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科学家---师昌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21:36:24
师昌绪
百科名片
   师昌绪 院士
师昌绪,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国务院明令禁止回到“红色中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著名的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等,现为国家基金委特邀顾问、金属所名誉所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名誉主席、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理事长、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会长等。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副院长,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院长。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
中文名: 师昌绪
国籍: 中国
出生地: 河北省徐水县
出生日期: 1920.11
职业: 著名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
毕业院校:国立西北工学院
重要事件1: 1994年担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重要事件2: 199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长
目录
简介经历学术兼职生平介绍科学生涯学术成就荣誉成果学术奖励荣誉称号
简介
经历
学术兼职
生平介绍
科学生涯
学术成就
荣誉成果
学术奖励
荣誉称号
展开
  师昌绪 院士
编辑本段
简介
师昌绪,金属学家,材料科学家。直隶(今河北)徐水人。1945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2年获美国欧丹特大学冶金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历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委员、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合金钢、高温合金及材料强度的研究工作。领导研制成功中国第一代铸造多孔气冷涡轮叶片,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编辑本段
经历
师昌绪,男,著名金属学及材料科学家,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中国科学院金属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新中国成立时:
师昌绪是美国国务院明令禁止回到“红色中国”的35名中国学者之一。
1920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徐水县。
抗战前,就读于保定师范。
抗战初期,师昌绪又进入流亡中成立的冀绥平津联合中学(后改名为国立第一中学),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活动。
1941年,高中毕业,师昌绪认为中国要强盛,就必须有自己的钢铁工业。
1941年,考入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38年7月,焦作工学院(今中国矿业大学)、北洋工学院(今天津大学)、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今东北大学)于抗战爆发后西迁在西安合并组建,1950年大部院系搬出后发展为西北工业大学】。
1945年,毕业后,做为全班第一名,他被推荐到资源委员会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从事炼铜工作。
1947年,调到鞍山钢铁公司。
1948年,利用1946年考取的出国资格,赴美留学。
1949年,在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获硕士学位。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他倍受鼓舞,那时他曾准备应北洋大学的聘请回国任教。
1952年,又在欧特丹大学获博士学位。
1952年,由于抗美援朝,美国不许留美中国学生回国,他不得不受聘于麻省理工学院冶金系从事合金钢及其相变的研究。与此同时,他还和一批留美的爱国科学家同美国当局不屈不挠地斗争了三年。最后他们联名给周恩来总理写信,表达他们迫切要求回国的强烈愿望,这封信由他送往印度驻美大使馆转交国内。
1954年,日内瓦会议期间,我国政府据此向美国提出无理扣留中国留学生的抗议,迫使美国同意他们回国,接着是中美大使级会谈,为中国留美学生自由回国打开了大门。  师昌绪 院士
50年代,他曾先后被选为沈阳市政协委员、辽宁省政协常委。
1955年6月,师昌绪院士回国后,长期在中科院金属所工作,历任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所学术委员会第二、三届副主任、第四届主任、第五届顾问等职。
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曾任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
