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15 14:27:19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 请具体说明.
_
⑵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1)修辞方法:对偶.
"芳树"对"春山","花"对"鸟","自落"对"空啼".
(2)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
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分析技巧型
提问方式
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体
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有何效果
解答分析
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等.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分析技巧型
答题步骤
答 题 示 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
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
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表达技巧的内容繁而杂,这节课我们用分类举例的方法进行,我们将表达技巧分为三类:
学习内容
常见的修辞手法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
一, 常见修辞手法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双关,排比,设问,反问等
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李白《秋浦歌》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_——杜牧《题乌江》
(反问)
(夸张)
判断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刘禹锡《望洞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杜甫《自京赴奉县咏怀五百字》
(对偶)
(比喻)
(对比)
辨别修辞手法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要了解作者借助这些修辞手法抒发什么感情,达到什么目的.下面我们来看看两首诗,看看他们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运用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春雪 韩愈
_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拟人.嫌,故
2.用拟人手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拟人手法,使穿树飞花的春雪具有灵性,给全诗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
1.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哪些词语可看出
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竹枝词 刘禹锡
_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_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运用谐音双关含蓄而又成功的表达了女子希望而又疑虑,欢喜而又担忧的微妙心理)
二, 表达方式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表达方式有哪些
不.所以诗歌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有四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2."说明"在诗歌中常用不常用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概述四种表达方式
记叙:就是记述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议论:就是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抒情:就是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等主观感情.
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达方式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王昌龄《闺怨》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记叙)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描写)
(议论)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柳永《雨霖铃》
(抒情)
描写:
有正面侧面,动静,虚实,细节,白描等.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侧面描写)
绝句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动静结合)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细节描写)
判断下列诗句所用的表现手法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
(白描)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借景抒情是指借助于描绘景物而抒发感情,感情寓于写景之中.
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和托物言志.
看看如下诗句属于哪种抒情方式
留连戏蝶时时舞,
自在娇莺处处啼.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借景抒情)
作者通过描写恋花飞舞的蝴蝶,自由歌唱的娇莺抒发了对大好春光的喜爱之情.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是宋末诗人,有浓厚的民族意识.前两句写菊花远离百花丛,独自开放,表示自己不与元朝合作.后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托物言志)
看看如下诗句属于哪种抒情方式
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此"物"非"景",咏物不是写景.
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的区别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之中包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场景描写之中,寄寓着诗人的离愁别恨.
乐(哀)景哀(乐)情
(对比)
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写法.如唐代许浑《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烘托
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可以是人烘托人,如《秦罗敷》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也可以是物烘托物,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月出惊山鸟"等以闹衬静.更多的是物烘托人,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的心情.
表现手法综合练习(1)
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 元稹
_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_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_提示:记叙,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听到友人被贬后的愤慨和哀怨之情.
提问:这首诗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方式综合练习(2)
墨梅 王冕
_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提问:诗歌刻画了梅花的什么特点 用什么方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刻画了梅花淡雅朴素,高洁清秀的特点. 用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高洁的操守.
三,表现手法
用典,联想,想象,象征,抑扬,照应
1,判断下列诗句中的主要表现手法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用典)
作者用这个典故,其实是以廉颇自比,抒发自己不得志的的忧愤.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想象)
我们可以想象,在广阔辽远的空间,充满浓密深沉的烟霭,离愁就象这些烟霭一样,可见离愁之深.
1,判断下列诗句中的主要表现手法
鸟鸣涧 王维
人 闲 桂 花 落,夜 静 春 山 空
月 出 惊 山 鸟,时 鸣 春 涧 中.
(以动衬静)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开头写少妇"不知愁",后面却又说她"悔",这是采用了___________
的写法,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
先抑后扬
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四,总结
大致说来,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他表现手法:用典,联想,想象,象征,抑扬,照应等
*主要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双关,排比,设问,反问等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
仅仅掌握表达技巧是不行的,在具体的诗歌鉴赏中,我们还必须和具体的诗歌形象,语言和诗歌内容结合起来.下面做一些综合练习.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提示:前者用"红叶青山"反面衬托对朋友的留恋之情,后者用"满天风雨"是寓情于景,用悲凉之景来表达作者黯然神伤的离别之情.
2,诗中两处描写自然景物,其表现手法和作用有何不同
提问:1,水急流虽然是写景,但与送别情景密切相关,呼应了上句中的 " ",也开启了下句中的 " ".
解行舟
人已远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
答:首句写寒雨连江,夜暮降临,以凄清的景物来衬托离情别绪;二句写清晨雾中的远山,显得分外孤独,"楚山孤"象征了作者的离情.
《从 军 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注]碛(qì):沙漠.
(1)根据诗歌的内容判断这是一首唐诗还是宋诗,为什么 (2分)
(2)解释第一句中的"海"字.(1分)
(3)具体分析本诗"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及妙处.(3分)
(1)这是一首唐诗.因为唐代边境战事频繁,许多男子被征去戍边,故唐人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边塞诗.从这首诗所写的内容看,应该是唐代的一首边塞诗.
(2)"海"指沙漠,与岑参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中的"海"意思一致.
(3)这首边塞诗运用了"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抒写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首句勾画了一支远征军队活动的广阔背景:雪后的天山,刺骨的寒风,浩瀚的沙漠.景物雄阔苍凉,有力烘托出了行军的环境气氛.第二句以一曲《行路难》及一个"遍"字,丰富了首句的内涵.而笛声的哀怨与环境的荒凉,更能撩起征人的惆怅和愁思.三,四句承接第二句,由笛声引出了"回首月中"的典型动作.士兵们在月光中望什么 也许是遥望永远也回不去的故乡,也许是望着笛声传来的方向,也许他们相对而视,热泪夺眶而出……全诗是一个壮阔而又悲凉的行军场景,诗中将景色,动作,声音,感情四者融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在景中,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1],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 的环境,主要运用了 的手法.
深幽寂静
以动写静
以声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
[2],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诗的颔联后来简化为成语"曲径通幽",常被用于题景,如杭州西湖的三潭印月,黄龙洞等,你认为这成语隐含了什么哲理
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
绝句 吴涛
游子春衫已试单,桃花飞尽野梅酿.
任来一夜蛙声歇,又作东风十日寒.
此诗体现了怎样的季候特点 钱钟书称次诗表现了某种"情味",请结诗句作简要分析.
_春夏之交乍暖 忽寒
通过典型细节和景物描写,表现游子对季候变化特别敏感的某种心理.
雨后池上 刘邠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
答:
(2)试从"静"与"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⑴答: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槛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⑵一,二两句以"水面平" ,"明镜","照檐槛"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三,四两句用"忽起","垂杨舞"及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答: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
(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2)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想像1分,画面描绘2分)
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意思答对即可)
齐安郡中偶题 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1)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
(2)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 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
(1)傍晚西风
(2)拟人表现手法.前一首的"绿荷"有"恨"而"背西风",含有诗人之恨,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基调凄怨低沉.后一首的"荷花"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似是"愁热",却呈现娇羞之态,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基调活泼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