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成功的智慧--《羊皮卷智慧全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40:31

人生成功的智慧--《羊皮卷智慧全集》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1楼

看到栾川有个贴吧,我时常想:我能为所有看到的人,奉献一点有用的东西,也许让大家在人的短暂一生中,能更多地把握住成功的机会。
因为所有人的成功并非偶然,所有失败也源于自己。人生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这是我读了一段《黄帝内经》的看法;人生也许机遇不同,我们也许比起那些富豪在经济上有所欠缺,但真正的富有我觉得应当是有一个良好的品行与健康的身心。
因为一个好的贴吧,管理人员固然重要,但我们的吧友的爱心与热心参加更是功不可没。
人活的真正意义在于无所求的奉献。。。
我想把我自己所有看到的与知道的东西与大家一起分享,其实成功就在于您自己如何把握自己!!!

  • 2008-2-18 08:58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2楼

成功者的关键是态度
------------
  开始新的生活,拥有新的生命
  成功者的关键是态度
  人们都希望获得成功,都在探索成功的奥秘,其实,这也许比你想像的要简单,因为,奥格·曼狄诺发现,那些成功的人们——奥林匹克的运动员、商业界总经理、宇航员、政府领导人等,和其他人们中间有着一条明显的界线。曼狄诺称其为“成功者的边缘”。这个边缘并非特殊环境或具有高智商的结果,也不是优等教育或超人天赋的产物,更不是靠时来运转。曼狄诺强调:“成功者的关键,是态度。”曼狄诺指出:成功者的态度包含众多的成分。但是,最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心态。要做到这一点,你必须奉行三个重要的箴言。(1)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所得的报酬取决于我们所做的贡献。你一定会为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或者荣获赞誉或者蒙受耻辱。有责任心的人们关注的是那些束缚自己的枷锁,在关键时刻,宣告自己的独立。乔·索雷蒂诺在市中心的居民区长大,是一伙小流氓的头,并在少年教养院呆过一段时间。但是,他一直记着一位七年级教师对他在学术方面能力的信任。他觉得他成功的惟一希望就是抛开他那可怜的中学历史,完成学业。于是,他在20岁的时候重返夜校,继续在大学就读,并在那里以优异成绩毕业。接着,他又全修了哈佛法学院的课程,成了洛杉矶少年法庭一位出色的法官。假如乔·索雷蒂诺没有勇气改变自己的命运,那末,这一切都是不会发生的。(2)发现自己的才能,追求自己的目标在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哈姆雷特》中,大臣波洛涅斯告诉他的儿子:“至关重要是,你必须对自己忠实;正像有了白昼才有黑夜一样,对自己忠实,才不会对别人欺诈。”波洛涅斯在劝告儿子要根据自身最坚定的信念和能力去生活——去正视不同的世界。但是,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
  然而,大多数人总发现自己在犹豫之中。怎样做才能不虚度一生?怎样才能知道自己选择了合适的职业或恰当的目标呢?与其让双亲、老师、朋友或经济学家为我们制订长远规划,还不如自己来了解一下我们“擅长”做什么。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在人生的坐标系里,一个人如果站错了位置——用他的短处而不是长处来谋生的话,那是非常可怕的,他可能会在永久的卑微和失意中沉沦。因此,对一技之长保持兴趣,相当重要,即使它不怎么高雅入流,也可能是你改变命运的一大财富。在选择职业时同样也是这个道理,你无须考虑这个职业能给你带来多少钱,能不能使你成名,你应该选择最能使你全力以赴的职业,应该选择最能使你的品格和长处得到充分发展的职业。这是因为经营自己的长处能给你的人生增值,经营自己的短处会使你的人生贬值。富兰克林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就是这个意思。(3)不逃避现实——要适应成功的关键是适应性。压力之下,许多人会变得沮丧,失去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酒精和其他抗忧虑药可以暂时减少我们对失败和痛苦的畏惧心理,但也阻碍了我们去学会承受这些压力。适应生活压力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简单地把它们作为正常的东西加以接受。生活中的逆境和失败,如果我们把它们作为正常的反馈来看待,就会帮助我们增强免疫力,防御那些有害的反应。记住:生活中成功者的成长不是靠运气,而是一切源于理智。他们追求成功靠的是他们的潜力和对生活的要求之间无止境的矛盾斗争。总而言之,失败者乞求机遇降临,成功者致力创造未来。

  • 2008-2-18 09:00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3楼

发现自己有弱点就要勇于克服
------------
  发现自己有弱点就要勇于克服
  《向你挑战》的作者廉·丹佛指出:普通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缺陷,但就能因此而自卑吗?当然不能,你应该努力弥补或回避自己的弱点。希腊大政治家狄摩西尼是一个声音极弱,吐字不清,而又呼吸急促的人,“R”这个字母尤其是他说不清楚的,而他发音也非常之坏。传说他克服这些齿唇上的缺憾,是这样做的:以石子含在嘴里练习,站在法利兰的海滨想将波浪喊平静,向山上跑时便背诵,练习一口气念好几行字,站在镜子之前演讲,以矫正自己的姿势。当他站起来对大众演讲时,他的失败不止一次。第一次尝试时,他的语句都混乱了,于是听众都放声大笑。并且我们还听说,他躲进一个地洞,每天在里面练习他的声音和演说的姿势。狄摩西尼终于成为伟大的演说家。富兰克林之所以成为伟大的人物,原因之一也是因为他承认在演说上的弱点。他说:“我是一个很坏的演讲家,从来不能以词动人,在用词方面常常要踌躇很久,还难得用词恰当,然而我还是能够表达我的意思的。”他用别种方法使人归服于他,以补偿他演说上的弱点。他提出议案多半用间接和缓的方法,他发表的意见也是平和的,他还能承认自己的错处。他的弱点告诉了他一个很重要的教训,那便是:只用辩论绝对得不到胜利。假使他是一个会演讲的人,绝不会获得这个有价值的教训。如果你决定要战胜一个困难、一个缺陷,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然后你要能心甘情愿地、不断地干下去,以达到你的目的。
  你的坏习惯是一个最顽固的敌人
  《最伟大的力量》一书的作者J·马丁·科尔曾引用过这样一个故事:亚里山德拉大图书馆被烧之后,只有一本书保存了下来,但并不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于是一个识得几个字的穷人用几个铜板买下了这本书。这本书并不怎么有趣,但这里面却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东西!那是窄窄的一条羊皮纸,上面写着“点金石”的秘密。点金石是一块小小的石子,它能将任何一种普通金属变成纯金。羊皮纸上的文字解释说,点金石就在黑海的海滩上,和成千上万的与它看起来一模一样的小石子混在一起,但秘密就在这儿。真正的点金石摸上去很温暖,而普通的石子摸上去是冰凉的。然后这个人变卖了他为数不多的财产,买了一些简单的装备,在海边扎起帐篷,开始检验那些石子。这就是他的计划。他知道,如果他捡起一块普通的石子并且因为它摸上去冰凉就将其扔在地上,他有可能几百次地捡拾起同一块石子。所以,当他摸着石子冰凉的时候,他就将它扔进大海里。他这样干了一整天,却没有捡到一块是点金石的石子。然后他又这样干了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三年;但是他还是没有找到点金石。然而他继续这样干下去,捡起一块石子,是凉的,将它扔进海里,又去捡起另一颗,还是凉的,再把它扔进海里,又一颗……但是有一天上午他捡起了一块石子,而且这块石子是温暖的……他把它随手就扔进了海里。他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把他捡到的所有石子都扔进海里。他已经如此习惯于做扔石子的动作,以至于当他真正想要的那一个到来时,他也还是将其扔进了海里!看来,习惯有时是会成为阻碍你成功的障碍,让你扔掉握在手里的机会——坏的习惯尤其如此。记得一个伟大哲学家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奥格·曼狄诺指出:“健康和富足都是习惯的产物。”他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一个体弱的富翁,一个健康的穷汉。两人相互羡慕着对方。富翁为了得到健康,乐意出让他的财富;穷汉为了成为富翁,随时愿意舍弃健康。一位闻名世界的外科医生发现了人脑的交换方法。富翁赶紧提出要和穷汉交换脑袋。其结果,富翁会变穷,但能得到健康的身体;穷汉会富有,但将病魔缠身。手术成功了。穷汉成为富翁,富翁变成了穷汉。但不久,成了穷汉的富翁由于有了强健的体魄,又有着成功的意识,渐渐的又积起了财富。可同时,他总是担忧着自己的健康,一感到轻微的不舒服便大惊小怪。由于他总是那样担惊受怕,久而久之,他那极好的身体又回到原来那多病的状态,或者说,他又回到了以前那种富有而体弱的状况中。那么,另一位新富翁又怎么样呢?他总算有了钱,但身体孱弱。然而,他总是忘不了自己是个穷汉,有着失败的意识。他不想用换脑得来的钱相应地建立一种新生活,而不断地把钱浪费在无用的投资里,应了“老鼠不留隔夜食”这句老话。钱不久便挥霍殆尽,他又变成原来的穷汉。然而,由于他无忧无虑,换脑时带来的疾病也不知不觉地消失了。他又像以前那样有了一副健康的身子骨。最后,两人都回到了原来的模样。现在,你就要努力开始学习对付一个最顽固的敌人——你的坏习惯。本章要谈的就是摆脱这些坏习惯的方法。你不妨手中拿一支笔,把自己认为最有意义、最有启发的句子划下来,然后再身体力行。
------------

  • 2008-2-18 09:01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4楼

凡成功者无不懂得自律
------------
  凡成功者无不懂得自律
  《神奇的情感力量》的作者罗伊·加恩说:“自律是修身立志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条件,希望每个人都能做到自律!”从本质上讲,自律就是你被迫行动前,有勇气自动去做你必须做的事情。自律往往和你不愿做或懒于去做,但却不得不做的事情相联系。“律”既然是规范,当然是因为有行为会越出这个规范。比如,刷牙洗脸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但是有一天你回到家筋疲力尽,如果你倒床就睡,是在放纵自己的行为;如果你克服身体上的疲惫,坚持进行洗漱,这是你自律的表现。人们往往会遇到一些让自己讨厌或使行动受阻挠的事情,而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应该克服对情绪的干扰,接受考验。罗伊·加恩指出,自律的方式,一般来说有两种:一是去做应该做而不愿或不想做的事情;一是不做不能做、不应做而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你每天早晨坚持锻炼身体,某一天天气特别寒冷,你不想冒着寒冷继续坚持,但是你最终走出家门,继续锻炼,这就属于前者。后者的表现也较多,你喜欢抽烟,但到了无烟室,你必须强忍住内心的欲望不抽烟。一般情况下,自律和意志是紧密相联的,意志薄弱者,自律能力较差;意志顽强者,自律能力较强。加强自律也就是磨练意志的过程。自律对于个人的事业来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加强自律有助于磨砺心志,有助于良好品性的形成,使人走向成功。自律是在行动中形成的,也只能在行动中体现,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途径。梦想自己变成一个自律的人就会变成一个自律的人吗?靠读几本关于自律的书就能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吗?只是不停地自我检讨就能成为一个自律的人吗?答案都是否定的。自律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要自律首先就得勇敢面对来自各方面的一次次对自我的挑战,不要轻易地放纵自己,哪怕它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自律,同时也需要主动,它不是受迫于环境或他人而采取的行为;而是在被迫之前,就采取的行为。前提条件是自觉自愿地去做。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要自律,同时你也可以有意识地培养自律精神。比如,针对你自身性格上的某一缺点或不良习惯,限定一个时间期限,集中纠正,效果比较好。千万不要纵容自己,给自己找借口。对自己严格一点儿,时间长了,自律便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慧也因此变得更完美。
------------

  • 2008-2-18 09:48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5楼

真正地控制住自己才能控制别人
------------
  真正地控制住自己才能控制别人
  一位社会心理学家做过这么一个有趣的试验:让十几位素不相识的人,围坐到一张圆桌边,给他们几个很普通的问题,不限时间地讨论。不久以后,他们中间,已经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头”,其他人已有意无意地认同他的权威并且接受他的建议,这个人以无形的力量影响着他人并让别人不知不觉服从了他自己。这种力量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但却又极其清晰真实可感的存在。这并不仅仅源于对方的权力地位,更源于一种强有力的个性中弥漫出来的氛围。优秀的人士,比如说有企业家、艺术家、学者、政府官员,他们品性各异、气质不同,但他们身上有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一种能够使周围的气氛环境被他的言行举止控制住、吸引住的感染力、影响力、威慑力,而这种控制与吸引,并不缘于某种夸张激烈的表演性的情绪,而是基于一种明确的自控能力。就像在一个缤纷的晚会上,一个一身黑色礼服的女子,很静默地便把大家的视线吸引到她身上。而另外一些人,也许他们更博学、更富有、更显赫,但他们就是没有那种力量感。前者即使衣着简朴、言语不多,但你马上能在一大群人中强烈地觉察到她磁性般的存在;而后者,即便衣着醒目、派头十足,那种深刻的无力感,还是使他们难免黯淡。《获取成功的精神因素》的作者克莱门特·斯通对这种神奇的心灵力量有一段精彩的描述:“一个拥有心灵力量的人,他也许是一位宗教领袖,也许是个黑带柔道高手,也许是一个白手起家创立起大公司的总裁,他们为了达到现在这个目标,必定早在许多年前,就开始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他们必须全神贯注,放弃许多日常欲望,做出许多牺牲,体验许多挫折的滋味,在这样一个长时期磨练之后,他们的心灵已经变得非常的强劲、坚忍、健全、平衡,这种力量的获得,没有天赋,只有依靠时间的修炼。”但一个人一旦拥有了这种力量,它就如同依附在他身上,成为他的一个组成部分,再也无法剥夺走,因为这种力量并不是外在的权力、地位、财富,而是一种内在的自信、自制、自尊。一个拥有了这种力量的人,他同时也就拥有了控制这种力量的能力,这就像一个暴发户会热衷于炫耀财富,而成功的大企业家绝不会沉湎于恣意挥霍;一个街头流氓会寻衅滋事,而那个黑带柔道高手却不可能轻易大打出手。力量与控制这种力量的能力,是在那个漫长的磨练过程中,同时逐渐获得的另一种财富。事实上,从根本上来说,这种心灵力量,本质上就是一种自我控制能力。一个人,倘若能够真正地控制自己,他也就能控制外界。绝大部分的人都会有共同的人性弱点:怯弱、犹豫、敏感、冲动、懈怠、易变……面对复杂的身外世界,他们往往难以把握自己,人们经常并不是缺乏知识与才能,而是缺乏选择的自信,而一个拥有这种自信、自制力量,不受制于任何外界影响的人,也就自然地成为人们的心灵可以依赖的“领袖”,这就是两句古老的格言了:“一个人,征服了自己,也就征服了世界”,“没有人能打败你,除了你自己”。