1963年开始,曾当选为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2年,创办并兼任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
1984年,调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
1986年,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嗣后被聘为该会特邀顾问。
1994年,当选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长[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等职。
现为: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研究员、特邀顾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名誉所长。
编辑本段
学术兼职
中国金属学会理事及常务理事;  师昌绪 院士
中国材料科学学会理事长、荣誉会员;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名誉理事长;
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主席;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理事长;
两院资深院士联谊会会长;
国家科委冶金专业组、冶金材料专业组及材料学学科组的成员;
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选拔和评估工作专家组组长;
国家发明奖及自然科学奖评委;
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委会副主任;
《金属学报》(中、英文版) 主编;
《中国材料大辞典》主编;
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编委会副主任;
中国大百科全书《材料科学技术卷》主编;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C-MRS)的创始人之一;
创建了包括27个有关学会的“中国材料联合会”,并任第一任主席;
清华大学、东北工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及北方交大等七个大学的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
《能源材料》、《中国金属科学与技术》 ( 英文版)、《中国科学基金》、《自然科学进展》 (中英文版) 等刊物并任主编;
编辑本段
生平介绍
师昌绪1920年11月15日生于河北省徐水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家庭。小学毕业后考入保定师范学校(保定二师),该校除了有较高教学水准外,还强调生产劳动教育,这对师昌绪日后所形成的艰苦朴素与热爱劳动的品格有很大影响。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随家人流亡河南,进入豫西淅川国立第一中学。该校学生中多数是平津冀等省市的流亡学生,他是其中一名活跃分子,积极参加、领导军训和下乡宣传抗日活动。中学毕业后,师昌绪于1941年考入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因学习成绩优异,成为全校5名“林森奖学金”获得者之一。毕业后被保送到资源委员会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1947年转到鞍山钢铁有限公司工作。1948年8月赴美留学,进入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学习。次年5月获硕士学位,并获麦格劳·希尔(MeGraw-Hill)奖。1950年进入欧特丹(Notre Dame)大学任研究助教,同时攻读博士学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北洋大学聘他回国任教。因正值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美国政府禁止中国留学生回国,师昌绪只好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在著名金属学家M.科恩(Morris Cohen)教授指导下从事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与张兴钤、李恒德等人组织有志回国的留学生,联名写信给周恩来总理,表达要求回国的强烈愿望。这封信成为中国政府在1954年5月日内瓦会议上抗议美国无理阻挠中国留学生回国的依据,后经中美大使级华沙会议,为中国留美学生回国打开了大门。 1955年6月,师昌绪回国,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当时正值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高潮,金属所在李薰所长领导下,以大部分力量投入直接为国民经济服务工作,师昌绪被指定为金属所在鞍钢工作组的负责人。他的专长本是物理冶金学,而新的任务却涉及到炼铁、炼钢、轧钢等工艺问题,他毫不犹豫地挑起这副担子,领导全组完成了多项重要课题,显示出他知识渊博与处理大生产问题的能力。1957 年,金属所的研究工作重点转向军工尖端材料的研究。他被任命为高温合金研究组的负责人,兼任合金钢研究室主任。