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皮肤病都有哪些症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13:21:19

常见皮肤病都有哪些症状?

皮肤病的症状分为自觉症状和他觉症状两种。自觉症状是指患者的主观感觉如瘙痒等;他觉症状是指医生检查所见的各种皮肤损害如皮肤丘疹、糜烂等,是诊断皮肤病的重要依据。
一、自觉症状
 () 瘙痒:是最常见的自觉症状,痒的程度轻重不一,有阵发性和持续性,局限性和广泛性。痒的发生机制一般认为:
1.由表皮内真皮浅层的游离感觉神经末稍,接受刺激通过侧脊丘束传至视丘和感觉中枢引起痒感。
2.与机体释放某些化学物质如组织胺、激肽和蛋白酶等有关,尤其是蛋白酶起着重要的化学介质作用。它在表皮、血液、细菌及真菌中都有存在,创伤或某些原因可在组织中释放活化,产生皮肤瘙痒。
瘙痒常见于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扁平苔藓、外阴肛门部瘙痒等。
() 疼痛:有学者认为,痛觉和痒觉可能是同种神经传导。当刺激程度小于痛阈时表现为痒感,大于痛阈时表现为疼痛。疼痛常见于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如疖、丹毒,病毒性皮肤病,如带状疱疹等。
二、他觉症状
在皮肤表面所程现的各种症状,称为皮肤损害或皮损。原发性皮损是指首先出现的原始性损害;继发性皮损是由原发性皮损经过搔抓、感染和治疗等进一步产生损害或好转的结果。认清主要皮损对皮肤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颇有帮助。
() 原发性皮损
1
、斑疹:仅指皮肤的颜色变异,既不隆起,也不凹陷,病理改变多在表皮和真皮浅层。色素增多的有黄褐斑、雀斑等;皮下出血形成的斑疹称紫癜;纹身称人工色斑;色素减少的有白癜风、白化病
2.丘疹:是高出皮肤表面的坚实隆起,一般直径不超过1厘米。可由炎症浸润、代谢异常或皮肤变性所致。病理改变多在表皮或真皮上层。有丘疹呈扁平圆状如疣类、色素痣;有的为多角形如扁平苔藓等。
3.水疱:为局限性高出皮肤表面、表皮内含有液体的损害,直径在1厘米内的为小疱,大于1厘米的称为大疱。水疱一般发生在表皮内。水疱常有细菌、病毒、疥虫及变态反应引起,如接触性皮炎、带状疱疹等,愈后不留瘢痕。
4.脓疱:大小、深浅与水疱类似,是含有脓液的疱,周围带有炎性红晕。脓疱大多因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如脓疱疮,毛囊炎和痤疮等。
5.结节:是圆形或类圆形较硬的局限性突起,其位置较丘疹深,位于真皮或皮下组织,常为炎性浸润或代谢产物聚积所致,其大小不一。如皮肤结核、结节性黄色瘤及肿瘤等。
6.囊肿:是真皮内或皮下组织的囊腔样结节,可高出皮肤表面,呈圆形或椭圆形,触之有弹性感。内容物可为液体,也可为半固体如腱鞘囊肿、皮脂腺囊肿等。
() 继发性皮损
1.鳞屑:主要为角化脱落的上皮细胞。当皮肤炎症或其他损害时,可形成明显的易察觉的鳞屑。鳞屑的大小、厚薄和多少因不同的皮肤病而异。花斑癣的鳞屑象糠秕状;剥脱性皮炎的鳞屑宛如干裂翘起的地皮;银屑病的鳞屑白如云母状等。
2.痂皮:是水疱、脓疱以及糜烂面等,皮肤损害的浆液、脓液及血液和脱落坏死组织所致,它们干涸后形成浆液痂、脓痂及血痂等。
3.糜烂:是水疱和浅在性脓疱破溃失去上皮所形成,表面潮红、湿润并有渗液,愈后不留瘢痕。
4.溃疡:是深达真皮和皮下组织的局限性组织缺损。溃疡的大小、形状及深浅,随病因和病情发展而异。表面可有浆液、脓液和坏死组织,或有痂皮覆盖,边缘常不规则。烧烫伤、皮肤结核、三期梅毒、化脓性皮肤病、小腿静脉严重曲张及皮肤癌均可导致溃疡发生。
5.瘢痕:深层组织缺损后,在组织修复中,由新生结缔组织代替原有失去的皮肤组织,称为瘢痕。分增生性(肥厚性)瘢痕和凹陷性(萎缩性)瘢痕,前者较硬而高出皮面,后者较正常皮肤稍凹下,表皮薄而柔软。瘢痕表面无正常皮纹,也无附属器。
6.苔藓样变:有些慢性瘙痒性皮肤病,由于长期刺激、磨擦、搔抓等,可使皮肤增厚、粗糙,皮肤纹理加深增宽,形成多角形片状扁平丘疹,称为苔藓样病变,如神经性皮炎。
上述皮肤损害,不是孤立的,经常是先后或同时存在,有时由一种皮损演变为另一种损害

