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久不衰说火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07:40:02
在郑州第四届“全国餐饮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培训班”上,有学员说,她在某市培训班上咨询“火锅”问题时,“老师”对“火锅”表现出一番藐视神态,反问学员:“火锅”有什么可问的?由此可见这位“老师”实属“中国餐饮文化”盲。  当时,我答复这位学员道:“火锅”是“中国餐饮”特有的表现形式,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它充分体现了中国阴阳学说和餐饮文化精髓,是地道中国饭式。
“火锅”迄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有出土文物表明,它源于辽代民间。20世纪80年代,在内蒙古昭乌达盟敖汉旗出土壁画“烹饪图”,其中所画的就是辽代初期契丹人在穹庐中,席地围坐,吃着涮羊肉的情景。3个契丹人,其中1人用箸在锅里涮食羊肉。火锅的前面放了一张方桌,上面陈放着盛配的簋(盘子),还有2盏酒,桌的右方备有大酒瓶,左方则是用特制的铁筒,盛满了羊肉块。这说明千余年前的辽代民间,已有吃火锅的饮食习俗了。再上溯,有实物为证,商周时代就有带火炉的青铜鼎,用于羹的保温,考古学家称为“温鼎”,这就是火锅的雏形。
现如今,火锅行业规模经营越来越大,经久而不衰。2002年,全国餐饮百强企业排行榜,一个火锅连锁企业名列第二。为此,中国烹饪协会成立了“火锅烹饪分会”全国性的行业组织。
为什么说火锅体现了中国餐饮文化了?资料表明,中国先民是粒食族,粒食不便咀嚼下咽,经过加水用火加热至熟,粒食成羹,后来羹扩展到“菜”,由羹的无味进化到有滋有味的火锅“菜”。发现熟吃羊肉比生吃要有味。中国先民为何喜欢“热吃”,据高成鸢先生引用晚清美食家梁章钜谈过一句:“食烂则易咀嚼,热则不失香味”。
另外,火锅的昌盛还有一个缘由,就是中国先民的饥寒交迫。火锅既能充饥、解谗又能使“周身俱暖”。“热食”都具重要的御寒功能。这也是至今中国人不分贵贱吃火锅,火锅就成了“热食”的代表作。
“八珍”和“八珍席”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筵席之祖。“八珍” 和“八珍席”的做法中,“涮”法是技法之一,津菜、京味儿菜及北方地区的烹饪技法中也都有“涮”法。涮法之难全在火候。大火、中火、小火、微火、,还是武火、温火、柔火,往往全凭眼力。
古代一些帝王与火锅有一定情结,元世祖忽必烈喜欢吃火锅,有一年冬天,部队突然要开拔,而他饥肠辘辘,定要吃羊肉,聪明的厨师情急之中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入开水锅中烫之,并加调料、葱花等物,忽必烈食后赞不绝口。后来,他做了皇帝仍不忘此菜,并赐名为“涮羊肉”。相传,明代文学家杨慎小时候随其父杨迁和,赴弘治皇帝在御花园设的酒宴。宴上有涮羊肉的火锅,火里烧着木炭,弘治皇帝借此得一上联,上联云:“炭黑火红灰似雪”,要众臣嘱对,大臣们顿时个个面面相觑。此时,年少的杨慎悄悄地对父亲吟出下联:“谷黄米白饭如霜”。其父遂把儿子的对句念给皇上听,皇上龙颜大悦,当即赏御酒一杯。清代乾隆皇帝也吃火锅成癖,他曾多次游江南,每到一地,都备有火锅。相传,他于嘉庆元年正月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余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火锅盛宴。
当今流行“体验经济”,火锅就体现了顾客参与意识。吃火锅要自己动手,吃什么,往锅里放什么,吃嫩吃老全凭自己决定。沾料味道、咸淡全凭食者经验。“曾德火锅”是台北市西门町闹市区一家专营火锅的店家,全岛有十几家联锁店,它供应的原料不像大陆一些店家固定供应4生、6生的,而是将原料切装成盘,名码表价,食客自行挑选,品种也齐全。它的沾料也很有特色,类似沙茶酱的棕红色调料半盅,敲碎一只鲜鸡蛋,蛋黄放入调料中,恰似彩霞中生起一轮金色的太阳,客人再自行添加腐乳、蒜泥、盐、糖、花生酱、香菜等。服务小姐另把蛋清打入盆中,用以为生鱼片、羊肉片、肥牛片等上浆。
火锅不像吃炒菜,得听厨师的。吃炒菜是被动的,吃火锅才有“指挥一切,领导一切,统帅一切”的至尊至上的神圣感。
国外也有许多国家食用火锅。
日本锄烧火锅:主料有牛肉片、虾仁、鸡片、鱼片、猪瘦肉片、猪腰片等,配料有粉丝、菠菜、京菜、洋葱等。吃法通常是将平底锅烧热,待油烧热后倒入京菜、洋葱片拌炒至八成熟,然后把自己喜爱的各式主料放入锅中,边煎边吃。吃至一半,再加入鲜汤与调料煮沸,在鲜汤内涮主料食之。
朝鲜酸菜白膘肉火锅:用炭火加热,高汤为海鲜汤,其酸菜较为著名,白膘肉即五花肉,再配血肠、蛤蜊等,吃法较原始。
韩国石头火锅:锅底是辣椒油、辣椒粉,上面满盖肉片和肥鸡块,辛辣无比。
印尼咖喱火锅:佐料是印尼本土产的咖喱、番叶、椰子粉及香料等,涮以鱼头、大虾、鸡肉、牛肉,锅底还以米粉浸汁,有尽吸原汁之雅趣。
瑞士奶酪火锅:将奶酪放在锅里,煮成液体状,再加入白酒和果酒,吃时用长叉将法式面包放进锅中的奶酪液里,待奶酪渗进面包后即食。
这位学员听完我的解释,十分高兴,迫切要求加入“火锅协会”,因为她是一家火锅连锁企业的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