从此,他开始从事高温合金及合金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30余年来,他在科研活动方面的特点是:既重视新合金成分设计,又努力发展新工艺;既努力发展新合金品种,又重视应用基础研究;既从事科研课题的实验研究,又十分重视新合金推广应用。80年代后,他以更大的精力投入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研究,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55年6月,师昌绪回国,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当时正值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高潮,金属所在李薰所长领导下,以大部分力量投入直接为国民经济服务工作,师昌绪被指定为金属所在鞍钢工作组的负责人。他的专长本是物理冶金学,而新的任务却涉及到炼铁、炼钢、轧钢等工艺问题,他毫不犹豫地挑起这副担子,领导全组完成了多项重要课题,显示出他知识渊博与处理大生产问题的能力。1957 年,金属所的研究工作重点转向军工尖端材料的研究。他被任命为高温合金研究组的负责人,兼任合金钢研究室主任。从此,他开始从事高温合金及合金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30余年来,他在科研活动方面的特点是:既重视新合金成分设计,又努力发展新工艺;既努力发展新合金品种,又重视应用基础研究;既从事科研课题的实验研究,又十分重视新合金推广应用。80年代后,他以更大的精力投入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研究,对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编辑本段
科学生涯
50年代后期,中国作出了高温合金生产立足中国的决定。师昌绪作为金属所高温合金研究组的负责人,从1957年起一方面带领金属所小分队常驻在抚顺钢厂,参加由冶金部主持的航空发动机的关键材料——高温合金联合攻关活动,同钢铁研究院、航空材料所有关人员一道,解决了中国最早试制开发的高温合金GH30的质量问题,继而对GH37、GH33、GH49、GH44等高温合金展开了试制工作。另一方面,在所内进行一系列研究与开发工作,如利用金属所1957年进口的真空感应炉,在中国率先进行铸造高温合金的研究,并于1959年研制出一种不含钴而其性能达到国际水平的镍基铸造涡轮叶片高温合金。 镍、铬是高温合金及合金钢常用的金属元素,当时中国稀缺,国外对中国进口实行禁运政策,使得中国在发展高温合金及高合金钢等关键材料方面十分艰难。针对这种情况,师昌绪提出了“以铁基代镍基高温合金及发展不含或少含镍铬的合金钢”的倡议。他利用中国拥有丰富资源的稀土元素,开展了“稀土在镍基高温合金中的作用”的研究,并与抚顺钢厂合作率先开发了一种铁基高温合金-808(GH135),代替了用量很大的镍基合金GH33,作为航空发动机关键部件——涡轮盘,投入了批量生产,装备了数以千计的发动机。他还在发展中国铁基高温合金的冶炼、压力加工、拉削与切削等工艺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期,钢铁研究院、上海钢研所及航空材料研究所也分别研制成功铁基高温合金GH130、GH302及GH140,其中GH140得到广泛应用。在师昌绪指导下,于60年代末金属所又研制出一种用于涡轮盘的铁基高温合金761,该合金的屈服强度高,并可在700℃长期工作,处于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现在为中国先进发动机所试用。
金属所科研人员为“东风13”发动机,开发一种比GH49 性能更高的变形合金539,但存在着变形困难、成材率低等问题,师昌绪提出了包套挤压工艺方案,即在合金锭的外面包一个低碳钢外套,既可保温,又可起到润滑作用。在三向应力作用下,几乎任何难变形的合金锭均可挤压出棒材来。但由于50年代末,中国当时所拥有的挤压机能力太小,不可能提供出可应用之材。后来,这种包套工艺被扩展到包套轧制工艺,因而为中国变形高温合金的开发提供了新途径。
1964年,金属所接受了航空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荣科提出的“设计——材料——制造一体化”方案建议,将金属所、410 厂及六院二所组织在一起,通力合作研制出精密铸造多孔气冷涡轮叶片,使中国发动机性能提高一步。仅金属所就组织了上百名科技人员一起攻关,由师昌绪、胡壮麒“挂帅”。在研制过程中遇到许多技术难题,如型芯材料的选择,因在近100毫米长的叶身中,要均匀地排列粗细不等9个小孔,最细的直径仅0.8毫米,而在侧面进气口处还要有一个弯角。这种空心叶片比美国生产的那种从底部进气的短叶片型芯制作工艺要难得多。究竟采用何种材料制作型芯,他们查阅了许多资料也未解决。此时,他们从一美国杂志上刊登的一幅出售不同规格的细石英管的广告中得到启示,决定采用石英管做型芯材料,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此外,在型芯定位、造型、浇注、脱芯、壁厚测量以及断芯的无损检测方法上均作了细致的研究。仅用1年多时间,中国第一代铸造多孔空心叶片在金属所实验室诞生了。经过“吹风”试验与发动机厂试车,证实了空心叶片比实心叶片的表面温度降低了100℃以上,满足了设计要求。接着,师昌绪等又解决了生产中的成品率及合金质量等问题,10年后,国家把空心叶片生产转移到贵州基地,三机部仍点名由师昌绪带队,为其解决技术问题。当时贵州基地生活清苦,师昌绪全然不计较,日夜工作在车间里,分析技术难点、制订操作规程与建立检验标准。由于他的表率作用和科学态度,经过几个月的努力空心叶片生产终于突破了技术关,其成品率甚至超过已投产数年的实心叶片。1965年空心叶片研制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在世界上第二个采用铸造空心涡轮叶片的国家,直到90年代,中国主要歼击机发动机仍采用该工艺制作涡轮叶片,而且向国外大量出口。80年代初,英国著名航空发动机制造厂家罗·罗公司的总设计师胡克教授,当其参观中国研制的铸造空心叶片后,感慨地说:“单凭见到这一实际成就,就不虚此行。”该项成果具有独创性,因为参加该项课题组的人,包括师昌绪在内,没有一个人见过这种多孔叶片,更不要说它的制造工艺了。