  • 2008-2-18 09:48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6楼

努力克服怠惰的不良习惯
------------
  努力克服怠惰的不良习惯
  一心想着享乐,又为享乐找借口,这就是怠惰。人类不只是为自己活着的。他们得有活着的责任。既然要担负责任,就不能只顾着自己的享乐,就不能有怠惰的心理。怠惰的人,往往是什么事都干不成的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心,都要付出劳动,天底下没有不劳而获那种便宜事。
  怠惰能让人有片刻的享受,能让人摆脱劳动的痛苦。但是须知,怠惰带来了片刻欢乐,换来的却是长久的痛苦。为了一时的享乐而不能获得劳动的收获,这是很糟糕的。怠惰换来的享乐是暂时的,是昙花一现的东西,只有经过顽强的拼搏得来的收获,才能给你恒久的欢乐。就一个人的身体来说,我们知道,生命在于运动。就是说,人的身体本身也要求人不断地活动、不断地运动、不断地劳动。要是没有不断地活动、不断地运动、不断地劳动,那么,你的心理吃得消,你的身体却也会吃不消的。怠惰的人,终日泡在享乐场所,或者干脆睡大觉,长此以往,人会发胖,会四体不勤,一些懒惰病如高血脂、脑血栓等,都会侵袭你。那么,该怎么克服怠惰的习惯呢?《向你挑战》的作者廉·丹佛为我们推荐了如下建议:(1)要成功,就得勤奋工作,就得积极行动须知,机会来自积极的努力,它从不自动上门。有些人以为只要想想机会就会降临,说什么“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其实是误区,是要不得的,其结果是很糟糕的。为了事业或学业的成功,你得知道,一个成功者,每天必须做些什么。如果你去了解那些成功的人,那么,他们会告诉你,成功来自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工作。成功的人,比起一般的人来,一定是更吃得起苦、更努力、更勤奋,而且,他们也做得比别人多。如果他是一位成功的科学家,那么,在取得成功的过程中,他一定付出了艰苦的劳动,他一定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没有一个成功的人例外,没有一个成功的人是不付出艰辛劳动的。面对他们,如果你每天无所事事,怠惰不思进取,那么,你一定会惭愧不已,无颜见人。(2)要成功,就要时时抓住现在,而不是寄希望于将来有的人,每做一件事厌烦的时候,就想着“明天再做”;而到了明天,他又想着“明天再做”。做什么事情,一定要立即去做,不要拖延,不要把应该立即完成的事情,拖到以后。其实,拖延正是怠惰的典型表现。要立即行动,不要拖延。(3)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靠积累,靠循序渐进别小看一个小小的行动,一次小小的进展,它关系着以后的大成功,它是以后的大成功的一个必要步骤。怠惰使人想:现在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又看不到成功。他不知道,成功就是由这些“看不到成功”的要素构成的。记住:春天播种,夏季耕耘,秋天才有收获。
------------

  • 2008-2-18 09:49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8楼

树立积极的心态
------------
  树立积极的心态
  积极的心态会使一个人感到幸福和人生的意义。如果此时你正为自己处于情绪的低谷而悲哀,如果你还为自己的胆小卑怯而烦恼,那么,你不如将这些让人恼怒的性格丢到一旁,重新培养自己的积极心态。《思考与致富》的作者拿破仑·希尔指出,积极的心态可以通过以下七个步骤培养起来:(1)重塑心中的偶像,使自己的言行像你心目中所希望
  的那样.
  积极心态的培养与行动密切相关,没有行动,任何想法都是空谈。你心目中的偶像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类人。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在你的头脑中树立一个积极乐观的形象,在做任何行动的时候,告诉自己,所做的行动必须与心目中的形象相一致。(2)把自己看成胜利者大多数人遇到令人沮丧的事情时,整个身心都沉浸在痛苦之中。如果此时你对自己大声地叫一声:“我不是失败者,我是以后的胜利者。”你的精神将为之一振,立即兴奋起来。(3)学会用美好的心情去感染别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灿烂的阳光,一旦你带着快乐的心情去和别人交往,快乐也能传递给别人,这样的连锁反应既能让自己感觉到快乐,也能让别人变得快乐。没有人愿意成天和苦菜花呆在一块儿。尝试着改变自己的心情,当你用微笑告诉别人你的心情时,别人同样会以微笑回报你。
  (4)学会给予和奉献给予和奉献是人类的一种美德,但你想到过给予和奉献会激发你的热情吗?给予和奉献能够体现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也能体现一个人的社会价值。同时,给予和奉献能带给人愉快的心情。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体会,每当你帮助别人时,自己的心情也会变得愉快。(5)心怀感激生活中多一份抱怨就多一份烦恼,当我们以一种感激的心情环视我们周围的人和事,心也放得很宽。有一位哲人曾说过:在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人应该为你做什么事。不要因为别人的过失指责别人,宽恕别人也等于安慰自己。(6)不要经常说消极词语经常抱怨的人总喜欢说一些“我真累”、“我真痛苦”、“我好郁闷”之类的话,这种消极词语会磨损你的自信和激情。(7)学会自我激励当你胆怯的时候,学会给自己打气,“别害怕,一定会冲过去”;当你遭遇失败的时候,告诉自己,“别灰心,胜利最终属于我”;当你犹豫不决时,给自己强行下一个命令,“拿出你的魄力,别再磨磨蹭蹭的。”自我激励是一个持续性的过程,它必须要坚持到心态完全转变。
------------

  • 2008-2-18 09:51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9楼

我要开始新的生活
------------
  羊皮卷之一
  我要开始新的生活
  今天,我要开始新的生活。今天,我要走出失败的阴影。今天,我要重新审视这个世界:我出生在葡萄园中,园内的葡萄任人享用。今天,我要从最高最密的藤上摘下智慧的果实,这葡萄藤是数百年前的智者种下的。今天,我要品尝葡萄的美味,还要吞下每一粒成功的种子,以在我心里孕育新的生命。我选择的道路充满机遇,也有辛酸与绝望。失败和挫折数不胜数,叠在一起,比金字塔还高。然而,我不会再像别人一样失败,因为我手中持有航海图,可以领我越过汹涌的大海,抵达梦中的彼岸。失败不再是我奋斗的代价。它和痛苦都将从我的生命中消失。失败和我,就像水火一样,互不相容。我不再像过去一样轻易接受它们。我要在智慧的指引下,走出失败的阴影,步入富足、健康、快乐的乐园,这些都超过了我以往的梦想。我要是能长生不老,就可以学到一切,但我不能永生,所以,在有限的人生里,我必须学会忍耐的艺术,因为大自然的行为一向是从容不迫的。造物主创造百树之王——橄榄树,需要一百年的时间,而洋葱经过短短的九个星期就会枯老。我不留恋从前那种洋葱式的生活,我要成为百树之王——橄榄树,成为现实生活中最伟大的推销员。怎么可能?我既没有渊博的知识,又没有丰富的经验,况且,我曾一度跌入愚昧与自怜的深渊。答案很简单:我不会让所谓的知识或者经验妨碍我的行程。造物主已经赐予我足够的知识和本能,这份天赋是其他生物所望尘莫及的。经验的价值往往被高估了,人老的时候开口讲的多是糊涂话。说实在的,经验确实能教给我们很多东西,只是这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等到人们获得智慧的时候,其价值己随着时间的消逝而减少了。结果往往是这样,经验丰富了,人也衰老了。经验和时尚有关,适合某一时代的行为,并不意味着在今天仍然行得通。只有原则是持久的,而我现在正拥有了这些原则。这些可以指引我走向成功的原则全写在这几张羊皮卷里。它教我如何避免失败,而不只是获得成功,因为成功更是一种精神状态。人们对于成功的定义,见仁见智,而失败却往往只有一种解释:失败就是一个人没能达到他的人生目标,不论这些目标是什么。事实上,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野,来自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因此,我首先要做的便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全心全意去实行。小时候,我常会感情用事,长大成人了,我要用良好的习惯代替一时的冲动。我的自由意志屈服于多年养成的恶习,它们威胁着我的前途。我的行为受到品味、情感、偏见、欲望、爱、恐惧、环境和习惯和影响,其中最厉害的就是习惯。因此,如果我必须受习惯支配的话,那就让我受好习惯的支配。那些坏习惯必须戒除,我要在新的田地里插种好的种子。
  我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全心全意去实行。这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要怎样才能做到呢?靠这些羊皮卷就能做到。因为每一卷里都写着一个原则,可以摒除一项坏习惯,换取一个好习惯,使人进步,走向成功。这也是自然法则之一,只有一种习惯才能抑制另一种习惯。所以,为了走好我选择的道路,我必须养成的第一个习惯是:用30天的时间阅读每张羊皮卷,然后再进入下一卷。清晨即起,默默诵读;午饭之后,再次默读;夜晚睡前,高声朗读。第二天的情形完全一样。这样重复30天后,就可以打开下一卷了。每一卷都依照同样的方法读上30天,久而久之,它们就成为一种习惯了。
  这些习惯有什么好处呢?这里隐含着人类成功的秘诀。当我每天重复这些话的时候,它们成了我精神活动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它们渗入我的心灵。那是个神秘的世界,永不静止,创造梦境,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的行为。当这些羊皮卷上的文字,被我奇妙的心灵完全吸收之后,我每天都会充满活力地醒来。我从来没有这样精力充沛过。我更有活力,更有热情,要向世界挑战的欲望克服了一切恐惧与不安。在这个充满争斗和悲伤的世界里,我竟然比以前更快活。最后,我会发现自己有了应付一切情况的办法。不久,这些办法就能运用自如。因为,任何方法,只要多练习,就会变得简单易行。经过多次重复,一种看似复杂的行为就变得轻而易举,实行起来,就会有无限的乐趣,有了乐趣,出于人之天性,我就更乐意常去实行。于是,一种好的习惯便诞生了,习惯成为自然。既是一种好的习惯,也就是我的意愿。今天,我开始新的生活。我郑重地发誓,绝不让任何事情妨碍我新生命的成长。在阅读这些羊皮卷的时候,我绝不浪费一天的时间,因为时光一去不返,失去的日子是无法弥补的。我也绝不打破每天阅读的习惯。事实上,每天在这些新习惯上花费少许时间,相对于可能获得的快乐与成功而言,只是微不足道的代价。当我阅读羊皮卷中的字句时,绝不能因为文字的精炼而忽视内容的深沉。一瓶葡萄美酒需要千百颗果子酿制而成,果皮和渣子抛给小鸟。葡萄的智慧代代相传,有些被过滤,有些被淘汰,随风飘逝。只有纯正的真理才是永恒的。它们就精炼在我要阅读的文字中。我要依照指示,绝不浪费,播下成功的种子。今天,我的旧习惯老茧化为尘埃。我在人群中昂首阔步,不会有人认出我来,因为我不再是过去的自己,我已拥有了新的生命。
------------

  • 2008-2-18 09:52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10楼

热情是世界上最大的财富
------------
  第二章 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热情是世界上最大的财富
  很久以前,美国费城的6个高中生向他们仰慕已久的一位博学多才的牧师请求:“先生,您肯教我们读书吗?我们想上大学,可是我们没钱。我们中学快毕业了,有一定的学识,您肯教教我们吗?”这位牧师名叫R·康惠尔,他答应教这6个贫家子弟。同时他又暗自思忖:“一定还会有许多年轻人没钱上大学,他们想学习但付不起学费。我应该为这样的年轻人办一所大学。”于是,他开始为筹建大学募捐。当时建一所大学大概要花150万美元。
  康惠尔四处奔走,在各地演讲了5年,恳求大学为出身贫穷但有志于学的年轻人捐钱。出乎他意料的是,5年的辛苦筹募到的钱还不足1000美元。康惠尔深感悲伤,情绪低落。当他走向教堂准备做礼拜的演说词时,低头沉思的他发现教室周围的草枯黄得东倒西歪。他便问园丁:“为什么这里的草长得不如别的教堂周围的草呢?”园丁抬起头来望着牧师回答说:“噢,我猜想你眼中觉得这地方的草长得不好,主要是因为你把这些草和别的草相比较的缘故。看来,我们常常是看到别人美丽的草地,希望别人的草地就是我们自己的,却很少去整治自家的草地。”园丁的一席话使康惠尔恍然大悟。他跑进教堂开始撰写演讲稿。他在演讲稿中指出:我们大家往往是让时间在等待观望中白白流逝,却没有努力工作使事情朝着我们希望的方向发展。不要由于没有成功,就责备这个世界的不够完美与现成,这是可笑与可鄙的。你要像所有成功者那样发展自己火热的谋求成功的愿望。怎样发展?把你的心放在你所想要的东西上,使你的心远离你所不想要的东西。《最伟大的力量》的作者J·马丁·科尔指出,热情是世界上最大的财富。它的潜在价值远远超过金钱与权势。热情摧毁偏见与敌意,摒弃懒惰,扫除障碍。热情是行动的信仰,有了这种信仰,我们就会无往不胜。黑格尔说:“没有热情,世界上没有一件伟大的事能完成。”美国的《管理世界》杂志曾进行过一项调查,他们采访了两组人,第一组是高水平的人事经理和高级管理人员,第二组是商业学校的毕业生。他们询问这两组人,什么品质最能帮助一个人获得成功,两组人的共同回答是“热情”。热情高于事业,就像火柴高于汽油。一桶再纯的汽油,如果没有一根小小的火柴将它点燃,无论它质量再怎么好也不会发出半点光,放出一丝热。而热情就像火柴,它能把你具备的多项能力和优势充分地发挥出来,给你的事业带来巨大的动力。试想,一个没有热情的领导,整天无精打采,没有丝毫的朝气,那么,他的职员也会因此而失去工作的兴趣,当大部分职员都没了工作热情时,领导再怎么努力地去工作也会于事无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单位垮掉。有许多出色的领导者,都是凭了一股对事业的执著与热情,历尽艰辛,最后才取得成功的。马丁·科尔曾经说过:“要成就一项伟大的事业,你必须具有一种原动力——热情。”英国的乔治·埃尔伯特指出:所谓热情,就像发电机一般能使电灯发光、机器运转的一种能量,它能驱动人、引导人奔向光明的前程,能激励人去唤醒沉睡的潜能、才干和活力,它是一股朝着目标前进的动力,也是从心灵内部迸发出来的一种力量。蒸汽火车头为了随时产生动力,即使停放在车库中时,也必须不断加燃料,让锅炉中的煤炭始终处于燃烧状态。人也同样如此,他必须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热情。甘·巴卡拉曾说过:“不管任何人都会拥有热情,所不同的是,有的人热情只能维持30分钟,有的人热情能够保持30天,但是一个成功的人,却能让热情持续30年。”当你的脚踩上加速器时,汽车便会马上产生一股动力,向前行驶。而热情也理应如此。因此,你必须牢记:热情是动力;思想是加速器;而你的心就是加油站。
------------

