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业务欣欣向荣
美国公司低调以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0:40:11
中国业务欣欣向荣
美国公司低调以对
美国在华企业2005年再次实现了强劲的、也许是破纪录的利润水平。不过从美国公司的报表或者这些天美国国会(U.S. Congress)有关中美贸易的负面消息中,你很难看出这一点。
美国企业界似乎经常故意掩饰它们在中国取得的成功。美国政治家们为了准备迎接可能发生的贸易战,突出对华贸易中的失败者,而对许多胜者却视而不见──这可能并不是明智之举。
据经济分析局(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统计,2004年美国在中国的关联公司──美国公司控股10%或以上──收益为30亿美元,而在1990年这个数字为零。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首席市场策略师约瑟夫•昆兰(Joseph Quinlan)表示,这个数字准确说明了美国公司从中国这个全球第四大经济体中都得到了什么。他预计2005年的收益达到创纪录的32亿美元。
2004年,来自中国的利润确实只占2,090亿美元美国关联公司全球收益的一小部分。日本贡献了113亿美元,墨西哥为76亿美元。不过即便是在一些极具竞争力的行业中,中国对美国公司的吸引力也变得越来越大。
以汽车行业为例:虽然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 Corp.)在美国的亏损日趋严重,但2005年前9个月该公司的在华收益却达到了2.18亿美元──这笔钱在通用汽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U.S.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提交的文件中却并未提及。
在摩托罗拉公司(Motorola Inc.)的全球销售额中,中国占12%,迄今为止中国也是该公司在美国以外的最大市场。摩托罗拉公司并不单独计算其中国业务的收益。
通用电气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表示,其中国业务收入去年达到了50亿美元,公司希望到2010年时这笔收入再增加一倍。通用电气公司也不提供利润的具体数字。
毫无疑问,许多美国公司都在中国获得了可观的收益。不过多年来的失误和挫折──再加上一些重大的失败──令人们对中国是投资黑洞的印象挥之不去。
麦肯锡公司(McKinsey & Co.)上海办公室的董事乔纳森•韦策尔(Jonathan Woetzel)回忆起1年半前他在纽约向商界高层作讲演时被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打断的故事。韦尔奇这位通用电气的前任首席执行长听到了其他听众质疑中国的声音,他显然对此感到失望,于是站起来,指著那些公司高层一个个问道,“你在中国赚钱吗?……你赚钱吗?……你赚钱吗?”
韦尔奇的当场调查显示,那天到场公司几乎80%都是赚钱的。
不过至少其中一些公司的利润将来会因为贸易矛盾而化为乌有。民主党参议员查尔斯•舒默(Charles Schumer)提议,如果中国不允许人民币兑美元进一步升值,就将立法规定对中国商品征收27.5%的关税。
上周五舒默获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去年暴增至创纪录的2016.2亿美元后,表示将努力争取参议院在下月对该法案进行表决。美国的批评家们抱怨说人民币仍然被低估──即使是在去年夏天中国允许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1%以后也如是,这令中国的出口商品相对廉价。中国仍坚持将按原定进程。
如果发生了贸易战,美国公司的损失也不尽相同。和人们的普遍看法相反,在中国制造出口商品的美国公司相对较少,大多数美国在华投资(仅去年1年吸引投资40亿美元)瞄准的都是中国国内市场。麦当劳(McDonald‘s Corp.)和星巴克(Starbucks Corp.)在中国的目标市场都是本地雅皮人士。
交织的供应链令中国难以报复美国在华企业,因为这样做会殃及自身和其他国家的公司。举例来说,耐克公司(Nike Inc.)将大部分运动鞋生产业务外包给中国公司;而2004年采购了18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沃尔玛连锁公司(Wal-Mart Stores Inc.)依赖的是中国本地供应商。在危机时刻,美国公司可以很快将科技含量低的生产项目移至越南、墨西哥等国。
不过美国在华企业并非免受贸易矛盾的影响。美国公司希望进入中国这个被国有企业垄断的、管制严格的市场,这时政治信誉就变得非常重要。即使是现在,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仍在试图说服中国监管机构能网开一面,准许它持有一家中国银行的控股权。
那么美国公司为何仍然不愿谈及他们在中国取得的成功呢?
中国美国商会(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主席埃默里•威廉斯(Emory Williams)说,一个原因是美国对中国的所有负面报导都和外包及制造业岗位减少有关,“如果你说公司在中国发展不错,那么就会令人产生反感。”
因为害怕向竞争对手泄露消息,公司通常不愿透露过多的营业数据。另外,外商企业在中国的可观利润也会引来强大的监管机构的注意。
经济学家警告说,人们对跨国公司公布的利润数字应谨慎对待,利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公司是在哪里公布收益的,因为这影响到税收。
不过,人们仍然难以对中国美国商会的年度调查提出质疑──它是对美国在华企业财务状况最可信赖的指南。在2004年的调查中,42%的被访公司表示,它们在中国的利润率高于其全球平均水平。
驻北京的咨询师特里萨•伍德兰德(Teresa Woodland)负责美国商会指南的编纂。她说,虽然激烈的竞争也许侵蚀了美国在华企业的地盘,但她“心底的感觉”是这些公司的利润率在8%至15%之间。
美国银行的昆兰在最近的报告中表示,“具讽刺意味的是美国在华企业面临的最大威胁并非是中国,而是华盛顿施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