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起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3:04:57

经络概述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是在医疗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指导着中医各科的诊断和治疗,与针灸学科关系最为密切。经络理论临床上广泛应用于辨证和用穴,是针灸等治法的基础。

◆ 经络的定义

  经络是经脉与络脉的总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灵枢·脉度》),“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灵枢·本藏》),说明了经脉是运行气血、调节阴阳的主干,位于深层,粗大,纵行;而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具有网络的含意,位浅,是较细纵横的分支。其主要分支称十五络脉或称别络。整个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

◆ 经络学说的形成

  经络学说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观察总结逐步形成的。
  其形成途径主要有:
  ①“针刺”、“灸治”、“按摩”出现的各种感觉传导现象的观察和总结。
  ②腧穴疗效的总结。
  ③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④解剖、生理的启发。
  ⑤古人练气功导引也发现体内有气行现象。

十二正经

                                        1、足少阳胆经


 

 

                                        2、足阳明胃经


 

 

                                        3、足太阳膀胱经


 

 

                                        4、足少阴肾经


 

 

                                        5、足厥阴肝经


 

 

                                        6、足太阴脾经


 

 

                                        7、手太阳小肠经


 

 

                                       8、手阳明大肠经


 

                                       9、手少阳三焦经


 

                                      10、手太阴肺经


 

                                      11、手少阴心经


 

 

                                      12、手厥阴心包经


 

 

奇经八脉

                                         1、任脉


 

                                         2、督脉


 

                                         3、带脉


 

                                         4、冲脉


 

                                         5、阴维


 

                                         6、阳维


 

                                         7、阴跷


 

                                        8、阳跷


 

灸法健康宣言

1、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    《黄帝内经》

2、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扁鹊心书》

3、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扁鹊心书》

4、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医学入门》

5、中医有三宝:一碗汤(药),一根针,一柱灸。《现代灸法研究》

6、吃药是苦的,打针是疼的,用灸是温暖的。《现代灸法研究》

 

灸法的起源

         在人类学会用火之前灸法就已经产生了。

  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狩猎、劳作过程中受伤了、生病了,当时没有药,也没有医生,只能随

便找个地方躺一下,正好躺在被太阳晒得发烫的大石头上,很舒服,躺了一段时间,意外发现疼痛减

轻了或不疼了,原来不能动的部位能动了。一次不算数,两次、三次、多次以后,在我们古人的大脑

里就会形成一个条件反射——温度、热量能缓解疼痛。于是,当他们身体哪个部位有疼痛的时候,他

就会到晒得发烫的大石头上躺一下,或者用晒得发烫的小石头在疼痛的部位烫一下。但发烫的石头受

到天气和地点的限制,所以,当人类学会主动用火以后,他们就拿起一根树枝或一把干草点着火,

主动来熏烤他们疼痛的部位。这样,人类历史上第一种用来缓解自身疼痛、治疗自身疾病的方法-

-灸法就正式宣告诞生了。

       所以,远古的灸法就是用温热或火烤来解除疼痛、治疗疾病的方法。

 

灸法的发展

        远古祖先发现灸法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岁月。之后,又经过历代医学专家的不断研究,灸法理论日趋完善,施灸的方法不断改进,施灸的材料也越来越多样化,其中最为实用和流传最久的是艾灸法。艾灸法又分为两种:一种叫艾炷灸,还一种叫艾条灸。
  艾炷灸就是用艾草晒干以后,碾成粉末变成艾绒,再用一个木桶模子把艾绒压制成艾炷,用艾炷点燃熏烤穴位就是艾炷灸。
  艾条灸就是用艾绒卷成一个香烟型的艾条,艾条点然了放在穴位上熏烤就是艾柱灸。
  中医传统灸法最后定型为以艾草为原材料的艾灸,这是对远古灸法的一种巨大发展。艾灸实际上已突破了远古灸法单一热疗的概念,而引进了药疗的概念,因为艾草本身就是一味温阳功效极强的中药。“艾叶辛温走窜,能通达诸经”。
 

灸法的作用

 

1、治疗作用
  通过对历代文献的整理和对现代医学的临床观察表明,灸法不仅能治疗体表的病证,也可治疗脏腑的病证;既可治疗多种慢性病证,又能救治一些急重危症。在临床的应用范围涉及300余种病症,涵盖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各科,尤其对于胃痛、腹痛、肩背痛、腰痛、肌肉关节痛、脚跟痛、前列腺痛、面瘫、痛经、卵巢囊肿及盆腔炎等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特别是对免疫性疾病的效果最好。
2、养生作用
  历史证明,灸法在养生保健方面更是具有其它方法无可比拟的良好效果。如《扁鹊心书》云:“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民国时期的著名针灸家承淡安发明了一种“仙传寿灸疗”的保健灸法,具体操作为:“取涌泉穴,每月初一日起灸到初七日止,每日卯时灸到辰时。初一日,每足灸二十六壮,初二至初七日灸七壮。”取得了十分良好的效果,其本人也活了九十六岁。
3、美容作用
  中医认为,气血是人体一切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女性的经、孕、产、乳无不以血为本,以气为用。月经为气血所化,妊娠需气血养胎,分娩靠血濡气推,产后则气血上化为乳汁以营养婴儿。女性在月经期、分娩期由于阳气虚弱,气血两亏,特别容易受到寒邪之气的侵扰,落下疾病,加速衰老。因此,促进气血循环、防止寒邪之气侵袭是女性养生美容的关键。而常灸气海、关元等穴位,恰恰能起到祛风散寒、调和气血、暖宫护巢、延缓衰老的作用。

 

传统灸法的局限

       

