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平衡在饲料配制中的运用 - 饲料配方 - 中国畜牧人论坛 - 共建智慧的畜牧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54:36
阴阳平衡在饲料配制中的运用阴阳,饲料,配制
作者:王水明
白银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动物营养品总部
转自:畜牧圈论坛
照例,按同一标准生产的饲料的效果应该是一样的,但配方师们经常会发现它们的效果在事实上往往是不同的。有经验的配方师还会发现很多现象和实践用现行的《动物营养学》理论很难圆满地进行解释。例如:
⑴《动物营养学》很难圆满解释的例子:
①在热天,用能量低的小麦取代能量高的玉米饲养为能而食的鸡,结果是采食量往往反而下降了;
②富含不饱和必需脂肪酸的鱼油用于草鳊鱼的效果很差,还不如几乎都是饱和脂肪酸的猪油,更不如菜油和豆油,而且菜粕用于草鳊鱼的效果要明显好于豆粕;
③雏鸭直接全部使用高钙的产蛋鸭料,效果很好;
④许多饲料的实际能量水平远低于国内外的饲养标准,但低能量饲料的效果往往对温度的变化更为敏感;
⑤同样的饲料用于不同的季节其效果完全不同;
⑥尤其是在冬天和春秋天,仔猪料用于中大猪的效果往往要比直接使用中猪和大猪料的效果更好;
⑦有时在肉鸭配方中全用小麦的效果更好,有时在肉鸭配方中全用玉米的效果更好;
⑧有时换一种原料,尽管理论上可行,营养也进行了平衡,但效果却大不相同;
⑨能量很低的麸皮往往能促进肉大猪长膘。
⑵《西医学》和《动物营养学》无法解释的例子:
汞、砷、铅等元素在现行的《西医学》和《动物营养学》上是有毒的,严禁超标使用。然而,在中国的《中医药学》的理论和实践上,却经常成功地运用以毒攻毒的方法(即用有毒的中药)来治愈疾病,其中在很多有毒的中药中往往就含有大量的像汞、砷、铅等有毒有害元素。
之所以出现这些难以解释的现象?我认为至少可以说明:①现行的《动物营养学》是不全面和不完整的,或者说现行的《动物营养学》理论有其致命的局限性;②现行的《西医学》和《动物营养学》对汞、砷、铅等有毒有害元素的研究是不完善的,其观点是很不严谨的!
饲料企业在竞争中能否取胜,关键取决于配方技术能否有重大突破,即如何配制效果更好或成本更低的饲料。在现在和可以预见的将来,饲料企业之间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所以饲料企业老板对配方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老板的目标是希望配方师在配方成本尽可能低的前提下配制出效果更好的饲料。
那么何为“效果更好的饲料”呢?我认为所谓“效果更好的饲料”至少应该是饲料的价格、效果和综合生产性能,畜产品的质量和单位成本等更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要达到此目的,则我们的配方师们除了要学会使用特殊原料外,还必须在如何提高饲料采食量、如何保证动物充分消化、吸收和转化,如何适应温度变化方面多做工作。
然而,有经验的配方师都知道,所谓“效果更好的饲料”在尽可能低的配方成本的前提下是很难配制的或者其理想效果是很难在一年四季永久地保持的。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现行的《动物营养学》理论是人们在目标动物的消化吸收功能正常时,在特定的采食量、特定的温(湿)度、特定的生长和生产阶段、使用特定的原料以及一定的使用比例等情况下研究的产物。然而,实际情况往往与研究时的条件不同,而且往往又是多变的,从而导致有相当部份的实践用《动物营养学》理论很难圆满地进行解释。
