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刚门”:法治仍空洞化 舆论难言胜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0:05:07

“李刚门”:法治仍空洞化 舆论难言胜利

2010-10-25 01:31 新快报 我说两句(1)#bd .main .title span img{opacity:0.6;filter:Alpha(opacity=60);margin-right:5px;}#bd .main .title span a:hover img{opacity:1;filter:Alpha(opacity=100);}

■本报特约评论员

河北大学校内的“李刚门”事件不仅没有随着李刚父子的痛哭道歉而归于平静,反而愈演愈烈。网友们现在疯传的是,作为公安局副局长的李刚在保定等地拥有多处房产,作为河北大学校长的王洪瑞向学生下发“封口令”,其学术著作也被曝涉嫌抄袭……

真相如何,我们现在不敢妄下结论。有论者称,这就是“报应”,它彰显了舆论正义的力量。确实,事件发展到今天,遵循的正是我们再习惯不过的方式,即由具备“官”或者“富”这样敏感标签的事件当事人口出狂言,成功刺激网民的神经后,再通过网络的病毒式传播,形成舆论压力,迫使事件向着公平正义的方向发展。

可以说,通过在类似事件中的不断演练,网民已经摸索出了一套熟练的协作模式,而且从目前来看,这种“模式”还颇为有效。如果不出意外,“李刚门”应该能通过这种“模式”获得某种程度上的公正处理。

不过,在为舆论的又一次胜利而欢呼的同时,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个案处理究竟有没有为社会的改良带来实质性的进步,而这也应该是人们为个案而振奋的唯一理由,否则,个案的处理岂不成了一幕幕毫无关联的独角戏,除了给看客们带来快感的宣泄,又能剩下什么?

不错,从杭州飙车案到“替党说话门”,再到今天的重庆“风水门”与“李刚门”,我们已经目睹了太多激动人心的个案,经历了太多快意恩仇的时刻,但如果从公共治理变革的层面来看,却仍然无法给予肯定的答案。当然,我们首先得肯定这些事件中透露出的强有力的公民行动与志愿精神,但问题的另一面同样明显,那就是网民的介入程度愈深,类似事件的正常化处理就愈是依赖于此,法治的空洞化就愈发明显,而这背后折射出的社会自我修复能力就愈孱弱。

需要意识到的是,如果依靠网民推动公共事件发展也算一种公共治理的模式,那么这种“模式”其实非常脆弱。造就一个华丽案例需要太多的巧合,如果不是事件当事人那句轻佻的话,如果没有人把这句话放到网上,如果不是无数个有闲暇的网民的相互协作……后果谁都想得到,没有了舆论压力的强势集团,也就等于失去了唯一的敌人……

所以,与其说李刚们的道歉是对受害者与法律的敬畏,还不如说是向他们唯一的假想敌“舆论”妥协,而说穿了,对舆论的妥协只不过是为了表达对上级的一次臣服。这无非是为了证明,官场固有的那套游戏规则仍然行之有效,真正推动事件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仍然源自体制性的自保诉求,与网民虚幻的胜利又有何必然的干系?

因此,要检验网民们的“胜利”是否能够带来社会真实的进步,就必须重新审视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一个普通的交通肇事案需要举国关注才有可能获得公正处理?为什么一句轻佻的话就能引发群情激昂?为什么我们拥有那么多华丽的个案故事,却仍然保留着这样一根敏感与脆弱的神经?究竟是什么让我们宁愿相信歇斯底里的呐喊也不愿相信法治的存在?

可以看到,由网民参与推动公共事件的发展进程,在中国已形成一种蔚为大观的“网民问政”现象,但令人遗憾的是,它的每一次华丽出场,带来的结果不过是激活了沉睡良久的官场内部规则,而非唤醒法治的进步。从这个意义上讲,“网民问政”即便获得了繁荣发展,却仍然难言成功。人们对群情激昂的迷恋,以及对权力运行规则的依赖,仍然在不断地获得巩固与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