70年代初,师昌绪等与无锡动力厂合作,承担了中国第一代耐热腐蚀合金(IN 738)制作大型涡轮叶片的研制,并用于南京汽轮机组。
师昌绪在从事航空用、民用高温合金研究开发的同时,在新型高合金钢方面也同样进行了大量研究开发工作。1958 年,他与姚汉武开发的不含镍的奥氏体耐蚀钢OCr17 Mn14Mo2N,用在尿素工业设备上,具有优异的抗蚀性。经中小型尿素厂推广后,获得好评。为了研究该种钢在尿素生产过程中,在缺氧条件下仍具有优异耐蚀性机理,他们曾设计与制造了一套在线测试电化学的精密装置,安装在南京化肥厂,并探明了耐腐蚀的原因。师昌绪多次在现场解决冶炼、热加工等问题,为铬锰氮钢的研制和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师昌绪与李有柯等还开发了铬锰氮系耐热钢和无磁铬锰氮系高强度不锈钢,前者用于工业炉,后者用作潜艇桅杆。在师昌绪的指导下,张彦生、李依依等于1959年开始从事铁锰铝系奥氏体钢的研究,通过相图、相变规律、组织结构和各种性能的系统研究,表明这类钢在液氮温度下比镍铬不锈钢具有更好的韧性,是一种良好的低温材料;作为耐热材料,其性能不亚于铁铬镍基高温合金A286;作为无磁材料,其性能优于镍铬不锈钢。为了推广该钢种,对其冶炼、压力加工和焊接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艺制度,从而推动了全国铁锰铝系奥氏体钢的研究与发展。
70年代初,师昌绪等与无锡动力厂合作,承担了中国第一代耐热腐蚀合金(IN 738)制作大型涡轮叶片的研制,并用于南京汽轮机组。
师昌绪在从事航空用、民用高温合金研究开发的同时,在新型高合金钢方面也同样进行了大量研究开发工作。1958 年,他与姚汉武开发的不含镍的奥氏体耐蚀钢OCr17 Mn14Mo2N,用在尿素工业设备上,具有优异的抗蚀性。经中小型尿素厂推广后,获得好评。为了研究该种钢在尿素生产过程中,在缺氧条件下仍具有优异耐蚀性机理,他们曾设计与制造了一套在线测试电化学的精密装置,安装在南京化肥厂,并探明了耐腐蚀的原因。师昌绪多次在现场解决冶炼、热加工等问题,为铬锰氮钢的研制和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师昌绪与李有柯等还开发了铬锰氮系耐热钢和无磁铬锰氮系高强度不锈钢,前者用于工业炉,后者用作潜艇桅杆。在师昌绪的指导下,张彦生、李依依等于1959年开始从事铁锰铝系奥氏体钢的研究,通过相图、相变规律、组织结构和各种性能的系统研究,表明这类钢在液氮温度下比镍铬不锈钢具有更好的韧性,是一种良好的低温材料;作为耐热材料,其性能不亚于铁铬镍基高温合金A286;作为无磁材料,其性能优于镍铬不锈钢。为了推广该钢种,对其冶炼、压力加工和焊接等方面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艺制度,从而推动了全国铁锰铝系奥氏体钢的研究与发展。
编辑本段
学术成就
师昌绪院士是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发展了中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领导开发我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可用作耐热、低温材料和无磁铁锰铝系奥氏体钢等,具有开创性。
50年代  2004年6月 获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
,为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在他主持下,开展了钢中夹杂物生成过程的研究,参与建立了钢中夹杂物鉴定方法;为减少沸腾钢钢锭中硫的偏析,在生产条件下,他试验成功了加压凝固和振动凝固的新工艺;他领导科技人员,于大连钢厂在我国首先建立了小型倾斜式连续铸锭机。
50年代末,金属所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主要力量转向从事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我国当时缺镍无铬,他领导的研究室研究了一系列可以节约和取代镍铬的新材料。
1958~1966年,在他指导下,研制成功了我国第一个铁基盘材合金-808,代替了用量很大的镍基合金。“文革”期间,他受到极不公正的待遇。
可是在70年代,为了808的推广,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他率领科技人员长期驻厂,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制成了几千个涡轮盘。
70年代,又研制成功了具有国际水平的高强度铁基高温合金-761。
1958年,还研制出一种不含镍的铬锰氮不锈钢,在尿素工业设备上表现出优异的抗蚀性。
在他领导下,还研制成功了完全不含镍铬的铁锰铝系奥氏体钢,可用作低温钢、耐热钢和无磁钢。
在我国经济三年困难时期,由于苏联撕毁合同撤退专家,停止供应高温合金,致使我国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生产遇到很大困难。他奉命率领金属所小分队去抚钢参加变形高温合金攻关组,他不畏劳苦,早出晚归,来往于沈阳、抚顺之间,以致患了肾盂肾炎,他抱病坚持,为GH30、GH33、GH37、 GH44 和GH47等镍基高温合金的试制和高温合金生产立足国内做出了贡献。
他还重视研究材料在使用中发生的问题。
1958年,他研究的高温合金的包套挤压工艺,为我国变形高温合金的加工工艺研究探索了道路。
1965年,他研究的喷丸再结晶处理,使410厂数千片GH33叶片免于因晶粒度不均匀而报废。