怎样配制“效果更好的饲料”并永久保持其理想的效果呢?笔者认为,一个非常实用的办法就是运用笔者所新创的《阴阳饲料学》的理论和技巧来设计饲料配方。
何为《阴阳饲料学》?简单地说,《阴阳饲料学》就是主要运用《中医药学》关于阴阳要平衡的理论并结合《酶学》理论和现行的《动物营养学》理论,来指导饲料原料的选择和饲料配方的设计的一种新理论和新方法,目的是提升和长久保持饲料的品质。之所以说《阴阳饲料学》是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对现行的《动物营养学》进行的一种补充和完善,是因为《阴阳饲料学》除了要考虑营养需求、营养平衡和用酶策略外,还要考虑阴阳平衡、温(湿)度、饮水品质和采食量等多方面情况和因素,而现行的《动物营养学》是主要只考虑营养需求、营养平衡和用酶策略的。
运用《阴阳饲料学》的理论设计饲料配方时,首先要考虑动物的阴阳属性、动物当前的体质、饲料的食性和饮水的特性、营养需要量,并平衡阴阳,还要考虑饲料原料的可消化特性及其用酶策略、空间和地面的温度和湿度、动物采食量、采食速度、每日采食次数等因素,最后还要考虑平衡营养。
1《阴阳饲料学》中的二个重要概念
《阴阳饲料学》中有二个重要的概念与《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和《动物营养学》是不太相同的,一个是关于肠胃功能的概念,另一个是关于能量的概念。
1.1《阴阳饲料学》关于肠胃功能的概念
《阴阳饲料学》中关于肠胃功能的概念与《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和《动物营养学》中关于消化吸收的概念是不太相同的。
《动物生物化学》告诉我们,动物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时需要许多(或一系列)消化酶的协同和接力作用。
所以当动物的内源性消化酶(那怕只有其中的一种酶)的活力不足的话,饲料中就不能被动物充分消化。而影响内源性消化酶活力的因素主要是内源性消化酶的激活和抑制因子。
能否把动物的消化吸收机理研究透,对于饲料生产者是非常重要的。从表面上讲,我们对动物的消化吸收机理似乎已经研究得很透了,但在实际上,目前还有不少是我们不清楚或不太清楚的。
既然很重要,但又不太清楚,怎么办?《阴阳饲料学》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可以比较有效地破解这个难题。
《阴阳饲料学》认为,有许多因素能影响动物的肠胃功能。影响动物肠胃功能的因素主要有下面几个:
1)动物体内的脾胃因子
脾胃因子分二大类(注意:不是二种),一大类是温热性的因子,另一大类是寒凉性的因子。一般当温热性因子在体内占优势时,则动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往往就很好;而当寒凉性因子在体内占优势时,则动物的消化吸收功能往往就很差。
2)温度(湿度)
温度对恒温动物内源消化酶的活力、对肠绒毛的生长和稳定的影响很大,因为动物的肠胃功能是与温度有关的,例如肠胃受凉后的动物容易腹泻。
3)饲料的食性、以及每日摄入的数量和摄入的速度
《中医药学》认为:药食同源,即食物也是中药,中药在少量使用时也是食物,只不过药性浓度和所含营养物质的数量不同而已,所以《中医药学》认为:食物=大量的糖类蛋白和脂肪+少量的中药。
相对于平性的人体而言,每种食物(饲料)原料都有其特定的中医药属性(食物的食性),饲料(食物)主要分热性饲料、温性饲料、平性饲料、凉性饲料和寒性饲料五大类。其中温热性饲料表示能促进动物氧化产热的饲料,而寒凉性饲料则表示能抑制动物氧化产热的饲料。同一饲料原料的食性由于产地不同(能导致成份不同)而有所不同,因为饲料的食性与其产地的水土有很大的关系。
