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露无声湿桂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21:13:53
(2010-09-27 09:59:13)转载
标签:杂谈
冷露无声湿桂花
桂花,又称为木樨,也是古诗中频繁登场的名花。清人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
要说这桂花的香气着实是浓烈馥郁,宋人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曾说桂花是:“木而花大,香尤烈……清晓朔风,香来鼻观,真天芬仙馥也。湖南呼九里香……”宋人邓肃曾《木犀》诗中更是说:“清风一日来天阙,世上龙涎不敢香”。
“龙涎香”是什么?那可是一种相当珍贵的香料。这龙涎香呈蜡状,生成于抹香鲸的肠道中。而且从被直接打死的抹香鲸体内取出的龙涎香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它必须在鲸死后,保留在海水中漂浮浸泡几十年后才会有价值,好的龙涎香块要在百年以上。龙涎香点燃后香气持久不散,是极为珍贵的香料。
而在这里,诗人竟然说桂花的香气远远胜过“龙涎香”,虽然有所夸张,但桂花香气不俗却是事实。
所以,桂花既可以用来窨茶,又是旧时女子们很重要的一种化妆品原料。《红楼梦》中蒋玉菡行酒令时曾唱过:“女儿愁,无钱去打桂花油”,这桂花油正是从桂花中提取的,是过去女子梳头时的必需品。用了桂花油,头发才能漆黑光亮,而且香气馥郁。
桂花吹断月中香
虽然男有吴三桂,女有夏金桂,不男不女有贾桂和小桂子之类,把桂花的名誉弄得很不好,然而,在古诗词中,桂花的形象却绝对是非常伟大光明的。宋赵长卿有词:“看天阔、秋高露华清,见标致风流,更无尘意”。
有道是“八月桂花香”,大多数桂花如“金桂”、“银桂”、“丹桂”都是在秋天开花的,但王维的那首“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也不能算是BUG,因为有一种叫做“四季桂”的是长年开花,所以又名为“月月桂”或“日香桂”。
人们常见的桂花,还是多飘香于中秋之际,圆圆的明月映着金色的桂花,引起人们无尽的遐想。宋张镃有一首词说:“初开数朵谁知得,却又是、金风漏泄。吹起清芬,露成香露,月成香月”。所以,人们居然幻想月亮中也会有棵桂树,因此又有了吴刚和桂花树的神话。这神话见于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原来吴刚是犯了过错的神仙,在月宫是被“劳动教养”来着。
白居易有诗:“遥知天上桂花孤,试问嫦娥更要无。月宫幸有闲田地,何不中央种两株”。白居易这诗只惦念着嫦娥的孤单,却把吴刚这茬给忘了,一棵桂花树就够吴刚砍的了,再种一株,吴刚工作量不翻了一番?读此诗时,可批以下五字:“吴刚定要恼”。当然了,吴刚属一跑龙套的小配角,诗人们惦念着他的少,桂花和嫦娥才是主角。像钱谦益的《后秋兴》诗中也只是可怜嫦娥的孤栖:“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南朝沈约有诗“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每逢明月朗照的中秋,人们望着天上的明月,沉浸在桂花的香气之中,仿佛那香气是从月中飘下来的,宋之问有诗:“桂子云中落,天香云外飘”,而中秋时节,是不可以缺少桂花之香的。
王建这首诗历来为传为佳作: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说来桂花似乎和中秋明月有一种灵犀相通的关系,中秋月正明之时,她就盛开,而随着中秋之月渐渐清损,桂花也随之凋落,宋代才女朱淑真有首诗说:“月待圆时花正好,花将残后月还亏”,正是道出此情此景。
宋代韩子苍诗曰:“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而杨万里又有诗说:“不是人间种,移从月中来。广寒香一点,吹得满山开” 桂树的身份因此相当的高,俨然成了“仙树”,仿佛是月宫里派下来的。《红楼梦》中夏金桂学帝王们搞避讳的架子,曾命自己的丫头称桂树为“嫦娥花”,虽然没有叫开,人们也因反感夏金桂不愿接受这样的叫法。但也别说,宋代词人中也有不少以嫦娥来形容桂花树的:
伊洲三台(宋 赵师侠)
桂华移自云岩,更被灵砂染丹。清露湿酡颜。醉乘风、下临世间。
素娥襟韵萧闲,不与群芳并看。蔌蔌绛绡单。觉身轻、梦回广寒。
折桂一枝先许我――蟾宫折桂的喻意
在《一枝红杏出墙来》篇中曾提到,古时的读书人常以“何物动人,二月杏花八月桂”来激励自己苦读,正如现在我们学校大门上有大字标语“学习,财富蕴藏其中”一样。旧时科举考试的初级选拔――乡试,在金秋八月,也正是桂花飘香的时节。