1972年,在他指导下,金属所建立了低周疲劳,周期持久,振动载荷持久,有平均应力的疲劳等项测试技术,为高温合金在接近使用条件下的力学性能的测试开辟了新领域。  师昌绪 院士
他重视基础研究工作,并注意把基础研究成果用于新材料的发展。结合铸造合金,他提倡金属的凝固过程的研究,在这种思想指导下,1979~1985年,朱耀霄等开展关于“微量元素在高温合金凝固过程中的行为”的研究,在国际上首先发现了某些微量元素对高温合金中合金元素的偏析作用, 从而发展出M17F、DZ38G、M38G、M40等四种低偏析镍基铸造高温合金,为我国航空工业和工业燃气轮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他密切注视国际科学技术发展的新动向,及时组织力量开拓新的研究领域。
80年代初,在他的倡导下,中科院金属所建立了大功率激光器和高速气体雾化急冷金属粉末技术和装置。
1984 ~1987年,他又指导金属所开拓了高强深冲汽车薄板钢研究,研制出P1、P2、P3三种薄钢板,可以大量节约钢材和油料。
多年来,他对科技管理工作地行过认真的深入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见解,在更高的层次上推动了科技事业的发展。
他为金属所确立了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向,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的方针,并大力更新设备,对金属所发展成为一个学科比较齐全,人才比较集中,技术装备配套,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应用、开发基地起了很大作用。他还提出要把腐蚀所办成开放型研究所,为该所的成长发展指明了道路。
早在60年代初期,他就是国家科委冶金专业组、冶金材料专业组及材料学学科组的成员。
他多次参与或主持了国家技术科学规划、材料科学规划及新材料规划的制定工作。
1988年,他参与制定科技长远规划,主持制定新技术革命新材料规划。
在北京工作期间,作为专家组长,他主持了我国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选拔和评估工作,是863计划新材料领域的特邀评估专家。
他曾任国家发明奖及自然科学奖的评委,现任国家自然科学奖评委会副主任。
他一贯重视人才的培养,在工作中注意发挥科技人员的个人专长和创造能力。
几十年来,在他的指导下,晋升为高级职称的上百人。他一回国就参加研究生培养工作。
1981年,开始担任两个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在他与合作者共同指导下,已毕业博士生24人,硕士生60余人。
他热心科技出版事业,创办了《能源材料》、《中国金属科学与技术》 ( 英文版)、《中国科学基金》、《自然科学进展》 (中英文版) 等刊物并任主编。
他是《金属学报》(中、英文版) 的主编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矿冶卷》编委会副主任。 他还主编了《中国材料大辞典》及中国大百科全书《材料科学技术卷》。  师昌绪 院士
他热心我国学会工作,在中国金属学会成立一开始他就是理事及常务理事、材料科学学会理事长,现为荣誉会员。
为了加强中国材料科学工作者之间的联系,他创建了包括27个有关学会的“中国材料联合会”,并任第一任主席;他是“中国材料研究学会”(C-MRS)的创始人之一。
他在国际材料科学界也有较高的知名度.他受邀参加了1987 年日本东京大学100周年大庆召开的“材料与社会”讨论会并作报告;1988 年东京的新材料国际会议,芝加哥的世界材料大会。
50年代,他曾先后被选为沈阳市政协委员、辽宁省政协常委。
从1963年开始,曾当选为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师昌绪院士是《金属学报》、《材料科学技术(英文版)》、《自然科学进展》、《材料导报》等学术期刊主编。
多次主持国家材料及材料科学规划、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大科学工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立项与评估等。
我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领导开发出我国第一代航空发动机用多孔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使我国歼击机性能上了一个新台阶。
针对我国当时缺镍无铬情况,50-60年代主持研究开发出我国第一代铁基高温合金、铬锰氮不锈钢、耐热钢及铁锰铝奥氏体钢,并推广到工业生产。
师昌绪与人合作的关于《硅对于超高强度钢的影响》的研究,对后来飞机起落架用钢300M奠定了理论基础。发表的“Fe-Mn-Al合金中恒温马氏体相变”也是经典之作。
发表论文300多篇,培养硕士及博士生近100名。
编辑本段
荣誉成果
由于在科学研究、科研管理及科技规划等方面成绩突出,他多次获得国家级和院、部级的奖励。如以他为首研制的铬锰氮无镍不锈钢、808铁基高温合金及镍基铸造高温合金等3项科研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铁锰铝合金研究成果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铸造气冷空心涡轮叶片的研制获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同年,因制订技术革命新材料规划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因制订中国中长期规划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高速气体雾化急冷粉末技术与装置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 师昌绪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担任了一系列职务。