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望新闻周刊:银行开放当自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3 18:08:36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正在上演一场海内外关注的“生死时速”:在中国金融体系全面进入全球金融市场的最后时刻,囊括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在内的75%中国金融资产,可望成为初具现代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公众持股公司。国有商业银行上市、引入战略投资者等一系列金融改革,使得一直被诟病的中国银行业资产风险大大降低,开始步入市场化运营轨道。

     2003年初,决策层走出以外汇储备注资中、建两行“奇招”,由此中国银行业改革拉开一场世界金融史上数额最大、涉及面最广的资产改造行动。3年来,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按照国际通行会计准则进行自我改造,完善治理结构,提高风险管理技术,推进技术创新……等等。当初步改造后的建行和中行出现在全球资本市场中时,出现的景象是,曾经被国际媒体和评级机构认定为“垃圾”资产的中国银行业资产,受到全球投资者的热烈追捧。   

     正如一家国际著名媒体评价中行香港上市时的盛况所言,“这是中国人的自信、勇气和开放心态在银行改革中结出的硕果。”应该说,中国的银行改革,始终没有离开以我为主的自主意识,和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在决策者的智慧和勇气引导下,使沉屙累累的银行业逐步走出了泥沼。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举措就是外资以境外战略投资者身份参与国有银行改革。通过一定股权让度,中国银行业以开放的心态使得外资积极参与到具体改革中。   

     例如,美洲银行协助建行改进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加强信贷风险资本和授权管理,开发先进的IT运用系统、支持风险和财务管理的分析工具;中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的技术合作包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稽核体系、IT支持等诸方面;汇丰银行已向交行派出六名专家,指导交行的风险管理、审计、内部评级法系统等开发管理工作;工行也将与战略投资者在风险管理等领域开展合作。   

     由于战略投资者进入形成的股权多元化、机构投资者监督、海外上市监管等,使得国有商业银行外部干预逐步减弱、市场约束逐步增强,并开始从正面或“倒逼”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同时,也促进业务创新,并使其内部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向国际方向靠近。

         在上述一系列决策实施过程中,尽管出现过许多波折和争议,但中国的银行改革始终没有偏离“提高中国银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目标,改革的自主性从未动摇。与此同时,外资参股引发的广泛争议,“贱卖论”、“国家安全威胁论”的此起彼伏,在给改革操作者以压力的同时,也激励着改革者时刻紧绷责任心,保证改革的正确方向。   

     也正是这种改革自主意识和提高银行业竞争力的自强动力,会使境外投资者更强烈感受到中国对银行改革成功的决心,增强其参与改革共享“双赢”的信心。   

     古人云“自助者天助”,如果说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成果初显,那么这成果的经验应该是自强意识和开放胸怀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