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人为什么留一条粗大的发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19:22:26
 


清朝人为什么留一条粗大的发辫
 [阅读: 7683]

 

   这十几年来,清史题材的文艺作品多充斥于国内的银幕和荧屏。只见众须眉前额锃光瓦亮,脑后垂辫如绳,一头两制,白黑鲜明,颇显滑稽。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祖先们对衣冠发式的选择,绝非像今人这样随心所欲,而是惜发如命,甚至将爱护头发与遵守孝道紧密联系起来,作为道德规范的基准,“嘴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历代的统治者们也都在“大一统”原则的指导下,求同伐异,相承相传,一以贯之。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天灾连年,人民不堪其苦,纷纷揭竿而起。而此时一股新兴的力量悄然兴起于东北的白山黑水间,这就是曾灭亡北宋,建立金朝的女真人的后裔。他们于公元1635年改称“满洲”,同时改国号为大清。

  由于满洲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使之形成了与中原完全不同的发式: 嘉庆以前为鼠尾,嘉庆初年开始流行猪尾,清末演变为半剃半留,制发垂辫——即在额角两端引一条直线,将直线以前的头发尽行剃去,只留颅后头发,并编结成辫子,垂于脑后。

  此俗承自其先民——靺鞨。据史书记载,人“俗编发”,而至女真人则“辫发垂肩”、“垂金环,留颅后发,系以色丝”(《大金国志》)。专家分析说,这种发式便于骑射。前部不留发,以免骑马驰骋或杀敌时散发遮住视线;而颅后留一条粗大的发辫,可在露宿时充作枕头,借以安眠。真可谓是兴利除弊,独具匠心。

  另外,满族及其先民信奉的萨满教认为,发辫生于人体顶部,与天穹最为接近,是人的灵魂之所在,故而发辫备受族人的珍视。比如为国捐躯的将士,若其骨殖无法运回故土,则需将发辫带回,亦可算是魂归故里。由此看来,满人对其发式的重视并不亚于汉人,只是形式不同罢了。

  公元1644年明亡,清兵挥师入关正式建立中原王朝。在此之前,满族统治者对在关外被征服的汉人一律强令改变发式,更换服装。对归降的明廷将士,也必须剃发易服,作为臣服的标志。但是,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围绕剃发还是蓄发,一场场殊死搏斗此起彼伏,令人不忍卒书。

  清兵入关伊始,便迫不及待地颁布“剃发令”,引起汉人的群起反抗,不得不暂缓施行。至翌年,清军势如破竹,横扫中原,挥师南指,饮马长江。多尔衮踌躇满志,再度颁行严厉的“剃发令”,清军所到之处,无论是官员还是平民,限十日内尽行剃头,削发垂辫,不从者斩。当时传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说,以打击、摧垮汉人的民族精神。汉族人不甘受辱,拼命抗争,以保护世代相承的文物衣冠。

  然而,清廷倚仗其金戈铁马的强大阵势,在汉人头上进行的这场革命,获得了成功。从此,中国男人的发式就成了当今清宫戏中再现的那个样子——“一头两制”。

  鸦片战争以后,国门大开,洋务运动兴起,清廷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这些改革开放的先驱们目睹了外面大千世界的众彩纷呈,自惭拖于脑后的猪尾(英语将发辫称为pig-tail直译为猪尾,应无恶意),几欲断之而后快。不仅汉人回顾历史深以为耻,即使是满人,也不觉此种形象为光荣与自豪。留学生中多有自作主张,快刀剪之者,如孙中山、鲁迅等人便是。当然回国后为掩人耳目,有假辫可敷衍一时。

  进入20世纪,清廷风雨飘摇,汉民族精神迅速复苏。至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孙中山辈首倡剪掉发辫,以雪旧耻。一时间举国上下,刀光“剪”影,发辫成堆。近百年来,随着中西文化的融合,男女的发式已不再具有任何政治色彩,完全成了个人的喜好。

  颇为滑稽的“一头两制”早已成为了历史,我们只有在清宫戏中目睹和欣赏“大辫子的诱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