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您如何阅读论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7:38:50
我的体会:从文献阅读到研究设计
还不太成熟,大家见笑了
1。先看综述。综述的信息量大,尤其是相应领域大师级人物写的综述,往往对相应研究做了全面深入的探讨。需认真研读,最好达到能流畅翻译的程度。若相应主题的研究有多个方面或存在不同观点,则要看全面,并进行比较和综合。这样有助较全面地掌握相应领域的研究概况、学术观点和主要问题及存在的分歧。
2。进一步追溯综述所引用的原始文献,特别是论据支持类的文献,细读之,掌握文献的主要结果和作者的结论,最好能有自己的理解,以防止人云亦云。不同研究的结果如有冲突,则更应仔细分析可能的原因,找出合理的解释。
3。追踪最新的研究进展。这一步是带着问题寻找相关的信息。如未解决的问题是否得到解决?不同的观点是否有新的证据支持?没有得到解释的现象或争议是否可以找到更合理的解释?
4。通过以上几步的文献阅读与消化,应该对相应领域的研究有了全面而又深入细致的掌握,应该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这时可写一个综述,不一定要发表,就当是整理一下信息,融汇贯通,理顺自己的思路,大致明确相应研究的下一步还有哪些工作可做?联想一下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是否可能得到扩展,在其它研究中开花结果?
5。这时相信你应该对自己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方向。进一步追踪!这一次不仅仅是最新的了。根据你想做的工作,来个从头到尾的深入追踪!深入细读这方面工作的最初直至最近的文献。了解这项工作发展进展的情况,是否己经有人做了,如果做了,做了哪些方面?达到什么程度?你又可以再做些什么?已有的工作是否并不完善,可不可以有新的方法和思路?如果没有做(哈,你发了!),是否有其它领域相似的研究?这些工作都用了什么方法?
6。据前面的结果,进行横向追踪,寻找相似的工作,比它们的实验设计,搜索相关的新技术方法,看是否适合你要做的工作或需改进?确定你的思路,方法。最后当然是找想用方法原始文献,吃透它喽。
------------------------------------------------------------------------------------
没有人顶吗?外文看了就忘记了,如何解决?我读论文遵循三步曲:
1.看论文标题 :看是否与自己的专业研究相关,有否阅读价值
2.读论文文摘、介绍和结论:甄别论文的质量、研究重点及与自己研究相关度,决定是否研读全文。
3.研读全文:一旦经过上述两步觉得有必要阅读全文的就进入此步,不过研读全文也分几种类型:有些论文整体价值不大 ,可略读 ;有些论文内容复杂,涵盖丰富,一时难以消化,可作为储备 ,以待以后用到时查阅;而如果发现对自己现在的研究非常有用的论文,则仔细研读,摘录笔记,作为研究资料库。
经过上述三步对大量论文的筛选,可以建立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资料库和储备系统,在开展研究过程中,就可以方便有效的借助论文的丰富资源来为科研攻关铺路。一点小体会体会:根据目的不同而定,如果是为了写论文,输入主题词一下检索出很多,先看摘要,与自己研究相近的,看别人的设计、思路,寻找自己有利用价值的,有必要仔细阅读全文。如果是为了解本专业的学术动态,为节省时间,可以只看标题,如果发现让眼睛一亮的或者觉得以后可能有用的,经过阅读后确实如此,那么立即复印并分类保存,说不定日后什么时候用到,免得求人。建议大家看看一本好书: 上海医科大学 林果为主编的 <<临床流行病学>>,
里面主要讲了如何评价文献,利用文献, 如目前文献可分为1有关病因及危险因素方面的;2治疗方面的;3预后方面的;4有关诊断试验方面的;5及临床经济学评价方面的.每种文献均有若干评价原则,利用原则.另外还讲了科研设计
的各种方案,及注意事项. 总之对一位临床医生做科研来讲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已将“英国医学杂志之论文写作”整理成word文档,可直接下载打印阅读!请版主加分鼓励。
英国医学杂志之论文写作.doc (203.0k)litiechen wrote:
读懂STORY,需要经常参加学术会议,需要直接了解作者。
