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应对措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14:38
 在货币战争中,中国的优势在于庞大的外汇储备,在于危难之时的举国一心,在于我们有全世界规模最大、最能吃苦耐劳的劳动力大军。很多人不解,为何我在几乎所有的文章中都强调中国的劳动力优势。须知在战争中,惟有不可被替代的优势才是能起关键作用的优势,而越是基础性的优势其生命力越是坚韧、顽强。例如,二战苏德战场上,装备精良的德国坦克部队面对装备简单但火力强劲、数量庞大的苏军坦克时,便难以承受巨大的战争消耗。因为,一场战役下来,德军损失1000辆坦克,苏军损失1500辆坦克。但是德军的损失可能是1亿美元,而苏军的损失可能只有1000万美元。我们只要利用好自己的这三点优势,采取三项计策,无论货币战争是否打响,我们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一计:顺水推舟,适用时期:战略防御阶段。

   美国人一直在压人民币升值,虽然他未必就是为了要打货币战争。但是,如果美国人要打货币战争,他一定会先压人民币升值。很多国人对于政府同意人民币升值十分不满,认为这是出卖国家利益的举措,其实大谬。因为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一直与美元挂钩,本身就存在升值要求的人民币已经随着美元一起贬值了。某种程度上,中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已经犯了众怒,而美国政府利用国际上对中国的不满,对中国施加强大的压力,此时继续维持人民币汇率不变,代价势必十分高昂。“御敌于国门之外”、“寸土必争”是非常容易做出的决策,但其效果却让人不敢恭维,因为它完全丧失了战略的主动权。这一点,王明同志和蒋委员长已经分别在第五次“反围剿”和抗日战争初期进行了足够精彩的反面演示。但不搞“寸土必争”,未必就一定要随美国人起舞。一方面,要采取“推磨”战术,压力大了就松一松,压力减弱了就磨一磨,以空间换时间。另一方面,要顺水推舟,以升值之人民币购买海外高技术之设备及发明专利,并大规模购买黄金。黄金虽然已有泡沫,但中国的“剩余”外储如果不能全部用于购买高新技术设备及创新专利(此为贸易对中国经济之意义所在),用于购买黄金或其它矿产之风险远远低于持有美元资产。但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在执行“顺水推舟”计策时,中国千万要避免推高房市之举,慎防资产价格的泡沫,因为那就像庞大臃肿的辎重部队一样会蚕食掉我们今后的战略机动能力。

   第二计:以攻为守,适用时期:战略相持阶段。

   长期来看,货币是不断趋向于贬值的。因为只有贬值才能激励出口,免除各国政府的债务,降低资产泡沫,征收更多的“铸币税”。因此,几乎每一次重大经济危机后,各国都几乎无一例外地实施了货币贬值政策。在凯恩斯的炫目光环下,后人将帮助美国走出大萧条的功劳几乎完全归功于“罗斯福新政”以及不久后爆发的“二战”。却很少有人留意到,1934年美国通过《黄金储备法》,令美元一次性大幅贬值,从而对美国经济恢复竞争力并逐步复苏所起的关键作用。从次贷危机后美国经济的走势来看,所谓美国经济的复苏更像是个形象工程。如果不出意外,18个月内美元将再次“跳水”,我是从来不相信强势美元的宣传口号的。在美元“跳水”前后的这段时间,乃是决定中美之间是否会真的爆发“货币战争”的关键时期。很可能出现两种情形。

   第一种:美国力压人民币升值,从中美两国的经济情势来看,美国并不期望让人民币一次性大幅升值——讲得通俗点,中国也不是好惹的——而美国人合理的诉求是:让人民币升值不过是名义,让人民币与美元汇率脱钩才是实际。这样,当美元“跳水”时,人民币就无法跟着一起贬值。否则,要是人民币随美元一起贬值了——中国制造本来就已经横扫世界了——那岂不是美国在帮中国“火中取栗”吗?若只出现此种情况,中美仍有合作共赢的可能,兵来将挡即可。

   第二种:美国勉强维持强势美元的走势,同时摆出一个不惜一切代价要压人民币大幅升值的架势。等压人民币大幅升值后,美元再“跳水”。如果美国真的采取这一策略,那么人民币就会出现剧烈的波动,国际资本将蜂拥而上,后果极其堪忧。这就是美国要与中国打货币战争的明确信号了。如果战争无法避免,也只有开打一条路了。生死之战一旦开打,我坚决反对寸土必争和一味防守的策略,必须大开大阖,既要诱敌深入,也要以攻为守。美国人要让人民币大幅升值,我们就反其道而行,让人民币一次性贬值。但是让人民币贬值也不能蛮干,必须按照国际惯例与经济规律实施。能导致货币贬值的因素,一个是贸易逆差,一个是财政赤字。贸易逆差并不适合中国,但在财政赤字上我们却能做足文章。当然,我决不是主张再搞一个4万亿之流的东西出来(我始终认为那是我们当年下的一步臭棋),巨额资金流入基础设施领域除了引起通货膨胀和资产价格泡沫外,并无太多实际的意义。但是,我们却能以改善民生和提高劳动者人权为由(这是西方诸国无法反对的),以巨额的财政赤字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下岗职工与农民)。由于资金冻结在社保账户上,财政赤字并不会导致流动性泛滥与通货膨胀。一方面,给中国普通劳动者提供一个有保障的未来;另一方面,并不实际上增加企业的用工成本。唯一的问题在于,世界各国能否真正理解这种看起来像是将左口袋里的钱装入右口袋的行为。但是,我们采取这一策略终归是有意义的——主动向各国表明中国社会保障方面的不足,等于提前引爆了一颗定时炸弹(防止对手将来利用它来制造人民币的信任危机)。如果各国无法认同人民币大幅贬值的理由,他们将不得不站出来为人民币公开“背书”}这等于是对中国人民的未来福祉进行了非正式的担保),同时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压力也将在无形中被消解。

