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明异同——浅析兼论未来教育之方向(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5:39:19
中西文明异同——浅析兼论未来教育之方向(中)

(07-12-8 在湖北省图书馆讲学录音文字修订稿)

                                  熊春锦

 

  (接上篇)

    二、东方道德文化对西方文化和学者的影响

  那么实际上到底是西方文化具有生命力,还是东方文化具有生命力?其实,不论是21世纪展开以后,还是西方从17世纪这个阶段起,世界文化的格局中,实际上是东方文化在影响滋养着西方,在历史上我们的整个世界是一个逐步接受东方文化的转换期。东方文化中丰富的精神能量,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将来,都将会营养、滋养整个西方的科学界、文化界。

  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时代思想家、哲学家、作家,被尊为“法兰西思想之父”。他不仅在哲学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卫公民自由,特别是信仰自由司法公正而闻名。他早就启示人们: “东方是一切学术的摇篮,西方的一切都是由此而来的。”

  英国学者罗伯特·坦普尔( Robert Temple )将李约所著《中国科学文明史》总结出中国古代一百条重要的发明,经李约瑟认可。坦普尔指出:“历史上一个不为人知的最大的秘密,就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代世界是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结合的产物,现代世界以之为基础的发明和发现,可能多半来自中国。但是这个事实却不为世人所知,对此,中国人和西方人同样地无知。从十七世纪西方传教士来华之后,中国人被西方的技术所震惊,犯了对自己成就的健忘症。” 他指出:“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础的发明创造,几乎有一半以上是源于中国”。

  在千年之交时,英国的《独立报》曾经发表文章说:“别提西方,是中国塑造了这个千年”。

  像莱布尼茨是德国启蒙运动中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他的“家”可以说很多,被称为德国以及欧洲历史上最后一个各学科的通才,世界性的通才。 当年他就是受伏羲八卦图的启发提出了二进位制思想,被称为现代计算机数学之父。根据黄老阴阳学说开创了德国古典思辩哲学,也就把中国的阴阳学说冠名了一个西方名词:辩证法。实际上在当时东方伏羲的易道文化,黄帝的法道文化,老子的德道学说,以及孔子的学说还没有西传的时候,他们自己的文化发展已经处在了一个瓶颈区,因为他们的外求法,到了一个阶段以后很多东西经过反复验证是错误的,是在不断推翻过去的科学成果,产生新的结论的时期,而很难达到一个比较整合统一的状态。但是当东方的文化通过他们的传教士和商人带到欧洲以后,就起到了一个催生剂、营养剂的作用。使整个西方很快诞生了新的学说和思想。所以,德国的哲人尼采,曾经称赞《老子》:“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

  我曾经在其它的地区在讲学时举了一个例子,实际上是我们东方以老子为代表的哲学思想,经历了一个欧洲游记的过程,这个欧洲游记的过程可以归纳一下的。

   这个莱布纪尼茨是运用了老子的“道生一”而成为了世界的数学泰斗;而康德又是运用老子思想当中的“抱阴负阳”而成为了辩证法的宗师;其中的黑格尔他运用老子的“三生万物”而成为倾倒世界的哲学奇才。可以说在这哲学领域里面,德国不愧是世界哲学家的摇篮,诞生了许多的著名的哲学家;然而这些哲学家的思想营养、精神营养的来源却与东方文化具有着千丝万缕的割不断的关系,包括马克思的学说当中也充满着东方古代传统文化的片断。实际上老子的思想,我们东方文化,我们自己抛弃了,但是移到了西方的土壤上,它就成了整个西方哲学界,教育界、思想界、科学界一个非常充沛的精神营养宝藏。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我的良好精神状态归功于阅读孔子,而主要是《老子》。老子的思想是不可逾越的道德高峰。”这是他自己在阅读这些书当中产生的真切的感受。而我们自己呢?却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去通篇阅读过孔子的学说或者老子的学说。但对于他们来说,他们就觉得这是丰富的精神营养,必须要加以掌握。

