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中国区域差距的大“交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9 08:30:42
打破中国区域差距的大“交通”
2010-10-12 09:48  来源:参考消息  评论 条查看评论 【字体:大中小】
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日前发表评论,题为《中国人口大迁徙》,作者为樊纲。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河南省有约1亿人口,数目比许多国家还多。在中国,省是仅次于国家政府的最高行政区划,其下有市、镇、乡等。然而,广东省的一个镇的人口便可能多达50甚至100万,超过许多外国城市。因此,对中国政治而言,区域问题——尤其是区域间的差距——是不容忽视的。
文章指出,中国的区域差距是由其地理环境造成的。在现今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的社会里,交通成本可能变得日益重要。
沿海地区的蓬勃发展,不是因为中央的“优惠”政策和更多的资源分配,是因为它们靠近海洋,而海运一直是运输资源和产品的最廉宜的方式。中国将来会有更多和规模更大的高科技和服务产业,它们对交通运输的依赖较小。但是,由于中国对进口资源来满足基本需求的依赖不断增加,沿海地区将继续享有运输成本上的优势。
沿海地区的固有优势是不可改变的,中国尝试较平衡发展的努力,体现在沿海和内陆区域在资本和劳力两个方面的双向交通。
文章说,单靠政府的努力不能诱使工业投资者前往中国西部,因为基础设施的开销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即使有了公路,还得支付过路费、油费、运输车队的维修保养和其他费用——而如果要出口,把产品输送到沿海口岸,可能还需要5天之久。
文章指出,人口的流动能克服地理限制。另一方面的“交通”,从某些方面来看可能会更重要,即劳动力以相反方向由西向东流,推动一个国家所能取得的唯一经济平等——人均收入而不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平等。一个对国内生产总值作出更多贡献,生产力和工资较高的沿海城市,会吸引更多人分享它的繁荣,直到“边际生产力”下降为止。同时,当一些人迁移到沿海区域时,内陆地区的资源就可以由较少人共享,提高他们的人均收入。
由此可见社会流动性对促进社会平等的重要性。大多数发达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都经历了大规模的国内人口迁徙,80%的人口最终会迁移到沿海地区。中国目前正经历这一过程,如果中央政府继续鼓励国内人口迁徙,区域差距的问题最终将得以解决。从全球来看,南北差距的问题也是如此。
可喜的是,中国政府在2010-2015的五年规划中,提出不仅要鼓励国内地区间人口流动,还要让乡村人口更容易进入城市和安顿下来。备受争议的户口制度(限制人口流动的居民注册制度)不会立即废除,但却会被逐步淘汰。
无可否认,人口流动和城市化会引发社会矛盾,但曾经处在中国现今发展阶段的国家,都面对过这些问题。中国也同样必须克服它们。不然,它将永远处于分裂的状态。


相关新闻
·俄罗斯总理称中国可能成俄天然气最大消费国 ·中美关系或将进入新战略磨合期 ·调查显示环保部门成为中国企业负担最大来源 ·方舟子方玄昌将申请抗诉 中国科协力挺方舟子 ·美利坚的中国棋局 ·美国发起货币战争意在中国 ·美国发起货币战争意在中国 ·哈工大航天馆创建人详解中国“嫦娥探月工程” ·专家解密“嫦娥二号” 称中国2013年或探测火星 ·子虚乌有的“中国后院频频起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