《阴阳饲料学》认为,饲料的食性是中国传统中医药理论综合表述《动物营养学》中关于“能量的消化、吸收和转化”等一系列概念的一种方式,是食物和饲料的一种产热特性。饲料的食性,其实质就是存在于饲料中的各种食性因子用不同形式组合后的效果在饲料(食物)经动物消化或吸收后的表现。饲料中的食性因子可以通过动物的消化吸收转变为动物的脾胃因子和组织细胞的线粒体中的产能因子。
在任何食物中,都含有温热性因子和寒凉性因子这二大类食性因子。当饲料中的温热性因子∶寒凉性因子≈1∶1时,则属于平性的饲料,多数食物是平性的。当饲料中的温热性因子∶寒凉性因子>>1∶1时,则属于温热性的饲料。当饲料中的温热性因子∶寒凉性因子<<1∶1时,则属于寒凉性的饲料。
当温热性的原料用得多时,则除了能促进细胞氧化脂肪、葡萄糖和蛋白质而产热,以抵御寒冷和维持正常的体温外,还能减少肠绒毛细胞对能量的需要量,促进肠绒毛的生长,促进肠道对水分的吸收,减缓饲料在肠胃中的排空速度,促进动物的消化吸收。反之,若寒凉性的原料用得多时,则除了能抑制细胞产热,降低体温,还能抑制肠绒毛的生长和分裂,甚至导致肠绒毛的严重萎缩,促进饲料在肠胃中的排空,降低饲料的消化吸收,导致动物腹泻。
4)动物的阴阳属性
相对于平性的人而言,动物主要分需要热性物质的动物、需要温性物质的动物、需要平性物质的动物、需要凉性物质的动物和需要寒性物质的动物五类。动物被毛的生长和完整情况、动物皮下脂肪的生长情况等都能影响动物的阴阳属性。
当:动物当前的阴阳属性≈动物固有的阴阳属性。
即当:需要热性物质的动物的内在脾胃因子≈热性
需要温性物质的动物的内在脾胃因子≈温性
需要平性物质的动物的内在脾胃因子≈平性
需要凉性物质的动物的内在脾胃因子≈凉性
需要寒性物质的动物的内在脾胃因子≈寒性
而且此时:
需要温性物质的动物在高温时正在食用平性饲料
需要温性物质的动物在中温时正在食用温性饲料
需要温性物质的动物在低温时正在食用热性饲料
需要平性物质的动物在高温时正在食用寒性饲料
需要平性物质的动物在中温时正在食用平性饲料
需要平性物质的动物在低温时正在食用温性饲料
——则表示对此动物而言,其胃肠道的阴阳是基本平衡的,肠胃功能是正常的。
当:动物当前的阴阳属性=动物固有的阴阳属性。
即当:需要热性物质的动物的内在脾胃因子=热性
需要温性物质的动物的内在脾胃因子=温性
需要平性物质的动物的内在脾胃因子=平性
需要凉性物质的动物的内在脾胃因子=凉性
需要寒性物质的动物的内在脾胃因子=寒性
而且此时:
需要温性物质的动物在高温时正在食用平性饲料
需要温性物质的动物在中温时正在食用温性饲料
需要温性物质的动物在低温时正在食用热性饲料
需要平性物质的动物在高温时正在食用寒性饲料
需要平性物质的动物在中温时正在食用平性饲料
需要平性物质的动物在低温时正在食用温性饲料
——则表示对此动物而言,其胃肠道的阴阳是完全平衡的,肠胃功能是最佳的。
5)肠绒毛的生长情况
通常使用热温性的原料或把温度提高到动物的最适温度时有利于肠绒毛的生长,使用寒凉性的原料或受凉能抑制肠绒毛的生长,甚至导致肠绒毛的严重萎缩。因为肠绒毛的生长需要充足的能量和适宜的温度。
6)食物在胃肠道的停留时间
通常热温性的原料和适温有利于延长食物在胃肠道的停留和消化时间,寒凉性的原料和受凉能缩短食物在胃肠道的停留时间。
7)肠道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及其产酶能力和酶活
肠道有益微生物是动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专门为肠道有益微生物提供其生长繁殖所必需的营养和适温,同时“饿死”肠道有害微生物,就会有利于提高肠道有益肠道微生物的数量及其产酶能力和酶活。
