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学当自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00:01
  
2008-02-13 22:59:43
大中小
标签:留学教育杂谈
春节期间,中央领导分赴各地体察民情,东博书院军机处的仲由先生也一路流窜,四处寻访,最近在焦作一带出没,来信说中原大地气色不错,地肥水美,民风醇厚,人情温暖。本方丈看了十分喜欢,建议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不妨改为“焦作访谈”更有意思。仲由还代一些学生询问,是国内的大学生素质高,还是海外留学生的素质高,是考清华人大南大北大好,还是考魑魅魍魉大学好。
这个问题,本方丈已经在多处解答过,总体精神是如果具有考入中国前三十所大学的能力,还是在国内读大学更值,等考研究生时,再考虑是否出国不迟。倘若考不上中国的前三十所大学,那么考一所海外的好大学还是相对容易的,可以试试,但也是有得有失。总而言之,我不建议研究生以前到国外读书。
至于学生素质,我的感觉不一定具有权威性。因为孔和尚长期在北大工作,周围是清华人大北外民大等重点大学,接触的都是比较优秀的学生,虽然里边也有些南郭大师的后裔,我也对他们“连打带骂”的,但总体上这还是中国最出色的学生群体。所以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能以这些学生代表中国的亿万青年。
而我到国外接触的,也多是重点大学,比如汉城大学、东京大学、梨花女大、波恩大学、海德堡大学等,那里的外国学生是优秀的,在那儿留学的中国学生也是很出色的,所以他们可以成为同龄人的骄傲,却不能作为同龄人的代表。
随着我有意扩大接触范围,努力了解,多方取材,乃逐渐知道,中国在海外留学的庞大学生群中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主要有下述几点。
第一是自我中心,不善合作。国内总是宣传外国如何鼓励个人主义,其实国外更重视的是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如此。人家只是不希望“你们”爱自己的集体爱自己的国家而已,人家表面上分什么执政党啊在野党啊,什么三权分立啊、五马分尸啊,骨子里却是牢牢的“军民团结如一人”的,远近亲疏分得清清楚楚。中国人可以当着外国人的面就争吵起来,而我从未听一个外国人哪怕背后说过自己的同胞一句贬低的话。我从外国人的神情中感受到,他们最看不起的就是不爱祖国、不参加集体活动、不助人为乐、没有同情心与合作精神的中国人。但是他们不会说出来,有时候还会鼓励赞许几句:“啊,你真有个性,你能够战胜共产党的洗脑!”他们恨不能中国人都变成这样才好呢。
第二是盲目崇洋,丢人现眼。有些国内的书呆子连基本的国际知识都没有,以为凡是“外国”,就一定先进富强民主自由。20多年前我读大学时,就有一位北大女生,绞尽脑汁,千辛万苦地嫁给了一个刚果留学生。去了才发现,丈夫家里已经有好几个老婆了,而且生活还不如中国,家里冰箱电话都没有,只有一台12吋的黑白电视。后来通过大使馆逃了回来,人家那几个大老婆还向中国抗议,说是欺骗了她们的老公。你要说那时候人心淳朴、信息不灵,也可以勉强解释。可到了21世纪,中国跟国际接轨接得拿棍子都打不开了,还有一位爸爸是大款的女生仅仅为了改换一个洋身份,当一回“俺们外国人”,嫁给了一个塞拉利昂人。“塞拉利昂”这几个汉字挺美的,要是当个咖啡馆快餐店的名字,一定生意兴隆。可该小姐出国以后才知道,塞拉利昂被联合国评价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人类发展指数连年排在世界最后一名,疟疾、伤寒和霍乱流行,人均寿命34岁,还不如中国的1948年。唯一的好处是民风良善,夜不闭户。该女生大哭一场,但并未因此而觉醒,她说的是:“我把地名搞错啦,下回再也不上当了,找个法国里昂的,保证有面子。”
第三是招摇撞骗,不知自重。我批评过在中国的一些韩国学生不注意维护自己的国家形象,我那是为他们好,因为我从小就有朝鲜族朋友,我对整个朝鲜族都怀有感情,否则我才不管那闲事呢。其实少数中国的留学生也这样,到了国外,随便注册一个野鸡大学,然后就从事非法活动,有的比富裕,有的比放浪,甚至吸毒卖身,被人家称为“留学垃圾”。平江不肖生写的《留东外史》和钱钟书写的《围城》已经尖锐讽刺了这类学生。奇怪的是,这样的学生往往还能摇身一变,以“海龟”的身份回国欺骗领导,谋取高位。有的海龟一吹嘘在国外当过“校长助理”,于是回国后就当了大学的副校长。其实在国外,某天校长办公室叫你去打扫一下卫生或者搬两箱复印纸,也算给校长做了“助理工作”,需要的话,校长办公室就可以开具一份证明,证明你是做过“助理校长”的工作。而到了国内,按照中国的官场规矩,这就相当于副校长了,这还不让那些在海外刻苦学习的好学生活活气死?
第四是娇生惯养,不会自理。我曾经多次批评家长送孩子上大学,后来发现自己落伍了,如今不单上大学要家长送,一位30岁的女博士也是家长送到北大来的,父母在北大附近的旅馆包了房间,给她洗衣服、擦皮鞋、送书、送饭,住了一个多月才生离死别地回去了。我跟我农村的亲戚一说,他们谁也不信,非说我瞎编的,说北大博士要是那样,国家不早就亡了?他们以为中国的博士都是郭靖黄蓉呢。可是最近孔和尚发现自己又落伍了,家长送孩子已经送到国外来了。详情不展开了,反正已经搞不清是孩子留学还是父母留学了。所以每当孤陋寡闻的外国朋友讥笑中国贫穷时,我就以这样的事例加以反驳:谁说中国人穷?你看,一个人留学,带着两个佣人,而且这两个佣人一个是化妆品公司的副总,一个是中学的教导主任,你们国家谁有这个气派?但咱关上门,孔老师严肃地说,大哥大嫂,你们这是把孩子“往火坑里推”呀。对孩子来说,万事依靠父母,那还不如呆在国内。知道历史上什么人平均寿命最短吗?就是自己啥也不会、万事有人伺候的“太平皇帝”。
当然,海外学生多数我看还是知道自己为什么来的,也知道应该怎样读书、怎样生存。君子当“慎独”,特别是在风气下滑的大环境里,保持一分清醒,才能真正克服“异域”的困难,发挥“留学”的优势。成龙唱得好:“我是男儿当机枪。”中国的海外交流史源远流长,咱当不了玄奘大师,也不要当“殉葬”大师,当不了鉴真大师,也不要当“渐蒙”大师吧。
本期博客思考题:
1、鉴真和玄奘,谁的寿命更长?
2、你能写出《围城》里三个人物的名字吗?
3、“焦”字有几种意思?
文章引用自:
评论(247)引用阅读(29068)圈子编辑打印有奖举报
前一篇:有毒的不是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