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读书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3:24:30
王小怪
一、
读所有的励志书都不如扎扎实实读几本理论书籍,无论哪个学科,哲学,美学,艺术学,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都是如此。
励志书籍是临时的大麻,读之使人产生幻觉,兴奋,在人无意志时读读也未尝不可。
理论书籍是永久的药品,读之可能让人苦痛,抗拒,从人生道路上看来却长期受用。
二、
吾师曾豪言道:读50本世界名著,再找不到工作回来找我。听之雄壮,其实这是保守的说法。读那么多名著,成不了作家,政治家,思想家,再不济也能做编辑了,再不济也懂得生存之道了,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就可以教会你生活呀。
所谓的名著,不过是挪用了前人的思想,只是用对了地方。
所谓的佳作,不过是受了某些哲学家,思想家的影响,只是感悟得多点。
三、
散文只能体现对生活的感悟能力而已,杂文才真正体现了对世界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杂文看一个人的思想性,通过散文只能看一个人的小情调。
当然,读散文可以调整情绪,杂文可以理清思绪。
四、
关于视觉文化淹没了阅读这一现象,我以为视觉文化是大餐,可大餐不是顿顿都吃得消的,书籍是家常菜,谁每天不想着吃点可口又实惠的小菜呢?不食大餐我们依然生活得安逸,离开了可口小菜,我们的生活也就变了味。
五、
读书的目的性,功利心太强不是好事。那些所谓的“改变一生的”“不可不知的”“很快学会的”“必备的”,你都不可能做到,因为你不可能复制别人的生活。读这些倒不如某些现实主义小说,大多数人能读懂,甚至参悟。
六、
珍惜自我理解评价的能力,就得读原著。没必要一开始就拿某人的分析当成自己的判断,也许你和他看法不同,因为知识结构不同,经历不同,何必相信那些所谓的名家的个人理解呢,也别让他们剥夺你最初的评介机会。
七、
其实读书的时间和上网一样,也是很好打发的。只是大众都已习惯就坐在电脑桌旁,而不是趴在书架旁。
偶尔练练笔也不错,对什么事件有怨言,就把道理说个明明白白。对哪个地方向往着,就憧憬一下美好人生。不求发表,但求舒心。
八、
读思想史吧。有人说过,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画廊。思想史是生动的,逻辑的。
读与本专业无关的吧。搞中文的可以读经济学,搞市场的可以读设计学,搞地质的可以读艺术学,收获颇丰的同时亦感知,所有学科是相通的,关联的。
九、
把一个思想者作为靶子,找他文献中的不足修正他,找他思想中的糟粕批判他。
把一个思想者作为指南,把他经历上的不屈继承了,把他文化上的精神发扬了。
十、
只有没读过几本书的人才会四处宣扬某书,让真正的读书人推荐书是很难的,他绝不只是受某几本书的影响。各种思想的旋风把人吹来吹去,这才是成长。读书人最大的能力不是改变世界,而是掌握自己。只要掌握自己,便什么也不会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