   第三计:直捣黄龙,适用时期:战略反攻阶段。

   美国人与我们打货币战争,绝对不是为了损人不利已白开心,打击中国只是顺带的目标,它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货币战争掠夺巨额的财富。而要掠夺财富,仅仅让人民币升值是不够的,必须先让人民币升上去,再把它打下来,制造人民币汇率“雪崩”恐慌,从中谋取暴利。美国打压人民币汇率有四张王牌:一是军事施压。故意释出在东亚地区有可能爆发“热战”的信息,制造恐慌。二是流言。利用其所操纵的评估机构,抓住中国保障体系不完善、国内产能过剩、资产价格泡沫、通货膨胀加剧、地方债务庞大等问题,大肆散布中国经济即将崩盘的言论,继续制造恐慌。三是煽动国际资本从中国出逃,在外汇市场上抛售人民币,蚕食中国的外汇储备。四是美元“跳水”。掀起国际性的货币贬值浪潮,同时让中国的外汇储备实际价值大大降低。但美国的问题是,帝国基业庞大,需要分兵驻守,因而战略机动能力严重依赖于他的雇佣兵——国际财团。国际财团的逐利本性决定了他们一旦遇到顽强的抵抗,很容易军心动摇。反观中国,虽然资产泡沫等问题也很严重,但生死存亡时刻,万众一心,后方反比美国更加稳固。而且,只要资产泡沫不继续膨胀,我们的战略机动能力也要远远强于美国。总体看来,美国强、中国弱,双方实力悬殊。但在对决时,美国分兵变弱,中国合兵变强。这样的形势,决定我们决不能采取“添油战术”,打“持久战”和“消耗战”,而要采取汉尼拔突袭罗马、霍去病破匈奴王庭、阿骨打灭辽的战略,迫使对方不断分兵,等其疲于奔命时,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捣黄龙。

   面对军事施压,中国不要随美国起舞,而要划定底线、不动如山。面对流言与国际资本出逃,我们应择机宣布“特殊时期,暂停财政资金充实社保帐户计划”,同时控制住地方政府基础建设投资,严控资产价格继续上涨(此时尤其显出一开始就控制住资产价格泡沫的重要性)。截止此时,我们采取的完全是守势,如果美国知难而退,此前不过只是兄弟间的一场误会。当然,我们的退让,不仅是做给对方看的,也是做给旁观者看的。如此礼让尚且不会被放过,“唇亡齿寒”的道理欧洲、日本一定会懂的,他们即使不支持我们,也不会去支持对方了。这就是“大战之前,必求友邦”的道理。相反,若美国一意孤行,那我们的退避三舍未尝就不是诱敌深入。美元要在此时“跳水”,那就是摆出一副决战的架势了。我们也只能壮士断腕,直捣黄龙一途了,而不必去考虑损失多少的问题了。一方面,中国借美元“跳水”大量抛售美元资产,引发美元的信用危机,这就是以恐慌对付恐慌之策。另一方面,中国在国际市场上大量购入黄金,哄抬金价。中国的外汇储备只要保留5000亿美元就足够了。金价暴涨必然让国际财团闻腥而至,等于是瓦解了美国的雇佣军。何况,金价上涨对中国也并非完全利空。尽管中国的黄金储备不多,但中国的黄金产量却名列前茅,这就意味着中国握有黄金“期权”。如果美国在黄金市场上狙击中国,人为压低金价,我们也完全可以不必理会,尽管收购就是了。黄金多了,虽然不能当饭吃,但我们却可以通过规定人民币的含金量,从根本上稳固人民币的价值(不仅仅是汇率),则美国人让人民币崩盘的目的就不可能实现了。

   这场货币战争如此进行下来,丝毫不比“热战”的生死相搏、血肉横飞来得轻松。中美双方无疑都会损失惨重,但不同之处在于,美国原本贵为世界霸主,美元是世界货币,当美元的信誉遭受普遍质疑时,帝国的衰落恐怕也将难以避免。而中国虽然为捍卫人民币而付出了重大代价,但借此树立起的人民币不可撼动的信誉,将在今后的若干年里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而让我们持续收益。如果看到了这样的前景,那么美国的决策者或许根本就不应该让这场战争发生。而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的立场是,谦逊克制但是绝不会妥协求全。

   后来者对前辈虽谦逊有礼却不卑不亢,不仅是一种人生的修养,难道不也是一种谋国的智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