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汉语句尾语气词的组合及组合层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3 21:55:08
朱承平
先秦汉语句尾语气词的连用引人注目。《马氏文通》(1898)就已作过初步分析。现在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句尾语气词连用可以表达句子的复杂语气,连用后的语气词分别承担了各自语气表达的作用,不过语气的重点一般都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王力1962)。这种说法基本符合句尾语气词连用的表意功用。但先秦汉语中语气词连用的语法位序如何,还有必要作一番分析。古汉语句子语气有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和感叹语气四大类。除祈使句较为简短,没有发现语气词连用外,先秦汉语语气的连用就表现在陈述语气、疑问语气、感叹语气三大语气上。下面我们先分析同一语气中语气词组合的方式,再阐述不同语气之间语气词的组合规律。
一  同一语气中语气词的组合及组合层次
同一语气中语气词的连用,主要表现在陈述语气中。这是因为陈述语气的表达比其他语气更为复杂。感叹语气中语气词的连用只有“乎哉”二字,用例极少。在先秦典籍中,(注:我们查阅的先秦典籍,包括《周易》、《尚书》、《左传》、《论语》、《墨子》、《荀子》、《庄子》、《孟子》、《商君书》、《吕氏春秋》、《晏子春秋》、《韩非子》、《战国策》等13部。《诗经》、《老子》是韵文,句尾语气词连用的情况与他书多有不同,故不计。《尚书》中没有语气词的连用,其余12部古籍中语气词连用的用例合计416次。) 没有发现两个疑问语气词连用的情况。
(一)陈述句中陈述语气词的连用
陈述句中,能够连用的语气词有“也”、“已”、“者”、“而已”、“耳”、“矣”等六个。陈述语气词连用有两个特点:第一,“也”、“矣”二字较为活跃。凡陈述语气词连用时一般都有这两个语气词参与。第二,在语气词连用时,一般是“也”字放在其他语气词之前,“矣”字放在其他语气词之后。只有“而已”、“耳”这两个语气词与“也”连用时,“也”字才放在它们的后面。
1.“也”、“矣”及其他陈述语气词的连用
“也已”连用,表肯定和报道已经或将要出现的情况。如,《左传·僖公三十年》:“辞曰:‘臣之壮也,犹不若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也者”连用,表肯定和强调。如,《荀子·不苟》:“凡人之患,偏伤之也,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其可害也者。”
“已矣”,表确定和报道已经或将要出现的情况。如,《左传·昭公元年》:“夫以强取,不义而克,必以为道。道以淫虐,弗可久已矣。”
“也矣”连用,表肯定和报道已经或将要出现的情况。如,《韩非子·五蠹》:“今世近习之请行,则官爵可买;官爵可买,则商工不卑也矣。”“也矣”连用时,“也”字在前,“矣”字在后,合于“也”、“矣”与其他语气词连用的位序。不过先秦典籍中“也矣”二字连用的例子极少,只见《韩非子》、《战国策》各1例。(注: 《战国策》的1例,恰恰有版本文字的出入。 《战国策·西周》:“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也矣。’”姚宏注:“集、刘、钱无‘也’字。”《太平御览》卷七四四引亦作:“善射,可教矣。”由此知别本单用“矣”,不与“也”连用。“也矣”的应用,当是秦以后的事。)
2.“而已”、“耳”与“也”、“矣”的连用
“耳”是“而已”的合音词。“而已”、“耳”分别与“也”、“矣”连用时,一般都放在“也”、“矣”的前面。大概“而已”、“耳”表示范围的限定,与句子语意关系密切,虚化的程度不及其他语气词。
“而已也”连用,表限止与肯定。如,《吕氏春秋·贵当》:“故贤主之时见文艺之人也,非特具之而已也,所以就大务也。”
“耳也”连用,其作用同于“而已也”。如,《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景公问晏子曰:‘寡人持不仁,其无义耳也。不然,北面与夫子而义。’”先秦典籍多用“而已也”,“耳也”连用,只见上举《晏子春秋》1例。
“而已矣”,表限止与报道已经或将要出现的情况。如,《孟子·公孙丑上》:“子诚齐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耳矣”连用,作用同“而已矣”。如,《庄子·人间世》:“虽固,亦无罪;虽然,止是耳矣。夫胡可以及化!”
