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延高:业余进行文学创作 愿做实力创意诗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06:46:57
车延高:业余进行文学创作 愿做实力创意诗人 2010年10月21日 08:03 汉网-长江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记者:为何参加鲁迅文学奖评选?

车延高:我参与是出于对诗歌的热爱。

记者:获奖有什么感受?

车延高:从政和从文是可以相得益彰的。我作为公务人员,能够获得鲁迅文学奖,我觉得是社会对公务人员热爱文化,学习文化,支持文化给予的鼓励。每个人都有热爱文化的权利,公务人员既要不断增强执政能力,也要练就一定的执笔能力。

记者:诗歌是怎么写出来的?

车延高: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文学创作的,每天能够支配的固定时间只有早晨5点10分到7点40分。这段时间是黑夜和白昼交接的临界点,也是休息结束和忙碌开始的转换期。我每天都会很自觉地挤进这短暂的自由空间里耕耘。很多我喜欢的诗句都是从黎明的亮光里孕育出来的。

记者:喜欢什么风格的诗人?

车延高:我认为,就大多数人而言写作风格是因人而异的,不能强求一律。在诗歌创作中不能说一个诗人只恪守于一种稳定的风格就是成熟,我认为,能依照自己所长,把一种专属的风格写到极致是一个成熟的诗人。但若能在此基础上突破,于大胆的尝试中进入另一种风格或更多的风格,这应该说是成熟之后的再成熟。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创作突破。

所以我曾说过一个观点:如果两本水准相同的诗集不署名出版,一本诗集到了读者手里,捧卷一读就知道是谁写的,那么作者一定是个很有特性的诗人,我只去他诗中寻找借鉴。另一本到了读者手里,读后一致认为是几个人合写的,那么作者一定是很有实力和创意的诗人。我愿为后者折腰。

中篇小说《琴断口》梗概

琴断口是汉阳的一个地名,这个地名来源于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而小说《琴断口》讲的故事却是残忍的。故事发生在一个冬天的下雪的早晨,一个特定的历史“断口”:一座白水河上的桥断了。因为这断桥,第一个过桥的杨小北和第三个过桥的马元凯受伤,第二个过桥的蒋汉死了。而这三个男人都与一个女人米加珍有着密切的关联:蒋汉是她青梅竹马的初恋情人,杨小北是她的第二任男朋友,马元凯是她和蒋汉从小玩到大的朋友。杨小北和马元凯过桥都是因为要到河对岸的公司加班,而蒋汉过桥却是赴杨小北之约——就米加珍来个了断。因为这样一个桥断了,因为一死两伤的结果,因为杨小北与蒋汉的死的间接关联,所有人的命运都改变了。

深深相爱着的米加珍和杨小北结了婚,然而这已成为一段没人祝福的有着深深原罪的婚姻,经过重重曲折,杨小北终于挣脱迷茫,离开了米加珍,远赴南方,这时他才深深体会到米加珍外公关于知音的断语。他在给米加珍的信中套用外公的话:“我们以前距离太近,彼此是敌人,现在相距遥远,我想我们可能会是知音。”米加珍无法回答,她在信角写了个编号“1”,然后将信扔进了抽屉……

诗歌集《向往温暖》摘选

琴断口

不去考证那把古琴损坏的程度/只问,有没有人想去修复它/琴断口不仅是过去的地名/它有强调的口吻,在等一句对白/断过的弦可以在断过的地方接上/是啊,知音死了,还有那么多人要活/灵巧的指头为什么不劝劝生锈的心/水流向前,生者不该被昨天伤害/一个亡魂也不该让你拒绝活着的人/泪突然间醒的,从楚国的眼眶落下/月湖盛满夜的沉重,月影梳理野草/伯牙、子期就坐在记忆守护的坟上/灵魂洁净,两袖清风/真正的符号夷为平地,尘埃/覆盖一切/现在空和有是相逢一笑的剑与鞘/两颗心的想念缔约,废除了距离/琴断口,你的流水有韵/述说一柄古琴摔出的佳话/听话听音,我知道今天一定比昨天重要/弯腰,我把时间扶起/去古琴台拨弦,听高山流水

我咬着牙齿发誓

云层上,比萨饼一样诱人的月亮/让肚里的胃酸思考饥饿/有一张焦黄的脸出现在五十年代/浮肿的绿色,把一颗麦粒嚼了一天/我一口一口地吮她的奶,她/一口一口地咽野菜/到我戴上了红领巾,她就病在床上/脸上的微笑很累,像饥饿留下的后遗症/那时我咬着牙齿发誓/长大了,把祖国种满麦子/让我的妈妈天天吃上馒头/妈妈可怜,没等到这一天/她提前住进了墓地/死前她反复叮嘱:别占地,多种些麦子/所以坟地修得简单,就一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