我不是学医的,谈谈我们学科的特点(计算机、电子工程)。实际上,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正式出版的文章里面往往有很多问题没有讲清楚,甚至有错误,因此读文章如果遇到问题,一定要和作者联系,核实自己对文章的理解是否有误。我现在读文章养成一个习惯,只要发现文章中有些理解上的问题,就仔细考虑清楚之后写信给作者咨询,这样做可以尽量避免走弯路,而且可以慢慢建立起来良好的学术交流网络。大家都知道,做学术,让尽可能多的同行知道你的名字和正在做的研究非常重要,真正的学术大家一般也是Scientific Communication的高手。
不过,由于很多作者回信非常慢,有些作者根本不回信,所以在遇到需要咨询的情况时,一定要把文章做好标记,分门别类整理起来,等待将来一旦有了作者的答复,再拿起来重读。为了避免自己在很多天以后记不清当时的思路,最好用笔在纸版的文章上做一些铅笔注释,如果是电子文档,则可以用Word或者Acrobat的相关功能添加注释。gordontan wrote:
再补充一点
和自己研究专题有关的文献一定要读,而且还要尽量收集齐全,随着文献量的增多,有时自己都不知道所下载的全文的内容,开始时我用文章的题目进行文件命名,但是经常出现重复下载的现象。后来我用下载的文件原名,然后把文章名复制到一个doc文件中再采用超级链接的方式进行链接。这个doc文件就是一个很好的文献目录,需要时只要打开这个doc目录就可一目了然,如需要阅读则只要点击一下文章题目,就可打开,极为方便。如果觉得必要还可以把文献的摘要复制下来,放在doc目录的文献名下。
这个办法确实不错,不知道你这里说的超链是指网上的URL还是指向本地的电子版文章。这里有个稍微有点棘手的问题:如果是网上的URL全文,则由于各个科技出版社的全文服务经常发生变化,URL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是本地文件,由于本地的文件结构经常发生动态的更新,其位置也可能变换。这个问题我到现在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目前仍然采用的土八路的招:用文章全名+刊物缩写+出版年给文章命名,用多级目录分类对文章进行分类,文献累计到一定程序就分类采用硬拷贝的方式进行集中整理,新发现的文章则经过搜索确认没有重复之后再放入(当然,如果大部分文献都能至少浏览一下的话,大部分文章只要看一下标题、作者和杂志即可知道以前是否下载过)。但是这里还有个稍微有些棘手的问题:当一篇文章涉及多个主题的时候,多级目录分类就不太灵光了,我目前的做法是部分两边都放、部分只放最重要的主题,但是这个方法的实际效果不是太好。不知道大家都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中华实用医药杂志.中华中西医结合杂志 ,《中国医疗杂志》,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这些杂志都是福建莆田农民买断的,实用性不高,只是为了骗取版面费,如果你为了进职称,可以,但是真正学术研究,不要发表,陈建煌是其中一些杂志的主编,号称博士,其实是一个农民,在济南开了一个华夏医院,专门骗老百姓的血汗钱,真实身份是福建莆田市秀屿镇马厂村的一个农民,看性病发财,买了一家空军 的医院,改名而成.文化程度只有小学,佩服,.我有一个建议,斑竹能否开辟一个打假专栏,专门揭漏骗子医院,与骗子医生,也好向中央媒体反映,当地媒体已经无济于事,据我了解,北京新兴医院,天津华北医院,上海长江医院,深圳博爱医院,等都是莆田农民开办的 医院,请看到此贴的观众,细心甄别,探听究竟,曝露真相,使更多的人免于上当受骗.看了紫熊的贴子,受益匪浅,谢谢!北京新兴医院,天津华北医院,上海长江医院,深圳博爱医院,等都是莆田农民开办的 医院,
我听说是这样的。重要的综述和研究论文的全文进行下载。综述要仔细阅读,权威综述和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有时字斟句酌。研究论文先理解思路,看introduction,看discussion,然后看result和method,重要的method要做摘录。首先看摘要,大体了解其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然后,重点看研究背景,以开阔自己的思维。感兴趣的话,就要看具体研究方法了。
要真正了解一篇文章的精髓,必须全文通读,多次阅读。好帖,顶!很受启发,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提取精华非常重要,我现在就在这方面头疼.文献越来越多,刚开始时没有这个概念,不知道应该对不同作者、机构、细微的专题方向分好类,只是在打印出来的文章上做做记号,现在累积多了,整理起来困难。希望战友们引以为戒,作好自己的图书馆,即使在电脑上备了份,还是最好作好笔记卡片。
SCIE是一个很好的引文索引数据库,对主题起到回溯和瞻望的作用,研究某一个作者的研究思路和进展。