 

【白癜风发病原因】

  白癜风的病因到目前为止还不十分清楚,归纳起来有九大因素:遗传因素;精神神经因素;化学因素;酪氨酶、铜离子相对缺乏因素;感染因素;外伤因素等等。可见,白癜风的发病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病人查不出任何诱发因素。我们研究发现,白癜风患者不论发病在什么部位,都与微循环障碍有关系。我们在研究治疗药物时,着力在改善微循环上下工夫。根据临床观察,本病病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工业污染:工业排污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近年来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之一。工业生产排放的未经处理的废气、废水 ,以及迅速增长的机动车辆排放的尾气均含有许多有害于人体的物质,如二氧化硫、强酸、强碱、铅、砷、汞、苯、酚等化学或重金属毒物会直接对人体造成伤害。近年来,发现大量排放的氟类制冷剂破坏了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导致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到地表面,即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以上诸因素都是皮肤病发病率增高的原因。

  二、农业污染:农作物过量的使用化学药品,如杀虫剂、杀菌剂及催熟剂等,肉食家禽过量的喂食生长激素宰杀后在体内的残留,对人体健康均会造成不良影响。

  三、小食品及饮料小食品及饮料对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健康有明显的影响,其原因是:

  1)干扰儿童正常饮食规律,小食品饮料香甜可口,儿童将其做为零食随时食用,久之则不能按时间正常用餐,打乱了正常饮食规律。

  2)久用伤脾胃:小食品饮料多属甜味食品,中医认为久用甘甜之品会导致胃热积滞、食欲下降、甚至厌食、偏食。长期偏食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因营养不良而使免疫力下降,即影响身体正常发育,又会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

  3)有的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小食品会含有许多化学添加剂,如染色剂、防腐剂、甜味剂等会给儿童身体造成直接伤害。

  研究者发现一些毒物吸收后,通过抑制体内某些酶的活性而使黑色素细胞合成障碍,也可能对黑色素细胞直接造成损伤。从目前各国发病率可以看出,环境与食品的污染与本病有较大关系,人口密度高和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印度发病率居世界首位,中国和日本次之,西方发达国家发病率较低。我国各重工业城市,石油产区,沿海地区发病率明显偏高。

  四、内分泌与免疫功能失调:某些致病因子(化学及重金属毒物)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衡,产生抗黑色素细胞抗体,造成黑色素细胞损伤、脱失而发病。被损伤的黑色素细胞可再释放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抗黑色素细胞抗体,使更多的黑色素细胞被破坏,因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病情进一步发展。人体免疫应答反应是较复杂的生理病理过程。此外长期的心理压力、精神创伤也可导致机体神经体液调节失衡,内分泌紊乱而发病。

  五、微量元素缺乏:微量元素是参与机体新陈代谢中间环节的活性物质,如铜、锌、硒、碘等,它们直接参与黑色素细胞的合成,还有保护黑色素细胞免受重金属毒物损伤的作用。研究证明,微量元素缺乏和比例失调都可导致黑色素细胞合成障碍。