1.2《阴阳饲料学》关于能量的概念
《阴阳饲料学》关于能量的概念同《动物营养学》中的能量(能源)概念也是不同的。
例如,《动物营养学》认为玉米的能量很高。而《阴阳饲料学》和《中医药学》却认为,玉米仅仅是能源或可产能的物质(主要是淀粉)很多,但并不代表这些能产能物质一定能全部被动物完全消化吸收,并被动物完全利用。然而,许多配方师们在设计配方时,往往把饲料中所含的能量DE、ME或NE就等同于或凭空想像为动物必然能消化吸收并利用到的能量。而《阴阳饲料学》认为:能量(《阴阳饲料学》)=能量(或能源)(《动物营养学》)+饲料的食性(即产热特性)。
1、《动物营养学》理论上的能量(不加酶时)
①动物的营养需要量DE或ME或NE:书上可查到
②饲料原料中的DE或ME或NE:书上可查到
2、动物实际可消化和吸收到的能量
在多数情况下,实际消化并吸收到的能量并不完全等于消化能(DE)的理论值(书上可查),实际消化和吸收到的能量分以下几种情况:
⑴肠胃功能正常时
何为肠胃功能正常?采食量正常,但粪便数量较少,粪便软条状,排便很畅,皮毛正常,此时可吸收到的能量多。
①不加酶时,相当于配方中理论上的DE
②加酶破解抗营养因子后,能释放被包裹和被结合的营养物质,提高饲料中可消化吸收的能量
⑵肠胃功能不好(胃寒肠寒型)时
何为肠胃功能不好(胃寒肠寒型)?表现为吃得多排得多(有时尽管也吃得较少,但粪便很稀软),或粪便不成型,或一多吃就腹泻,或一受凉就腹泻,此时毛多密无光泽,饮水少,怕冷打堆。胃寒肠寒时能抑制内源消化酶的活性并抑制吸收,导致可吸收到的能量少,此时加酶能促进消化,但并不能促进吸收(因为消化和吸收是二个不同的概念,尤其是肠胃功能不好时)。
①不加酶时,低于配方中理论上的DE
②加淀粉酶、糖化酶和酸性蛋白酶,补充内源消化酶的不足后,能改善消化
③加酶破解抗营养因子后,能释放被包裹和被结合的营养物质,提高饲料中可消化吸收的能量
④加淀粉酶、糖化酶和酸性蛋白酶,补充内源消化酶的不足+加酶破解抗营养因子后,能改善消化,能释放被包裹和被结合的营养物质,提高可吸收的能量
⑶肠胃功能不好(胃热肠热型)时
何为肠胃功能不好(胃热肠热型)?表现为吃不多和不想吃(有时也表现为很能吃,但转化不好),或粪便硬,或受凉不会腹泻等,此时皮毛往往粗糙无光泽,饮水多,怕热,咳嗽多,甚至嗜睡或打架咬尾。胃热肠热时往往能抑制食欲,导致可吸收到的能量变少。
①不加酶时,低于配方中理论上的DE
②加淀粉酶、糖化酶和酸性蛋白酶后,往往并不能改善消化
③加酶破解抗营养因子后,能释放被包裹和被结合的营养物质,提高饲料中可消化吸收的能量
⑷肠胃功能很好时
何为肠胃功能特好?吃得很多,但粪便数量很少,粪便软条状,排便很畅,皮毛正常。此时内源酶的活力最高,可吸收到的能量多。
①不加酶时,相当于配方中理论上的DE+多吸收到的能量(此时的排便量一般应<18%)
②加酶破解抗营养因子后,能释放被包裹和被结合的营养物质,提高饲料中可消化吸收的能量
3、动物吸收后没被利用或利用不彻底的能量
吸收后没被利用或利用不彻底的能量的去处主要有:
①变成体内的垃圾、排泄物(尿素、尿酸)、代谢中间产物等
②直接排泄(糖尿、皮肤排泄的油腻、在肠道由微生物发酵生成的屁等)
4、动物吸收后在体内可利用到的能量
《动物生物化学》告诉我们,动物体内的能量(热量)都来源于细胞中线粒体对脂肪、葡萄糖和蛋白质的氧化。而且,组织细胞氧化脂肪、葡萄糖和蛋白质产能时还需要许多(或一系列)氧化产能酶的协同作用。所以当组织细胞中的氧化产能酶(那怕只有其中的一种酶)的活力不足的话,即使饲料中的产能物质(如葡萄糖)已被充分吸收,也不等于饲料中的产能物质就能完全被充分氧化利用。
