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放下”成为一种自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4:10:51
让“放下”成为一种自然
——读《备课中的缺失》有感
人只能看见自己想看见的。心中有佛,看人如佛;心中有魔,看人如魔。如果心无诗意,就很难发现课堂上洋溢的美,哪怕只是一点点;如果心无智慧,就不要指望对课堂中闪现的灵光能作出会心的响应。其实,备课也是如此,备课就是备自己,备自己的思想,备自己的理念,备自己的思考……在备课当中要学会放下,放下一份功利,放下一份急躁,放下一种标新立异……,只有“放下”自己,才能更好地把学生装在心里。即“成全”了学生,也“成全”了自己。
在《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一书中读到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头驴子掉进了一口枯井。驴子的主人想不出好办法去救它,就决定将枯井和驴子一起埋掉。人们拿起铲子开始填土,当第一铲土落到井里时,驴子明白主人的意图,发出悲哀的号叫。但是,第二铲土下去时,驴子反而安静下来。人们发现,此后每一铲土落下时,驴子都在做一件令人惊奇的事情:它努力抖落掉在背上的泥土,踩在脚下,把自己垫高一点。人们不断往井里铲土,驴子不断抖落身上的泥土,使自己不断往上升。终于,在人们惊奇的目光中,驴子潇洒地走出了枯井。
我们何不学学这头驴子,由“号叫”到“安静”再到“潇洒地走出”,这不就是一种放下吗?这不就是一种提升吗?
阅读了《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问题》之“备课中的缺失”,让我深深地感受到,达不到理想课堂的效果,关键是教师的那份“心”没有很好地“放下”。这一章节一共阐述了五个方面的问题:1.教学目标模糊不清;2.忽视教学起点;3.备课预设中存在的问题;4.注重预设,忽视生成;5.重教而不重学。这五个方面表面上看,是否没多大联系,但仔细分析,造成以上问题的根源,就是教师没把自己“放下”,它的课堂表现形式大多呈现为“师在课中,课在师中”,看重的只是教师自己,没把学生放在眼里。备课中的缺失,从本质上来说,缺失的是在备课中没有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存在。
一、关于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方向和指标,是一堂课有效率的评价标准。教学目标模糊不清,教师教得不清楚,学生学在“云雾中”,谈何教学效果。更有甚者,有的课堂甚至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的课堂教学可以说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教师是为教而教,至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却不得而知。俗话说:“一课一得”,有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教学目标太多,课的容量很大,一节课下来,所有内容的教学如“浮光掠影”,何以谈得上课堂效益?因此,要保证课堂的有效性,首先得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让教学目标的实施切实可行,同时,在阅读课文教学中,做到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教学目标设计的“精与略”。教师教得心中有数,学生学得踏踏实实。
二、关于教学起点
教学起点就是每一节课的教学从哪儿开始进入,在什么基础上发生。有的学者将之分为:学习的逻辑起点和学习的现实起点。把握学生的逻辑起点,可以使教学更有计划性,有效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把握学习的现实起点,可以使教学更有针对性,有效克服教学中的浅层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教学的起点也就是学生学习的起点,无论教学的起点定得高或者定得低都将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备课的时候要仔细分析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较准确地把握教学起点,全面有效地关怀学生,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关于预设与生成
成功的课堂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体。如果说高质量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那么动态生成则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学生的差异性和教学的开放性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学活动的变化发展有时和某种教学预设相吻合,而更多的时候两者是有差异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和艰难的抉择。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整合乃至放弃原有的教学预设,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使静态的预案变成动态的、富有灵性的实施方案,为动态生成导航护航。笔者以为,具体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选择预设,灵活生成
《礼记?中庸》里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对于自己与学生及教材有一个整体性的把握,有一个全局性的巡视,同时还需要对于文本的精细的解读。课前的多维预设为教学活动的展开设计了多种“通道”,这为教学方案的动态生成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整合预设,机智生成
为了使教学尽可能完美,课前备课时,教师要从多维度预设教学过程。例如:教学目标如何具体化?各维度和各层次目标如何随着教学进程逐一达成?教学内容怎样呈现?教学流程如何设计?运用哪些教学方法?等等。课前教师的思维主要表现为分析性。但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直面真实的教学,根据师生交往互动的具体进程来整合课前的各种预设。这时,教师的思维更多地表现为整合性。
3.放弃预设,创造生成
教学设计是教师组织教学的主要依据,他为教学活动的有序展开提供了保障。但如果教师视教案为法,不敢越雷池半步,就有违“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动态生成的过程”的教学理念,更难实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目标。在课堂进程中,如果实际教学与教师的课前预设发生冲突时,教师应果断放弃课前预设,机智地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将学习活动进行重新预设,吸引住学生,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投入。让学生台前唱“主角”,这样往往能使得课堂“峰回路转”“绝处逢生”, 使动态生成的资源达到共享的效果。使原本机械的教学预设在师生的共同创造中变得充满灵性、充满智慧、充满活力。
四、关于重教而不重学
注重自己教而不注重学生学是教师们常犯的毛病。在新课程的理论指导下,我们知道教学不是重在考量教师教得怎样,而是应考量学生学得怎样。在很多时候,我们曾听过一些“耀眼”的课,课堂上教师“十八般武艺”逐个耍,听课的老师即听得云里雾里,又看得眼花缭乱,真不知学生有何感受。每每如此,我相信每个老师的脑海中都会闪现这样的问号:教学目的是“教”的目的,还是“学”的目的?教学任务是教师的任务,还是学生的任务?完成“教学任务”究竟是完成了教师的“教”的任务还是完成了学生“学”的任务?正是因为教师过于注重教师的教,过于展现教师个人的“魅力”,而忽视了学生的学。孰不知,学生的“学”更能展现教师“教”的艺术和魅力。
总之,备课的过程其实是教师生命修炼的过程,你修炼的程度往往决定课堂呈现得怎样,决定着学生学得怎样,也最终决定着40分钟的效率。修炼的过程也就是把“心”轻轻地安放的过程。特级教师王崧舟说:“‘放下’,‘上升’,再‘放下’再‘上升’。”正是因为一次次的放下,生命才不断走向圆满,课堂才因教师而精彩,教师才因学生而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