  六、神经精神因素:现代生活节奏使部分人心理负担过重,经商者,每遇到生意不佳而焦虑;做工者,时有担心失业而忧愁;机关工作人员,因人际关系及升迁而思虑过度。一些人心胸虽然宽广,心理承受能力很强,但遇到突发事件的巨大打击,超出心理承受限度,也会陷入苦闷之中。长期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过度紧张,能导致机体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紊乱而发病。此外,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压力,无规律的夜生活及不良嗜好,使机体经常处于过度疲劳状态也是原因之一。

  七、遗传因素:临床观察,仅少数病例与遗传有关,但不影响本病的治疗。

  八、中医理论:中医认为,白癜风的发病是机体内外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内因为肝脾肾虚,多由肝血虚、肾阳虚、肾气不足、致令机体阴阳失衡,气血失和,在此基础上湿热风邪乘虚而入,客入肌肤,闭阻经络血脉,肌肤不得温煦,皮肤毛发失养致黑色素脱失而成白斑,中医治疗比较有效的是白癜扶正散,该药养肾补血使机体达到阴阳平衡,但该药药方尚未公开,在清朝时期此方即已因治愈较多的白癜风患者而在一方闻名。

九、外伤:烧伤、烫伤、刀刺伤、蚊虫叮咬、感染后皮肤形成白斑。外伤为诱发因素,是在肌体气血不和的基础上而发病。

 

白癜风发病机理】

  白癜风虽然是一种皮肤病,但无论是西医学,还是中医学,都认为白癜风的发病机理在于体内,单纯性的对外表的治疗很难达到治愈的目的。

  简单叙述如下:

  1.西医学认为,白癜风与遗传有关。安徽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将中国汉族人白癜风的易感基因定位于4号染色体长臂上,这是世界上第一次确定的第一个中国汉族人白癜风易感基因位点。这一成果对确定中国汉族人白癜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明确不同种族之间疾病遗传背景差异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同时为最终控制本病奠定了坚实的理论依据。

  诱发白癜风发病的因素主要的有:精神紧张,外伤,手术,长期强短波紫外线照射,各种电离辐射,某些化学物质刺激,过敏,其它皮肤病如牛皮癣等,某些内脏疾病尤其是甲状腺疾病,营养不良等等。西医学经多年的免疫学研究,目前已经证实白癜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系指自身的免疫系统破坏自身的细胞、组织、器官而导致的疾病。具体到白癜风来讲,免疫系统破坏的是自身的色素细胞,导致局部的色素细胞减少、功能减退,如果发病时间较长或者病情暴发性进展,可导致局部的色素细胞完全消失,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局部的皮肤则不可能再出现色素。这个原理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什么白癜风发病时间越长越不容易出现色素。

  2.中医学一般认为白癜风的发病机理在于体内风邪炽盛,发之于表而生。

  白癜风的病机在于风邪内袭,导致气机运行不畅,气滞则血瘀,血瘀则脏腑功能失调;加之其风邪炽盛,易生寒邪,寒凝血脉,血不养肤,以上病机导致皮肤失荣、失养,终致此病,欲愈,须扶正也。表现为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白斑,色白如瓷,与周围皮肤黑白分明,极其难看。有时白斑静止不动,有时又突然发作,迅速增多,变化莫测。此既中医学所谓“风善行而数变”也。

  白癜风在中医文献中又称“白癜”,或“白驳风”。早在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即有对本病的描述,并将它形容为“白毋腠”。《素问.风论篇》曰:“风气藏于皮肤之间,内不得通,外不得泄”,久而血瘀,皮肤失养变白而成此病。《诸病源侯论》谓:“白癜者,面及颈项身体皮肉色变白,与血色不同,亦不痒痛,谓之白癜”此亦是由“风邪搏于皮肤,血气不和所生也”。明确阐明了本病的病因病机。《外科真铨》也有“白驳风……,其色驳白,形如云片,亦无痛痒”的记载。《医学金鉴. 外科心法》指出:“此症自面及颈项,肉色忽然变白,状类癍点,并不痒痛。若因循日久,甚至延及全身。由风邪相搏于皮肤,致令气血失和”近代医家在继承其学说的同时,又有了新发展,提出了本病发病的三大看法:一是肝郁致病论;二是血瘀致病论;三是脏腑功能失调病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