新来乍到,还请多多关照!很受启发,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提取精华非常重要,我现在就在这方面头疼.文献越来越多,刚开始时没有这个概念,不知道应该对不同作者、机构、细微的专题方向分好类,只是在打印出来的文章上做做记号,现在累积多了,整理起来困难。希望战友们引以为戒,作好自己的图书馆,即使在电脑上备了份,还是最好作好笔记卡片。
SCIE是一个很好的引文索引数据库,对主题起到回溯和瞻望的作用,研究某一个作者的研究思路和进展。
新来乍到,还请多多关照!很受启发,对文献资料的整理和提取精华非常重要,我现在就在这方面头疼.文献越来越多,刚开始时没有这个概念,不知道应该对不同作者、机构、细微的专题方向分好类,只是在打印出来的文章上做做记号,现在累积多了,整理起来困难。希望战友们引以为戒,作好自己的图书馆,即使在电脑上备了份,还是最好作好笔记卡片。
SCIE是一个很好的引文索引数据库,对主题起到回溯和瞻望的作用,研究某一个作者的研究思路和进展。
新来乍到,还请多多关照!我也说一下我的经验:
1、在开始做一个课题时,先找一些有分量的综述,多数是外国的,国外的综述都是牛人写的,好多是杂志预约稿,分量还是很好的。他对各方向、方法都有很独特的见解。
2、然后在看他后面的参考资料中找出自己更感兴趣的文章看。看的时候很注意看他的图表,国外人很注重图表的绘制,他的思想的精华都浓缩在图表上。马上就能领会文章的意图和中心思想了。对于还想深入了解的,在按照呀的引文在找源头。
3、和其他人交换对文章的看法。对自己很感兴趣的方法进行简单的模仿,看是否能按照他的方法重复出来。在做的过程中就会有新的想法了
4、看一些交叉学科的方法资料,看是否能结合,有新的想法出现我是个药学人员,在平常的工作中经常需要查文献和论文。现将我的粗浅体会简单地总结如下:
1、首先要确立想知道什么,也就是目的是什么?比如想了解中药饮片“栀子”和“水栀子”在药理上有什么不同、实践中怎么鉴定。
2、搜索时的关键词一定要围绕“目的”。一般输入“栀子”或“水栀子”时文献很多,那么就多加一点关键词,如药理、鉴别、鉴定、理化等等涉及到药理和鉴别的词。
3、搜索到的文章和论文根据“目的”看一下标题和摘要来筛选,摘要里边基本能了解论文采用什么方法做了什么研究等内容。选定的论文若能下载尽量下载或复制,可以节约上网的时间,也方便随时阅读。
4、阅读论文时先看看讨论部分,讨论部分中若有我们感兴趣的需要的内容,再详细地看讨论中提到的正文内容。这样我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阅读几十篇甚至上百篇的论文,找到需要的东西了。既然各位都发表了一些看法,我也谈谈我的一些看文献的tips。
我经常将这些tips讲给新生听,他们都说非常有用。
1. 要想过看文献这一关,你就必须掌握两点:
a.你做的研究大概发在哪几个刊物上,当然我讲的期刊是SCI收录的
b.在你做研究的这个领域,在国内和国外有哪些group。特别是国外的group,你一定要密切关注,坦白的说,与国内做研究相比,国外做的研究的延续性更加强,所以你只要找到相关领域的几个group,你就可以将这些group中的通信作者发表的文章找到,然后一一细读,这样你就对你搞的研究有一个非常清晰的认知。哪些是common knowledge, 哪些是争论的重点和难点,哪些是比较难啃的骨头,你一定要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具体看文章,需要注意一下几点
a. 首先,找几篇高档次期刊,或者你所研究领域的牛人写的最新的几篇综述。然后看具体研究论文。当然现在网络非常发达,一下子往往可以查到非常多的相关文献。由于时间有限。一定要养成看abstract 和 introduction 就进行取舍的习惯。特别是introduction。你一定要搞清楚人家做这个试验的目的。
b. 看和你做的研究非常相似的文章,那就一定要请读,一个字,一个字看。弄清这篇文章的主要创新点,主要结果,存在什么问题,以及能否借鉴这篇文章来给自己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c. 文献一定要进行分类,否则你就要在找资料中花费非常庞大的时间。我不会用什么文献管理软件,但是听别人说,用这样的软件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是我有我自己的方法。
我是根据自己的研究内容进行分类的。
首先是,测定方法,我将所以官员测定方法的参看文献都放在一个袋子中。
然后将我的博士论文分成6个小方向。
然后将资料分成6个部分。每个方向都有自己的档案袋子,6个部分里面有非常若干个亚类。
另外,我还将非常重要的文献,单独归为一类。因为这些文章做的东西几乎和我做的东西非常相象,对于这类文献,我都是非常认真看过的。
不管用什么分类方法,只要能非常快速地找到你想要的文献的方法就是好的方法。
这次就谈到这里。下次再聊!