  • 2008-2-18 09:52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11楼

一定要让自己充满热诚
------------
  一定要让自己充满热诚〓〓
  多年前,1983年度诺贝尔医学奖得主、遗传学家芭芭拉·麦克林托克开始找第一份工作时,有见地的顾问告诉她说:“芭芭拉,做人要热诚!再丰富的经验,也比不上热诚能使你获得更大成就。”他们说得可真对。热诚的人能使沉闷的旅程变得刺激,使额外的工作变成发展机会,使陌生人变成朋友;热诚有如胶水,在你情况困难摇摇欲坠时帮你坚持下去。当你周围的人在喊叫“不,你做不了”的时候,它像你心中的声音,轻轻地说:“我做得了!”芭芭拉·麦克林托克早期的研究结果,经过多年才得到普遍承认。但是她从未放松她的实验。工作对她来说是极大的乐趣。她从未松懈。充满热诚的人不论年纪多大,都仍然充满青春活力,就是因为他们始终保持赤子之心。大提琴家卡隆尔斯90岁时,每天早晨都会先弹奏一下尼哈的乐曲。乐声从他的指间飘过时,他会把伛偻的肩膀挺直,两眼再度流露出欢欣神色。对卡隆尔斯来说,音乐是长生不老灵丹,使人生变成永无止境的探险。正如作家兼诗人欧尔曼写过的话:“岁月令皮肤加添皱纹,失去热诚却令心灵发皱。”怎样去重觅童年时的热诚?关键就在“热诚”这两字之中。英文热诚一字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内在的神”。“内在的神”其实就是一种历久不渝的爱,也就是适当地爱自己(确认自己),并且将这份爱推及他人。
  热诚地爱他们所做的工作,而不计金钱、地位或权力。有一次,有人问已退休的剧团团长帕翠霞·麦克尔勒斯,她的热诚是从哪里来的。她答道:“我那做律师的父亲很久以前告诉我说:‘在我不再以金钱为目的而工作之前,我连一个铜板也赚不到。’”堪萨斯州的伊利莎白·莱顿,68岁时才开始绘画。从事艺术消除了她不时发作而至少已折磨了她30年的精神抑郁,她的作品还获得一位画评家赞扬说:“我真忍不住要把莱顿称为天才。”伊利莎白终于再度找到了生的热诚。《从失败到成功的销售经验》的作者弗兰克·贝特格强调:历史上任何伟大的成就都可以称为热诚的胜利。没有热诚,不可能成就任何伟业,因为无论多么恐惧、多么艰难的挑战,热诚都赋予它新的含义。缺乏热诚的人,注定要在平庸中度过一生;而有了热诚,你才能创造奇迹。
------------

  • 2008-2-18 09:53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12楼

增强热心,培养热忱
------------
  增强热心,培养热忱〓〓
  一个人若只有一点点热忱是远不够的,所以,增强热心是必须的。那么,怎样才能增强热心呢?弗兰克·贝特格推荐的以下几个步骤值得尝试:(1)深入了解每个问题多年来,贝特格对于现代画一直没有好感,认为它只是由许多乱七八糟的线条所构成的图画而已。直到经一个内行的朋友开导以后,他才恍然大悟:“说实在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后,我才发现它真的那么有趣,那么吸引人。”贝特格发现,想要对什么事热心,先要学习更多你目前尚不热心的事。了解越多,越容易培养兴趣。所以,下次你不得不做什么时,一定要应用这项原则;发现自己不耐烦时,也要想到这个原则。只有进一步了解事情的真相,才会挖掘出自己的兴趣。(2)做事要充满热忱你热心不热心或有没有兴趣,都会很自然地在你的行动上表现出来,没有办法隐瞒。跟某个人握手时要紧紧地握住对方的手说:“我很荣幸能认识你。”或“我很高兴再见到你。”那种畏畏缩缩的握手方式,真的还不如不握。只能使人觉得“这家伙死气沉沉,半死不活。”要想找出以这种方式握手的成功人士,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微笑也要活泼一点,眼睛要配合你的微笑才好。当你对别人说:“谢谢你!”的时候,也要真心实意地说。你的谈话要生动引人。著名的语言学权威班得尔博士,在他的一本书《如何使你的谈吐高雅宜人》中提到:“你说的‘早安!’是不是让人觉得很舒服?你说的‘恭喜你!’是不是出于真心呢?你说‘你好吗?’时的语气是不是让人很高兴呢?一旦当你说话时能自然而然渗入真诚的情感,就已经拥有引人注意的良好能力了。”贝特格指出,说话自信的人都会受到欢迎。当你说话很有活力时,你自己也会变得很有活力。请你试试看,大声说:“我今天很痛快!”说话时是不是感觉比先前更舒服一点呢?你必须时时刻刻活泼有力才能成功。
  (3)传播好消息我们都曾在不同场合遇到某人说:“我有一个好消息。”这时所有的人都停下手里的工作望着他,等他说出来才罢。好消息除了引人注意以外,还可以引起别人的好感,引起大家的热心与干劲,甚至帮助消化,使你胃口大开。因为传播坏消息的人比传播好消息的要多,所以你千万要了解这一点:散布坏消息的人永远得不到朋友的欢心,也永远一事无成。每天回家时尽量把好消息带给家人共享,告诉他们今天所发生的好消息。尽量讨论有趣的事情,同时把不愉快的事情抛在脑后。也就是说,只能散布好消息。贝特格建议我们,要把好消息告诉你的同事。要多多鼓励他们,每一个场合都要夸奖他们,把公司正在进行的积极事情告诉他们。优秀的推销员专门散布好消息,每个月都去拜访他的顾客,并且经常把好消息带给别人。我们总认为银行董事长都是些顽固不化的冷血动物,他们是典型的“晴天借伞”的那种人。不过我倒认识一个与众不同的银行董事长。他回答电话的方式别具一格:“早安!这个世界真不错。我有没有机会借钱给你呢?”你可能会认为这种说法没有银行家的派头,但,这位银行家就是美国东南部最大的银行南方市民银行的董事长密尔·霍尼先生。(4)培养“你很重要”的态度每一个人,无论他在印度或在美国中西部或印第安那,无论他默默无闻或身世显赫,文明或野蛮,年轻或年老,都有成为重要人物的愿望。这种愿意是人类最强烈、最迫切的一种目标。精明的广告商都了解“人人都希望获得名誉地位以及被人认可。”杰出的推销广告常常出现这一类的辞句:“精明的少妇都使用……”“鉴赏力高超的人士都会使用……”“想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就要使用……”“专为那些被妇女羡慕、被男士欣赏的贵妇而准备的……。”这些标题都在不断告诉大家:“购买这项产品就会进入上流社会,使你感到心满意足,因此值得你去购买。”只要满足别人的这项心愿,使他们觉得自己重要,你很快就会步上成功的坦途。它的确是“成功百宝箱”里的一件宝贝。这种做法虽然简单,但懂得使用的人却很少。现在,我们来看看在生活上到底应该怎么做。大多数人把思想从学术研究转到实际生活时,往往会忘记“个人的重要性”这个观念。这时就请你注意人们的态度吧,这种态度仿佛在说:“你是不存在的人,是个无名小卒,你算老几?你的话一文不值,对我没有任何作用。”“你不重要”的态度为什么会这么严重呢?这是因为大部分的人在看到另一个人时往往会想:“你不能替我做什么,因此你很不重要。”事实上,那位别人,不管他的身份、地位或薪水如何,都对你很重要,只要他们认为自己重要后,他们会更卖力。贝特格在底特律生活时,每天早上都要搭公共汽车上班,有个司机是个脾气暴躁的大老粗。他多次见过这位司机老爷加快油门,扬长而去,根本不理会只差2秒钟就可以赶上的乘客。但是司机对一个乘客特别关照,这位司机一定会等他上车。为什么呢?因这个乘客想办法使司机觉得自己很重要。他每天早上都会跟司机打个招呼,说声:“早安,先生。”有时他会坐在司机旁边,说些无关痛痒的,但却使司机觉得自己很重要的话。培养“你很重要”的态度吧,别人会因此而热情许多。(5)强迫自己采取热忱的行动深入发掘你的题目,研究它、学习它,和它生活在一起,尽量搜集有关它的资料。这样做下去就会不知不觉地使你变得更为热忱。热忱是什么?热忱就是将内心的感觉表现到外面来,让我们把重点放在促使人们谈论他们最感兴趣的事,如果我们做到这一点,说话的人就会像呼吸一样地,不自觉地表现出生机。我们教课也要尽量从人们的内心着手。大教育家兼心理学家威廉·瓦特确信并证实:感情是不受理智立即支配的,不过它们总是受行动的立即支配。行动可以是实质的,也可以是心理的。思想将感情从消极改变为积极,行动同样具有刺激性与效力。在这种情况下,行动不论是实质的或心理的,它都领先于感情。你的感情并非经常受理智支配,可是它们却受行动的支配。所以,要学习运用这样一个自我激发词:“要变得热忱,行动须热忱。”并让这个自我激发词深入到潜意识中去。那么,当你在创造过程中精神不振的时候,这个激发词就会闪入到你的意识心神中,亦即时机到来,就会激励你采取热忱的行动,变消极为积极,焕发精神“现在就做”。
------------

  • 2008-2-18 09:54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13楼

找到引发你热情的“火种”
------------
  找到引发你热情的“火种”
  《爱的能力》的作者艾伦·弗罗姆指出,从某一个角度上考察,世上有两种人:一种是生来就对一切都不起劲的,他们活着就是为过日子,至于为什么要过日子,他们是不去理解,不去追究的;另一种人是对一些事情很认真,很希望自己的生命不要浪费的人。然而,他们之中却只有一部分人能够认真的去完成自己,而另一部分人却始终拿不出力量来。为什么他们会这样呢?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在哪里?有没有热情是关键。有些人比较坚强,他们自己既是燃料,又是火种。他们可以很容易的把自己燃烧起来,发出光和热。而另一些人却不然,他们自己是燃料,有发出光和热的可能性,但是,他们自己不是火种。他们只是木柴或煤块,需要有火柴或打火机把他们点燃,然后,他们才可以生热发光,燃烧而产生力量。绝大多数的人都需要火种,去把自己引燃,而自己却缺少使自己燃烧的力量。于是,这“火种”就成为一些人成功的必须条件。找得到火种,他才可以燃烧;找不到火种,他就永远只是一堆冷硬的木柴或煤块。所幸,得到这“火种”并不难得,它们可能是一部名人传记,一本有启发性的书,一部电影里的故事,一个好朋友的几句话,一位好老师的指引,一次愉快的旅行,一段神圣纯洁的恋爱,或一些意外的刺激。这些,都可能在适当的时机,引发一个人对学问或事业的热情与冲力,使他由静态的等待,变为动态的钻研与追求,给他一种勇往直前的力量,使他多年的准备,一旦之间,完全成为事实。这引发热情的“火种”可能自动的来,但多数时间,需要我们自己去找。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可以引发自己潜力的机会,这是走上成功之路的一大要诀。奥格·曼狄诺指出:“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生活的艺术家。活出热情的意义就是找出你爱做的事,然后全力以赴。不管你是否能得到金钱上的回报,你都坚持到底,这便是热情生活的最好方法。当你从事自己爱做的事时,自然会精力充沛、信心十足。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活出热情,有些人等着自然的召唤;有些人已经承担着‘大任’;有些人没什么热情,只希望生活中有一两件刺激的事就够了,那么生命只是一个逐渐衰退的过程;另一些人则喜欢无限的狂热激情,当他们完成一个目标时,觉得自己全身都被热情迸裂了。就像快乐生活是多种方式的一样,活出自己的热情也可以从不同的方法开始,发现自己的热情与兴趣所在是你一生的工作。无论你的目标是什么,你喜欢的事物会使你全神贯注。你的热情会如流水般扩散出去。”
------------

