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拼音已经融入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9:49:17
今年2月11日是我国《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周年纪念日。50年前,1958年的1月10日,周恩来总理提出当时文字改革的任务——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方案》。1958年的2月11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汉语拼音方案的决议》,汉语拼音正式进入小学生课堂,汉语拼音也在扫盲运动中开始发挥作用。
在不久前教育部举行的2008年第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王登峰说,50年来,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大力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中对推行汉语拼音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汉语拼音方案》被国际标准化组织和联合国秘书处确定为拼写中国地名、人名和中文的标准。王登峰表示,《汉语拼音方案》的颁布顺应了历史潮流,体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眼光和胸襟。
10亿人会用汉语拼音
“你在电脑上用什么输入法输入汉字?你怎么发手机短信?”如果将这两个问题提给身边的人,他们的答案多半是汉语拼音。
王登峰说,据上世纪末进行的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有76.31%的人口基本能够使用汉语拼音,现在这一比例数字一定已被超出。据此推算,我国应该有约10亿人能够使用汉语拼音。
50年来,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教学汉语拼音,报刊刊头、商标图样上加注汉语拼音,广播、电影、电视和牌匾、商品包装、广告以及各种体育活动等正确使用汉语拼音,组织编写出版了《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用汉语拼音注音、排序的规范性工具书和大量的拼音读物,制定发布了人名、地名拼写规则和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等规范标准,2001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拼写和注音工具”的法律地位。
“注音识字好办法,一树开下两朵花,一朵摘掉文盲帽,一朵学会普通话”,“汉语拼音好处大,帮助我们学文化。我们大家欢迎它,治好了几十年睁眼瞎”,这些顺口溜在汉语拼音刚刚推行的时候流传于城市和农村。如今,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汉语拼音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教育教学、网络信息、电信传输、股票代码、图书馆编目索引等。
王登峰说,汉语拼音发挥的作用在当今体现在诸多方面——汉字注音的符号;推广普通话的工具;现代科学技术用途最多的一种符号;为少数民族创制拼音文字,为设计盲文、手语和旗语提供了基础;中文输入的主要办法;外国人学习汉语的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可以说汉语拼音为亿万人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便利,为我国人民生产和生活的现代化、信息化提供了有益的辅助工具。
萨马兰奇不说Peking说Beijing
2001年,萨马兰奇在宣布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城市时,口中清晰地吐出了汉语拼音“Beijing”(北京)的发音。今年102岁的语言文字专家周有光说,北京的拼音从Peking改为Beijing,不仅是一个地名的拼法更改,更标志着一个时代的转换。
周有光已为汉语拼音的普及和研究工作了半个多世纪。他说,50年来,汉语拼音的应用扩大,快速惊人。原来主要应用于教育领域,现在显著地应用于工商业领域。原来主要是小学生的识字工具,现在广泛地发展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原来是国内的文化钥匙,现在延伸成为国际的文化桥梁。“一种文化工具,只要易学会用,适合时代需要,它本身就会自动传播,不胫而走。”周有光说。
1979年,联合国秘书处发出通知,采用汉语拼音作为在各种拉丁字母文字中转写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名和地名的标准。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经审议决定,采用《汉语拼音方案》作为罗马字母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中国的人名、地名、书名及其他专用名词将用汉语拼音拼写,转写者按中文普通话读法记录其读音。
目前,汉语在海外不断升温,海外学习汉语的人已达4000多万,226所孔子学院遍布66个国家,汉语拼音教学成为海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方式。“汉语拼音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它已然融入亿万人的生活,与我们朝夕相处。”王登峰说,“在中国迈向现代化、信息化的过程中,汉语拼音与我们一路同行。”
用英文代替拼音不是国际化
1977年联合国第三届地名标准化会议通过决议,采用汉语拼音作为中国地名拼写的国际标准。而记者发现,30年来外国都用了汉语拼音拼写中国地名,而我国有些地方还在使用英文书写地名。
王登峰说,在街路名称标志牌及道路交通指示牌中滥用英文、在国际交往中颠倒汉语人名姓名拼写顺序,这是盲目追风、缺乏文化自信心的一种表现。
2001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定了《汉语拼音方案》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拼写和注音工具”的法律地位。法律规定,《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有观点认为,英文是国际交往中常用的语言,因此我国的人名、地名里面采用的英文或者外文越多,表明我们的国际化水平越高。对此,王登峰说,不见得我们用的外文越多,我们的国际化水平就越高。在国际交流过程中,很多人更多地为了照顾外国人的习惯,而没有考虑我们自己的国家标准,这就违背了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议和我国政府颁布的政策和法规。
国家语委副主任、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司长李宇明说,用汉语拼音来拼写中国的语言、文字、地名、商标等,才是真正的国际化,才是国际标准。“《汉语拼音方案》是我们国家的标准,也是国际标准,它是拼写中文的人名、地名的唯一、排他的标准,中国的人名、地名的拼写必须使用汉语拼音,不得使用其他的注音方式以及外文,这在国家的法律里是非常清楚的。”王登峰说。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纪念《汉语拼音方案》颁布50周年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扩大汉语拼音的社会影响,使有关部门和地区重视汉语拼音的推行及其正确运用,采取措施纠正忽视汉语拼音学习、应用的错误意识和做法,依法继续大力推行汉语拼音,使其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