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南和县张路村古文化遗址和传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08:23:03

河北省南和县张路村古文化遗址和传说

  张路村属河北省南和县,位于南和县、邢台县、任县三县交界处,南距南和县城十公里,西距邢台市区十五公里,东北距任县县城四公里。据考证是汉代古张县的所在地,1923年在该村村西曾出土西汉元凤元年铸造的“货泉”古币。该村历史上曾称“长路村”是因位于山东通往太行山的一条古道旁而得名.。明代燕王扫北时毁灭了长路村,后来山西洪洞的移民在旧村遗址东边建起了新村就叫张路村。当地流传的民谣说,“远处看雾气腾腾,张路村好像小京城。三台、五坑、九座庙,九龙口锁住五槐亭。”意思是说,该村落很大,古木参天。“三台”是指,村中有三个老母台(观音庙)。“五坑”是指,村中的杨树坑、苇坑等五个常年积水的大水坑。“九座庙”是指,药王庙、龙王庙、两个土地庙、火神庙、玉皇庙、东大寺等。五槐亭位于村西北土岗上,亭子旁有五棵槐树,周围有九条像蜿蜒长龙一样通往各处的道路,所以该处也叫“九龙沟”。该村虽历尽了千年变迁,仍留下了很多遗迹和传说。

  一、古墓遗迹

  “村西碱、村南洼,村东北有九个大疙瘩。”这是解放前当地老百姓对张路村的描述。张路村东北原有九个十余米高的大土圪瘩,传说是古代达官贵族的坟墓。邢台解放后,随着破除迷信的风潮,1947年冬经上级同意由村里组织村民挖开了三个古墓。古墓挖开后当地许多百姓进去参观。记忆中,古墓门向南开,门高约一米,宽一米左右,墓室有大小差不多的前后两室组成,中间有个通道相连。前室进门有几块条石构成的石桌,地面也都是用大青石铺成,墓顶全是大砖砌的穹顶,高约四米,墓内看不到棺木残骨之物。从一个墓里出土了许多古币和一些瓷器,还有一枚金印。该印上方有一个奇兽,下面是篆字,因字迹不清,有人说是“郭威”,有人说是“郭子威”,还有人说是“郭宽”,由于当时没有专家在场见令鉴定难以确认。后来这些东西都上交了,据说,现在该印的印迹在南和县文化馆可能有留存。其余两个是空的,没有文物出土,看来盗墓贼已多次光顾过。当时可能是处于安全原因,时间不长就把开挖的进口封上了。

  1948年村民挖掘墓内石头和顶砖时,发生了塌方事故,造成 了三人遇难身亡,多人受伤的悲剧。从此好多年没人再去挖掘。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大搞农田基本建设时,为了平整田地村里的民兵连在古墓上取土,挖平了几个土疙瘩,把大墓砖也拉到村子里建戏台和猪圈,目前只有一个古墓得到保留,古墓群就这样被破坏了。

  二、古墓南边还有“马鞍山(子)”“狼圪瘩”。

  传说,张路村东原是一片松柏树林,把大小土圪瘩连成一片。宋朝抗金时,宋兵常以树林为营地或屯集粮草,也常在“狼圪瘩”点兵策将。因此这片树林成了宋、金两军争夺的要地。后来在战争中把树林烧毁了,大火烧了有一个多月,把土都烧红了。解放后,村民在这一片土地上打井、深翻土地,有时还能挖出大片红土和木碳。

  据南和县河郭、贾宋抬黄扛的历史介绍中,黄巾起义驻扎张路村,与官兵作战粮草欲绝,黄巾军大将黄龙把土堆伪装成粮草诈了汉将关羽并战胜了汉朝官兵。当时黄龙可能就利用了张路村东这些大小土圪瘩。

  三 ‘长路村’及‘张县’旧址废墟一庄户点

  现在张路村西至今还有一片古建筑群的废墟,村民俗称‘庄户点’,传说起源于明朝。古代的长路村沿东西古道长达六、七华里,但多数居民集中居住在西部,也就是南和县志记载的古‘张县’县址一代。因为此地是交通要道,就成了兵家相争之地。从汉朝到宋代一直到了明朝,这里多次发生战争。传说宋代抗金时这里就受到很大的破坏,明朝初期燕王扫北时把这里的建筑全部毁灭了。留下废墟(俗称庄户点)里有一处集中点,面积约有二十余亩,高出四周一米之多,全是古代砖瓦,不像老百姓的住宅,而是比较富丽堂皇的建筑群。从有记载的一九二三年在这里出土西汉古币起,而后村民不断发掘一些文物,。一九四九年至五零年张路村组织村民挖灌溉渠时,在东西长达一华里多的工地里又挖掘出不少瓷器、骨骼和古币。这里究竟是那一代的,什么样式的建筑,有待进一步考证。

