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年度个人养虫心得,望抛砖引玉。 有谁共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22:08:43
色论
多数人喜欢深色虫 为何?
因为深色比浅色的密度大。但个人认为用色的浓淡和清晰模糊与否判断更为科学;因为色浓的浅色虫比色淡的深色虫密度大(其单位面积色素的沉淀越多),色泽清晰的浅色虫比模糊的深色虫密度大(就像显示器的分辨率一样单位面积像素越高越清晰)。
相论
多数人喜欢板砖形虫 为何?
因为板砖形的既有宽度又有厚度先天足。但个人认为注重虫的各部位的搭配的合理性既是否匀称、发育是否健全应该成为选择的重要思路(既宽又厚的虫子不多明眼人都看得懂);虫子格斗时的发力是全身运动,1只能发重口的大头虫会因后档的软弱而一口比一口弱最终盘不住而落败
、1只后档足而头部无力的虫子会因发不了重口最终只嬴局面而口软落败。
底板论
虫的底板反映出虫的老与嫩是选虫的重中之重
一、虫色辩老嫩
1.色浓、色泽清晰(密度大)既老。
2.色干;有如枯叶有色无光说明虫体水分和脂肪少(含钙比高)既老。
3.色润;身起蜡色-说穿了就是肉色外露或者说体内红、白、黄等色素含量高(有些色素延伸至皮层)说明其肌肉发达(含钙量高)既老。
二、虫相辩老嫩
虫体各部位搭配合理说明其先天发育较全面无畸形发展(个别异品除外);条虫要高厚阔虫脚势要大、头出角、项长阔厚脱裂线浅且长毛、翅长翅纹细密边软不出角贴肉、尾根粗梢尖长且不翘、腿纹细密刺多关节红润足部粗长(合理或超常规发育先天足)既老。
个人认为一般情况下上三路(既头、项、腰)最好能略强于下三路(既背、肚、腿)。
三、神态辩老嫩
1.站---既不翘头又不翘尾(翘则多数背空)
2.走---不穿不颠、不经常走直线、不经常走一个方向、须不僵、最忌经常无故爬盆。
3.鸣---起翅角度高且不低头、声音有力、音量速度匀称(另据个人经验虫应少鸣为妙,少鸣之 虫神旺晚衰是底板硬的特征之一)长鸣之虫多为调雌不当或调养不当心情烦躁或已得病,不是好兆头。
4.吃---饮食有度消化正常(每天吃点或两天吃点很有规律)最忌一顿暴食后几天不吃或在调整饮食结构后饭量还是呈下降趋势。食后肚档是往下沉的既往高度里长肉而不是拖出一大节,有些虫拖出一大节后很快缩进看似活肚皮但品位比往高度里发展的要差许多。根据个人经验大多数横向发展的肚档最终还是会成为“人造拖肚大将”。(部分虫因调雌不当而拖肚则另当别论)
5.过蛋---在已经正常过蛋的情况下雄虫还是过渡依恋雌虫例如过完两蛋提雌后就不安稳连续爬盆长鸣等,还有成功过蛋后肚档还是无法收紧,稍有蛉子在肚内就不安稳死命爬盆或走路颠簸龙形走样都属于底板嫩的表现。另外现在的虫子大多先天不足会有无雌下蛋的现象本人认为只要在日后细心调养改善饮食调雌得当过蛋成功情况好转者并无大碍,若情况依旧也说明虫子底板嫩。
6.天灾---天一冷就表现僵硬、天一热就拖肚伸腿、饥饿时虫形全无虫性全无者也属底板嫩类。
个人信奉的逆相定律
1.牙色与虫色相逆
2.大虫小叫声、小虫大叫声
3.淡色土出深色虫、深色土出淡色虫
个人信奉的不可逆定律
顶门色深于顶盖色--项色深于翅色--翅色深于肉色
个人养虫习惯
1.虫鸣则下雌、过蛋后则提雌,多鸣多下不鸣不下(中晚秋可酌情晚上窝雌)以保其斗志。
2.晚下食早提食(不吃也提),即可保持盆内无异味又可让其有些许饥饿感以保其野性。
3.一周食谱---3天蛋白质类食品、3天维生素类食品、1天荤食(视具体情况定量,体质差的多给点)
愿为中蟀网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