  • 2008-2-18 09:54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14楼

尽力从事一些有益的工作
------------
  尽力从事一些有益的工作〓〓
  《圣经》上明确指出:“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饭。”经常地从事一些有益的事业对于一个人的幸福和快乐是十分必要的。无论多么美好的东西,人们只有付出相应的劳动和汗水,才能懂得这美好的东西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因而愈加珍惜它,人们才能从这种‘拥有’中享受到快乐和幸福,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真理。即使是一份悠闲,如果不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得来的,这份悠闲也就并不甜美。不是用自己劳动和汗水换来的东西,你就没有为它付出代价,你就不配享用它。一个无所事事的人,不管他多么和蔼可亲、令人尊敬,不管他是一个多么好的人,不管他的名声如何响亮,他都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生活就是劳动,劳动就是生活。热爱自己的工作、尊重劳动是保持良好品德的前提条件。只有热爱工作、尊重劳动,才能抵御各种卑劣思想、腐朽思想的侵蚀,才能抵抗各种低级趣味的引诱。即使从最低级、最庸俗的意义上讲——即从纯粹个人享乐这方面讲,适当从事有益的劳动也是完全有必要的。不劳动就不应该享受劳动所带来的快乐。早期的基督教牧师都以亲自参加各种辛苦的体力劳动为荣。圣保罗主张:“不劳动者不得食”。他自己一辈子都靠自己的双手辛勤劳作来养活自己,他为自己这样活着而感到荣幸,为自己没有欠下别人的一分钱而骄傲。当垒·波尼法斯到达英国之后,他一只手拿着福音书,另一只手拿着木匠用的尺子。后来,他又从英国辗转到了德国,他还是靠自己的木工这门手艺吃饭。路德更是这样。路德一生干过许多活计,他干过园艺、建筑、车工和钟表制造等等。无论干什么,他都极其勤勉,他总是凭自己的劳动去获取面包。经常而习惯地从事一些有益的事业对于一个人的幸福和快乐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离开这种经常的、有益于身心的劳动,女人们就会百无聊赖、无精打采,就会无所事事,精神萎靡不振,竟而会头昏眼花,神经系统也会紊乱不堪,久而久之,身体自然会莫名其妙地垮下来,精神也会一蹶不振。卡罗林·伯瑟斯曾经用心良苦地告诫她自己那位刚结婚的女儿路易莎,提醒她千万别向懒惰和无聊让步。“当孩子们外出去度半天假的时候,”她说,“我自己也像白天的猫头鹰一样,无精打采、神思恍惚、单调乏味,年轻的妻子多多少少会感到有些单调、无聊、厌倦,千万不要陷进这种状态之中。战胜无聊和苦闷的最好办法就是勤奋地工作,满怀信心地劳动,一个人一旦参加劳动,快乐自然就会来到你的身边,无聊和单调的感觉就会逃之夭夭。工作,勤奋地工作;劳动,愉快地劳动,总是去干这样或那样有益的事情。懒惰是魔鬼为所有大人物和小人物设置的陷阱,一旦掉入这个陷阱中,就等于落到了恶魔的手中。这是你祖父说的,这确实是至理明言。”那些形成了工作习惯的人总是闲不住,懒惰对他们来说是无法忍受的痛苦。即使由于情势所迫,他们不得不终止自己早已习惯了的工作,他们也会立即去从事其他工作。那些勤劳的人们总是很快就找到了新的工作,因为他们无法忍受闲暇时日带来的痛苦。确实有很多工作是非常单调沉闷的,工作太重也总是令人痛苦的。然而,假使工作在数量上并不过多的话,即使是单调的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也比无所事事要好。按照劳动的性质和劳动者的能力来说,工作确实可以分为各种不同层次,从仅仅是沉闷的放松到最深刻的快乐。很多人都得从事的许多种工作本身并没有多大乐趣,但即使是这种工作也包含着某种极大好处。首先,一个人无需决定什么,工作便可以让他消磨掉一天中的好多时间。有许多人,当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时,竟然想不出什么够快乐的事值得一做。不管他们决定做什么,他们总感到一定有其他某种更快乐的事可做,这使他们非常苦恼。罗素指出:“能够自觉而明智地充实空闲时间是文明的最后产物,但是目前还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程度。”另外,进行选择本身也是很烦人的。除了特别富于创造性的人以外,很多人都喜欢由别人告诉他一天中的每个小时该做些什么,只要这命令不是太令人不快。许多有闲的富人感到一种说不出来的烦闷,有时他们可以在非洲追捕猛兽,或者乘飞机环游世界,从中找到轻松的感觉。但这种感觉的数量是有限的,特别在青春逝去以后。因此,许多聪明的富翁简直像穷人一样没日没夜地工作。因而,工作首先是作为一种解除烦闷的手段而被人们称道的。一个人在从事必要的、但不怎么有趣的工作时,也会感到烦闷,但这种烦闷比较起他整天无所事事所感到的烦闷来,就不值一提了。除此以外,工作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它使得节假日格外愉快。假使一个人并无必要拼命工作以至于损及体力的话,他很可能比一个无所事事的人能够在空闲时间里找到更多的热情。此外,工作还给人获取成功和展露雄心的机会。在许多工作中,衡量成功的尺度是收入。人们想增加自己收入的愿望,其实就是想获得成功的愿望,想以较多的收入来获得舒适心情的愿望。无论工作本身是多么索然无味,如果它能成为获得声誉的手段,它就会变得可以忍受,不管这声誉是世界性的,还是自己的小圈子里的。目的的持续是幸福长久的最基本的因素之一,对大多数人来说,这主要是在工作过程当中实现的。
  当工作充满了乐趣时,它所能给予的满足比仅仅是逃避烦闷的工作所带来的满足要大得多。使工作变得有趣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技能的运用,二是建设性。比如,一个能在飞机上表演特技的人,哪怕冒着生命的危险,也会在表演中获得极大的快乐。从一种伟大的建设性事业的成功中获得的满足,是生活能够提供的最大快乐。
------------

  • 2008-2-18 09:54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15楼

以饱满的激情持续地工作
------------
  以饱满的激情持续地工作〓〓
  在当今商业大环境喧嚣混杂的条件下出类拔萃,关键在于合理发挥你的精力和控制情绪的能力——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培养并保持特定心态的能力,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你工作起来热情洋溢,注意力也高度集中。也许你并不认为这种能力是一种商业技巧,但是很少有别的东西能对你的工作表现产生更大的影响。《向你挑战》的作者廉·丹佛发现,如果遵循以下7个步骤,你将改变你的心理和生理状况,使你变得能够以健康饱满、情趣盎然的心态持续工作。(1)掌握你的心智首先要保持与你的能力水平和情绪相协调的状态。随着当今社会“工作”这一概念的内涵逐渐扩展为“压力”和“骤变”,保持头脑清醒的技巧就在如何能够长时间高效工作这一问题上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了。
  除非你能保证时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否则你很有可能被淹没在令人眼花缭乱的事物堆中。增强你的自我意识,或者始终用清醒的头脑、明亮的眼睛观察你自己和所处的环境,这样,你便能充分发挥你的潜能、才华和灵感对付所面临的挑战。(2)为工作表现优秀而科学地安排饮食如果必要,要改善你的饮食习惯以保证有最佳的精力和最高的效率。总的来说,合理的饮食将为你的身体和大脑提供高效运转所需要的燃料。长远看,仔细挑选合适的食物不仅能帮助你抵御大小疾病的侵害,还能增强你机体制造能量和创造乐观向上的情绪的能力。(3)锻炼可以使你工作得更好锻炼是另一种能够为您提供大量的能量、信心、情绪控制力以及思维清晰度的行为。从短期效果来讲,锻炼会使你的身体和大脑有一种轻松的感觉,从而使你全身心重新活跃起来;从长期效果来看,锻炼会把你的身体调整到可以更有效地发挥体能的状态,并且还能使你对压力的反映更加迅速有效。此外,锻炼还将提高思维敏捷度,改善记忆能力,还能增强你对外界的反应灵敏性,改善你的工作表现。总而言之,锻炼是这场保证多、快、好、省的工作表现的战斗中不可或缺的同盟军。(4)消除紧张和疲劳将你的日程安排科学合理,在其中保留若干休息时间,用来放松你的大脑神经,补充你的体力。身体和大脑工作时,始终伴随着能量消耗、恢复的过程,因此可以说,在你的工作日程上,安排这样一个过程会使你能够以最高的灵敏度和效率投入工作。(5)学会热爱“麻烦”即使面对棘手的难题,令人头痛的麻烦,或者是处在艰难困苦的境地,你仍可以控制你的情绪,正常发挥你的体能水平,并能从周围环境中寻找乐趣。当上述各种逆境来到之时,只有你自己才能知道该采取何种方式,你的能力有多大。幽默大师哈维·明迪斯博士说:“我认为,我们的生活,处在悲剧与喜剧之间,但是我们拥有选择喜剧性还是悲剧性的身外世界的自由,而我们常常对所拥有的这种自由认知不足。”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不再沮丧,而是面对逆境使自己振作起来,沉着应战。你不能有受挫、愤怒、埋怨,或者自怜的反应,而应调动起全部的热情,把自己视作一个解决问题的行家里手,把挑战变为激励自己奋勇向前、敢于创新的动力。(6)将幽默带到工作中去为你注入热情,消除紧张,从而使你的情绪状态达到顶峰的方法是激活你的幽默感。幽默感是一种视困难为充满乐趣的挑战的精神,这对你能否有最佳工作表现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乐趣是人类的兴奋剂。这样,人们工作起来更加津津有味,也就更有效率。把幽默带到你的工作中去,将增加你对工作的理解,驱除紧张感,还能进一步使人富有洞察力和控制力。你怎样才能“活得乐滋滋”呢?这不像改变你的食谱那么简单。但如果在你的周围摆放一些幽默材料——让你的办公室随处可见笑话、卡通画、幽默新闻图片以及电子邮件、滑稽图案等物品——以及通过积极主动地培养你从环境中随时随地体会幽默的能力,你就能够处于可获得最佳表现的精神状态之中。(7)创造激发潜能的环境为了养成健康的、积极的用脑习惯,你必须改变你的工作环境。把办公室用幽默的小玩意装扮起来,能提高你工作的兴趣。除此之外,以往成功和成就的纪念物也可以增强人的信心。还有,你可以在办公室的家具摆设、装饰装潢、背景音乐以及布告牌方面做一些改变来激活你的积极情绪,从而将你的工作地点变成一个刺激物的“聚居地”。

  • 2008-2-18 09:56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16楼

努力克服职业倦怠
------------
  努力克服职业倦怠
  成功的机遇很多,要把它激发出来。我们经常听说要趁热打铁,这是很好的建议。但更好的建议是通过击打使铁变热。是的,毅力和努力都非常重要。任何一个成功者都会告诉你,每次的失败都将使你更靠近成功。这不是陈词滥调,宣扬这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你努力工作,提高你的经验和技能,那么总有一天成功会实现。《神奇的情感力量》的作者罗伊·加恩指出:如果你永远没有成功,你仍然是个成就极大的人。你已知道你对正在从事的工作倾注了最大的努力。用这种态度对待生活,不懈地追求和奋斗,那么你成功的机会就很大。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对工作不再兴致勃勃时,就会产生职业倦怠。职业倦怠不是说来就来的,而是由日常工作中的挫折、焦虑、沮丧,日积月累而成。丧失斗志的你对疾病的抵抗力减弱,睡眠时间相同却老觉得不够,注意力也愈来愈不能集中,到最后干脆放弃尝试、什么也不在乎了,工作变得没有意义;甚至,人生也没有什么价值可言。想要赶走倦怠,而变得兴致勃勃,说的要比做的容易多了。原因在于大多数人觉得为了工作有效率,他们必须有所激励,但是很少人了解激励与工作表现互为因果。如果你能强迫自己努力工作,而达成一些初期的成功目标后,就会发现工作愈做愈有兴致。暂时把只会挑毛病的老板、难伺候的顾客、永远办不完的公事、薪资少、工作无聊和没人肯定自己等不快的事丢在一旁。等你恢复工作意愿,更有能力接受挑战时,这些剥夺你信心和自制力的外力,还是会屹立如昔,等待接受你的挑战。现在你最需要的是重新掌握你的人生,把过去这几个月或几年中耗尽的精力再找回来。下面是罗伊·加恩推荐的几个有用的方法:(1)先挑一个小目标最好先挑一个小目标,因为这样成功的机会比较大。事实上,你应该把自己设定在成功的位置上。所以,你的目标应该要明确,可量化,并能在一定期间内完成。目标的达成可令你重拾信心,再朝另一个容易达成的小目标前进。还有,达成目标时,一定要奖励自己(例如:捶捶背、暂停工作、休息一下,或到一家特别的餐厅用餐)。(2)控制压力因素当动物甚或是人类遇到威胁时,不外有下列两种反应:攻击或逃走。身为职业倦怠的受害者,你已经失去了反击或辞掉工作的动机。一方面觉得无聊、沮丧、懒洋洋;但另一方压力却不断升高。表面看来,你似乎屈服于现状,但在你体内,压力却大肆上升,让你疲惫不堪。要减少压力,首先须找出焦虑来源。并采取必要步骤,以重新掌握你的人生。(3)找朋友帮忙你可能不愿意这么做,但是当你产生倦怠时,朋友常能适时伸出援手。找你最信任的朋友,把所有感受和你的复原计划都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真是你的知己,就会提醒你善加运用自己已遗忘的重要特质,来增强你的自信。他们也可能提出过去处理类似状况的经验,供你参考。如果他们没有提供任何建议,不妨开口问他们的意见。你的朋友会觉得受到重视,而你则会有更多意见可以参考,至于你们的友谊,就更加稳固了。(4)转移焦点你不一定要依照前人的方式来工作。时时提醒自己,你不是被雇来复制别人的行为,而是来解决问题的。找出问题,看看你是不是能想出不同的解决办法。也许这份工作的弹性比你想像的高;或许你可以把工作变得更符合你自己。例如:几乎没有人是被雇来接电话,就能领到薪水的,而是被雇来尽可能帮助来电者的。想想看,你为什么会被录用?(5)设定优先顺序把你的工作内容全部列成清单,然后把这些工作按:“比较重要”、“重要”、“较不重要”分级。接下来再看看哪些“较不重要”的工作可以删除不做,或授权给更适合的人来做。再将“比较重要”及“重要”的工作分出优先顺序。不要死板地把“比较重要”的工作更为优先,把“重要”的工作摆在后面。开始可以从“比较重要”的工作做起,接下来就可挑一个喜欢的工作来做,而将后者视为完成第一项工作的奖励。(6)接受新的责任如果工作已经变得无聊,你大概就不再能获得什么挑战了。把因为删除或转移“较不重要”的工作而多出来的时间,拿来从事职责之外,或目前没有专人处理的工作。找一些对你有挑战,而且你极有兴趣的工作来承担。不要让别人捷足先登,而且要适时向相关主管展现绩效。(7)继续工作许多专家建议面临职业倦怠的上班族辞去现有工作,另找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如果你得靠那份薪水养家糊口,就知道这个建议不是那么容易做到了。就算你真的找到另一份工作,也无法保证它一定比目前的工作好。比较合理、实际、负责的做法是,找出目前这个工作让你产生倦怠的原因。假使问题能加以改善,也许你就不需要另栖良枝了。不过,如果你已经换了另一个工作,那就努力避免类似问题的再度发生吧!