所以人们将榜上有名者称为“月中折桂”或“蟾宫折桂”。《红楼梦》第九回中林黛玉听说贾宝玉要上学了,就笑道:“好?这一去,可定是要蟾宫折桂去了”。林妹妹的语气里,半是讽刺,半是调侃。也难说,男人有钱就变坏,古时候,“折挂”之后就变坏的男人也不少。
唐代书生登第后,不少文人们去长安的平康里(妓院云集之处)冶游,妓女对于这些“蟾宫折桂”的书生们也高看一眼。裴思谦登第后“以红笺名纸谒平康”,一名妓女写给他这样一首诗:
卷802_25 【赠裴思谦】平康妓
银釭斜背解明珰,小语偷声贺玉郎。从此不知兰麝贵,夜来新惹桂枝香。
观诗中之意,这名青楼女子觉得能和这些“一登龙门,身价百倍”的才俊们春宵一度,倒似乎沾上了福气香气一般--“夜来新惹桂枝香”。
“攀桂”或“折桂”,都是古诗中常见的词儿,也是无数读书人心中梦寐以求的事情。唐代诗人畅当曾说:“又期攀桂后,来赏百花繁”,高中之后,再来赏玩,那才痛快啊!而那些“名场失手一年年,月桂尝闻到手边”的落第书生们,也都把桂花当作吉祥物供着,“蟾宫折桂”的吉祥图案和“杏林春燕”一样,都是读书人最喜欢的。苏州耦园中有储香馆一处,此馆庭中遍植桂树,每至秋季桂花清香四溢。原为园主人子嗣读书之所,以勉励子孙勤奋学业,将来可以攀桂题名。
有些诗人当然不会这样直白,毕竟有些俗嘛,像南宋杨万里这首诗就写得很好:
梦骑白凤上青空,径度银河入月宫。身在广寒香世界,觉来帘外木犀风。
诗句既狂放浪漫,又图了个步月折桂的口彩,高,实在是高!
杨万里二十来岁就中了进士,当然是春风得意,这首诗也写得奔放如流,而困顿于科场的文征明,其笔下的《念奴娇》就低调得多,期盼祈祷之意更明显一些:
念奴娇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风泛须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宫里。
蛟龙偃蹇,观阙嵯峨,缥缈笙歌沸。霜华满地,欲跨彩云飞起。
记得去年今夕,酾酒溪亭,淡月云来去。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寄言俦侣,莫负广寒沈醉。
所谓“青雀西来,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正是暗含着期盼榜上有名之意,只可怜文征明从二十六岁直考到五十三岁,九次应试,竟都榜上无名!
要说还是辛弃疾气魄更大:“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太常引》)辛弃疾想直接把月宫的桂树砍了,让明月更亮一些。不过月亮是亮了,可叫后来的读书人怎么攀宫折桂啊!不过别担心,辛弃疾说的也是醉话,人家吴刚砍了千年都没砍倒,辛弃疾抡一斧子就行?
自是花中第一流
要说评一下百花谁高谁低,这事见仁见智,不好说,桂花排TOP10绝对没问题,但也不似冠军相。其它如牡丹、梅花、荷花的实力都相当强。当然,宋人郭应祥曾道:“渊明有菊径开三,不似此花雅淡。兰蕙芬敷可并,芙蓉浅俗堪嫌”,一下子把菊和芙蓉都贬到桂花之下。而且,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不知为什么宋代的才女们也都非常推崇桂花。
一代才女李清照,对桂花那是格外偏爱,曾有一首词说:
鹧鸪天
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骚人可煞无情思,何事当年不见收。
李清照咏花之作不少,但被她推崇为“花中第一流”的却只有桂花而已。而且在桂花面前,李清照觉得连一向清高的“梅”和“菊”都要自惭形秽了。这并非是李清照“浓睡不消残酒”后的一时冲动,她还有一首《摊破浣溪沙》,同样是贬梅花尊桂花:
揉破黄金万点轻,剪成碧玉叶层层。风度精神如彦辅,太鲜明。
梅蕊重重何俗甚,丁香千结苦粗生。熏透愁人千里梦,却无情。
梅花都嫌俗,丁香太粗夯,桂花在这位绝世大才女的笔花映照下,实在是太离尘绝俗,不愧云外天香之称了。李清照还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词,也是《摊破浣溪沙》,叙述自己在老病之年,还是和桂花相依相怜:
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豆蔻连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即桂花)。
宋代另一著名才女朱淑真亦有诗曰:
弹压西风擅众芳,十分秋色为伊忙。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
这桂花,看来的确不比寻常。桂花花期比较短,也是开落匆匆。李渔在《闲情偶寄》中提到过此事,并有《惜桂》诗云:
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
也许世间美好的事情,总是一瞬。然而,我们总会记起,曾经有桂花香暗飘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