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曾经有安全隐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2:27:09
  厚重、坚固的人民大会堂,曾经埋藏着安全隐患?1959年9月30日大会堂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十周年的庆祝晚宴时,天花板上为什么会藏着50个人?庄严、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如何在一个月内完成了巨大的拆迁任务?又是如何在十个月内建成?

 

      2009年的春天,五十年来一直保持着初建时原貌的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第一次进行全面的装修改造,它的天花板上面隐藏着数以千计、纵横交错的木龙骨,也隐藏着一段惊心动魄的故事。1959年9月30日,大会堂里的人们正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十周年的庆祝晚宴紧张地忙碌着,参加这次宴会的中外宾客有五千多人,人民大会堂建成后,面向世界的第一次亮相,具有非同凡响的意义。然而,就在中午时分,时任人民大会堂设计与施工负责人之一的沈勃,接到了北京市委第二书记刘仁的一个电话,要他立刻赶往市委办公室。沈勃回忆说:刘仁同志看见我,第一句话就说,沈勃,怎么人民大会堂不安全呢?

     原来,市公安局的同志在作最后检查时认为,宴会厅使用大量木质龙骨,防火上存在隐患。沈勃回忆说:我就问,我说,要是因为宴会厅不安全,那么今天的宴会怎么办呢?刘仁同志说那就请示周总理,我们另安排地方。闻听此言,屋里的几个人都看着沈勃,默不作声。沈勃心里很清楚,由于当时经济条件的限制,人民大会堂的顶棚都是采用的木龙骨架,虽然已经采取了许多防范措施,但顶棚上电线密布,谁也不敢保证不出现意外情况。此刻,离国宴开始的时间只有六个多小时,宴会的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如果此时提出更换地方,简直不可想象。况且,集全国之力修建起来的人民大会堂,在关键的时刻如果不能投入使用,将会造成怎样的后果?沈勃已来不及多想,当时就脱口而出,我说人民大会堂今天在这里的宴会是安全的。刘仁书记听了沈勃的保证多少松了口气。沈勃的保证使晚上的国宴如期在大会堂宴会大厅举行。但沈勃却感到了肩上如山的责任。

    1959年9月30日,夜幕降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的盛大国宴,在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厅里隆重举行,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与来自八十三个国家的贵宾在这里欢聚一堂。然而,就在中外宾客频频举杯互致祝福的时候,谁也不会想到,在他们头顶上的天花板上面,竟藏着50多名手持棉袄随时准备灭火的老工人。当时,沈勃和同事坐在大宴会厅二层走廊的西北角上,紧张的心情难以自制。沈勃回忆说:我们两个就坐在那个地方,看整个宴会厅的情况,很清楚,但是因为很紧张,所以周总理的开会词一个字我都没听见。五十年后,沈勃每每回忆往事,仍然为自己当年的敢做敢为自豪。有人曾经问他,你当初凭什么相信人民大会堂的宴会大厅就是安全的,老人欣然地说,他的信心来自那创造了无数奇迹的十个月。今天,当我们回望那段岁月,重新审视这个奇迹和创造奇迹的人们,无限感慨油然而生。

     人民大会堂建设用地面积达十七万多平方米,位于天安门广场红墙外的繁华市区。当时,这里除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财政部等一批政府机关云集于此,还有被称作皮市街的著名商业街和大量的民宅,巨大的拆迁量令人咋舌。建设大会堂共拆迁单位67个,拆迁房屋1823间;迁移居民684户,拆房2170间。这么大规模的拆迁量,按正常情况至少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而建设大会堂留给拆迁的时间只有一个多月。30多天时间要完成如此大规模的拆迁工程,难度可想而知。房源不足是拆迁面临的关键性难题,政府就动员国家机关单位腾房支援搬迁单位;动员城区的私房户。发扬风格,腾出多余的房租给拆迁户。但是,由于搬迁量太大,时间又紧,房源不足,难免有安置不妥当的问题。周恩来总理为此专门召开会议,决定科技馆、美术馆、国家剧院和电影宫推迟缓建,把材料和劳动力节省下来,解决了搬迁户的居住问题。