  • 2008-2-18 09:57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17楼

加倍珍视自己的爱
------------
  加倍珍视自己的爱
  《圣经》上说:“生活中没有了爱,便失去了意义。”这里的“爱”,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付出”和“奉献”。在现实生活中,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把握好“爱”。有一次,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安东尼·罗宾乘飞机时坐在一个大学生旁边。那个大学生看上去似乎无所不知,可是在他们的交谈中,他每句话都带着“我”。最后罗宾说:“你知道在这500英里的空中旅程中,你讲了多少次‘我’吗?为什么不谈谈‘我们’呢?”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罗宾在芝加哥机场遇到的一个人。当时,大雪漫天,他们被困在那里已有两天了。有的人一天到晚地叫:“我要离开这里!我要去辛辛那提!”然而,就在这群人中间有一位妇女,她挨个走到带孩子的母亲面前说:“来,把孩子交给我吧!我要搞个幼儿园,给孩子讲个有趣的故事,您可以借这个机会喝口水、上厕所或是买些东西吃。”共处一个场合,同被风雪所困,可人们为什么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呢?答案在于:是否有一个强烈的意识,一个为他人着想,努力使他人生活得更美好的意识。当你这样做了以后,你将会从中得到一种幸福和快乐。在开始一天生活的时候应该提醒自己去爱他人,应该努力去发现世间美好的事物。那么,从外界的反映中,你将发现一个可爱的自我。假如在你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身边没有一个人紧紧握着你的手,这说明你在一生中未曾伸出友爱之手去帮助他人。学生们常来问牧师:“你总是讲要为他人做些什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一次,一个叫吉尔的男孩子问牧师:“有什么可做的呢?”于是牧师把他带到离南加州大学不远的一个疗养院。面对那些躺在床上、两眼直视天花板的病人们,吉尔说:“我对老年医学一无所知,到这里来做什么?”牧师对他讲:“别忘记,你看见那边有位太太吗?走过去说‘你好吗’!”。于是,他坐下来和她谈了起来。吉尔惊讶地发现,她的学识是那样的渊博,灵魂是那样的高尚。她对生活、对爱、对于痛苦和不幸谈起来滔滔不绝,她甚至还谈到怎样努力以平静的心情去迎接死亡的来临。从此以后,吉尔向那位老太太及疗养院的其他人伸出了友爱的手,他们之间不断发生着感人的事情。一天,牧师看见吉尔带着30多个老人从校园里走过——他们是去看足球赛的。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激动的吗?有什么可做的呢?看看你的周围吧!在你身旁就有一个孤独的人需要得到爱的温暖,还有个态度不好的女售货员需要引导和鼓励。这些不都是可以去做的吗?这些虽然不是惊天动地之举,可是做与不做大不一样。
  生活本身不是一个目标,而只是你走向某个目标的过程。目标的实现要靠一步一步地走,如果每一步都迈得扎实而有意义,这就意味着生活。
  《爱的能力》的作者艾伦·弗罗姆指出,如果给爱下一个定义的话,惟一能够概括其全部含义的字就是生活。你一旦失去了爱,也就失去了生活。请加倍珍视自己的爱,用行动去表达自己的爱吧!

  • 2008-2-18 09:57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18楼

在生活中付出你的爱
------------
  在生活中付出你的爱
  待人要诚恳,要爱人类。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健康人,即使身体有某些残障的人,也应该从中受到启示,尽快摆脱怨天忧人的阴影。如果说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最值得抱怨这个世界不公的话,那么这个人非海伦·凯勒莫属。海伦出生的时候就耳聋、口哑和眼盲。她被剥夺了同她周围的人进行正常交往的能力,只有她的触觉能帮助她把手伸向别人,体验爱别人和被别人所爱的情感。后来,一位伟大和富有爱心的家庭教师来到海伦的家,以崇高的情感和洞察心灵的特殊技巧,把这位既聋、又哑、又盲的小女孩造就成一个充满幸福、快乐和闻名世界的女作家。海伦深情地写道:“任何人出于他那善良的心,说一句有益的话,发出一次愉快的笑,或者为别人铲平粗糙不平的路,这样的人就会感到他的欢乐是他自身极其亲密的一部分,以致使他终生去追求这种欢乐。”海伦正是继承了她老师那种善良、乐观而高尚的东西并与他人一齐分享,从而使自己得到了更大更多的快慰。因为你分享给别人的东西越多,你获得的东西就越多。你把爱和幸福分给别人,你得到的爱和幸福就会更多。要想获得别人的友谊或感情,必须先不去担心别人是否喜欢我们,而是要用心去改善自己的态度,并增进能让别人喜欢你的品质。一个著名的女歌手曾经很生动地描述她早期的生活——她那时事业失败,整个人很不得志,几乎就要放弃歌唱生涯。后来,凭借祷告和心灵的追求。她才逐渐恢复信心和勇气,准备继续为自己的事业奋斗下去。有一天,她兴致勃勃地向母亲说道:“我要唱下去!我要每个人都喜欢我,我要继续追求完美!”母亲回答道:“很好吗!这是很好的志向。但是,要知道,上帝以完美的形象来到这个世界上来,却还是有人不喜欢他。人在成就伟大事业之前,先须学会谦卑。”歌手听了,深受感动。因此决心在音乐造诣上“力求”完美,而不是“想要”完美。“谦卑先于伟大。”——这是母亲给她的最好赠品。作家荷马·克洛维,十分懂得交友之道。凡是碰到他的人,无论是清道夫、百万富翁、妇孺老幼,都会在与他相处15分钟之内,对他产生好感。为什么呢?他既不年轻,又不英俊,更不是百万富翁,他有什么炫力可以吸引人呢?很简单,因为他一点也不矫揉造作,并且能让别人感受到他真的喜欢、关心他们。小孩会爬到他的膝上,朋友家的仆人会特别用心为他准备餐点。而且,假若有人宣布:“今晚荷马·克洛维会到这里来!”则当天的宴会一定没有人缺席。除了朋友间深厚的感情之外,荷马·克洛维的家人也都十分敬爱他。他的妻子、女儿,还有好几个孙女,全都对他称赞不已。究竟这位作家是如何赢得这种幸福的呢?说来也很简单——就是待人诚恳、热爱人类而已。对他来说,对方是什么人,或做什么事,他都不会在意。只要是身为一个人,对他便意义重大,值得付出关爱。每次他遇见陌生人,很快就能像老朋友一样交谈起来——并不是专谈自己的事,而是尽量谈对方的事。他借由问问题,可以知道对方是从哪里来,做什么事,有没有什么家人等等。他也不会罗哩罗唆谈个不停,只是向对方表示自己的兴趣和关心,借以建立起友谊。这种做法,连最爱嘲笑人生的人,都会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吐露芬芳。正像一位资深外交家所说:“外交的秘诀仅在五个字:我要喜欢你。”艾伦·弗罗姆反复强调:“待人诚恳、热爱人类的人将无往不胜!”
------------

  • 2008-2-18 09:57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19楼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助人就是助己。热心帮助别人的人,很可能为自己带来幸运。《信仰的力量》的作者路易士·宾斯托克曾经引用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此时感到十分饥饿,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怎么办呢?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子看到他很饥饿的样子,就拿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年轻女子回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妈妈教导我们,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他不仅感到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还看到上帝正朝他点头微笑,那种男子汉的豪气像山洪一样迸发出来。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数年之后,那位年轻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的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与了医治方案的制定。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人的来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床上躺着的病人就是那位曾帮助过他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地关照这个病人。经过艰辛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一满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宾斯托克指出,这个故事颇具传奇色彩,但是它告诉了我们一个生活中最朴素的道理:热心帮助别人,你才可能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别人的帮助。

  • 2008-2-18 09:57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20楼

表达出对别人的感激和爱
------------
  表达出对别人的感激和爱〓〓
  《爱的能力》的作者艾伦·弗罗姆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这样一位妇人,她辛苦地支撑着一个家,却从未得到家人的任何感激。有一天晚上,她问她的先生:“彼得,我在想,万一我有一天死了,你会不会花一笔钱买花向我哀悼,你会吗?”“当然会啊!玛莎,你干嘛问这个?”“我只是在想,其实到那时候,20块钱的鲜花对我已经一点意义也没有了。但是我还活着的时候,有时候只要一点鲜花,对我却更有意义。”玛莎的感叹,不也正是你周围每个人内心深处呐喊的心声吗?“有时只要一点鲜花”,便能带给别人活下去的希望和喜悦。你还等什么呢?你还要等到你的心无法再爱,眼睛永远无法再睁开,耳朵也永远听不到,才肯行动吗?曾经有人说,世上最大的笑话就是一个“自己造出来”的人。这样的人是不存在的。同样,世界上最大的悲剧就是那些骄傲地宣称:“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不管这个人在物质上是贫穷还是富有,他(她)都正在遭受到精神上的贫困。那些有强烈的积极心态和自信的人,当他们意识到上帝给予他们了那么多时,他们就会真正做到谦逊。他们会向那些对他的生活做出贡献的人表示由衷的敬意。杰拉尔德·肯尼迪主教说:“当一个人意识到是信念、梦想和希望使他的生活中的一切成为可能的时候,他越伟大,就会越谦逊。任何一个人为自己的成就感到骄傲时,就让他想一想他从前从别的所有的人那里所得到的一切。是他们的信念帮他校正了生活的方向,他最好的奋斗目标就是去实现他们的信念。”但是,感激之情不是自动就会来到,你必须去培养。许多人从没有真正感受或是表露过感激之情。比如,1860年的一个暴风雨的夜晚,埃尔金圣母号轮船和一艘运木头的货船相撞,沉没了。船上的393名乘客落入了密歇根湖。这些人中,有279人被淹死了。爱德华·斯宾塞,是一名大学生,他一次又一次地跳进水中,营救落水乘客。当他从水中救出第17个人时,精疲力尽地摔倒了,从此再也没有能站起来。在后半生里,他只能靠轮椅生活了。据芝加哥的一家报纸报道,几年后,有人问他对于那个重大的夜晚,他感触最深的是什么时,他说:“就是那17个人从来没有向我表示过感谢。”可能对大多数人来说,不容易产生感激之情。因为把注意力集中在我们希望、或者我们需要的东西上面,要比认识到我们得到了什么要容易得多。如果你想树立或者保持一种强烈的积极的心态,就要培养一种积极的感恩意识。为什么人类总是隐藏他们感激的心情呢?或许是人与人之间的摩擦,摧毁了他们感谢的心,或相互的伤害抹煞了彼此的和气,也可能是他们习惯了没有感激的日子,自己也不懂得。这是本末倒置的作法,不是吗?生活中,许多人奉行的原则是“你满足我的需要,然后我才满足你的”。这种方式很少能发挥效果。一个人这么渴望别人付出感激之情,相对的他也会努力希望获取别人的接受和赞同。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这个人难免会痛苦、悔恨,甚至变得没有自信。也许你几句感激的话或一点感激的行动,就能使一个人活得快乐、自在,你何乐而不为呢!仔细想想别人曾经为你所做的——爱的表示、友善的动作、信心的鼓励、友好的示意。你曾经对你的父母表达你的感激之情,只因为他们是你的父母;对你的老板表示感激他雇用你;感激你的朋友对你伸出友谊之手;感激你的职员卖力地为你工作;感激你“另一半”的牺牲和关爱;感激顾客对你商店的光顾;以及感激任何为你服务的人吗?你每天应该空出一段时间,对这些使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的人,表达你的感激之情。表达出你对别人的感激之情后,你会发现你所得到的回报将源源不断。
  不吝啬对别人付出接受、赞同和感激之心的人,总是受人欢迎的,因为和他们相处使人有甘之如饴的舒适感。相对地,习惯深藏对别人感激之情的人,则容易吃闭门羹,遭到别人的拒绝。总之,以你觉得最舒服、最自然的方式去做。很多人习惯搭着别人的肩表示:“我爱你。”其实,你没有必要以这种方式,来传送你对别人的关怀和感激之情。不需要肉麻的动作,只需要简单的几句话,便可以使别人感受到你的热情和诚恳。但是你的表现和平常有所不同,尽量避免公式化。有时候感激对别人的意义相当大,尤其是他们正渴望和期待时。
  随时有这样的观念,并努力去做!你只要打开心扉,让别人听到你想说的每一句话,感受到你每一次亲切的行动,而不需要刻意去想你该怎么做。比如你可以依照下面所建议的去做,这些都是表达感激的声音和方式:微笑、招呼别人用餐、递一张纸条来分享你的喜悦、握个手祝他今天过得更快乐一点、送一份小礼物、说一句赞美的话、帮一个忙、借他一本书、打个电话给朋友、寄一张问候卡、说一声“谢谢你。”诸如此类还有很多,你可从生活中慢慢去体会,使它更丰富。
------------

  • 2008-2-18 09:58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21楼

让你的爱和激情更饱满些
------------
  让你的爱和激情更饱满些
  《圣经》上说:“爱的力量可以支配一切,改变一切。”许多在生活中的成功人士对此深信不疑。约翰·肯尼迪竞选参议员时,有一天坐车到波士顿。他看到一位老妇人准备独自过街,就叫司机停车,下车向她自我介绍,又亲切地牵着她的手送过街。有人问他说:“你真想囊括全部的选票吗?”肯尼迪回答说:“选战如此激烈,要是以一票之差落选,然后回想,因懒得下车去帮助这位老妇人,你会觉得是什么滋味?”肯尼迪帮助这位老妇人固然是出于多拉选票的目的,但是如果他心中没有温暖的爱心,也很难做出如此举动,或许,他竞选总统的成功正有赖于此。人是渺小的,但爱的力量却无与伦比,强大时可以支配一切,改变一切。它能够使苦变甜,使忧变乐,使无为变有为,使弱者敢于藐视强者,使孤独者乐于拥抱世界。有所爱的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的生活是有激情的,因为他们的心灵是有寄托的。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拿破仑·希尔经常引用文章《就试这么一天》中的下面这些句子:下一次出门去上班,不知这一天怎么过时,先别担忧,下定决心,采用一种全新的方式去处事待人。就试这么一天,积极乐观一点,你也许会使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所改观。就试这么一天,对同事尽量友善。把他们当作恩人来看待,好像你能留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全该归功于他们,因此幸得有他们做同事。就试这么一天,不再吹毛求疵,挑剔别人。设法找出每一件事物的优点,并且找出每一个跟你一起工作的人值得称赞的优点。就试这么一天,如果要纠正别人,就尽量以幽默示之,不要出言伤人;设身处地,就像要被纠正人是自己。就试这么一天,不要求自己所做的事都尽善尽美,也不再尝试打破纪录。称职地做好眼前的工作,不强自己所难。就试这么一天,如果自己对工作胜任有余,那就不再不停地反躬自问:我的表现跟职位和酬薪是否相称?就试这么一天,心存感激,庆幸自己活在这个社会和时代,无须在恶劣环境下做劳累讨厌的工作。为能在自由国度里工作而感恩不尽:“在这个国家里没有人强迫我工作。”就试这么一天,为自己有工作做、活得好而满心欣喜,庆幸自己不是在战壕里躲避枪弹,或是在医院里等待动手术。就试这么一天,不去预期别人会如何对待你,不拿自己的酬薪地位跟别人比较——就因为你是你,所以你很高兴。就试这么一天,不计较事情“对我有什么好处”,只想到在每件事情上你帮得了什么忙。就试这么一天,下班后不再想今天做了些什么,还有什么没有做。反之,盼望傍晚到来,不管完成了什么都感到欣慰。以上的这些建议和想法都不复杂,更非天方夜谭。它们的好处是可以令你活得更有意义、更快乐。最重要的是,它们能使你心境平静,而这是你最珍贵的东西。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爱心和激情不够的话,就按上述建议去实践吧!
------------