在组织细胞中影响氧化产能酶活力的因素主要是氧化产能酶的激活和抑制因子。但氧化产能酶的激活和抑制因子很多,而且其机理又非常复杂,其中许多目前还不清楚或不太清楚,而且往往是在缺乏某一特定因子时进行适量补充则表现为激活,但若补充超量,则又表现为抑制。
但《阴阳饲料学》认为,细胞线粒体中的产能因子(即线粒体中氧化产能酶的激活和抑制因子)已经非常清楚,而且可以分成二大类(注意:不是二种),一大类是温热性的因子,另一大类是寒凉性的因子。产能因子的来源最主要的是食物和饮水,其次是动物身体中可调动的储备。
在温热性因子和寒凉性因子都不缺乏的前提下,一般当温热性因子在体内占优势时,这些温热性因子能相互替代或协同促进细胞的线粒体氧化脂肪、葡萄糖和蛋白质而产热,以抵御寒冷和维持正常的体温;反之,而当寒凉性因子在体内占优势时能抑制细胞氧化产热。
在多数情况下,吸收后在体内可利用的能量并不完全等于饲料的净能(NE)的理论值(书上可查)。吸收后在体内可利用的能量可用于维持(如御寒、降体温、基本运动等)、生长或繁殖(产蛋),但由于体质的不同,吸收后在体内可利用的能量在动物体内的转化情况却是不同的。
①对于寒凉性病态体质,由于组织细胞内的产热酶的酶活很低,产热少,能量利用率低,所以动物会反馈性地增加维持消耗量,导致生长繁殖性能变差
②当组织细胞内所有的酶的酶活都正常时,则新陈代谢正常,所以能量利用率正常,维持消耗量低,生长繁殖性能正常
③当组织细胞内所有的酶的酶活都很高时,则新陈代谢旺盛,所以能量利用率很高,维持消耗量很低,生长繁殖性能优秀
④当短期处于的热盛病态体质时,则组织细胞内的产热酶的酶活特高,产热特多,代谢特旺盛,所以维持消耗量高,往往还会消耗大量的体内储备并降低食欲,从而影响动物的生长繁殖性能。
所以《阴阳饲料学》认为,饲料的能量水平高并不等于动物每日可获得和可利用的能量必然也高。因为动物每日可利用的能量与动物的采食量、动物的消化、吸收、转化和利用等有关。因此,《阴阳饲料学》关于能量的概念同《动物营养学》中的能量概念是不同的。
2提高或改善饲料使用效果的措施
我们运用《阴阳饲料学》的理论来配制饲料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或改善饲料的使用效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或改善饲料的使用效果呢?提高或改善饲料使用效果的措施如下:
①最重要的是平衡饲料的食性,打包式地提供和平衡各种脾胃因子,以提高动物的消化吸收功能;
②使用来预消化饲料和降解抗营养因子;
③提高动物的日采食量;
④保证适宜的营养水平,并平衡饲料的营养指标。
2.1平衡饲料的食性
2.1.1《阴阳饲料学》平衡配合饲料食性的原理
当动物吃得多,排得多(有时尽管也吃得较少,但粪便很稀软),或粪便不成型,或一多吃就腹泻,或一受凉就腹泻,或动物毛多密无光泽,饮水少,怕冷打堆时,一般使用温热性的原料来平衡。
当动物表现为吃不多和不想吃(有时尽管也表现为很能吃,但皮毛粗糙无光泽),或粪便硬,或受凉不会腹泻等,或动物皮毛粗糙无光泽,饮水多,怕热,咳嗽多,甚至嗜睡或打架咬尾时,一般使用寒凉性的原料来平衡。
2.1.2《阴阳饲料学》平衡配合饲料食性的目标(不考虑动物当前的体质属性时)
配合饲料的食性×采食量+温湿度系数-动物适温系数=动物固有的阴阳属性
2.1.3《阴阳饲料学》平衡配合饲料食性的目标(考虑动物当前的体质属性时)
配合饲料的食性×采食量+温湿度系数-动物适温系数+(动物当前的阴阳属性-动物固有的阴阳属性)=动物固有的阴阳属性
注:动物当前的阴阳属性往往并不完全等于动物固有的阴阳属性,且动物当前的阴阳属性是经常变化的。
2.1.4配合饲料的食性及食性系数
①配合饲料的食性
配合饲料的食性=∑(饲料原料的食性系数×饲料原料在配方中的用量(%)/100)
②何为饲料的食性系数(即产热特性系数)?
