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记忆中的若干个词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09:57:03
2005——记忆中的若干个词语
倦极身无凭 [73juanke@sohu] 2006-01-22
对于我来说,2005年是一个忧伤而萌生希望的年代。过去都在这一年结束,也都被雨打风吹去,所有向往的渴望的未来也在这一年忐忑不安地开始。所谓“忧愁的生命的滋味”,似乎也悄然远离,悄然沉寂。
中国历来就是个人治的社会,所以中国人不懂得什么是浪漫,象征主义充斥在我们思想的各个角落,所以中国人的生活一直都是冗杂而沉闷的。对于2005,还是有那么些几声有了快感就喊叫的冲动——比如我们有反日游行,有芙蓉姐姐的无比自恋靓照,有丫头长得像小子的超女,有大长今带着“希望”的笑颜,有神州6号的上天,有拿数十亿人民币点燃的十运会的火炬,有忽悠祖师爷赵本山被足球忽悠了的谈资,这恐怕也是文化堕落和它愈来愈远离人性的客观状态。
然而2005,它已经过去了。
生命无常
这一年离开的人格外的多,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从年初的书法家刘炳森到陈逸飞、傅彪、启功、巴金等等,其中有寿终正寝的也有意外猝死的。巴金老人去世了,很多人怀念他,并表现的很悲痛。怀念是必须的,对于百岁高龄的老人我们还要向他表示祝贺。怀念他是他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作品,尤其是他文革后写的《回忆录》,使得我们这个丧失忏悔精神的社会,顿生了几分高尚。20世纪中国知识份子的又一脊梁随着巴金老人的去世豁然塌下,让我们这个浅薄功利无形和良知堕落的文化时代顿觉茫然。
名人的死是让人感觉遗憾的,让人感慨人世间的繁华如梦!而对于山西无数的矿难和东北火灾中的人们,除了让人们惊叹生命的软弱无助外,更让我们对造成这些灾难的人为因素难以释怀!
人们需要文化和娱乐,需要精神的安慰,而世间这一切文化娱乐真的能填补当代人灵魂的空虚吗?!人人生而平等,我们在SOHU的论坛里轰轰烈烈地悼念傅彪、巴金的同时,更应该悼念今年全国死于矿难的7000多个本不该被夺取生命的矿工!!
每天都有人离去,也都有人降生。那些我们所不熟知的逝去的人,使我们毫无知觉;而那些我们熟知的人,使得我们哀伤。对于生与死,除了沉默,和等待,或者漠视,我们还能做什么?
世事无常,生命无常。
读书
读书大约是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了,可是在2005年里,我的读书时间却少的出奇,至于原因我也不知道,大约是愈发懒了的缘故。虽然读书的时间少了,买书的数量还一如既往,更甚的是今年收到的赠书更是大大超过往年。秋天打了个大书橱,高高的耸在那里,书一排排码了过去,一副作学问的架势,煞有介事的样子。新添上去的书,到底读了多少,只有书橱知道。买来的书是一本本挑的,花的是从柴米油盐里抠出来的银子,虽然没时间去读,却时常惦念着,和惦念爱人一样牵肠挂肚。
一次去北大历史系一位姓刘的博士宿舍里玩,蹩仄的小房子大约只有六七平米,除了一张单人床,其他地方都堆的是书。一同去的一位朋友问,你堆在最下面的都是什么书,你知道么?刘博士出版过N本专著,人聪明的很,慢悠悠地说,我虽然没都看过,但是我有什么书还是知道的,用的时候我自然能找到。我觉得读书人读到这份上,也是一种境界。想想那些成天把头埋到书里,可到用的时候一本都想不起来了的人,真是可怜。
格律诗词
我在2005年秋后当真是不想再作格律诗词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或许是少了那份“少年情怀都是诗”的心境吧。可能也因为越来越讨厌格律了,偶尔写写,也懒得去查是否和律。我不讲究格律,可是讲究的人很多,论坛里自不必说了,我这里说一段身边发生的故事。一位朋友请某书法家吴老些个条幅,书写的内容是:“一枝青秀出邓尉”,吴夫人银子都收了,可是老先生死活不肯写,还专门翻来字典,说这七个字不和平仄。