  • 2008-2-18 09:58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22楼

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
  羊皮卷之二
  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因为,这是一切成功的最大秘密。强大的力量能够劈开一块盾牌,甚至毁灭生命;但是只有爱才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使人们敞开心扉。在掌握了爱的艺术之前,我只算商场上的无名小卒。我要让爱成为我最大的武器,没有人能抵挡它的威力。
  我的理论,他们也许反对;我的言谈,他们也许怀疑;我的穿着,他们也许不赞成;我的长相,他们也许不喜欢;甚至我廉价出售的商品,都可能使他们将信将疑。然而,就像太阳的光芒能溶化冰冷的冻土一样,我的爱心一定能温暖他们!
  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我该怎样做呢?从今往后,我对一切都要满怀爱心,这样才能获得新生。我爱太阳,它温暖我的身体;我爱雨水,这洗净我的灵魂;我爱光明,它为我指引道路;我也爱黑夜,它让我看到星辰。我迎接快乐,它使我心胸开阔;我忍受悲伤,它升华我的灵魂;我接受报酬,因为我为此付出汗水;我不怕困难,因为它们给我挑战。
  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我该怎样说呢?我赞美敌人,敌人因此成为朋友;我鼓励朋友,朋友于是成为手足。我要常想理由赞美别人,绝不搬弄是非,说人长短。想要批评人时,咬住舌头,想要赞美人时,高声表达。
  飞鸟,清风,海浪,自然界的万物不都在用美妙动听的歌声赞美造物主吗?我也要用同样的歌声赞美她的儿女。从今往后,我要记住这个秘密,它将改变我的生活。
  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我该怎样行动呢?我要爱每个人的言谈举止,因为人人都有值得钦佩的地方,虽然有时不易察觉。我要用爱摧毁困住人们心灵的高墙——那充满怀疑与仇恨的围墙。我要铺一座通向人们心灵的桥梁。
  我爱雄心勃勃的人,他们给我灵感。我爱失败的人,他们给我教训。我爱王侯将相,因为他们也是凡人。我爱谦恭之人,因为他们非凡。我爱富人,因为他们孤独。我爱穷人,因为穷人太多了。我爱少年,因为他们真诚。我爱长者,因为他们有智慧。我爱美丽的人,因为他们眼中流露着凄迷。我爱丑陋的人,因为他们有颗宁静的心。
  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我谈怎样回应他人的行为呢?用爱心。爱是我打开人们心扉的钥匙,也是我抵挡仇恨之箭与愤怒之矛的盾牌。爱使挫折变得如春雨般温和,它是我商场上的护身符:孤独时,给我支持;绝望时,使我振作;狂喜时,让我平静。这种爱心会一天天加强,越发具有保护力,直到有一天,我可以自然地面对芸芸众生,处之泰然。
  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我该怎样面对遇到的每一个人呢?只有一种办法,我要在心里默默地为他祝福。这无言的爱会闪现在我的眼神里,流露在我的眉宇间,让我嘴角挂上微笑,在我的声音里响起共鸣。在这无声的爱意里,他的心扉向我敞开了,他不再拒绝我推销的货物。
  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最主要的,我要爱自己。只有这样,我才会认真检查进入我的身体、思想、精神、头脑、灵魂、心怀的一切东西。我绝不放纵肉体的需求,我要用清洁与节制来珍惜我的身体。我绝不让头脑受到邪恶与绝望的引诱,我要用智慧和知识使之升华。我绝不让灵魂陷入自满的状态,我要用沉思和祈祷来滋润它。我绝不让心怀狭窄,我要与人分享,使它成长,温暖整个世界。
  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从今往后,我要爱所有的人。仇恨将从我的血管中流走。我没有时间去恨,只有时间去爱。现在,我迈出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第一步。有了爱,我将成为伟大的推销员,即使才疏智短,也能以爱心获得成功;相反地,如果没有爱,即使博学多识,也终将失败。
  我要用全身心的爱来迎接今天。
------------

  • 2008-2-18 09:58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23楼

幸运永远属于生活的强者
------------
  第三章 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幸运永远属于生活的强者
  《从失败到成功的销售经验》的作者弗兰克·贝特格指出:在通往目标的历程中遭遇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挫折而产生的对自己能力的怀疑。其实,挫折并不能证明什么,因为我们是人而不是神,我们不可能十全十美。相反,我们能力的大小,只有在经受了各种各样的考验之后方能证实。挫折就是这样一种必须经受的考验,它可以提醒我们去寻找和发现我们自身的不足之处,然后对它们进行弥补和改善。挫折使我们有了这样一种机会: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事情是如何朝着失败的方向转变的,以便我们在将来能够避免因重蹈覆辙而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
  最重要的是,挫折还使我们看清了自己在通往目标的道路上一个必须去加以征服的敌人,这个敌人不是别人,他通常就是我们自己。人类最杰出的成就经常是在战胜自我的同时被创造出来的,人类最崇高的目标也经常是在彻底战胜自我的同时达到的。
  艰难困苦对生活的强者来说,犹如通向成功之路的层层阶梯;而对生活的弱者来说却是万丈深渊。生活告诉我们这样的哲理:“在人类的历史上成就伟大事业的往往不是那些幸福之神的宠儿,却反而是那些遭遇诸多不幸却能奋发图强的苦孩子。”
  古往今来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德国大作曲家贝多芬由于贫困没能上大学,17岁时得了伤寒和天花;这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又接踵而至;26岁时不幸失去了听觉,在爱情上他也屡屡不顺。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在与命运的顽强搏斗中,他的意志占了优势,在乐曲创作事业中,他的生命重新沸腾了。英国诗人勃朗宁夫人15岁就瘫痪在病床,后来靠着精神的力量同病魔顽强搏斗,39岁时终于从病床上站了起来。她写的《勃朗宁夫人十四行诗》一书驰名于世界各国。
  一个人可能会由于家庭、身体等种种原因而感到失意,但只要他内心深处坚信自己是能够有所作为、干一番事业的,这样,他就会产生战胜困难、向命运挑战的巨大勇气,而他的社会价值,也终会在所从事的事业中实现。18世纪德国诗人歌德,用26年的时间完成了一部不朽名著《浮士德》。作品完成后,他的秘书请他用一两句话概括作品的主旨,他引用浮士德的话说:“凡是自强不息者,终能得救!”
------------

  • 2008-2-18 09:58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24楼

“坚持”是你最终实现目标的关键
------------
  “坚持”是你最终实现目标的关键〓〓
  一个有关坚持的故事来自《圣经》中的《路加福音》,是耶稣讲的一个寓言。“假设你半夜到你的朋友那里去,说:‘朋友,请借给我三个饼,因为我有一个朋友行路,来到我这里,我没有什么给他摆上’。那人在里面回答说:‘不要搅扰我。门已经关闭,孩子们也同我在床上了。我不能起来给你。’我告诉你们,虽然他不像个朋友似的起来给你,但只要你一个劲儿地敲下去,因为你的坚持,他就一定起来照你所需用的给你。”
  在一座很高很高的山脚下,有三个准备爬山的人碰到了一块儿。
  这三个人几乎同时开始行动,可是由于三个人的心态不同,慢慢地就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结果。
  第一个人喜欢爬一步回头看一步,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相当看重自己的成绩,所以他随时都想知道自己究竟已经爬到了什么地方啦。这样,他爬了一段,觉得的确已经很高了,心里想道:“大概离山顶也差不多了罢。”就仰起头来向上看看,可是山顶简直看都看不见呢,这个人忽然觉得很无聊,好像自己是在做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他自言自语地说:“我爬了这么长时间,还是在山脚,那我什么时候才能爬到山顶呀?既然如此,我又爬它干什么!不如及早回头吧。”于是,他果然就头也不回地下山了。
  第二个人,凭着一股热情一下子就爬到了半山,这真是挺不容易的,不但别人羡慕他,就是他自己也有点惊讶自己会爬得这样快,所以他就坐了下来向下半山看看,又向上半山看了看,心里着实有些得意。他不觉自言自语地说到:“嘿嘿,真没想到,我一下子就爬到半山腰了!真够厉害的了。不过,我已经爬得这样高了,也真够辛苦的;说到成绩,我自估一下,也不能算少。那么,这以后的一半山路,我就是要别人用小轿子来抬,也不算过分吧!这点资格,我还是应该有的。”他这样想着,也真的这样做了。于是,他老坐着休息,等人家用小轿子去抬他上山顶。可惜,似乎并没有人去抬他。假如他自己不上山去或下山来,也许他一直要在都坐在那儿等下去。
  只有第三个人,似乎是一个平平常常的人,大概因为他是平常人罢,他觉得爬山可并不是那么容易,然而也并不太艰难,而以为别人能够爬,他也就能够爬,所以不必把自己看得一无用处,也不必忽然又把自己看得如何如何地了不起。这样,人们看见,他只是一步一步地爬上去,也就一步一步地接近那山顶;而最后,只有他最终爬上了山项。
  第三个人之所以能够最终爬到山顶,就是因为他愿意付出必要的努力,能够“步步为营”,一步步稳健地接近山顶。
  《向你挑战》的作者廉·丹佛指出:爬山虽然不那么容易,然而也并不太艰难,只要你一步一步地爬上去,就能爬上山项。在事业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在前进的征途中,千万不要一遇到阻力就停下来,轻易地放弃。
  在所有那些最终决定成功与否的品质中,“坚持”无疑是你最终实现目标的关键。
  人们总是责怪命运的盲目性,其实命运本身还不如人那么具有盲目性。了解实际生活的人都知道:天道酬勤,命运掌握在那些勤勤恳恳地工作的人手中,就正如优秀的航海家驾驭大风大浪一样。对人类历史的研究表明,在成就一番伟业的过程中,一些最普通的品格,如公共意识、注意力、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等等,往往起很大的作用。即使是盖世天才也不能小视这些品质的巨大作用,一般的就更不用说了。事实上,正是那些真正伟大的人物相信常人的智慧与毅力的作用,而不相信什么天才。甚至有人把天才定义为公共意识升华的结果。一位学者指出,天才就是不断努力的能力。约翰·弗斯特认为天才就是点燃自己的智慧之火;波恩认为“天才就是耐心”。
  瓦特可说是世界上最勤劳的人之一,他的生平证明了,所有他的经验都确认了这么一个道理:那些天生具有伟大精力和伟大才能的人并非一定就能取得最伟大的成就,只有那些以最大的勤奋和最认真的训练有素的技能——包括来自劳动、实际运用和经验等方面的技能去充分发挥自己才能和力量的人才会取得伟大成就。与瓦特同时代的许多人所掌握的知识远远多于瓦特,但没有一个人像瓦特一样刻苦工作,把自己所知道的知识服务于对社会有用的实用操作方面。在各种事情中,最重要的是瓦特那种对事业坚忍不拔的探求精神。他认真培养那种积极留心观察、做生活的有心人的习惯,这种习惯是所有高水平工作的头脑所依赖的。实际上,埃德奇沃斯先生就对这种观点情有独钟:人们头脑中的知识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更多地是由早年时代所培养起来的留心观察的习惯所决定的,而不是由个人之间能力上任何巨大的差别来决定的。
  甚至在孩提时代,瓦特就在自己的游戏玩具中发现了科学性质的东西。散落在他父亲的木匠房里的扇形体激发他去研究光学和天文学;他那体弱多病的状态导致他去探究生理学的奥秘;在偏僻的乡村度假期间,他兴致勃勃去研究植物学。在他从事数学仪器制造期间,他收到一个制作一架管风琴的订单,尽管他没有音乐细胞,但他立即着手去研究,终于成功地制造了这架管风琴。同样,在这种精神的驱使下,当执教于格拉斯哥大学的纽卡门把细小的蒸汽机模型交给瓦特修理时,他马上投入到学习当时所能知道的一切关于热量、蒸发和凝聚的知识中去——同时他开始从事机械学和建筑学的研究——这些努力的结果最后都反映在凝结了他无数心血的压力蒸汽机上。
  天赋过人的人如果没有毅力和恒心作基础,他只会成为转瞬即逝的火花;许多意志坚强、持之以恒而智力平平乃至稍稍迟钝的人都会超过那些只有天赋而没有毅力的人。正如意大利民谚所云:“走得慢且坚持到底的人才是真正走得快的人。”
  那些最能持之以恒、忘我工作的人往往是最成功的。
  奥格·曼狄诺指出:人人都渴望成功,人人都想得到成功的秘诀,然而成功并非唾手可得。我们常常忘记,即使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事,如果不能坚持下去,成功的大门绝不会轻易地开启。除了坚持不懈,成功并没有其他秘诀。
------------