初来乍到,请各位多多指教!^_^说一下我的一点经验。刚接触一个新的领域时看外文往往特别困难,因为一些基本的概念不懂,专有名词更是模模糊糊,这时先找类似的中文文章看,看通了再看外文就容易多了。另外,看文章时先看综述以有一个梗概的了解,对全局的把握也会使看文献容易许多。一篇文献往往讲了许多东西,这时要注意把其中的精髓提炼出来引用到综述中去。最后还要注意其方法,同样一个题目,方法不同可以得出完全相反的结果,这就要靠读者明辨是非了。以上是一点小小的体会还望各位前辈多多指教。我一般都是这样做的。
首先,选几篇影响因子较高的刊物或者牛人写的新的综述。认认真真读几篇。对这一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就开始大规模查资料。
先查中文:因为看中文非常轻松,一般一个晚上可以看二三十篇,这样对一个领域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
然后将查外文,将外文资料打印出来。抽出3-5天时间,非常认真地看。在看地过程中,我非常注重introduction 和discussion。因为这一些地方往往会给我思路和想法。
另外,强调一点,就是你看了一篇文章,你的脑子里面应该能清楚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1. 为什么要做这篇文章,
2.这篇文章与其他类似的文章相比,有那些创新性。也就是说那些是具有新意的。
3.你觉得这篇文章在试验设计和研究方法还存在那些不足。你能否设计新的研究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当然,对于一篇好的文章,你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够完全消化,你可以在做试验之前读,做完试验以后,再读一篇,你就可以发现,当你做了相关的研究工作以后,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人家的研究成果。
祝各位工作顺利,学业进步!大家好,我是新来的,是一个刚刚下室的学生,正处于读文献的头痛时期.感谢大家所介绍的方法.但是我有些怀疑----难道每篇文献不十分认真的去读,等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就会水到渠成吗?那靠什么来积累本专业的词汇呢?既然楼上的夏兄,提到如何积累本专业词汇的问题,那么我
就谈谈我的看法
记得当初刚进实验室的时候,我自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还是可以,无论是口语还是听力来说,都是过得去。但是听了老外的几场报告后,我才觉得自己的水平真的太差,大概只能听懂百分之二三十。当时,我总结自己可能是许多专业词汇不认识,所以影响了听力。于是我就向我的导师请教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导师给我的意见是:10+100。 看10本本专业的英文书,看100篇本专业相关的资料。
当时,我就去借了两本本专业最经典的外文教科书来看,也复印了20篇综述来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原来外文书和外文文献里面的写作还是比较简单的。只是由于很多单词不懂,所以大大影响了我的看书速度。于是我就将以前背单词的方法用上了。方法如下
将看书过程中不懂的单词抄在卡片上,然后在有空的时候开始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卡片上的单词越来越多,这样我掌握的本专业的单词量也越来越多。大概在看完100页的时候,我就觉得自己看英文专业书的速度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然后我在平时的seminar中尽量用english做PPT, 这样,我就可以将自己学到的单词用起来。经过这样的锻炼,我觉得自己在看资料的速度上还是有了一个非常大的提高。
但是遗憾的是,这样的好习惯,没有坚持下去,最后大概只看了半本书,然后,就开始看资料。到现在,我还是非常遗憾,如果当时能够认认真真的多看基本英文教科书,那么现在写英文文章就不会这样累。
总之,我个人觉得,如果你能做到以下几点:
1.看10本外文教科书
2.背5篇和你搞研究相关的外文文章
3.精看100篇你专业的外文文献
那么, 你就会发现你的水平有一个非常显著的提高!
当然,要做到以上几点,还是非常有难度的。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才勉强做到。
但是,现在我在听老外的报告时就非常轻松了(特别时英国和美国人做报告)。
然而,我听日本人和埃及人做报告,难度还是非常大,就是我几种全部精力来听,也只能听懂一半。不知道有没有好的方法来提高这方面的听力?请指教。受益匪浅总结一句话: 熟能生巧,天道酬勤。读了楼上诸多战友阅读文献的种种方法,很受启发,结合自己查阅文献的有限经历总结如下,供园子中战友交流
1.我感觉阅读文献首先尽可能将文献查全也就是最大限度增添相关文献数量,网上数据库极大提高了文献收集速度及质量,关键要把搜索关键字找准、找齐,我常用的方法就是用常用关键字所查阅的文献中寻找陌生关键字,依靠链式反应最大限度扩充文献数量,课题完成过程中,你所查阅积累的文献数据库不论在综述撰写、实验方法选取还是论著成文都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尽可能查全可起到一劳永逸的功效。
2.国内文章版面比较直接我直接通过CNKI或维普查阅全文,摘要全文一目了然,外文文献medline网上搜索摘要,通过摘要网上索取全文,具体方法只要是园子中的一员我想就毋庸赘述,直接获取全文我最常用的方法还是goole,highwire,interscience,当然园子中前辈提供的套话向老外直接索取也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啊!
3.我读文章习惯抱着问题读文章,首先文章要说明何问题,为说明此问题采用何方法,利用此方法取得了何结果,文章利弊何在,换句话说也就是为什么、怎么办、结果怎样、以后如何做这样几个问题,使自己头脑时刻保持鲜活,主动的去提取有用信息,激发自己的思维火花!