  克里斯朵夫·巴特克曾经说过,他们在研究《易经》的时候,就发现“《易经》令人惊奇地接近真理,更令人惊奇的是所有地球的生命秘密同《易经》的结构,非常密切地吻合在一起”。

  六十四卦又严格地对应着遗传密码中六十四个脱氧核糖核酸(也就是DNA)密码因子。四对硷基(八个数)恰巧与四阴四阳的八卦相吻合,而384个阴阳键,也与《周易》中384个阴阳爻吻合得严丝合缝。所以他们盛赞《周易》与最新的科学原理万般巧合。 甚至有的西方的科学家认为,现在科学家的一切努力都只不过是重复地对中国古文化进行验证。

  在德国,很多人都非常热爱老子。所以我在德国能够轻松地去讲,在自己的学院也好,在大使馆的中国文化中心里面也好,可以轻松地跟很多的汉学家进行交流。他们所热爱的也就是中国的老子。比如说著名的足球名星,贝肯鲍尔的座右铭,也就是引用了老子的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这就是贝肯鲍尔的座右铭,他的直升飞机,他就直接命名为“空中老子号”这说明我们中国老子的五千言学说,在德国基本上是家喻户晓的一部著名的思想著作。

  前德国前卫生部长惠布娜(Hübner)女士,我跟她第一次接触以后,她就感觉到中华文化非常神奇。我当时是应一个医疗系统的邀请在那里作传统中医学的介绍。只是在那里表演了一下如何不凭任何仪器进行对疾病的诊断,对过去发生患过的疾病、现在患过的疾病,以及可能发生的疾病进行一个初步诊断。不依靠仪器,只依靠传统道医的方法,进行一种诊断,在那里作了一下这个交流和表演。她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认为医学就应该这样,她甚至在卸任以后,跑到中国的广州,全家都移居到中国的广州来全力以赴地学习中国的中医。她在暑假期间返回德国的时候,还特意找到我,跟我交流。她说,我现在在你们中国学中医,为什么学不到您这些东西,没有人讲这些东西,好象国内的中医都已经西化了。找不着您所讲过的这些理论和方法,我在那里学完以后,还要回来继续到您这儿来再学习,可能还要补课。

  所以说,对他们外国人的观察和他们的实践体验,也的确说明,我们在传统中医上也丢失了很多真正的东西。将自己的文化,对珍贵的中医这一块也开始出现了全盘西化,所以我们高度地重视对传统文化复兴的认识,高度重视中医的东西,充分地保护重新建构这个文化系统,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老子这部书虽然短短五千言,但是在世界各国却流传得非常远,在出版业上,是仅次于《圣经》的一部没有经过任何人为推崇,就在整个世界传播的一部名著。

  在德国,每四个德国人家中,都收藏有一本《道德经》, 这个收藏率恐怕在我们国内还没有达到。这是德国的一个电视台做了民意调查后得出的一个结论。一个德国普通工人,都能够在街头的访问当中直接回答采访的记者,“我热爱老子,老子的思想是世界级的思想!”在整个西方,他们认识孔子的学说和老子的学说,他们是怎么样去认识的?他们认为,孔子的思想,它所阐释的内容,与《圣经》阐释的内容,是基本接近的;唯独老子的五千言,是超越了《圣经》和和孔子的思想。而且黑格尔在他的《哲学史讲演录》中曾经讲过: “孔子只是一个实际的世间智者,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只有一些善良的、老练的、道德的教训,从里面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他的这一评价,对整个西方认识孔子思想的价值,其实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在德国人当中都特别地热衷于研究老子的五千言,认为这里面的精神营养极其丰富,是一个打开自己智慧宝库源泉,所以格外重视对老子思想的学习与实践。 