  • 2008-2-18 09:59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25楼

以勇气、决心和乐观的心境对待失败
------------
  以勇气、决心和乐观的心境对待失败
  《从失败到成功的销售经验》的作者弗兰克·贝特格指出:成功,需要一种从一个失败走到另一个失败,却能够始终不丧失信心的能力。成功是一位贫乏的教师,它能教给你的东西很少。我们在失败的时候,学到的东西最多。因此不要害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你不可能成功。那些不成功的人是永远没有失败过的人。
  在商业领域,期望自己事业成功,仅有学校的智慧是远远不够的,你还必须具备街头的智慧。生活是最严厉的老师。与学校书本教育的方式完全不同,生活的教育方式是:你得首先遭受挫折,然后从中吸取教训。大多数人由于不知道如何犯错误和从错误中悟出道理,所以只是一味地逃避错误。他们却不知道,这种行为本身已铸成大错。还有一些人犯了错误却没能从中吸取教训。这些都是为什么有如此多的人总是循环往复地犯着自己以前曾经犯过的错误。他们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错,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在学校,你可能会因为没犯错误而被认为是聪明的学生;而在生活中,你的智慧恰恰是因为你犯过错误,并且能从中吸取教训。如果一个人真正从所犯的错误中吸取了教训,那么他的生活就会发生改变。那么,他获得的就不是经验,而是智慧了。
  在犯了错误之后,绝对不要采取下面的行动:
  (1)说谎或否认、掩饰自己的行为
  说谎的人总是说:“我没做那件事,”或者“不,不,不,那不是我干的”,或者“我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还有“我发誓……”之类的话。还有一类人犯了错误后,习惯于说:“噢,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情况会好起来的。”或者“出错了吗?哪里出错了?”或“不要着急,事情会如你所愿的。”
  (2)指责别人,开脱自己的责任
  这类人犯错后往往会说:“这是你的错,不是我的错”,或者“如果我妻子花钱不大手大脚的话,我就不会落到如此的地步”,或者“如果没有孩子拖累的话,我早就很富裕了”;他们也会说:“顾客只是没有注意到我的产品”,或者“我的雇员对我不忠实”,“他们说得不清楚”,还有“这是老板的错”等等。还有些人会说:“因为我没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我的事业不如意”,“如果再给我点时间的话,我会做好的”,或者“噢,我再不想变富了”,或者“人人都这样,我为何不可……”
  (3)半途而废
  半途而废的人经常说的话是:“我早就告诉过你那样做不管用。”或者“这件事太难了,不值得我投入这么多的精力,还是换个简单一点的吧!”或者,“瞧,我都做了些什么啊?我不想自找麻烦了。”假如一个人说:“我所得到的教训就是再也不那样做了。”那么,这个人也许还没有领悟到犯错误的重要性。如此多的人活在一个贫穷的世界里,是因为他们不断地对自己说:“我再也不那样做了。”而不是说:“我很庆幸自己犯了错误,因为我从这次经历中受益不浅。”避免犯错误或浪费犯错误机会的人,不能算具备较高的智慧,在事业上的成就也会受到限制。
  奥格·曼狄诺说,人应该是成功而非失败的。如果能确信这一点,我们必然会充满信心,并且了解跌跤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而是迈向成功的另一个机会。
  重要的是能以勇气、决心和乐观的心境继续努力。经验教育我们:只要我们持续地用力敲门,它最后总会开的。
  失败常常会转化为胜利的祝福。因为:首先,它能使人们放弃那一旦实现就将造成不幸或彻底崩溃的目标,不管这目标之制定是否经过深思熟虑的过程;其次,它可以打开新的机遇之大门,并通过试验—错误—再试验的方法,给人们提供现实生活的有用知识;最后,它能让人们发现什么是过时的方法,给那些骄傲自满者注入一针清醒剂。
  失败到底是福佑还是惩罚,这要看个人对它的反应。若某人能够将失败看作命运之手对他的无形引导,并接受这一信号,把自己的前进方向调整到正确的轨道上,那么失败对他来说就是福佑;若某人将失败看作是天意对他本身软弱与无能的暗示,而从此心灰意懒,那么失败对他来说就是惩罚。如何对失败做出反应是极其关键的,它决定着整个的命运,但总是在个人的完全控制之中。
  没有谁能够免于失败与挫折,有的人在一生中会跟它们打很多次交道。但是,每个人也同样地具有以自己的主观态度来对失败做出适当反应的特权与方法。
  不由人的主观意志加以控制的环境会导致失败。这样的例子有不少。但是,没有任何一种环境,能阻止人们对失败做出最有益于自己的反应。
  只有少数人能从经验中得知坚忍不拔精神的正确性。这些人承认失败只是一时的,他们依靠不衰的愿望而使失败转化为胜利。我们站在人生的轨道上,目击绝大多数的人在失败中倒下去,永远不能再爬起来。对此,我们只能总结说,一个人没有毅力,那他在任何一行中都不会得到成就。
------------

  • 2008-2-18 09:59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26楼

要相信苦难不会持久
------------
  要相信苦难不会持久
  在奥格·曼狄诺的演讲中,经常提到罗伯特·斯契勒的故事。
  一天,罗伯特·斯契勒来到芝加哥,要向一群中西部农民发表演说。虽然他满腔热诚,但很快便被他们凝重的面色泼了一盆冷水。他们强作热情地接待罗伯特,其中有位农民告诉他说:“我们正过着艰苦的日子。我们需要帮助。我们最需要的是希望。给我们希望吧。”
  在罗伯特开始演讲前,主持人向这些听众作介绍,他把罗伯特形容为一个成功的人,但是听众不知道,罗伯特也曾走过他们现在所走的路。
  罗伯特的童年是在中西部的一个小农场里度过的。他的父亲本来是一个雇农,后来积够了钱才买了一个65公顷的农场。经济大萧条时,罗伯特还只有三岁。那年冬天,他们有时连买煤也没钱。那时候罗伯特也要工作,他要爬进猪栏,捡拾猪吃剩后的玉米棒子,用来做燃料。那些日子真苦啊!
  第二年春天,又遇到严重春旱。罗伯特的父亲准备把辛辛苦苦留起来的几斗宝贵玉米用作种子。
  “种了可能枯死,何必还要冒险去种呢?”罗伯特问。
  他父亲却说:“不冒险的人永无前途。”
  于是,他父亲把留起来的最后一些玉米粒和燕麦,全都拿出来种了。可是,第四个星期过去了,还不见有雨来临,父亲的脸绷得紧紧的。他和其他农民聚在一起祈祷,请求上帝拯救他们的田地和作物。后来,雷声终于响起,天下雨了!虽然罗伯特雀跃万分,但是他的父母知道雨下得不够。炎阳不久就再次出现,天气又热起来了。他父亲掐了一把泥土,只有上面四分之一是湿的,下面全是粉状的干泥。
  那年夏天,罗伯特看见弗洛德河逐渐变成干涸,小水坑变成泥坑,平时来去扭动的鲶鱼都死了。他父亲的收成只有半车玉米,这个收成和他所播的种子数量刚好相等。父亲在晚餐祈祷时说:“慈爱的主,谢谢你,我今年没有损失,你把我的种子都还给我了。”当时并不是所有的农民都像他父亲那么有信心,一家又一家的农场挂起了“出售”的牌子。他父亲当时请求银行给予帮助,银行信任他,而且帮助了他。
  罗伯特还记得童年时穿着补缀的大衣跟父亲去爱阿华银行,他记得那银行的日历上有这样一句格言:“伟人就是具有无比决心的普通人。”他觉得父亲就是这种积极态度的榜样。
  若干年后六月里的一个寂静下午,罗伯特家受到龙卷风的侵袭。他们起初慢慢听到一阵可怕的怒吼声;慢慢的,风暴逐渐逼近了。忽然天上有一堆黑云凸了出来,像个灰色长漏斗般伸向地面。它在半空中悬吊了一阵子,像一条蛇似的蓄势待攻。父亲对母亲喊道:“是龙卷风,珍妮!我们得赶快离开这里!”转瞬间,他们便已慌慌张张地开车上路。南行三公里之后,他们把车子停好,观看那凶暴的旋风在他们后面肆虐……到他们返回家后,发现一切都没有了,半小时前那里还有九幢刚刷过的房屋,现在一幢也不存在,只留下地基。父亲坐在那里惊愕得双手紧握驾驶盘。这时,罗伯特注意到父亲满头白发,身体由于艰辛劳作而显得瘦弱不堪。突然间,父亲的双手猛拍在驾驶盘上,他哭了:“一切都完了!珍妮!26年的心血在几分钟内全完了!”
  但是,他父亲不肯服输。两星期后,他们在附近小镇上找到一幢正在拆卸的房子,他们花了50美元买下其中一截,然后一块块地把它拆下来。就是用这些零碎东西,他们在旧地基上建了一幢很小的新房子。以后几年,又建筑了一幢幢房屋。结果,他父亲在有生之年,看到了他的农场经营得非常成功。
  讲完了自己的故事,罗伯特告诉听众:“苦难不会持久,强者却可长存!”听众顿时响起热烈掌声。那些已经失去希望以及曾与沮丧情绪搏斗的人,重新获得了希望。他们有了新的憧憬,再度开始梦想未来。
  奥格·曼狄诺写道:当你面对艰苦日子的时候,千万不要泄气,不要绝望。要坚持硬挺下去。如果困苦好像达到极点的时候,你要提醒自己:苦难不会持久,强者却可长存!
------------

  • 2008-2-18 09:59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27楼

受苦之后才能获得荣耀
------------
  受苦之后才能获得荣耀
  人生的路程既然是与苦难分不开,我们就该懂得接受苦难。会接受苦难,苦难就成了上帝赐下来的化装了的福庇;不会接受苦难,苦难就真的成了难当的重担。
  人生总有迂回曲折,伴随着你的成长过程,还会遭遇更多的挫折,这就是人生的现实。在这些人生的转折关头,实际上应该如何去看待,进而如何去应付,就全看你自己了。你可以把它当作是一种“挑战”;或者,你也可以像大多数人一样,把它当成是时运不济、危机、灾难……,而不想寻找更可靠的道路再尝试一次,并作为自己承认失败的借口。
  在失望面前,你必须坚强起来,冷静面对失望。失望与快乐,都是人生的一部分。如果你今后在希望落空时,不能把它视为仅是一时的退却或应该克服的考验,反而当作是毫无道理的大失败,那么你将会被失败所击溃!这一点你应该铭记在心。只有当你甘心承受失败,并且失去再尝试的意愿时,才是真正的失败。
  很多人要是没到大难临头,往往不会发挥出他强大的实力。除非不幸的悲哀、丧家的痛苦及其他种种创伤足以打动其生命内核,不然,他内在的潜力是不会被唤起的。
  有许多年轻人,遇到障碍的时候,便对所追求的职业心灰意冷。他们退缩下来,说命运是冷酷的,逐渐地变成胆小的人,这实在是很遗憾的事。真正重要的,并不是我们人生中的偶发事件,而是我们如何面对这些偶发事件,并创造各种不同的人生,绝不能因为命运而阻碍了自己的前途。面临困境时,就是你向命运挑战的时候,要有拒绝失败的勇气。当然,打消念头,退缩放弃是很容易的,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证实了这一点,但是这些人恐怕不是你所希望成为的。拒绝失败的人,在一个地方吃了闭门羹,会敲另外一扇门,一次又一次不断继续敲门,一直到被接受为止。在年轻时能学习这样处世的人,一定会获得成功的。
  虽然我们没有办法都成为皇帝或女王,但我们真正没有办法达成的愿望大概也只有这个了。只要保持着积极应付人生“迂回曲折”的心理,其他的愿望几乎都在伸手可及的范围内。反复地对自己说:“我一定会胜利!我一定会胜利!”不知不觉中,你的心便会自动地指示你下一步应该进行的步骤。
  检验一个人的品格,最好是在他失败的时候,看他失败了以后将会怎样。失败能唤起他的更多的勇气吗?失败能使他发挥出更大的努力吗?失败能使他发现新力量,挖掘潜在力吗?失败了以后,是决心加倍的坚强还是就此心灰意冷?
  爱默生说:“伟大、高贵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韧的意志,不管环境如何恶劣,他的初衷与希望不会有丝毫的改变,并将最终克服阻力达到所企望的目的。”
  跌倒以后,立刻站立起来,向失败夺取胜利,这是自古以来伟大人物的成功秘诀。
  有人问一个小孩,怎样才能学会溜冰。小孩回答:“每次跌倒之后,立刻爬起来!”促使个人成功或军队胜利的,实际上也是这种精神。跌倒算不得失败,跌倒后不站起来才是失败。
  过去生命对于你,恐怕是一页页创痛深刻的伤心史!在检阅过去的一切时,你会觉得你处处失败,碌碌无成!你热烈地期待着成功的事业竟不曾成功;你所爱的亲戚朋友甚至会离弃你!你会失掉职位,甚至会因不能维持家庭而失掉你的家庭!你的前途,似乎是十分惨淡和黑暗!然而,虽有上述各种不幸,只要你不甘心永远屈服,胜利就会向你招手并等待你的到来。
  要善于检验你人格的伟大力量。你应该常常扪心自问,在除了自己的生命以外,一切都已丧失了以后,在你的生命中还剩余些什么?即在遭受失败以后,你还有多少勇气?假使你在失败之后,从此振作不起,放手不干而自甘屈服,那么别人就可以断定,你根本算不上什么人物;但假如你能雄心不减、进步向前,不失望、不放弃,则人家可以知道,你的人格之高、勇气之大,是可以超过你的损失、灾祸与失败的。
  或许你要说,你已经失败很多次,所以再试也是徒劳无益;你已经跌倒得次数过多,再站立起来也是无用。对于永不屈服的人,决没有什么失败!不管失败的次数怎样多,时间怎样晚,胜利仍然是可期的。
  有些人虽然已丧失了他们所有的一切,然而他们还不算是失败,因为他们仍然有着不可屈服的意志和永不颓丧的精神。
  人格伟大的人,对于世间的成败荣辱,不甚介意。虽然灾祸和失望频频降临,他总能超越和克服它们,并且从来不会失却镇静。在暴风雨猛烈的袭击中,心灵脆弱的人惟有束手无策,而他的自信精神却依然存在;伟人可以克服外界的一切干扰,使之不为害于己。
  “什么是失败?”《从失败到成功的销售经验》的作者弗兰克·贝特格说,“不是别的,失败只是走上较高地位的第一台阶。”许多人之所以成功,就是受赐于先前的屡屡失败。假使他没有遭遇过失败,他恐怕反而不能得到大胜利。对于有骨气、有作为的人,失败反而足以增加他的决心和勇气。
  对于那自信其能力,而不介意暂时成败的人,没有所谓失败!对于怀着百折不挠的意志、坚定目标的人,没有所谓失败!对于别人放弃而他仍然坚持,别人后退而他仍然前进的人,没有所谓失败!对于每次跌倒立刻站起来,每次坠地反会像皮球一样跳得更高的人,没有所谓失败!
  如果在连续三次跌倒之后你还能顽强不息地奋斗,那么你就可以不必怀疑自己在选定的领域内可能成为一位杰出人物。
------------

