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要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0 01:30:59
人为什么要诚?——孟子向子思、庄子请教“诚”的问题
文章来源:《大众道德——忠孝诚信礼义廉耻》东方道德研究所主编,红旗出版社2000年
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宋)周敦颐
孟子向子思请教有关“诚”的问题。子思说:“诚与许多问题都有关,你指的是哪一方面?”
孟子问:“人为什么要诚?”
“因为天地运行的法则就是诚,而人是按天地的法则行事的,所以也要诚。”
“怎样才算诚?”
“只有心意诚恳,才算诚”。
“怎样才算心意诚恳?”
“所谓心意诚恳,就是自己不要欺骗自己,让心里的想法直接表露在言行上,所以,君子就是独处时也要诚实而不自欺。道德使身心得到修养,心胸坦荡身体自然安泰,所以君子一定要心意诚恳。”
“那么,心意诚恳又怎样呢?”
“心意诚恳,就有希望达到“至诚”。只有“至诚”的人才能尽情发挥他的本性;只有尽情发挥了人的本性,才能尽情发挥物的本性;……”
子思说完,孟子恍然有所悟,他谢过子思,就回去了。
孟子觉得,从老师那里得到的最大的收获就是:真诚是上天的法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法则;心意极诚而不能使人感动的,是没有过的;不真诚是不可能感动人的。从这次谈话中,孟子隐约觉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就是要修养自己的品德,而修养品德的关键就是“诚”。但对于怎样才是心意诚恳,孟子还是似懂非懂,于是便去向庄子请教。
“请问,怎样才算是心意诚恳呢?”
庄子回答道:“心意诚恳,就是保守本真。这种保守本真,就是最高意义上的精诚。不精不诚,就不能感动别人。所以,勉强哭的人,尽管看起来很悲痛,实际上并不哀伤;强作亲切的人,虽然在笑却不和蔼。真正的悲痛,没有声音却哀伤;真正的愤怒,没有发作却能让人感到威严;真正的亲切,不带笑容也使人感到和蔼。真性存在于内心,神情表露于外,这就是要崇尚本真的原因。真性是禀受于天的,自然是不可改变的,所以圣人效法自然,以真为贵,不拘泥于世俗礼义。”
“能不能把您所说的概括一下呢?”
“心中所想、口中所说与身体力行如出一辙,实为一体,化而为三:其一,心要诚,即本真要诚,表里如一,在内不欺己,在外不诈于人。其二,言要诚,即言为心声,言而有信,言出即履,言行一致,不说假话、大话、空话、套话。其三,行要诚,做人要诚,不做虚伪之人,不干违心之事,做人堂堂正正,干事磊磊落落。三者的枢要是要本真之诚。”
孟子听罢,豁然冰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