   从当年拍摄的电影资料上,从搬迁群众喜悦的表情中,人们很难想象那些祖祖辈辈在皇城根前生活的普通百姓,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是怎样心甘情愿地搬离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老屋,它的背后是什么样的信念和什么样的力量才创造了这样的奇迹?1958年10月28日,万人大会堂工程正式开工,工期十个月!许多人都知道,著名的联合国大厦,建成用了七年;瑞士日内瓦的万国宫建成用了八年;作为澳大利亚悉尼标志性建筑的悉尼歌剧院,建成用了整整十四年,而人民大会堂的建设者们,要在国庆十周年前完成建设任务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们面对的困难和问题除了时间和速度,还有复杂的地质条件带来的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按施工要求,地基要挖到四米深,而挖到四米深度时却不断有地下水涌出。原来,天安门广场地区的地下有三条古河道,而大会堂的地基恰恰就落在了三条古河道上。为了保证大会堂建筑的整体安全,地基必须在清除古河道上的流沙和淤泥后,深挖到坚硬的老土层。无疑,这样就会大大增加土方量,现有的人手立刻显得捉襟见肘了!

    听到大会堂工程遇到困难,人手不够的消息,成千上万的北京市民们自发地组织起来,很快,大会堂的工地上,就出现了一支来自各行各业的义务劳动大军。

这里有六七十岁的老部长,有当年参加过万里长征的老红军,还有中国人民志愿军归国代表团的一百六十多位代表,将军和士兵并肩作战,把工地当战场,干得热火朝天。紧接着,两千一百多名参加全国妇女代表大会的代表,也高举红旗前来支援,一时间,工地上到处是女民兵、女拖拉机手、女劳动模范的身影。甚至,许多在北京火车站乘车的旅客也利用这候车的一点时间赶到工地上挖锹土,搬块砖。

他们没有建制,更没有报酬,据统计,在人民大会堂工程建设中,先后有三十万人次参加了工地的义务劳动。

     我们都熟悉的原北京市副市长张百发,那时是北京市六建公司的钢筋工青年突击队队长,当时他正率领钢筋工突击队在北京钢铁学院工地施工,接到命令要抽调一部分工人支援大会堂的建设。让他没有想到的是,谁去谁留的问题竟然让他犯了难。张百发回忆说:只能来三分之二的队员,要留下三分之一的队员,副队长带队留下。结果大卡车来接我们去了,临走,那三分之一队员不干,哭啊!工人们都抢着要去人民大会堂工地,争先恐后地往车上跳。就这样,张百发和他的青年突击队全都来到了大会堂工地,承担了常委会办公楼的钢筋施工任务。突击队员们分三班日夜突击争分夺秒,三百多人奋战了九个昼夜就胜利完成了任务,但体力的支出也达到了极限。张百发回忆说:站着站着就睡着了,我那时候嗓子失声,领导照顾我,照顾我把我关在小屋里睡会儿觉,睡不着,因为任务你没完成,搁谁也一样,压力很大睡不着觉,我从窗户跳出来继续到现场指挥干活。

    像张百发青年突击队一样出色的还有李瑞环木工青年突击队,胡跃林青年突击队,杨守成青年突击队,刘胡兰青年突击队和业余青年突击队,他们在大会堂建设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走进气势恢宏的大礼堂,仰望如此恢弘的大厅,如此大跨度的空间里,竟然没有一根用来支撑的立柱。建设新中国的巨大热忱,让无数人涌动的激情,让无数人的智慧创造了惊奇。大礼堂顶棚采用了无立柱式设计,由于这样的设计,支撑大礼堂顶棚的钢梁变得空前的巨大,跨度达60.9米,高7米,重55吨,起吊高度要达到45米,而撑起这座世界上最大的会堂建筑的顶棚却需要12根这样的钢梁,总重量达660吨。这样的钢梁当时只使用在桥梁建筑上,用于房屋建筑是绝无仅有的,这是一个从未遇到过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