3.“而已”与“耳”字的组合
“而已”与“耳”字都表范围的限制,为同一语气。二字有相互连用的例子。如,《荀子·臣道》:“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持禄养交而已耳,谓之国贼。”先秦汉语中语气相同的语气词连用并不多见。只有“而已耳”和下面将要讨论的感叹语气词“乎哉”。这种用法,有反复强调的修辞意味,用例都不多见。“而已耳”仅见《荀子》3例,《庄子》1例。
(二)感叹句中感叹语气词的连用
“乎”、“哉”二字都可表感叹语气,又可表疑问语气。在先秦典籍中,“乎哉”二字连用时多是反问语气与感叹语气的连用(详见后)。但以下2例,“乎哉”用在独词句中,有明显的感叹意味, 应当视为两个感叹语气词的连用。如,《吕氏春秋·诚廉》:“伯夷、叔齐闻之,相视而笑,曰:‘嘻,异乎哉!此非吾所谓道也。……’”又如,《晏子春秋·外篇第七》:“公喟然太息曰:‘悲乎哉!子勿复言。’”《吕氏春秋》和《晏子春秋》都是战国末年的作品,(注:吴则虞(1961)认为《晏子春秋》写成于“秦政统一六国后的一段时间”,但“有其长时间的积累和演化过程”。(见《晏子春秋集释·序言》))可见两个感叹语气词连用的产生年代比较晚。
二  不同语气之间语气词的组合及组合层次
陈述、疑问、感叹这三类语气的语气词都可以相互连用。不过先秦典籍中只发现两类语气的语气词可以连用,没有三类语气词相互连用的情况。不同语气的语气词连用时,一般是陈述语气词放在疑问语气词或感叹语气词之前;疑问语气词放在感叹语气词之前。
(一)疑问句中不同语气的语气词组合及组合层次
疑问语气词有表疑问的,也有表反问的。这两种语气的语气词都可以与陈述语气词连用,并且都放在陈述语气词之后。
1.陈述语气与疑问语气的表达
陈述语气与疑问语气的表达是通过陈述语气词“也”、“矣”、“已”、“而已”、“耳”与疑问语气词“乎”、“邪”、“与”的组合实现的。这些语气词的搭配有一定方式,不是随意组合的。在这两类不同语气的语气词组合中,不同语气词的组合能力有强弱之分。陈述语气词中是“也”字最强,“矣”字次之,“而已”和“耳”最弱。疑问语气词中是“乎”字最强,“邪”字次之,“与”最弱。下面是这两类语气词连用的情况。
“也乎”,表确定与疑问的语气。如,《左传·成公二年》:“晋师归,范文子后入。武子曰:‘无为吾望尔也乎?’”
“矣乎”,表报道已经或将要出现的情况与疑问的语气。如,《论语·阳货》:“子谓位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
“已乎”,作用同“矣乎”。《论语·颜渊》:“(司马牛)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
“而已乎”,表限定与疑问的语气。如,《左传·哀公二十六年》:“文子使王孙齐私於皋如,曰:‘子将大灭卫乎?亦纳君而已乎?’”
“也邪”,表肯定与疑问的语气。《庄子·齐物论》:“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我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
“已邪”,作用同“矣乎”。如,《墨子·尚同下》“家既已治,国之道尽此已邪?”“已邪”连用仅见《墨子·尚同下》2 例,他书无有用者。
“也与”,表肯定与疑问的语气。如,《论语·雍也》:“(季康子)曰:‘求可使从政也与?’”
2.陈述语气与反问语气的表达
陈述语气词与表反问的疑问语气词的连用,主要是通过陈述语气词“也”、“而已”与疑问语气词“哉”、“与”、“者”的组合实现的。其中以“也”和“哉”的组合能力最强。
“也哉”,表肯定与反问的语气。如,《战国策·赵策四》:“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而已哉”,表限制与反问的语气。如,《庄子·在宥》:“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岂独治天下百姓而已哉?”