饲料的食性系数是一种定性并定量表达饲料产热性能所对应的数值
③饲料的食性系数值(在标准采食量时)
热性饲料原料+1.00左右
温性饲料原料+0.50左右
平性饲料原料0左右
凉性饲料原料-0.50左右
寒性饲料原料-1.00左右
2.1.5温度所对应的食性系数(温度系数)(以中猪为标准)
43℃左右(空气干燥)+1.00左右
41℃左右(空气干燥)+0.75左右
39℃左右(空气干燥)+0.55左右
37℃左右(空气干燥)+0.40左右
35℃左右(空气干燥)+0.30左右
30℃左右(空气干燥)+0.15左右
25℃左右(空气干燥)+0.05左右
22℃左右(空气干燥)最适温度0.00左右
20℃左右(空气干燥)最适温度0.00左右
15℃左右(空气干燥)-0.10左右
10℃左右(空气干燥)-0.30左右
5℃左右(空气干燥)-0.60左右
0℃左右(空气干燥)-1.00左右
-5℃左右(空气干燥)-1.50左右
-10℃左右(空气干燥)-2.00左右
2.1.6动物最适温度系数(动物适温系数)(以中猪为标准)
雏鸡+0.30
乳猪、雏鸭+0.25
仔猪+0.10
中鸡、大鸡0.00
中猪、瘦大猪0.00
中鸭、肥大鸭0.00
草鱼、鳊鱼、鲫鱼、鲤鱼+0.15
热带鱼类+0.20
冷水性鱼类-0.20
肥大猪-0.05
2.1.7动物固有的阴阳属性(动物属性)
雏鸡、雏鸭、中鸡、大鸡0.50
草鱼、鳊鱼、鳟鱼0.50
仔猪、中鸭、大鸭、产蛋鸡0.25
中猪、瘦大猪0.00
肥大猪-0.10
鲫鱼、鲤鱼0.00
热带鱼类0.50
2.1.8动物每日可利用的能量
动物每日可利用的能量≈{配合饲料的食性×配合饲料的采食量/(体重×0.04)+每日饮水量×饮水的食性系数+温湿度系数-动物适温系数+(动物当前的阴阳属性-动物固有的阴阳属性)}×∑{饲料原料理论上的能量×饲料的可消化率×(1+加酶后改善的消化率)×在配方中的用量(%)/100}
2.1.9《阴阳饲料学》平衡配合饲料食性的结果
①能提高动物内源性消化酶的活力,促进动物的消化
②能提高动物组织细胞中各种酶的活力,促进新陈代谢
2.2使用外源性饲料酶
由于饲料中存在抗营养因子,或因动物自身所分泌的消化酶的活力太低等原因,所以即使在高品质的饲料中仍有30%的干物质、25%的总能、50%的总氮和55%的磷不能被健康成年动物消化吸收,作为粪便排泄掉了。
2.2.1使用的目的
在饲料中使用酶制剂的目的为:
①预消化饲料和补充内源酶的不足,帮助动物消化
②降解抗营养因子,释放被包裹的营养,改善消化吸收环境
③提高动物自己分泌的内源酶的活力
④降低原料变异,维持饲料质量的稳定
⑤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繁殖
2.2.2补充内源酶不足的酶
补充内源酶不足的酶主要有:中温α-淀粉酶、糖化酶、酸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等。
2.2.3降解抗营养因子的酶
降解抗营养因子的酶主要有:、、β-、、果胶酶和植酸酶等。
2.2.4使用酶制剂时需明确的几个概念
①对于成年动物,若动物自身分泌内源的消化酶活力很正常,则外加的微生物源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效果就会不明显。
②若动物自身分泌内源的消化酶活力较差,则即使等酶的效果很明显(粪便不粘了),但饲料的生产性能并不会改善,因为、木聚糖酶、β-、和果胶酶的最主要的作用是释放被包裹和被结合的营养物质,以供动物的内源酶消化。
③饲料粉碎太粗,微生物酶与底物接触不充分,会影响酶的使用效果。
④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能适当提高饲料的能值。
⑤甘露糖、木糖等对猪鸡而言本身并无能值,又很难被动物吸收,大量产生的甘露糖、木糖等会造成动物拉稀。我们的目标是要把木聚糖和甘露聚糖降解成低聚木糖、低聚甘露糖以供双歧杆菌使用。
⑥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和果胶酶能降价抗营养因子,释放被包裹(原来无法消化吸收)的营养,从而变相提高了饲料的营养水平。
