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29:59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得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有,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我国的国情,就是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工业落后,经济落后,科学教育落后,人民比较贫穷,经验主义论不平衡,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矛盾全局:主要矛盾是发展生产力。从全局矛盾来看,要发展生产力,实现工业化、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花,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逐步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实际存在的种种社会矛盾。

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中心是经济建设,基本点是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奋斗目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群众路线,党的领导

四项基本原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就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济发展战略,就是“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人均五百美元),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目标已经实现。第二步,到二十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加一倍(人均一千美元),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均四千美元),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经济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个类别的比例组合,它包括产业组织结构、产业配置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供求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等等。

两个大局思想和西部大开发。东部沿海先发展起来然后再带动本部发展的大局,发展起来的东部要多拿出更多的力量来支持和帮助西部发展这个大局。

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标志。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教育要坚持“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不存在根本矛盾。“计划和市场都是方法嘛。只要对发展生产力有好处,都可以利用。为社会主义服务,就是社会主义的。为资本主义服务,就是资本主义的。”都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面向世界的社会主义对外开放。

“一国两制”与和平统一祖国。一个国家,两制并存,和平统一,高度自治,长期坚持。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现代战争与新时期的军队建设。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