  张路村的古道直到建国前依然存在,当时这一代村庄赶铁轮车进顺德府(邢台)时,都要经张路村向西到邢台县大吕村、宴家屯再进邢台的东门或北门。

  四 “九龙沟”、“五槐亭”

  张路村地处达活泉和百泉下游,历史留下来两条由西向东的大河古道,中间夹着“庄户点”,两条大沟从后来的张路村前、后街穿过,人们叫“ 南路沟和北路沟”。北路沟在进入村庄处又有几条小河道并入,因是多条河流汇集之地被后人称为“九龙沟”,位于庄户点北边。

  在宋代抗金战争中这里是两军交战的地点,传说双方有两员大将率兵在这里经过几天的苦战,不仅兵员损失惨重,两员大将也都战死在“九龙沟”,当地老百姓死的也不少。当时把战死的将士和百姓都埋葬在九龙沟里一个公墓内,形成了一个大土丘,后来人们称它为“乱葬岗”,一致保留到七十年代中期。从此,这一代就流传着“九龙沟二虎斗两败俱伤”的传言。张路村过去常请戏班来唱戏,从来不点“九龙沟”这本戏,如果唱“九龙沟”,戏班就得死人。
    五、救世的“药王庙”
  传说中的“五槐亭”就在“九龙沟”西北岸边,有五棵槐树,原来这儿还有一个亭子,有的说是九龙沟的辅署建筑,还有的说为纪念死难将士所建,说法不一。 张路村“药王庙”历史悠久,药王庙供奉的是扁鹊,是这一带村庄唯一信仰,供奉医学家救世楷模扁鹊的大型庙宇,香火盛旺,名世流芳。明、清年代都有重修的记载。过去当春、秋季节疾病流行时,总有名师志道从此路过或坐诊行医,挽救了不少百姓的生命,“药王”的灵验传为佳话。

  “药王庙”有个大殿,并有东、西两边的厢房走廊,数个大石碑和大钟楼、香火鼎、进门两侧把门将军样样皆有。大殿和厢房还都有壁画,相当可观。庙宇占地约有五、六亩,大庙外还有农田由当地村民租种,其收入供给庙宇事务开支。“药王庙”还有百余副神像画案,虽然过去大部分损失,但近几年已基本修复。过去每年正月十五打醮,三、五年打一次大醮,打醮时村里百姓自动捐献酬备粮油物品,搭建大棚,按一定规矩摆放各神案位置,并从外地请僧人、道士、社火一起庆典。周围村民也都来上香,十分热闹。据说,清末民国初年,“药王庙”重修后那年正月十五打醮,有上司官员和外地坤士前来拜奉进香,村里还专门安排了四名有身份的人士(有两人是秀才)头带清朝的顶帽,身穿马褂以清朝官场的装束行古典礼仪迎宾送客,进供上香。全村老少及亲朋都在庙前和大街观看,有的随同在大庙内、外拜祭。那年请来八班社火,文武四班道士,加上本村吹鼓班,这三天热闹非凡。那年虽然雪下的很大,但大街小巷无水无泥。因为村民都自觉地把雪清扫干净了。当年农田大丰收,秋后,请戏班唱大戏,因戏楼前水坑水太多就在郭家闲地塔台连唱几天以示庆贺。由于“药王庙”名气大,据传说,解放后东北大军南下时,解放军从日本鬼子手中缴获的地图上张路是个小村,但标有“药王庙”,所以大军南下初,周围村都住满部队没在张路驻军,后来知道张路是个大村才开始驻扎大部队。可见“药王庙”声望非同一般。

  张路村有“药王庙”,外地来求医取药的人甚多,本村学医积善的人也多了起来,就建国前后名医就有四、五位,尤其儿科医术名传四方。

  六、“古戏楼”对着“龙王庙”

  张路村东南是一片低洼地,在其西沿有明朝年间用青石筑成的座南向北大“戏楼”,对面是座北向南的大型“龙王庙”。两个建筑相距有五十米之远,龙王庙前还有两个水池,有说是龙王眼,有说是龙王戏水的地方,总之不让向水池添东西。这样安排两大建筑不知是哪位高人的设计。张路村前街有南路沟贯通并与村东南低洼地相连。过去村里是有沟旱年不见水,淹年大水顺街流。旱年百姓敬请龙王给下雨,闹社火,抬着龙王去(任县章台)“取水”求雨,淹年大水下来流向龙王庙,让龙王给管住大水不要让百姓遭灾害。相传大水从来不会围困“龙王庙”,历史上几次大洪水,张路村受灾很小。遇上风调雨顺大丰收之年就请台戏对着龙王庙唱戏敬谢龙王。戏楼大修过几次,在戏楼东墙上有块石头上有碑文记载。