  • 2008-2-18 09:59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28楼

不要轻易被“拒绝”所打败
------------
  不要轻易被“拒绝”所打败
  《向你挑战》一书的作者廉·丹佛讲过这样一个事例: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进行过一个有趣的实验,研究人员用铁圈将一个小南瓜整个箍住,以观察当南瓜逐渐地长大时,对这个铁圈产生压力有多大。研究人员希望了解这个南瓜能够在这个过程中,与铁圈互动产生多少的力道,以便了解这个南瓜能够承受多大的压力。
  最初他们估计,南瓜最大能够承受大约500磅的压力。最后当研究结束时,整个南瓜承受了超过5000磅的压力后才产生瓜皮破裂。他们打开南瓜,发现它中间充满了坚韧牢固的层层纤维,试图想要突破包围它的铁圈。为了吸收充分的养分,以便于突破限制它成长的铁圈,它的根部延展范围令人吃惊,所有的根往不同的方向伸展,最后这个南瓜独自地接管控制了整个花园的土壤与资源。
  我们对于自己能够变成多么坚强都毫无概念。假如南瓜能够承受如此巨大的外力,那么人类在相同的环境下又能够承受多少的压力?只要敢于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奋进,大多数的人能够承受超过我们所认为的压力。
  桑德斯上校是“肯德基炸鸡”连锁店的创办人,他在年龄高达65岁时才开始从事这个事业。因为他身无分文且孑然一身,当他拿到生平第一张救济金支票时,金额只有105美元,内心实在是极度沮丧。他不怪这个社会,也未写信去骂国会,仅是心平气和地自问:“到底我对人们能做出何种贡献呢?我有什么可以回馈的呢?”随之,他便思量起自己的所有,试图找出可为之处。
  头一个浮上他心头的答案是“很好,我拥有一份人人都会喜欢的炸鸡秘方,不知道餐馆要不要?我这么做是否划算?”随即他又想到:“我真是笨得不可以,卖掉这份秘方所赚的钱还不够我付房租呢!如果餐馆生意因此提升的话,那又该如何呢?如果上门的顾客增加,且指名要点用炸鸡,或许餐馆会让我从中抽成也说不定。”
  好点子固然人人都会有,但桑德斯上校就跟大多数人不一样,他不但会想,且还知道怎样付诸行动。随之,他便挨家挨户拜访,把想法告诉每家餐馆:“我有一份上好的炸鸡秘方,如果你能采用,相信生意一定能够提升,而我希望能从增加的营业额里抽成。”
  很多人都当面嘲笑他:“得了吧,老家伙,若是有这么好的秘方,你干嘛还穿着这么可笑的白色服装?”这些话是否让桑德斯上校打退堂鼓呢?丝毫没有,因为他还拥有天字第一号的成功秘诀,我们称其为“能力法则”,意思是指“不懈地拿出行动”:在你每当做什么事时,必得从其中好好学习,找出下次能做好的更好方法。桑德斯上校确实奉行了这条法则,从不为前一家餐馆的拒绝而懊恼,反倒用心修正说词,以更有效的方法去说服下一家餐馆。
  桑德斯上校的点子最终被接受,你可知先前被拒绝了多少次吗?整整1009次之后,他才听到第一声“同意”。在过去两年时间里,他驾着自己那辆又旧又破的老爷车,足迹遍及美国每一个角落。困了就和衣睡在后座,醒来逢人便诉说他那些点子。他为人示范所炸的鸡肉,经常就是果腹的餐点。历经1009次的拒绝,整整两年的时间,有多少人还能够锲而不舍地继续下去呢?真是少之又少了,也无怪乎世上只有一位桑德斯上校。我们相信很难有几个人能受得了20次的拒绝,更别论100次或1000次的拒绝。然而这也就是成功的可贵之处。
  如果你好好审视历史上那些成大功、立大业的人物,就会发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轻易为“拒绝”所打败而退却,不达成他们的理想、目标、心愿,就绝不罢休。华特·迪斯尼为了实现建立“地球上最欢乐之地”的美梦,四处向银行融资,可是被拒绝了302次之多。今天,每年有成百万游客享受到前所未有的“迪斯尼欢乐”,这全都出于一个人的决心。
  奥格·曼狄诺写道:多方努力去尝试,凭毅力与弹性去追求所企望的目标,最终必然会得到自己所要的,可千万别半途而废。这句话说来简单,但我们相信你一定会从内心同意,就从今天起拿出必要的行动,那怕那只是小小的一步。

  • 2008-2-18 10:00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29楼

坚持奋斗就有成功的希望
------------
  坚持奋斗就有成功的希望
  面对困难不退却、不逃跑,坚持奋斗就有成功的希望!
  要论遭受挫折和失败,有谁能和亚巴拉罕·林肯相比?以下是林肯的部分简历:
  22岁〓生意失败;
  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
  24岁〓生意再次失败;
  25岁〓当选州议员;
  29岁〓竞选州议长失败;
  34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
  37岁〓当选国会议员;
  39岁〓国会议员连任失败;
  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
  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
  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
  51岁〓当选美国总统。
  林肯的故事一定会对你有所启发。1832年,林肯失业了,这显然使他很伤心,但他下决心要当政治家,当州议员,糟糕的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他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历尽磨难。他再一次决定参加竞选州议员,这次他成功了。他内心萌发了一丝希望,认为自己的生活有了转机:“可能我可以成功了!”第二年,即1835年,他订婚了,但离结婚还差几个月的时候,未婚妻不幸去世。这对他精神上的打击实在太大了,他心力憔悴,数月卧床不起。在1836年他还得过神经衰弱症。1838年他觉得身体状况良好,于是决定竞选州议会议长,可他失败了。1843年,他又参加竞选美国国会议员,但这次仍然没有成功。
  他虽然一次次地尝试,但却是一次次地遭受失败:企业倒闭、情人去世、竞选败北。要是你碰到这一切,你会不会放弃——放弃这些对你来说是重要的事情?他没有放弃,他也没有说:“要是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两年任期很快过去了,他决定要争取连任。他认为自己作为国会议员表现是出色的,相信选民会继续选举他。但结果很遗憾,他落选了。因为这次竞选他赔了一大笔钱,他申请当本州的土地官员。但州政府把他的申请退了回来,上面指出:“作本州的土地官员要求有卓越的才能和超常的智力,你的申请未能满足这些要求”。
  接连又是两次失败。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坚持继续努力吗?你会不会说“我失败了”?
  然而,他没有服输。1854年,他竞选参议员,但失败了;两年后他竞选美国副总统提名,结果被对手击败;又过了两年,他再一次竞选参议员,还是失败了。
  在林肯大半生的奋斗和进取中,有九次失败,只有三次成功,而第三次成功就是当选为美国的第16届总统。那屡次的失败并没有动摇他坚定的信念,而是起到了激励和鞭策的作用。每个人都难免要遇到挫折和失败,阿伯拉罕·林肯面对失败没有退却、没有逃跑,他坚持着、奋斗着。他始终有充分的信心向命运挑战,他压根就没想过要放弃努力,他不愿放弃,所以他成功了。
  在向成功之巅攀登的途中,你必须记住:梯子上的每一级横级放在那儿是让你搁脚的,是让你向更高处爬的,而不是用来让你休息的。
  威廉·詹姆士说:“在失败了之后,我们不仅要重整旗鼓,而且还要做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甚至是第7次的努力。在每个人体内都有巨大的储备力量,但除非你明白并坚持开发使用,否则它是毫无意义的。”

  • 2008-2-18 10:00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30楼

始终保持成功的愿望
------------
  始终保持成功的愿望
  《神奇的情感力量》一书的作者罗伊·加恩写道:“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成功的机会,但是大多数人不会成功。因为他们不愿付出代价。他们有能力,但缺乏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成功的愿望。成功的愿望仅仅是观念的一部分。如果你具备了这一品质,你就会无所不能,任何事你都能干,最终会成为一个胜利者。”
  在阿特·威廉当足球教练的时候,接管了一个弱队。这全是些体重不足、经验缺乏的青少年。这个队久经失败,队员们不愿意穿上运动服出去训练。威廉清楚,在一个季度内,让他们达到体格完善并变成职业足球运动员是不可能的。任何教练也做不到。他惟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意识到自己是胜利者。
  起初,队员们以为威廉疯了。但是渐渐地他们开始相信他的话,并开始把他们自己当作竞争者。第一场比赛赢了,他们竭尽了全力,什么也阻挡不了他们。他们已经形成了胜利的观念。一夜间,他们并没有变,同其他的足球队仍不是一个等级。但他们认为自己是胜利者,这一观念改变了一切。
  作家和学者们年复一年的对事业成功之人进行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胜利的观念是取得成就的关键。成功由三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才能,一部分是“机遇”,一部分是“成功的愿望”。成功者的普遍标准是正确估价自己作为胜利者的能力。这一点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因为每个人都不愿意辜负自己的希望。胜利者一般都有一种想要成功的“火一般炽烈的欲望”。这种品质提供了达到目标所需要的动力。
  为了成功,你必须追求胜利。行动上的“胜利愿望”意味着即使在逆境面前都表现出的坚忍不拔的态度和成功的决心。有人给胜利者这样下定义:“大多数人能坚持两三个月。许多人能坚持二三年。但是胜利者总是坚持到底,直至胜利。”
  每个人都有能力在现有的水平上,使生活有所转机,做一个出类拔萃的人。这样做的决定就是起点。你能做的态度——胜利的观念——将促使你达到目的。
  要形成成功的观念,一定要重新学习如何梦想。一定要再一次变得振奋、自信和热情,在屡受挫折之后,把这一切转化为成功的观念。在这方面,辛迪的经历值得每一个人借鉴。
  辛迪在公司当兼职雇员,干得不错。后来,丈夫同她一起从事这一工作。然而不幸降临。女儿染上重病,房子起火,许多职员退职,经营处于停滞状态。两辆轿车卖掉了,钱花得一干二净。情况却越来越严重,婆母又突然生病。如果换了别人,或许会认为那样的日子是生活中的灾难。
  但辛迪不是这样的!在辛迪看来,这是她生活的转折点,是她决定驾御自己的生活并取得成功的时候。
  丈夫回来后,他们便商量。他到外面去工作而辛迪继续从商。在不名一文,背着数以千计的债务的情况下,他们又开始了工作。一点一点地,一天一天地,一次还一点债,他们终于熬过来了。后来,辛迪在一个商业领域任总经理。
  是什么力量促使辛迪重新振作起来?是成功的观念,是不甘失败的决心。她有使自己梦想成为现实的能力。
  梦想往往是同命运结合在一起。为了你的生活,好好想想吧!了解自己去寻找一直在渴望的梦——使人出类拔萃的梦,做出一番伟大的事业。用这梦来建树你的成功的观念。如果你相信成功的观念,你就有了无所不胜的保证,是真正的保证,只有真正的胜利者具备这种保证。
------------

  • 2008-2-18 10:01
  • 回复
  • changhongkang
  • 0位粉丝

31楼

依靠忍耐度过困难时期
------------
  依靠忍耐度过困难时期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物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采摘所种之物亦有时;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抛掷石头有时,堆聚石头有时;怀抱有时,不怀抱有时;寻找有时,失落有时;保守有时,舍弃有时;撕裂有时,缝补有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喜爱有时,恨恶有时;战争有时,和好有时。”忍耐能使灵魂宁静。在患难中要忍耐。
  坚忍,是克服一切困难的保障,它可以帮助人们成就一切事情,达到理想。
  有了坚忍,人们在遇到大灾祸、大困苦的时候,就不会无所适从;在各种困难和打击面前,就仍能顽强地生活下去。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可以代替坚忍。它是惟一的,不可缺少的。
  坚忍,是所有成就大事业的人的共同特征。他们中有的人或许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或许有其他弱点和缺陷,但他们一定都是坚韧不拔的人。劳苦不足以让他们灰心,困难不能让他们丧志。不管遇到什么曲折,他们都会坚持、忍耐着。
  以坚忍为资本去从事事业的人,他们所取得的成功,比以金钱为资本的人更大。许多人做事有始无终,就因为他们没有充分的坚忍力,使他们无法达到最终的目的。然而,一个伟大的人,一个有坚忍力的人却绝非这样。他不管情形,总是不肯放弃,不肯停止,而在再次失败之后,会含笑而起,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继续前进。
  做任何事,是否不达目的不罢休,这是测验一个人品格的一种标准。坚忍是一种极为可贵的德性。许多人在情形顺利时肯随大众向前,也肯努力奋斗。但当大家都退出,都已后退时,还能够独自一人孤军奋战的人,才是难能可贵的。这需要很强的坚忍力。
  对于一个希望依靠智慧和努力获得成功的人,也许要始终不停地问自己:“你有耐性吗?你有坚忍力吗?你能在失败之后,仍然坚持吗?你能不管任何阻碍,仍然前进吗?”
  依靠忍耐度过困难时期的关键在于,先从事业、或是个人的长期目标上略退一步,先行掌握、解决短期性的问题,这便是以一日为单位的理论基础。而求安然度过逆境的基本方法,就是调整情绪,度过今天——不是一周、一月、或是一年——只是24小时。早晨醒来时,你真正能掌握的,惟有今天而已。谁也无法将一只脚遗留在过去,也无法单靠一只脚便踏入未来。千万不可拘泥于过去与未来,而眼睁睁地任今日流逝。此时此刻,适度的幽默可以发挥绝佳的效果。查斯特的一个朋友刚开始创业时,曾雇用了一位叫约翰·斯本塞的高龄绅士为办公室的经理人。那时,约翰已经70多岁了。但是,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到公司,永远保持愉快的心情,而查斯特的这个朋友却阴霾常布。有一天,他不慎陷入犹如鳄鱼出没、水深及膝的泥淖情绪之中,这时的他渴望有人能对自己稍加安慰,于是将心中的所有心事一股脑全告诉了约翰,他没想到的是,约翰只是简单地回了他这么一句,“是啊!这种事常有的嘛!而且,往后还有更糟的呢!”多少年后,这位朋友还经常想起这句意味深长的话来。当作茶余饭后的笑谈。仔细想想,世事果真如此,总以为再也不会有比目前状况更糟的了,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那段艰苦的日子里,约翰劝查斯特的朋友暂时关在自己的公司里,集中心力思考自己人生的顺畅面。尽量去想些有关健康、温馨的家庭、居住环境的优雅、好吃的食物、好朋友等种种美好的事物,以及生活在美丽、自由的国土上等等琐碎的事。诚如约翰所言,人们总是不懂得珍惜眼前所拥有的,直到失去了,方才后悔不已。
  “以一日为单位”解决问题,为求好的效果,希望你能切记,忍耐是必要的。年轻人往往缺乏超强的忍耐力,但是为了迎接人生的挑战,忍耐实在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医师的法国讽刺作家罗比莱斯,早在16世纪时便说过:“坚韧卓绝之人,必能成就万事”。莎士比亚也有相同的观点,他说:“不具忍耐力者,实为赤贫之徒。”
  无论有多少困难,事实上至多也不过堆积成一座山罢了。你要做的,只是将问题理清,“一次一种”予以解决,从而一波又一波、一日复一日地度过难关。这种方法绝非新创,许多人处于艰苦环境时,都是依此方式度过窘境的。你应该锻炼忍耐力,使自己在重重压力之下,仍能保持明晰的思考。
  生于公元前200年的罗马喜剧作家布劳道斯也说过:“忍耐,乃是所有困难的最佳解决方法。”你也应该将此奉为座右铭,身体力行、亲身体验,以“一日为单位”,锻炼自己的忍耐力。

  • 2008-2-18 10:01
  • 回复
  • 共有139篇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