“也与”,作用同“也哉”。如,《论语·先进》:“唯求则非邦也与?”
“也者”,表确定与反问的语气。如,《论语·先进》:“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3.陈述语气、疑问语气和反问语气的表达
陈述语气词可以和两个疑问语气词连用。但这两个疑问语气词一定要分别表示疑问和反问两种不同的语气。这样在疑问句中就有了陈述、疑问和反问三种不同语气同处于一句之中的特殊表达方式。在这种组合中,都是陈述语气词置前,疑问语气词处中,反问语气词置后,主要用在反问句中。这种复杂语气是通过陈述语气词“也”,疑问语气词“乎”、“与”和反问语气词“哉”的连用实现的。
“也乎哉”,表肯定、疑问和反问的语气。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晏子立于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
“也与哉”,作用同“也乎哉”。如,《论语·阳货》:“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也与哉”仅见《论语》1例, 这与《论语》用“也与”,不用“也乎”有密切关系。
(二)感叹句中不同语气的语气词组合及组合层次
感叹句中,允许陈述语气词与感叹语气词的连用,也允许疑问语气词与感叹语气词连用。这两类语气词与感叹语气词连用时,都是感叹语气词放在陈述语气词或疑问语气词之后。
1.陈述语气与感叹语气的表达
陈述语气与感叹语气的表达,主要是通过陈述语气词“也”、“矣”、“已”与感叹语气词“哉”、“乎”、“夫”的连用实现的。这几个语气词相互搭配,都有很强的组合能力。
“也哉”,表肯定和感叹的语气。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九世之卿族,一举而灭之,可哀也哉!”
“矣哉”,表报道已经或将要出现的情况与感叹的语气。如,《荀子·王霸》:“今人君急逐乐而缓治国,岂不过甚矣哉!”
“也乎”,表肯定与感叹的语气。如,《左传·成公二年》:“位其不可不慎也乎!”
“矣乎”,表报道已经或将要出现的情况与感叹的语气。如,《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也夫”,作用同“也乎”。如,《左传·成公十六年》:“王曰:‘天败楚也夫!余不可以待。’”
“矣夫”,表报道已经或将要出现的情况与感叹的语气。如,《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
“已夫”,作用同“矣夫”。如,《庄子·天道》:“(轮扁)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感叹句中,比较特殊的现象是允许两个陈述语气词用在感叹语气词之前。其表现形式是“也已矣”,如,《论语·泰伯》:“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也”字表肯定,“已”字表发展变化,“矣”字表感叹。“也已矣”在先秦典籍中凡9 例,其中有8例用在《论语》中,仅有1例见于《孟子·离娄下》:“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此句前面冠以“君子曰”三字,似乎是孟子引用他人之说。从记载“也已矣”的古籍上看,这种语气词连用似乎有一定区域性特点。
2.疑问语气与感叹语气的表达
一个句子中,既表疑问语气,又表感叹语气时,疑问语气词一般都放在感叹语气词之前。这样的用例,先秦典籍中只是“乎哉”连用。“乎”字表反问,“哉”字表“感叹”。如,《韩非子·难二》:“吾得仲父已难矣,得仲父之后,何为不易乎哉!”