  三、中华道德文化体系概览及与现代西方文化的本质区别

  第三个问题,我们就简要地概述一下中华道德文化体系的这样一个基本脉络,以及它与西方文化的本质性的区别。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大系统性上,基本上是一部道德文化。道,是中华传统文化各家学说、各个学派的总归宿和最高境界。在这一点上,近几十年的许多史学家,常常提出战国春秋文化是中国的文化的源泉,我不太同意这个观点。实际上战国春秋所有的诸子百家,都诞生于伏羲、黄帝、老子这个道德文化基础之上,都产生于伏羲的易道文化、黄帝的法道文化和老子的德道文化,在这三个根文化的主根当中才产生诸子百家,各取一端进行发挥,形成不同的流派。

  我们现在要响应国家的号召,实现十七大的精神,要真正构建文化的这么一个价值体系,那必须要追寻到这个根上的认识,要认识到自己文化的根就是道根。因为道,她诞生了万事万物,通过这个德的干,来引领所有的东方文化和学说,包括万事万物都是通过道根吸取营养,通过德来传输供给营养到各个分支系统当中。

    而这个道根和德干,我们可以在德干这个上面画一道横杠,实际上这一道杠要是画下来就区分了一个先天无为和后天常道的有为两大系统。我们后天的智识,都只能说比较全面地去掌握支干和分支以及细枝上的茂叶繁花。而要掌握德干和道根的话,那就非得要进入无为之中。也就是中国祖先们承传和希望我们保存,以及继承的这个老子的德道五千言当中所阐述的理论和方法;以及黄帝的法道思想当中的,四经修治的方法;以及伏羲的易道河图演易的这些方法。去把握这个道根德干,这样才能够整体地把握住孔子以及百家学说。志于道而论天下,执五常以牧天下。完整地将中国的整个文化体系把握住。包括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我们从绘制的这一个道德根文化的大树上就可以看出,我们现在的确已经下降到了一个最后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老子所指出的愚智期,智治的时期。因为老子在他的五千言《德道经》的第一章当中,(这个篇序跟您们看的通行版有所不同,)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也,而乱之首也,前识者,后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实际上老子在这里单单不提这个“智”,仁、义、礼、智、信的“智”,他不提,他把这个智比喻成为“愚”。当我们处在一个不明白道德根文化,不明白这个德干的滋养传输、能量滋养的作用和修证道德品格的重要作用时。就需要通过提高自己的修养来知耻守荣,知贪守廉,知检而勤奋,才能真正地认识生命和自然。因为在这个阶段我们不提倡八荣八耻的话,我们对于整个根文化的认识将最后发生彻底的崩溃,实际上抓住了八荣八耻的教育、实践、宣传、应用,并且整体上认识我们的根文化,我们就容易找到我们的德干和道根,全面地去恢复道德文化教育,把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和教育方法,真正地加以发挥和应用。

  伏羲的“易道文化”是通过河图来演易,用这个易道来道阐释大道的自然规律。让人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心和身直接感知,去相应,与自然规律相呼应。这是初创于伏羲的易道文化过程,成形于轩辕的“法道文化” ,轩辕黄帝的法道文化,主要体现在他的《黄帝四经》当中。

  《黄帝四经》在汉代已经被强行的清除了,但是,由于湖南的番王,他有一个特权,自己有个自治特权,所以在湖南1972年就从马王堆汉墓发现,他的墓里还保存着《黄帝四经》,四经修治的方法就是以道法、以方法、以法律、以法规、法则来讨论如何修身治国平天下。到了老子的时代,就是由于人类离道失德越来越严重,原来是自觉地尊道贵德,到了战国春秋时代,人们离道失德严重了,道法与法律已经不能约束人们尊道贵德而自觉地修身。所以老子就揭示了五千言,提出了德道文化。运用五千言,来规范人类如何去把握和了解、掌握天人合一的理论和方法;并且指导自己认识自己的生命,认识自己的人生正确的道路和自然规律,尊道贵德而顺应天道自然。

  中国的文化全部都是源自于内证和外察,包括河图和洛书,都是这样产生的,都是包含在老子的五千言当中,老子五千言的帛书版本之中,也隐藏着大量的修身方法。

  你像这个河图玄太极,天人共相数,也都是讲的天人合一的方法,都有一个修身而内证德道的过程,使自己的品格和能量逐步地升华,符合河图洛书的架构状态,而提升自己的智和慧来升华自己的生命,以及掌握自然的客观规律。