       灸法自诞生以来,由于其相对简单实用,上自帝王下至百姓几乎人人可灸,遂成为五千年以来,人们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是中华民族龙子龙孙的保护神,也是中华民族医学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 
          但由于艾灸法存在三个主要局限:

1、    使用明火,容易造成烫伤——使用不便。  

2、    穴位难找,需要专业人士——推广不便。 

3、    效果缓慢,需要较长时间——宣传不便。 

        所以无法进行产业化的生产、推广和普及,特别是到了近代,随着西医的引进,中医传统灸法就开始走向了衰落。 
  灸法的发现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灸法的衰落是世界人民的损失,灸法的振兴则理所应当是我们每个龙子龙孙的责任和使命。

 


现代灸法的特点

     

        在传承和发扬中医传统灸法精髓的基础上,中国现代灸法研究中心、深圳盛世天阳科技有限公司、湖北天阳药业有限公司组合国内外灸法专家学者的集体智慧,借助自动发热、缓释控温等高新科技,采用国际先进工艺,成功开发了具有现代特征的天阳灸系列产品。

与传统灸法相比,天阳灸有三大创新:

1、技术创新——自动发热、缓释控温。

2、工艺创新——灸热面大,自己施灸。

3、疗效创新——热、药、磁三效叠加,效果快捷。

  所以,天阳灸就是把古老的中医灸法用标准化、专业化、简单化的方式实现了产业化运作。随着天阳灸系列产品的推广和普及,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医灸法,必将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健康和谐带来福祉。

 

灸法禁忌

        灸法适应范围广泛,但和其他的穴位刺激疗法一样也有其禁忌。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
   
    1.禁灸部位  古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禁灸穴位的记载,但各种书籍之间互有出入,颇不一致。如《针灸甲乙经》仅载禁灸穴24个穴位,《针灸集成》则达49个之多。从临床实践看,其中多数穴位没有禁灸的必要。而部分在头面部或重要脏器、大血管附近的穴位,则应尽量避免施灸或选择适宜的灸疗,特别不宜用艾炷直接灸。另外,孕妇少腹部亦禁灸。
   
    2.禁忌病证  凡高热、大量吐血、中风闭证及肝阳头痛等症,一般不适宜用灸疗,但并非绝对。
   
    3.其他禁忌   对于过饱、过劳、过饥、醉酒、大渴、大惊、大恐、大怒者,慎用灸疗。另外,近年来还发现少数患者对艾叶发生过敏,此类患者可采用非艾灸疗或其他穴位刺激法。
   

人体骨骼名称

                            数脊椎骨窍门图解


 

人体穴位图解

                            1、头部正面穴位


 

                            2、头部侧面穴位


 

                            3、头部后面穴位


 

                            4、上肢穴位


 

                            5、下肢穴位


 

                            6、胸、腹部穴位


 

                            7、背部穴位(一)


 

                            8、背部穴位(二)


 

                           9、足部穴位


话说食用菌

        古今中外,众多国家都将食用菌奉为深受喜爱的食品。古罗马人将食用菌列为“上帝的食品”,只有节日才食用;古希腊人认为食用菌能提高武士的战斗力;日本人把食用菌视为珍贵的长寿食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栽种食用菌的国家,食用菌被誉为“素中之荤”,有悠久的食用历史,而“山珍”的美誉归于食用菌中的一种——猴头菇。

(猴头菇)

           历代中医将多种食用菌列入了药学名著,如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记载有茯苓、猪苓、雷丸、木耳等;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和《名医别条》列入了马勃和蝉花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也记录了木耳、银耳、榆耳、侧耳、香蕈、天花蕈、羊肚菜、鸡枞、鬼盖、竹荪等;清代的汪昂《本草备要》首次明确记载了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食用菌不仅味道鲜美,还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14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质和多糖等营养成分,按照中华传统的食药同源理论,食用菌有相当的食疗作用;著名营养学家斯坦顿(Stanton.R.)于1984年对食用菌的营养价值作了全面评价,他认为食用菌集中了食品的一切良好特性,“是未来最为理想的食品之一”。世界粮农组织(FAO)也提出了健康膳食六字结构:一荤一素一菇,其中所提到的菇,即为食用菌。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低盐分的食用菌,正是现代人所注重的“一高三低”新型优质食品。

        据营养学家分析测定,食用菌蛋白质的含量(按干重计)为19.37%,大大高于小麦、水稻、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也高于多数蔬菜水果。蛋白质是生命的存在方式,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也是蛋白质降解后的最终产物。组成蛋白质的20种主要氨基酸中,人体必需但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的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成年人的必需氨基酸有8种,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此外组氨酸是婴儿的必需氨基酸。食用菌正是蛋白质和必需氨基酸很好的来源,其氨基酸构成全面,大多数都含有人体无法自身合成的全部必需氨基酸。
       食用菌也是天然食品中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其维生素含量比一般蔬菜高2~8倍,如维生素A、B、C、D、E、泛酸、吡哆醇、叶酸、菸酸和生物素,而且普遍含有较丰富的麦角甾醇,经紫外线照射即可转变成维生素D;食用菌还富含矿物质,大多数食用菌含钙量均很高,含磷量一般为黄瓜、白菜等常食蔬菜的5~10倍,而含铁量约为一般蔬菜的100倍等;食用菌中还含有丰富的植物纤维,含量为一般蔬菜的3~10倍。
       近年来,世界营养与健康专家均积极推荐食用菌,其丰富、全面的营养元素,可均衡机体所需营养素,有益于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功能,延缓衰老,可帮助降低血清胆固醇、改善血液微循环、提高血液载氧能力、提高肝脏解毒能力、提高细胞内各种酶的活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