三  几个例外
从以上阐述中,可以看出先秦句尾语气词的组合和组合层次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但在同一语气的语气词连用中还有几个例外,不应该忽略,要提出来讨论。
1.“者也”及其类同的一些词语。先秦汉语中有“者也”连用的例子。在“者”字前有动词、动词性词组或形容词、形容词词组时,人们都认为“者”字可与它们组成“者”字结构,而不作语气词分析。如《孟子·告子上》“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者”字。但如果“者也”之前是用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时,语法分析上则有争议。或认为“者”字起复指作用,用法与在动词、形容词后相同;或认为“者”字是语气词,与“也”连用。如《荀子·儒效》“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中的“者”字。类同的词语,还有“焉哉”、“焉尔”、“焉耳”、“焉尔也”、“焉耳矣”、“焉耳乎”、“乎尔”、“云尔”、“云耳”等等,其中的“焉”字、“云”字,都有不同词性的解释。本文只分析纯粹语气词连用的情况,对于这种可作其他词类解释的词语,均不涉及。(注:这些连用的词语即使都作句尾语气词解释,也合于先秦汉语句尾语气词连用的规律。如“者也”连用,“者”字放在“也”字之前,可以视作“者”字与句子词语关系密切的缘故,合于“而已也”的用法。他例均与此同。)
2.“矣已”的连用。先秦时期句尾语气词“已”、“矣”二字连用时,“已”一般都放在“矣”字之前。只有《吕氏春秋·谕大》1例,“矣”字放在“已”之前,与“已矣”连用的规律不合。其例为:“夫大义之不成,既有成矣已。”但对于这个用法,人们多有疑问。清毕沅(1730—1797)首先提出:“‘矣’、‘已’二字当衍其一。”陈奇猷先生说:“毕说是。疑此本作‘已’,后人以‘已’、‘矣’同而旁注‘矣’字,因误入正文。”(注:说均见《吕氏春秋校释》卷十三(19
84)。)两人校释均未说明此二字如何不妥。从语气词的组合规律上看,当是不合先秦“已”、“矣”二字连用的顺序。故将此例排除出语气词连用的范围。
3.“乎哉”的连用。先秦典籍又有“哉”字放在“乎”字之前来表感叹的2个用例,均见《吕氏春秋·本味》篇:“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哉”字放在“乎”字之前,显然与上面所举的“乎哉”组合层次不同。但《本味》篇这两个用例中的“乎”字是可以作介词解释的(“乎”字通“於”)。查现代标点本此句于“乎”字后多不加点断,与一般感叹语气词的点断方式不同。(注:见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1984),张双棣、张万彬等《吕氏春秋译注》(1993),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吕氏春秋逐字索引》(1994)。)为何这样点断?标点者都没作说明,不知是否也认为“乎”字是介词。从语气词组合规律上看,似乎可以将“哉乎”连用的2例排除。
4.“而已者也”的连用。陈述语气词中,先秦时期最多是两个语气词连用。但《周易·系辞上》的“而已者也”是个例外。这里“而已”、“者”、“也”三个语气词连用,不合陈述语气词的组合规律。这个用法仅见1次,例为:“子曰:‘夫《易》,何为者也?夫《易》, 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周易·系辞》一般认为是汉人的解说。(注:参看蔡尚思主编《十家论易》(1993)。)从语气词连用的特点上看,这种说法较为可信。所以本文也没把它作先秦语气词连用的用例讨论。
5.“而已者乎”的连用。疑问句中,两类语气词连用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个陈述语气词与一个疑问语气词搭配。疑问语气词前面所用的陈述语气词只能用一个,不能用两个。《墨子·亲士》篇中有1 例“而已者乎”又是例外:“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夫恶有同方取不取同而已者乎?”这里疑问语气词“乎”之前连用了两个陈述语气词“而已”和“者”,这种用法显然不合陈述语气词与疑问语气词的组合规律。恰恰也在这个词语上,清俞樾(1821—1907)提出“而已者乎”的“已”字是人己之“己”的讹误。(注:见《诸子平议》卷九。)俞氏主要是从句意上提出问题的,结合语气词的组合规律看,俞氏之说可信。“而已者乎”中的“者”字应当作指示代词解释,不宜视为语气词。
【参考文献)
马建忠  1898《马氏文通》,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北京。
王  力主编  1962《古代汉语》,中华书局,北京。
周法高  1972《中国古代语法·造句编》,台联国风出版社,台北。
洪成玉  1983《古汉语复音虚词和固定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浙江。
楚永安  1986《文言复式虚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北京。
何乐士  敖镜浩  王克仲  王海fēn@①  1985 《 古代汉语虚词通释》,北京出版社,北京。
杨伯峻  何乐士  1992《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  语文出版社,北京。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为芬下加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