  到了孔子时代,孔子他基本是没有掌握修之身的内证方法,他的内修,修之身的方法,甚至还不及于他自己的弟子颜回,他曾经说过,那么孔丘就要随乎其后了。古人他们是非常重视在人体内进入静和定的状态,来调节自己的精气神,来感格自然,感格万物,格物自知,那么这个格物自知,就存在着众多的方法,虽然说孔子未能完整地获得天人合一的状态,但是他始终是提出了一个“志于道,依于德,据于仁,游于艺。”的教育和学习的实践方法,并没有完全离开这个德道。当然,他的后代,他的继承者篡改了原生态的孔子学说,成了封建统治者教育的工具,那责任并不在孔子,而在于他的继承者。

  可以说,中国的真正文化大体系,应该是这么几个关键点,也就是说在文化形成,文明形成发展过程当中,主要是易道文化到法道文化,到老子的德道文化,到孔子的儒学文化,这些形成了一个大系统。那么德道,道德文化实际上是一个主根,儒家的“志于道”的文化只能是一个辅根,只是在汉代产生了一个巨变,辅根取代了主根,抑制了主根直接营养我们民族的重大功能,使我们在历史发展当中进入了一个文化的完整基因逐步丢失的过程。

  伏羲创造的易道文化教育是中国道德文化全民教育的一个发端时期,黄帝所创造的法道文化教育,是中国道德文化全民教育的一个发展时代,老子所创立的德道文化全民教育是中国道德文化全民教育的完善阶段,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原义儒学仁义礼全民教育,则是中国道德文化全民教育的细化实施。但是这个黄老学说,伏羲的思想,黄老学说和孔子的孔学一定要紧密地集合在一起,才能推动整个社会健康地发展,因为这是有历史教训的。我们回顾历史可以看到,一旦丢弃了道德根文化的教育,单纯地只是采用儒家的改良儒学的学说来进行教育的时候,我们的2500年历史上从来没有迎来真正的昌盛时期。相反,无论是在商朝还是周朝,还是汉代文景之治、以及唐朝的贞观之治,以及其中的汉光武和唐开元两个中兴时期,都与采用了黄老学说与儒学同步结合来教育密切相关。一旦离开了道德根文化,以老子五千言为代表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把它抛弃了,单纯用儒学来进行教育的时候,常常是一种容易进入动乱的时期而不是大治的时期。

  这一点也就说明,对民族教育的营养作用不能够舍本逐末,这个本,这个主根千万不可丢弃。就像我们现在开展的,在国内兴盛发达的经典诵读一样。台弯的王财贵教授推广了经典诵读教育,但是很奇怪,他对他自己儿子是采用了诵读老子的五千言,而产生了教育学上的奇迹;但是他在国内推广的时候却撇开了老子五千言的诵读,只搞四书的诵读,而没有像他自己家庭教育里采用最优秀的关键点,把老子五千言的诵读同时也在国内推广。这也就使很多的实践诵读四书者,这些经典诵读的单位和地区出现了一个瓶颈状态,很多的孩子们诵读一段时间以后出现了厌烦。为什么出现了厌烦,实际上就是一个能量的获得出现的故障。因为只有“经”才富含精神营养的能量,才有充沛的精神营养能量,而典和书却不具备“井泉”的功能。书呢,凡是属于书一类的,由于它的内容不能纵贯阴阳,自由地穿越我们的三维空间和多维空间的屏障,穿越不了,不具备那种能量。而只有经,称之为经的这些不朽的著作,她本身就是在包罗万象地整体论证阴阳,所以她的能量性和她的穿透性,精神营养性,是不相同的。