4.在读文章过程中我还坚持便笺积累,日积月累、温故知新、受益匪浅,每每回顾都是一篇体系完整的精华浓缩,逐步压缩就会形成沉积在脑海中深刻的思维框架,日久弥深!另外对于十分重要的文献我还习惯打印阅读,文字版面与视频版面比还是要亲切些!充分利用Reference manager ,endote等文献管理软件同样简约多多,战友可以尝试啊!磨刀不误砍柴功,祝战友十分底蕴一飞冲天!太好了,谢谢各位朋友的好方法!  查阅医学文献的方法有许多,临床科研工作者都有自己的惯用方法,同时由于受到文献资料的限制,方法也就不一。常用的一般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看专著法
这里所指的“专著”就是各个学科传统的、经典的著作。如在我国内科有《实用内科学》,外科有《黄家驷外科学》,国际上有《希氏内科学》,《克氏外科学》等等,这些都是传统的、经典的专科著作,而且这些著作每隔数年都要进行版本的更新。这些著作里的理论、观点、方法都是经过反复的实践考验而被公认的、具有权威性的。因此,认真阅读这些著作,对于了解需要研究的问题的基本知识,并从中发现问题寻找突破口,有着重要的作用。阅读专著是对所需研究课题的基本知识的必要的了解,是进行科研的基础,这对于准备进行科研,特别是初学者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实习同学来说,“专著”是同学们在实习期间用得最多的参考书籍,在临床实习中经常会遇到教材上没有介绍的疾病,如果仅仅满足于教员的讲解是不够的,这时就需要到图书馆去查阅有关专著,这样就会对所遇到的疾病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由于教材的篇幅有限,因此对疾病的叙述不可能十分全面,在临床中可能需要对某个疾病进一步的了解,特别对于常见病和需要重点掌握的疾病的深入了解,这时也需要查阅有关专著,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通过阅读专著,就会发现对疾病的认识将会有进一步的了解,还会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治疗方法,因此,同学们在实习期间就应该学会阅读专著,充分利用要专著。
二、看年鉴法
医学界每年都要出版有关医学年鉴,我国有《中国卫生事业年鉴》,《中国内科年鉴》,《中国外科年鉴》等等,这些年鉴搜集了一年来各个学科的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就,因此,阅读这些年鉴,对于了解我国各个学科的进展,了解所研究课题的动态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年鉴里还提供了一年来,这些进展、成就有关参考资料,有利于进一步查阅。
三、浏览法
浏览法又分为一般性浏览和寻找性浏览。一般性浏览是指对于在某个领域已经进行了相当的工作,研究方向已经稳定的人,对本专业的主要期刊经常性的浏览,以获得新的信息,跟上发展形势。寻找性浏览则是指有目的地找一篇或数篇与自己专题有关的文献,这种浏览法是先找到本专业的期刊和专著,主要浏览目录(专著则先浏览参考文献)和摘要,记下自己拟查找的文献,然后扩大浏览范围,通过寻找性浏览,可以发现许多需要的文献,再用滚雪球法则可找到更多的有关文献。
四、滚雪球法
这种方法是先找一篇需要查找的有关文献,然后根据这篇文献末尾提供的参考文献目录,这可以找到几篇有关的文献,再从这几篇文献的末尾进一步查找新的文献,又可以找到更多的文献,如此线索越来越多,就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这是初次从事科研工作者最常用,而且是最适用的方法。
用这种方法,找第一篇文献很重要,最好是找到一篇有关这个专题的综述文献,这样,既可以对这个专题获得全面概括的初步了解,同时一下子就可以得到有关这个专题的相当充分的参考文献目录。
五、检索法
检索法是指用检索工具寻找所需文献的方法。以上介绍的查找文献方法简便易行,但随机性大,难以收集较全面的资料,有时甚至会漏掉重要的文献,而利用检索工具检索文献,能够较快较全面的查到所需要的文献,因此,应用检索法查找文献是临床医生必备的基本功。
检索法依据工具的种类不同可分为手工检索法和计算机检索法,根据文种的不同又可分为中文检索工具和外文检索工具。
常用的中文检索工具有: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分册》;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分册》;
《全国医学科学技术资料联合目录》;
《医学资料索引》;
《国外医学参考资料》;
《专刊目录·医疗卫生分册》;
《专刊文献通报·医疗卫生分册》;
《中国药学文摘》。
常用的英文检索工具有:
《Index Medicus》(IM)(《医学索引》);
《Cumlated Index Medicus》(CIM)(《积累医学索引》);
《Biologcal Abstracts》(BA)(《生物学文摘》);
《Excerpta Medica》(EM)(《医学文摘》);
《Chrmicsl Abstracts》(CA)(《化学文摘》);
《Genetics Abstracts》(GA)(《遗传学文摘》)。
以上各种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各有不同,但基本上大同小异,现就《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分册》的检索方法做简单的介绍。
《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分册》由科技文献出版社出版,搜集国内医学学术会议资料、内部发行的医学科技资料及公开发行的医学期刊等医学文献,内容十分齐全,不仅有中文资料,而且翻译文章也编排在内,是目前医药卫生中文索引工具中的佼佼者。文献著录的编排方式78年以前以主题索引为主,79年以后改为以分类索引为主,辅以主题索引,主题索引以汉语拼音顺序编排。