⑦水苏糖和棉子糖是“超级”双歧因子。
⑧胃中太酸,会破坏有些酶的结构。
⑨添加微生物酶的种类和数量应根据动物的种类、生长阶段、动物的生理生化、动物的营养需求、动物的体质、动物的内外环境、微生物酶与内源酶的互作、影响内外源酶活力的因素、原料的食性、日粮类型、日粮中抗营养因子的种类和数量等来确定。
2.2.5使用酶制剂的几点说明
①微生物酶的作用主要是弥补动物体内内源酶的不足和补充动物自身不能分泌的酶,以便预消化饲料和降解食物中的抗营养因子,让动物充分消化食物,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利用率。结果是①为动物提供了更多的营养;②减少了肠道致病菌增殖所必需的养分,从而抑制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肠道致病菌的繁殖;③产生的寡糖能促进肠道有益菌的繁殖。
②饲料酶并不是万能的,其实提高内源酶的活力更重要、更关键,动物进行消化的主力军应该是动物自身分泌的内源消化酶。
③使用酶制剂有时也是为了增加产品的保险系数,以求产品的稳定和以防万一。
2.3提高动物日采食量的措施
2.3.1能量与采食量的关系
传统的动物营养学的理论认为,动物是根据饲料的能量自动调整采食量的。根据为能而食的原理,以下三种饲料每天摄入的能量是相同的:
饲料A的ME为2700千卡/千克,若每天采食125克,则此方案每天可采食337.5千卡。
饲料B的ME为2500千卡/千克,若每天能采食此饲料135克,则每天也可采食337.5千卡。
饲料C的ME为2500千卡/千克,若在此饲料中添加非特异性的内切木聚糖酶等能降解抗营养因子饲料酶后,此饲料的实际能量就可达2600千卡/千克,若每天能采食此饲料130克,则每天也可采食337.5千卡。
但由于所用的原料和比例不同,饲料的其它成分往往也不同,导致上述三种饲料的食性往往并不相同,所以每天实际吸收到的能量往往也是不同的,导致其效果往往也是不同的。
2.3.2采食量与料肉比的关系
若100公斤体重的肉大猪的日日采食量约占体重的4%(4公斤),若其中日维持需要约占2%(2公斤),则用于生长的只占2%(2公斤),若此时的料肉比为4:1,则说明用于生长的2%(2公斤)能对应增加1公斤的体重。若日采食量增加到体重的5%(5公斤),因为日维持需要也是2公斤,所以有3公斤的饲料在用于生长,如果猪的肠胃功能不变,则大约每天可增加体重1.5公斤,所以此时的料肉比约为3.33:1。
2.3.3提高动物日采食量的措施
从上例可以看出,只要动物能充分消化吸收,则在理论上就应该是吃得越多则长得越快,单位产品所需的成本就越低。但由于饲料原料和配方的变化能明显影响动物的食欲和肠胃的消化功能,所以常见的往往是要么吃不多,要么一吃得多就消化不良,因为此时要么食欲受到了抑制不想吃,要么肠胃的消化功能已变差。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动物日采食量呢?《阴阳饲料学》认为有如下几个措施:
①平衡饲料的阴阳特性
②补充脾胃因子
③选择容易消化或已预消化的饲料原料
④使用酶制剂
⑤使用诱食剂
2.4饲料的技术指标必须符合产品标准
配合饲料作为一个工业产品,必须有其承诺的技术指标,产品也必须符合产品标准,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合格产品。所以在运用《阴阳饲料学》配制饲料的最后必须把产品的各技术指标调整至大于等于配合饲料的产品标准值。
3结语
笔者提出《阴阳饲料学》理论和实践的目的是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鉴于《阴阳饲料学》是一种全新的理论和方法,所以肯定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请各位有兴趣的同行多加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