1955年回国不久,被选为沈阳市政协委员和辽宁省政协常务委员;从1963年起相继被选为第三、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1984 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1992年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1986年被任命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1991年被任命为该基金委员会的特邀顾问。此外,还曾任中国五金矿产公司技术顾问,现任中国石油化学总公司经济技术顾问等。
师昌绪在国际材料科学界也有较高知名度。50年代,他是美国金属学会(ASM)会员;从80年代起,他是美国材料研究学会(MRS)会员。1987年日本东京大学成立100周年,举行“材料与社会”讨论会,共邀请10余名国际知名学者,他是被邀的唯一中国学者,并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1988 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新材料国际会议”,同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材料大会”以及1991年在法国,由欧洲材料研究学会(E-MRS)主办的“国际材料联合会在第一届先进材料会议”等,师昌绪均被邀为国际顾问委员会的成员。1990 年由中国材料联合会(C-MRS)召开的先进材料国际会议,他是大会主席之一。1992年由中国金属学会、美国矿物、金属及材料学会、日本金属学会及韩国金属学会共同发起的“第一届环太平洋先进材料与技术国际会议”,以及同年,由国际薄板成型研究会(IDDRG)举办的“第17届国际会议”,他均被选为大会主席,并任1992~1994年度的该研究会主席。
师昌绪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担任了一系列职务。1955年回国不久,被选为沈阳市政协委员和辽宁省政协常务委员;从1963年起相继被选为第三、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改称院士);1984 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1992年又被选为中国科学院主席团成员;1986年被任命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1991年被任命为该基金委员会的特邀顾问。此外,还曾任中国五金矿产公司技术顾问,现任中国石油化学总公司经济技术顾问等。
师昌绪在国际材料科学界也有较高知名度。50年代,他是美国金属学会(ASM)会员;从80年代起,他是美国材料研究学会(MRS)会员。1987年日本东京大学成立100周年,举行“材料与社会”讨论会,共邀请10余名国际知名学者,他是被邀的唯一中国学者,并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1988 年在日本东京召开的“新材料国际会议”,同年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材料大会”以及1991年在法国,由欧洲材料研究学会(E-MRS)主办的“国际材料联合会在第一届先进材料会议”等,师昌绪均被邀为国际顾问委员会的成员。1990 年由中国材料联合会(C-MRS)召开的先进材料国际会议,他是大会主席之一。1992年由中国金属学会、美国矿物、金属及材料学会、日本金属学会及韩国金属学会共同发起的“第一届环太平洋先进材料与技术国际会议”,以及同年,由国际薄板成型研究会(IDDRG)举办的“第17届国际会议”,他均被选为大会主席,并任1992~1994年度的该研究会主席。
编辑本段
学术奖励
首批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获得者。  师昌绪 院士
1964年,获国家工业新产品二等奖。
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8年,获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参与制定的科技长远规划)。
1988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主持制定的新技术革命新材料规划)。
1998年,获国际材联(International Union of 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ies(IUMRS))颁发的实用材料创新奖(Innovations in Real Materials Awards)。
2001年7月,TMS(Minerals, Metals, and Materials Society)学会评选出2002年度TMS会员奖(Fellow Award),师昌绪院士是该年度国际上5位获奖人之一。
2004年6月,获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
曾获国家级奖10项、光华工程科技成就奖、国际实用材料创新奖等。
编辑本段
荣誉称号
1977年,被评为辽宁省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和沈阳市先进科学工作者。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5年,中科院沈阳分院授予他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