文献著录的查找可以通过主题索引和分类索引来进行。
利用主题索引查找文献首先应定一个主题词,这个主题词必须符合两点:⑴名词,体现文章题目所含内容;⑵医学术语。一个题目可以有第一、第二、第三主题,知道任何一个主题,均可查到所需的文献。确定主题后,用主题第一个字的汉语拼音,到主题汉语拼音目次中找到拼音字头部页数,按页次找主题,在主题页次下就可以找到所需文献的题录。例如,要查白血病的有关文献,可先在《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分册》的主题汉语拼音目次表中找到“B”栏,再在“B”栏中找“白血病”这一主题词,在“白血病”这一主题词后将提供有关文献的索引号,根据索引号就可查到所需的有关文献。
1979年以后,《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分册》的编排改为按《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进行分类,主题索引改为辅助索引。所以,使用分类索引则使用方便,而主题索引反而感到不便了。利用分类索引查找文献方法很简单,例如,要查找有关肺炎的文献资料,则可在《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分册》每期的卷首分类目次中,先查到“R56呼吸系统及胸部疾病”的大标题,再在下面找到“R563 肺疾病”,在肺疾病栏目下有“563.1 肺炎……”栏目,根据该栏目提供的页码,就可以找到有关肺炎的文献题录。由于分类索引法使用简单方便,因而已成为多数临床工作者首选的方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检索医学文献,已为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所重视,利用计算机查找文献,快速、准确、而且操作十分简单,目前,国内许多医学相继建立计算机检索系统,有的还进入了计算机网络,这样就能方便的查阅全球范围的自己需要的资料,可以说未来的文献检索方式将主要通过计算机进行,因此,同学们应该注意学习有关的计算机知识,迎接信息时代的挑战。
六、查阅文献的运筹法
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科技信息增长迅猛,在这“知识爆炸”的时代里查阅文献资料必须注意运筹法,以节省时间和精力,提高查阅文献的效率。查阅文献一般应做到“四先四后”,即先近后远,先内后外,先专业后广泛,先综述后单篇。
先近后远:即查阅文献时要先查阅最近代的文献资料,然后追溯到既往的文献资料。这样一方面可以迅速了解当代的水平和最先进的理论观点及方法手段,另一方面近代文献资料常附有既往的文献目录,可以选择和扩大文献线索。
先内后外:既先查阅国内的文献资料,然后再查阅国外的文献资料。国内的文献一是易懂易找,查阅速度快,而且也应该先搞清国内情况;二是国内文献本身也引证了大量的国外资料目录,为进一步查找文献提供线索。
先专业后广泛:即先查阅本专业或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资料,后查阅其它综合性刊物和其它边缘学科的刊物。因为,专业资料较熟悉,能迅速收集的所需资料。有了这些资料,对有关边缘资料的内容也就明了,同时,专业资料也很可能引证其它有关科学杂志的文献。
先综述后单篇:即先查阅与题目有关的综述性的文献,再查阅单篇文献。因为综述性的文章往往对本题的历史现状及存在的争议和展望都会有较全面的综合性的论述,可较快地了解概况,对所研究的问题可较快地得到比较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加之综述后多列有文献目录,是扩大文献资料来源的捷径。
总之,在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里,只有善于运筹,才能有条不紊地把所需的文献整理出来,才能提高效率,迅速而又准确地找到所需文献。对于阅读论文,我觉得应该把中文和外文的方法分开。
刚开始看论文的时候可以看点中文,熟悉和明白科研论文与普通的作文不一样,需要立论和假说,需要实验结果,然后还要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还有综述,如果是纯粹没有接触过科研论文的来说,或准备选题的人来说,综述的阅读还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探测到本学科的一些热点,难点,也可以给自己的科研思维带来一点火花。
拿到文章怎么处理?
1.从大体来说,拿到一篇论文的时候,首先看它是什么杂志的文章,核心期刊都上不了的文章一般就不看了;再看是什么单位的,如果是基层单位的一些人写的,他们不是为了科研,而更多的是为了职称的晋升和工资,所以也基本不看;什么领域,与自己相关的领域可看,交叉领域的文章可看。
2.决定看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看题目,感兴趣的和与自己科研相关的就看了;再看作者,自己对他的了解,是否是这个领域的做的很多很好的专家或学者呢,如果是那还要仔细研究呢。接下来就是看摘要了,摘要中的结论先看,再看结果,然后才深入到使用的方法。
3.如果得出的结果和大家公认的不一样,一定要检查他的实验采用的方法是否严格,是否科学。如果不科学或有缺陷那肯定不看了。
4.参考文献,如果都是5年10年以前的,没有最新的进展,知识有点落后了,肯定不是这个领域的做的最好的人写的,也没有什么研究头了。对最新的外文的引用情况,引用的杂志是什么级别的,大家都可以根据这些来判断你要看的论文是否有很大价值。
说外文吧。当你看了一定的中文后,建议你再也不要在一篇中文上“浪费”10分钟以上的时间了,除非一些特殊特殊有价值的文献。要看外文,多看。在学术上崇洋我觉得可以适当的有点,老外的文章,好文章,都是一个完整的思维体系,都很严谨的。
看外文主要是为了什么?
