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苏维埃宫”为什么没有建造起来?(南方周末 2005-2-2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34:08
"苏维埃宫"为什么没有建造起来?
南方周末    2005-02-24 16:08:01

苏维埃宫效果图,高耸入云的是列宁像
□闻一(北京)
对苏联来说,1931年是个欢腾而又喧闹的年份。
这一年,苏联的报刊宣传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建起了强大的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的基础,有了发达的农业,无论从经济的年增长率,还是从发展速度来说,苏联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苏联第一”、“苏联惟一”的思潮和行为急速膨胀,那种曾在“战时共产主义”时期蔓延而后被抑制的“苏维埃世界共和国”的理论和主张又统领了一切,种种梦幻般的想法,“世界革命首都”、“共产国际中心”等等不一而足。
大、高、神圣是这个时代衡量一切的标准。因为只有大、高、神圣才能体现出苏联的强大、第一和不可替代。在当时的莫斯科,有一座大、高、神圣的标志性建筑物,但却不是“无产阶级”的,而是俄罗斯东正教的丰碑——“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它处于莫斯科中心地段,对面就是克里姆林宫,当苏联领导人从红色宫墙里推窗而望,首先见到的却是这一建筑物。
事实上,从1924年春天开始,在纪念列宁的名义下,政府委员会就建议在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的地盘上建造一座有高耸列宁像的宏伟纪念大厦——苏维埃宫。按照委员会的成员、建筑师巴拉辛的设想,这个苏维埃宫应是个各边100×100×100(m)的立方体庞然大物,其面积要超过大教堂,并在顶端耸立70—75米高的列宁像。但那时,苏联政治、经济正处在困难时期,计划就搁浅了。1928—1929年间,也就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刚开始执行的时候,又有人建议在这块风水宝地建造“共产国际大厦”,其高度要超过克里姆林宫中的伊凡雷帝钟楼,这一建议也没得到具体的反应。
到了1930年,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一年年底,联共(布)中央政治局作出决议,把莫斯科划为独立的行政经济单位,指示制定莫斯科的远景发展规划。1931年6月,政治局作出了《关于莫斯科城市经济和苏联城市经济发展》的决议,其中明确提出要把莫斯科的建设当成苏联社会主义体制下城市建设的样板和实验室来抓。这次,领导人的目光准确地落在了“苏维埃宫”的建造上。建筑学会的一位领导人不失时机地再次提出了苏维埃宫的建造问题。他建议把大教堂所在的广场改造成比红场更大的广场,在广场上建起一座天下第一的宫殿——苏维埃宫。他的建议得到了政府的全力支持,随即展开了苏维埃宫设计方案的竞赛工作。为了体现苏联是个世界第一流大国,设计方案的征集是面向全世界的。在400多个各国设计者的方案中,苏联建筑师约樊高中榜首。
约樊的方案很好地体现了大、高、神圣的特色。就大而言,它要囊括大教堂及其周边地区,无论是建筑物本身还是内部空间都将超过苏联现有的任何建筑物。就高而言,它不仅要超过克里姆林宫,而且要超过世界上现有最高的建筑:苏维埃宫高达415米,比埃及胡夫金字塔高278米,比德国科隆教堂高255米,比罗马圣彼得教堂高272米,比巴黎埃菲尔铁塔高95米,比纽约帝国大厦高8米。
约樊的设计全方位地满足了设计的期望与追求。也许,卢那察尔斯基的一番话是当时领导人中间共同的想法和愿望:“当我们想到要推倒基督救世主大教堂时(由于它是个庞然大物,又有金顶,所以成了从远处尤其是从列宁山上眺望的最佳景点),这样做的理由不完全是因为在这里找到了建造我们所需要的伟大苏维埃宫的最佳地点(这个宫也许会成为一个人数极为众多的集会地点,这是符合我们人民代表大会制民主的真谛的),也是为了给莫斯科一个无与伦比的大厦,给莫斯科这个红色首都一座可见的建筑丰碑。”所以,当苏维埃宫还在进行设计竞赛时,1931年12月5日,政府就迫不及待地把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炸毁了,留下了一片废墟。
然而,这座苏维埃宫在“4年3个月提前超额完成”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在斯大林执政期间和去世前,都没有出现在苏联领导人期望它耸立的那个中心地区,空留一片废墟,一片积满了水和长满了草的市中心地段。只是赫鲁晓夫看不惯,才在这块地盘上建造一个直径130多米,深6米多的“莫斯科游泳池”,并于1960年对公众正式开放。苏联解体后,为了纪念莫斯科建城850周年,当局又毁了游泳池,把那座基督救世主大教堂又原模原样地恢复了起来。
为什么苏维埃宫最终未能建造起来?
提出要建苏维埃宫的岁月,苏联在经济上遭遇了重重困难。在“把富农作为一个阶级来消灭”和完成“农业全盘集体化”的1930和1931年,农业并没有取得领导者所期望的成就,相反却是灾荒遍地,大规模的歉收,进而灾难性地影响到对城市居民的供应、多种工业产品的原材料供应。由于燃料能源出现严重困难,工业生产受阻,从1932年起,“工业化”的速度急剧下降。再一次恢复居民的粮食、工业品的凭证供应制就是证明。
不是从实际而是从“苏联第一”、“苏联惟一”的追求出发,于是,那种建造世界一流的、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苏维埃宫”之类的设想和做法就接踵而至。然而,“苏维埃宫”超越了苏联发展的真实需求和可能性,也超越了人们认识和接受的需求和可能性,所以它就永远成了纸上的东西。
http://www.nanfangdaily.com.cn/zm/20050224/wh/ydws/200502240074.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