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县董楊門古塚碑亭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21:02:48

温县董楊門古塚碑亭記

 

縣西十里董楊門村東南隅百步許,古有丘塚。周廣四十余步,壟高八尺有奇,原有民國十九年(1930)《重刊先賢卜夫子墓碑》面陽而立。雖無松柏蔥籠之蔭,然高塚崇峩,碑亭傲岸,肅穆雄偉之狀,知前人尊儒重賢之德,以彰顯地方人文之用心。1955年,因修截河水閘蓄水灌田,拆用碑樓磚石,唯余孤碑孓立,又村民逐年取土,塚壙日見削缺。,

 

1963年春,有孟縣卜氏之后人逺來祭祀,睹其荒涼殘缺,借釬掇土,以就墓式。于地面發現殘磚側倚,此磚棱角斑剝,長約30厘米,寬20厘米,厚約6厘米。正面鐫文曰:“漢儒仲舒董公墓”,背文兩行偏上,文曰:“祖居豫州汝陽  葬北邙溫地”(此墓磚出土后,原由永昌收藏,文革中,轉存縣文化館)。字體雖工而雕藝略顯草率,未脫急就之嫌。況用材亦非初品,似非明清之物。當為元宋較前估磚。就事審物,卜歟?董歟?頓成疑謎。

 

顯而易見,董磚早於卜碑,董墓早於卜墓。而由此平添一樁歷史疑案。歷史淹延,難究其白。暫寄贅筆存疑,以待后之有识者征考。

 

據民國《重刊先賢卜夫子墓碑》(此碑現立卜楊門村南新拓“卜林”):“唯古無墓碑,墓前清康熙年間,縣尹張公明達始為作敘,勒石建碑”。

 

查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卜氏古塚碑記》(此碑現存卜楊門卜氏祖宅卜維賢家)所載:“丁祭日,見先圣廟旁有卜氏祠堂一所,從祭諸生為余曰:城西北楊門村系先賢故里,雖嗣裔零丁,確系先賢正脈,村南三里許,有古塚,乃先賢卜子塋域也“。僅以諸生之言,未加深考細究,就將”古塚“立為卜子墓,封壟刊石。(墓右側約二十米有一方型坑延續多年,不知所用,只近年劃為宅基方平)。

 

可知,正是此時,無意識地將一塊刻有銘文的董氏墓磚不自覺地埋入了壟下。

 

從民國十九年《重刊先賢卜夫子墓碑》可知,“古無墓碑”,“始為作敘”。是時人已隱示對卜墓指定的質疑。自秦,漢,唐,宋閱二千余年,歷代未見有碑,。張明達僅依諸生空言無據,竟“始作敘,建碑”,既成歷史定案,未免有點輕率唐突,征信不足。

 

查司馬遷(公元前145—前86?)《史記  儒林列傳》,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廣川人,董仲舒長司馬遷34歲,董仲舒死時,司馬遷35歲,可謂漢武帝同時代人,同朝為宦,其說寧有謬乎?

 

查《辭源》:“汝陽”,“西漢置,隋前故城,在河南商水縣西北”。《辭海》“汝陽”,“古縣名,西漢置,治所在今商水縣西北”。其于廣川(今河北棗強縣西北),逕相千里。況大凡著銘作志者,必知書通文者為之,古代士人,多讀經,史,子,集。其為大儒名家做銘,敢有未讀《史記》者歟?或有肯于《史記》牴牾者。無憑無據,緣何生此異論?設或辟鄉腐儒,故弄玄虛,無事生非,輕簚歷史。但從“豫州汝陽”辭條上看,亦并非空穴來風,無點歷史地理底蘊,亦難以生拼杜撰,輕言妄說。

 

查《辭源》“豫州”,“古九州之一,《書  禹貢》:“荊河惟豫州”,《傳》:“西南至荊山,北距河水。”《爾雅  釋地》:“河南曰豫州”,“漢以後皆置豫州,唯治所無常”。由此考證,漢時汝陽正屬豫州轄域。

 

據《漢書  董仲舒傳》:“仲舒治國,以《春秋》災異之變推陰陽所以錯行,草稿未上,主父偃疾之,私竊其書而奏焉。上召見諸儒,,仲舒弟子呂步舒不知其師書,以為大愚。於是下仲舒吏,當死,詔赦之。”《史記  儒林列傳》:“仲舒弟子遂者,蘭陵褚大,廣川殷忠,溫呂步舒。禇大至梁相,步舒至長史,持節使決淮南獄”。這個無意造罪的仲舒弟子呂步舒卻是溫縣人,可不可能他因為幾乎陷恩師于死地而深抱愧疚,當恩師死后,他以自责補疚謝罪之心,在家鄉為恩師立一衣冠義塚,春秋祭拜以釋负疚之心。(現村南里許尚有呂村,呂姓)。步舒死后,其后人怠于祭扫,遂泯于荒陌,日久人无知之者。若此,步舒對仲舒藉貫履歷較之司馬遷要更加了解。仲舒“年老,以寿终於家。家徙茂陵《(汉书  董仲舒传》。茂陵,广川,汝阳距温各千里,仲舒与温之有缘者唯有步舒而已,舍此其谁歟?此亦以事而論,姑寄贅筆,以待后之論者。

 

文革中,做為孔子傳門弟子,卜子碑倒墓平。不留蹤跡。

 

1996年,溫縣文化局籌建“卜商故里聯誼會”,欲勘址再建新碑。因原址已幾近民舍,群眾非議,於是,于原址南約20米田寿掏山药时发现的砖圈遗墓上,由县志办编辑主任程齐先生撰文,以時任縣長沈明瑩名義拓址刊石立碑。同時于卜楊門村南另創建“卜林”.安置卜墓。温县副书记史绍文,台湾著名书法家卜捷昌各有题额。并邀孟縣,廣東梅州,廣西博白等地卜氏後裔捐資立碑20余通。是以形成“卜林”規模。

 

卜墓幾經變遷以及“卜林”創建,董仲舒墓砖的发掘与收藏,昌皆親蒞其事,且記始末以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