1.追踪最新的科研动态;
2.学习他们的科研思路,为什么要那么做,目的是什么,有什么用?
3.查一些方法。
那么怎么看呢?
1.也是要先看杂志,连sci都查不到的杂志,没有人听说过的杂志,这个领域不是较好的杂志,看了没有多大的用处。所以你首先要了解你的科研领域中的最好的杂志有那些。
2.看摘要,大概了解这篇文章有没有用,如果有,再看全文。看用的什么方法,得出什么结果。
看的多了就有了感觉了,感觉到外文比我们的更成一个体系。
今天就先说怎么多吧,有时间再考虑。真后悔没早看到这里的经验,我是一个新手,前段时间写了一篇综述!下面就我在写作过程的一些体会谈谈:
最初我并不知道应该写些什么,胡乱输了些关键词,一查,总共中文文献也没有几篇,相关综述也只有一篇,而且质量还不高。于是就把目标瞄准到外文上,因为最初不知道写些什么,要想的东西对我来说也很新(以前没涉及过),也是抱着是文章就下的心态下了几十篇外文文献。
于是我开始了漫长的阅读文章的过程,当时有一个最大的BUG就是我看了很多文献,当时印象深刻,有些想法,可没几天就忘了思路。后来还是GF给我一些提示,让我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看文章的时候,把你认为有用的东东摘抄下来,同时把文章名,作者等信息也一起放到一个word文档。文章看多了,积累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当然,文章阅读量的积累也使我对学科前沿有了较深的理解,综述的思路也慢慢形成了!
至于在学作过程中,我常把我摘抄的东东拿来回顾一下,遇到不解的地方就查看具体的文献。还有,我是把所有的文献都放到一个文件夹的,想用的时候,直接用CTRL+F查找文献名,文章就出来呢,这样很方便,当然这也是文献数目不多的情况下使用的。
至于看文献,我想前面的大虾也说了很多了,我主要还是看abstract &discussion,觉得很有启发,我毕竟是写综述,methods大部分都没看。
以下是我这几个月写文章的经历,希望对哪些如同我第一次写综述的同志有所裨益!hi, all, happy new year!!!
1.看10本外文教科书
2.背5篇和你搞研究相关的外文文章
3.精看100篇你专业的外文文献
那么, 你就会发现你的水平有一个非常显著的提高!
gordontan
随着文献量的增多, 后来我用下载的文件原名,然后把文章名复制到一个doc文件中再采用超级链接的方式进行链接。这个doc文件就是一个很好的文献目录,需要时只要打开这个doc目录就可一目了然,如需要阅读则只要点击一下文章题目,就可打开, 如果觉得必要还可以把文献的摘要复制下来,放在doc目录的文献名下。
紫熊
1。由点到面。 2。由杂到精。 3。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4。对于下载的文献,要以其内容建立以专题杂志按时间先后的专门分类 5。天天学习。
Thank you for all those tips, I felt it is very worthwhile to spend 2 hours here!!!
As a green hand here, I had to say I had less experience in “article digestion”. However, I am willing to have a try and here comes my answer. If it might be 班门弄斧之嫌,全当一笑。
1 why do you want to read the paper?
This is a simple but very important question. Generally speaking, we hunt the article for our paper’s material. However, lots of readings are also commanded for our daily work. Sometimes, we were attacked by a bright idea from sth we read as hobby; it is even sth that away from your major!! So different propose lead to different way of reading. Let me say it dividedly.
2 the way of digesting a paper
I use the word “digesting” instead of “reading” cause lots of us have a habit that they down load lots of materials and copy them in their hardware for their further reading……then it might be a “never-coming further reading” No matter what kind of materials you needed, paper or leisure; or what kind of reading you preferred, those material will never be yours before you read them and digested them.
So if you just read the paper for a solution, I mean with a clearly aim, you just read the section that you wanted (as every one knew). I usually search the basic knowledge from my book and ... here to form a first impression; after checking out the exactly meaning from the on line dictionary, I will try to catch the keyword in the internet (if it is a subject that you have no idea); to get the English expression/techniqual words for the way of further searching “Google is a good idea!!” Last I will get down my work from the papers I picked out. Those database as Medline or Pubmed had been totally discussion here. Tips for skim reading: in the google tool bar, there is a function named “marked result==搜索字词标明” it can help you locating at the first hand time, especially helpful for the huge deal.