搞不明白,单就七个字谈何平仄?即便不和平仄,你老人家不妨给改改嘛!我想他之所以这样许是想显示一下学问,结果却反显得他其一尚且不知,自然也不“知其二”了。
太讲究不可取,不讲究就会闹笑话,丢人。记得金庸大侠在2003年11月造访浙江嘉兴金庸图书馆,并题写了副对联,联云:   嘉德育英九十载;兴学培才二万人。
好家伙,七个字有五个平仄对不起。退一步讲,一三五不管吧,那也有三处不和。另外在词意方面也有问题,硬把复词结构的“培育英才”拆开来作对,金庸大侠腹笥也太贫俭了吧。
太计较不可取,不计较却又不行,格律是什么呢,写了这么久,还真难说的清楚。可是你要说我不通格律,那你可是真的傻了。
快赶上我了
“做的不错,都快赶上我了”——这是我和朋友开玩笑时的一句口头禅,2005年说的尤其多,几分调侃,几分惶愧与焦灼。
先哲说:“人一到了三十岁,要把全部的时间用来觉悟,否则,就是一步步走向死亡。”不经意间我已经过了三十这个“数”,转瞬即至的刹那,令我猝不及防。古人说“三十而立”,一个“立”字,令我顿觉报赧与迷茫。我的“不立”使我堂而皇之的步入了“而立”之年,想来,不觉深心颤栗。
“快赶上我了”——它如一枚自醒的色子。它时常警醒我,理想就像时光中的一块冰,它回悄无声息地融掉,最后只剩下一滩发黄的水渍。
时光有些狡猾,在转过了许多旮旯和无人怜恤的青苔又再度回到都市喧嚣的时候,它目光里的笑意已深不可测。时光的刻刀还是会在我们身上刻下痕迹,它会从心底刻到我们的脸上,那么,那些内心曲折的痕迹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转瞬间变成我们脸上不可磨灭的皱纹。
时间无所不知,时间还握有的秘密让人绝望得不得不死死抱定希望。
想唱就唱
“想唱就唱,要唱的漂亮……”“想唱就唱”很容易,要想做到“要唱的漂亮”就未必那么容易。唱不不好就私下里哼哼,唱的好的大多喜欢去歌厅。唱的好又不喜欢去歌厅的人也是有的,比如我。不为别的,我就是想不通,有人唱歌挣钱,有人扯着嗓子累半天,反倒还要给别人钱,劳命伤财!那不过是些精神空虚却自我感觉良好的伪贵族主义者自恋式的意淫,所以反正无论如何我是不喜欢去那种地方。想唱就唱,我只唱自己听。
2005年超女大行其道,对于湖南卫视来说,无异于是在盛夏采摘了棵“甜柠檬”,央视看了眼红,就指使几个“名嘴”说人家恶俗,典型的“酸葡萄”心情。无论是“甜柠檬”还是“酸葡萄”,那是商人们的事。其实就超女的表演来说,不过是一场集体的卡拉OK群众活动而已,和我们去歌厅唱卡拉OK性质有什么区别呢?要说到区别,就是别人唱卡拉OK可以获奖挣大钱,而我们唱卡拉OK得自己掏腰包打发歌厅老板,仅此而已。
幕后操纵的商家聪明,本来是一场普通的自愚自乐群众运动,却能搞的最后人财两得,几个小姑娘也是名利双收,各得其所。社会像流沙般变化不止,匪夷所思的事天天都在发生,但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那些被PK掉的女孩子们见到如此情景,当做如何感想呢?现实总是残酷的,它才不管你的年纪大小,是否能够承受之轻还是之重。
天道糊涂而不爽,人生总有许多不称意,还是想唱就唱,让所有的不快都随2005一起去见上帝去吧。上帝高高地在天上,也让他体尝一下人世的酸甜苦辣,可是他是否真的体尝到了呢,鬼才知道。
PK
我英语差的要命,幸亏当年的英语老师教的好,到现在我总算还没有忘记26个英语字母,可是每每见到英语好的同学一口流利的“鹦哥历史”,我就眼红心酸——“鹦哥鹦哥”,若奈何?
至于“PK”一词,我到现在也不知道在英语里指的是什么意思。在2005年的夏天,它突如其来,迅猛而廓大,令人猝不及防,无从回避。我对于“PK”一词的理解,它大约和汉语中的一个成语意思是一致的,那就是——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