  1949年解放战争中张路村入伍的李保增在战斗中立了大功,部队通过区、县送来喜报,并给其家挂匾颁奖。村里请来了邢台马凤仙“四股弦”唱了五天戏表彰庆贺,这是最后一次使用大戏楼唱大戏的记载。

  七、清朝状元王世清恩师“石碑楼”

  清朝末年南和县三思村王世清是经皇帝御笔亲点的武状元,王世清还不是武举人前曾在张路村冯老(冯丹田的老爷爷)门下学武。冯老文韬武略,门下有也许多弟子,家里还经营贩麻的买卖。王世清刚来学艺时并不受师傅的喜爱,一天师傅去存麻库房里查看,进门看见一只老虎在麻垛上卧着,吓了一跳,随即退出门外,而王世清随后跟了出来,冯老先生不解其因。当师傅回头看麻垛时那只老虎已经不见了,而王世清跪下向师傅说,自己不该偷懒在这里睡大觉。从此师傅认定这只老虎是王世清的化身,此人一定能成大器,之后便严加管教。几年后,王世清果然考中武状元。按清朝的规矩,考中状元皇宫要赋三个顶戴,一是给父母,二是给妻子,三是给恩师,冯老先生收了恩师顶戴。过世后,状元王世清还给恩师立了大碑,修成碑楼,就是张路村西南有名的“石碑楼”。碑的正中有“德泽涵儒”四个大字,左下角刻有‘状元王世清’的名字。文革前还保留着,这一带村庄五十岁以上的人可能都有记忆,这个大石碑并未损坏。

  八、张路村文、武、艺、匠名传四方

  “文” 历来村民自幼好学上进心强,旧世代全村有私塾学堂三处分别在冯、白、王家族家庙里,有本村的先生,也有从外地聘请来的先生执教。当时教规特别严格,教鞭棍、戒板、体罚使得很多孩子不敢进学堂,有的学完‘百家姓’‘三字经’就不上学了。当时也有不少人读完‘五经四书’有了进考秀才的机会为止。历史上张路村不仅有文秀才,冯家大门还有举人一名。传说他才华卓越,有考取进士的前景,但因一场官司,一气之下放弃了学业和进考的机会,从此败北并且极早的过世。

  “武”清朝冯家有习武之俗并有武馆形式的学堂,之后又有冯老(冯丹田老爷爷)考中武秀才。他收留了不少弟子(其中就有武状元王世清),在周围村庄很有名气。就在日伪统治时期村里的年轻人也没有放弃刀、枪、剑、棍、拳脚拿打武工演练。后来在共产党地下组织指导下与任县一代村庄联合起来组成了“红枪会”,担负起抗击土匪,护卫治安的任务。至今村里还几人能操练一番。

  “艺” 张路村百姓自古就喜爱民间的吹打弹唱艺术。这一代村庄流传的“张路村好响器”(指民间的吹鼓乐器)名扬十里八乡。农村的婚丧嫁娶都要到张路村下帖请响器班,要是遇上好日子张路村能同时组织起八、九个班子外出前去应对,可见艺手之广。过去张路村前街有一个“乱弹”戏班,后街有一个“丝弦”戏班,农闲时对着演唱,村里的文化生活非常丰富。张路村的“青鼓”队历史悠久,组织庞大一直保留至今。青鼓打起来喧天动地,气势宏大,十多个花点使人情绪激昂,但目前由于学的人越来越少,“青鼓”面临失传的危机。“匠” 张路村能工巧匠很多,并且名扬在外。郭家的石匠,王家的木匠都扬名近县临乡。就木匠而言,虽是最普通的手工活,但张路村王家做的“耧”是一手绝活。据说这种手艺只有南和县东南村有一家能比得上。“耧”是播种用的农具,由牲畜牵引,后面有人扶着不停的摇晃,可以同时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播种用的耧有两条腿、三条腿之分,种小麦、谷子、高梁等都必须用它。播种时前边由人或牲口拉,后面有一人不停地摇动,使耧上斗子里的种子均匀的播在土里。做木耧必须用硬木,开凿打眼全部都是斜的,各部位的结合不能用胶粘,不能加用木或铁钉,整体还要不怕受潮湿,不怕摇晃经久耐用才行。农业机械化后这种耧自然已被淘汰,但其后人王良贵将祖上的手艺继承了下来。

  张路村历史悠久有趣的传说很多,仅把老人给讲述的一些故事和个人目睹的事实加以整理。有些也需进一步考证。很想为发掘张路村历史文化,创建邢台历史名城补充一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