For the reading of hobby, Nature is my favorite journal, it regularly hold a systemic discussion/review around a thesis. I like to fire my first gun in those reviews, easy reading and totally detail expression will guide me to the latest. Dipping myself in this reading is really a kind of enjoyment.
However, vocabulary is always a problem; I can still remember the great joy I felt when I thought I’d got the meaning of a original research.--- it is about a model for the “black hole”------ sth for physics. But for the med field …… I was not sure if I had caught anything. I sadly told my father of my depression and he pointed out my weakness---shortage of my vocabulary. Master an equation or a physical model needn’t much vocabulary. But in the medical research……things a totally different. Then I still keep on my reading, I am such a lazy girl that I didn’t look up dictionary too much (notices: it is just suitable for the hobby reading!!!). So I prefer those article/ news/ report/ reviews with most pictures or graph. And gradually found those “guessing the meaning” reading just like going labyrinth or spelling game. That is interesting too. You try your entire brain cell to the hidden meaning and I call that as “brain storming”. Considering a girl with CET4 unpassed, the things I can understand was rare. I began from the adv. (thanks to the director, they made interesting adv. “fold is beauty”—a naked couple folded together---for a protein……).
3 years passed by, now I recognized this is such a wonderful world that filled with challenges. Such a long road ahead, and I am willing to go ahead with my friends.
That is all, thanks for reading, and comments are welcome.
Your honest forever. Heng.曾经在这个讨论区发表过自己的观点。
现在正在写博士论文和投稿的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时间也在看资料
对怎样看资料又有了一个新的体会。现在写出来供大家参考。
1. 文献一定要详细分类。这一点一定要记住。很多从事科研工作的新手往往非常热衷于查找文献,但是他们却不及时地将文献进行分类整理,这样有一个非常大的弊病:在一大堆的资料中找你所需要的文献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这一点我个人做的还不错,从一开始就将我的文献分成若干个类别,然后将每个类别分成若干个亚类,现在找文献就非常方便。但是还是没有达到最高境界。听别人说文献资料分类的最高境界:在1分钟之内找到你需要的文献。
尽管有人可以在电脑上建立自己的图书馆来整理文献,但是我觉得还是将文献打印出来比较好。(我个人觉得在电脑上看英文文献还是非常累的)
2. 文献一定要反复读,读透。这一点我做的不是很好。我在做开题报告的过程中看了非常多的文献,以为自己都理解了。但是现在写文章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没有真正读懂作者的真正意图。所以现在只能静下心来将以前没有读懂的文章再认认真真读几遍。因此我觉得在读文章方面,基本上是没有捷径可以走的,只有认认真真读,才能使你的“功力”慢慢提升,否则的活,即使你看了非常多的文章的文章,可能对你的帮助却不是很多。
3.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够抽出整段的时间用来读文献和写文章。有人好像习惯白天做试验,晚上写文章,看资料。我以前也这样做的。当时还以为这样可以两不误。到现在才知道,其实看资料和写文章最好还是在一个周期(一个星期或者一个月)里面看。在这个过程中最好不要做试验。这样才能对看的东西非常好的消化和吸收。好像这样过了一个月后,你会觉得你自己的水平有一个非常大的飞跃。
4. 如果可能的话,最好能将看资料和写文章穿插起来。因为我个人觉得写文章的时候,如果你需要去寻找支持你论点的根据而去看文章的效率是非常高的。
5. 经常有人说,看过的英文资料忘掉怎么办? 其实这个问题每个人都存在,如果你能将看过的资料全部都记住,那你就是神童了。其实,忘了也没关系,只要你看了资料后对一个问题有了一个非常深刻的认识,这就足够了。而写文章的时候,你就可以重新去看一下然后引用一下就行了,犯不着全部把他记住。
总之,看资料是个漫长的过程。没有一个人能够在几个月或者一年内就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看资料实际上是一种积累的过程。对于我们这些刚刚从事科研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最好的方法还是: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认认真真的看,仔仔细细的想,看过,想过以后再总结一下。这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希望我写的东西对大家有所帮助。
祝里的同志们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谢谢!阅读文献是科研的基础,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记得我写第一篇综述的时候,看了一点文章,就以为把该领域的东西了解的差不多了。但总觉得写出来的文章不够具体,很多地方还有疑问,很多地方没有说服力,文章内容不够丰满、充实。
如是我再次到PUBMED上查阅文献,有时就是查阅一篇文献,就能查出很多相关的东西,是以前用某些主题词查不到的,所以,查阅文献的方法很重要,最好能查全,又能查准,但很多时候是很难做到两者兼得的。
我的做法很笨,就是多查,然后仔细阅读文献,从中挑选。但能否认,还是有比较好的检索方法。
从大家的讨论中收益良多。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