  所以老子在他的五千言当中,就提出了一个“修之身,其德乃真”因为道生德养,道生和精神营养系统是不相同的。道生之而德畜之,万物尊道而贵德。这一个普遍的自然规律。我们只有通过修之身才能使自己的德性获得提升。中国的教育方法与本文的教育方法不同点,就在于掌握了内求法。为什么叫其德乃真,我们从文字上可以解析一下。这个“真”字它在早期的甲骨文的时期,钟鼎文甲骨文时期,上面这个“真”和下面这“真”就是一个锅,钳锅。它就是个锅,这个就是个钳锅,现在年青人可能都没有经历过,我小时候由老师带着炼药,炼丹,那个钳锅就是一个直桶桶的一个圆筒筒。把水银,采来的矿,收集的矿放在锅里面,再用一个碗把它封起来,又一密封,然后进行锻烧。那么最后升华到盖子上的精华那就成为药。像轻粉,用水银这样一烧就可以得到轻粉。

  在古代,西方很多科学家都说,实际上很多世界科学的发明都来自于中国,特别是化学这个名词,就来自于道家,这是有道理的。这个真字实际上就说明早在五千年以前,我们的东方人已经知道如何用化学的方法,物理的方法来分解和提纯矿物质。但不仅如此,这个文字也反映了我们如何在人体内,也进行相同的烹炼。中国在16世纪之前,科学的发展为什么能远远地把西方甩在我们东方之后,它关键原因就是有这个修之身,在内部验证以后得出了结论,再在外部发现和进行实践,所以就远远走在了西方的前面。但是东方一旦丢失了修之身以后,只知道外求而又没有形成真正的理论系统以后,那么就一定落后于西方。这个真正的演变过程,实际也是非常象义地说明这个问题。一个人您如果能够将自己的身体为钳锅在内部进行烹炼您的精气神,您才能认识您的生命,认识客观规律,修之身,其德乃真。要在体内进行实践,这个德才能达到真。

  所以这两种教育方法的关键的差异性,一个是在体内的实证型,以人为本,我们东方就是以道德教育,修身文化教育为主,在内环境进行真实实践,再来在外部进行结合展开;而西方就是纯粹的后天知识的掌握,前人经验的总结,以及灵感与直觉的发挥,产生创造。但是西方的这种教育方法和科学的一个进步过程,实际上是逐步地将人导向与自然界的分裂。世界的公害越来越强化。人类可以说都在共同地造因造业,自然界也将毫不留情地反馈,回馈给人类。但东方的教育方法是讲的内求法,求得天人合一,主动地去与自然和谐,构造一个内外和谐的环境,而不在于掠夺自然,是在于认识自然,并且和谐地共存,使它健康地发展。这也是上个世纪末和这个世纪初以来,国外许多的科学家转而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他们发现我们古代的文化当中,保存了许许多多这样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宝贵理论方法。

  所以,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道德文化体系的过程当中,就不能够丢弃对《易经》的学习和研究。因为《易经》是包罗了自然万物最根本的真理,最简单的原理,以最简单的方法驾驭最复杂的系统。如果我们丢失了对《易经》的学习研究的话,我们整个民族的科学创造力必然会逐步地丧失,只能永远跟在西方人后面进行掉队式的跑步;如果我们抛弃了对老子五千言的学习和实践,那么这个国民,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化的建设必定逐步地陷落。

  世界上各民族中都有属于自己民族每个子民必读的经典,作为精神文化教育的必修课,世界上唯独中国没有一部让每个人每个家庭必备的经典供给大家从小到老进行诵读和研究。我们实际上有老子的五千言,她既没有宗教的色彩,也没有迷信的色彩。她是世界上第一哲人老子的作品,她完全都应该成为每个中国人,每个家庭必读之书,必备之经。只要诵读她,人们就能够获得丰富的精神营养和能量,这一点实际上需要加以更多的认知和进行研究。《黄帝四经》也是这样,《黄帝四经》,她非常完整地讨论了如何通过修之身来治国平天下,能量同样非常丰富,哲理远远超越西方的民主理念,对构建人体内的和谐,人与家庭的和谐,人与国家、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天道的和谐,作出了丰富的、精辟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