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活和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16:38:38
2010年9月26日 星期 日放大缩小默认
与生活和解
何 菲
钝感力是渡边淳一发明的词,即不能凡事都太敏感,是厚着脸皮抗压自欺的能力,是“难得糊涂”、“四两拨千斤”、“阿Q式的自我消解”等中式哲学相加所产生的一种人生哲学,是一种在现世实用的智商、情商和职商。
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我最喜欢苏东坡。他有悲悯,但他更快乐。杜甫虽慈悲,但苦大仇深,与快乐和享受不沾边。屈原遭受挫折选择忧愤投江。苏东坡是随遇而安、非常生活流的人,具有时尚性。他是中国遭受流放次数最多的文人,可他到哪儿都能有所政绩,造福民生。他喜欢旅游,用脚丈量过祖国大好河山,喜欢美食,即使草根的五花肉,都能创意出新食法,有甘美的荔枝吃,即使流放到岭南也不觉其苦。他又喜欢美女,四十七岁时娶了小他二十八岁。王朝云,在苦难中朝着自然与审美华丽转身。最后一次他流放到海南,海南历史上第一个考取进士的人就是苏东坡的学生。他之所以能如此享用命运的任何赐予,因他有足够的钝感力。有坚强的神经,就会保持内心的平和和坦然,拥有和这个世界相处的最为平和的姿态,当然也就会有幸福感。
林黛玉是较缺乏钝感力的,尽管有家族最高统治者贾母的庇护,有着贾宝玉的钟情,无奈聪慧的她面对与理想格格不入的现实每时每刻纠结于痛苦伤怀中,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最终美人末路。博知的宝钗,有着与黛玉一样的聪慧和才情,对贾府的一切,她也有清醒深刻的认识,但面对相似的环境采取了不同的立场和态度,虽要靠“冷香丸”来压抑部分本性,但基本能很好的顺应一切,最终成为世俗眼中的获胜方。
黛钗都不缺乏敏感力,这是一种外在的洞察力。但宝钗赢在钝感力,那是一种内在的坚持力。相对于洞察力,坚持力是一种更持久的耐力与爆发力。相对于敏感力,钝感力更像一种大智若愚的生存智慧和与生活和解的最好姿态。
钝感力之所以让人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胜出,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钝感的背后是强烈的自我认知力,或称自信力。这世上聪明而敏感的女子常有,聪明而憨钝的女子难寻。当下婚床不稳,很大原因是男女比较缺乏钝感力。其实如果一定要用爱情去衡量,婚姻很少有成功的,好比拿新鲜水果比果脯,那不是越比越没劲吗?其实果脯更耐存放,这也许就是婚姻的好处。理想主义常常臆想婚姻能解决很多问题,可是对婚姻持不同意见者,即使再爱,也容易触礁沉没。如果男女两个都浪漫而敏感,那是最好的恋爱组合,最糟的婚姻组合,林徽因最终放弃徐志摩而选择梁思诚,是深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