负责人透露说,合作区的具体地点将设在老挝南塔省磨丁边境贸易区,将利用磨丁口岸独特的区位优势,选择产业延伸链较长、带动效应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为主导产业,开展纺织、轻工、机械、家电、建材、生物制药、冶金、有色等产业,为出口欧美并为东盟互补经济提供加工和流通平台。如果不出意外,几年之后,又一个依山就势而规划的狭长经济带将扎根于中老边界。

  另一个好消息是,昆曼公路全线贯通。2008年3月31日,正在万象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其他与会国领导人以及亚行行长黑田东彦一同为昆曼公路老挝段通车仪式剪彩,昆曼公路老挝段正式开通,也标志着连接中国、老挝、泰国三国的国际大通道全面贯通。

  长达1740公里的昆曼公路从昆明出发,穿插在丛山密林深处,经玉溪等地,到达中老边境的磨憨,全长688公里;进入老挝后,直达泰国曼谷,再从曼谷沿马来半岛一路南下,连接马来西亚、新加坡,进出印度洋。

  在中国公路建设者语录里,它被称作中国第一条通江达海的国际高速公路。“它是亚洲公路网中最激动人心的一个路段。”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交通运输司司长巴里·凯布尔曾经赞叹说。

  昆曼公路全线通车后,从昆明到曼谷的行程将从40多个小时缩短到20个小时左右。显然,这条国际大通道的开通,将使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变得更加贴近。

  “没有湖南人,口岸起不来”

  而磨憨的地位,显然举足轻重。

  在磨憨边境贸易区管委会提供的相关资料中,它已在展现其美好憧憬:磨憨边境贸易区要成为中国与老挝、泰国等东盟各国两大市场连接的枢纽,成为人流、物流的集散地和贸易、旅游、金融、信息和服务平台。

  这个小小的边界城镇,正以种种优势显示着自己的活力和希望。这座腾空而起的新城,容量将迅速扩展。

  人流大了,这是姚中文最直观的感受,“从大的方面来说,这是好事”。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昆曼大通道建成通车后,磨憨口岸的签证量大增,2008年保持着云南省口岸签证量第一的旺盛人气,达3587人。

  正如管委会办公室负责人所赞叹的:在磨憨经商的湖南人,都富了。

  “云南人对湖南生意人的评价是,湖南人太厉害了。磨憨是湖南人的天下,没有湖南人,口岸起不来。”姚中文“硬气”自有他的道理,“湖南人扎根意识强,不像有些地方的人,在一个地方觉得很苦,呆不下去,就换一个地方”。

  现在,姚中文能感到一种被尊重的优越感,“以前在云南内地摆摊,本地人看不起,没关系,但我们自己看得起自己,只要遵纪守法,什么生意都做。现在是开小汽车,比本地人日子好过了”。

  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也让在磨憨这座口岸城镇经商的湖南人感受到了“出口”的压力,但即便如此,大多数人还是对未来充满信心,“2009年,肯定会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