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16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50基点 6股望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6 04:47:29
6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50基点 6股望涨
作者: 来源:财新网 2010-10-11 17:33:55
央行今早通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招商、民生两家股份制银行,将提高上述几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幅度为50个基点。
相关银行预计本周内缴款,金额约2800亿元至3000亿元。
多位银行内部人士确认了这一消息。市场预计这一措施的时效仅为两个月,主要是针对9月新增贷款冲高、央票集中到期以及8月、9月的外汇占款增加等情况而出台的暂时性措施。
不过,这一消息并未对股市造成影响。今天,上证综指收报2806.94点,涨幅2.49%。深成指报收12237.7点,涨326.28点,涨幅2.74%。银行股整体呈现补涨态势。
周小川早前在出席IMF会议期间向财新记者表示,政策工具的选择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无论是价格型工具还是数量型工具,在选择使用时央行都会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形势,如果复苏比较曲折,自然会对国内的经济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
周小川认为,目前,尚没有证据足够表明,已经使用的数量型工具包括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吸收流动性,难以完成控制通胀预期的目标。
传六银行被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 上调0.5%
10月11日下午消息,据外电报道,四位消息人士周一透露,中国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及两家股份制银行被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上调0.5个百分点,期限为两个月。差别存款准备金将于本周内缴款。
路透今日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透露,中国工商银行(4.20,0.09,2.19%)、建设银行(4.76,0.09,1.93%)、中国银行(3.42,0.04,1.18%)、中国农业银行(2.70,0.03,1.12%)及招商银行(13.90,0.46,3.42%)及民生银行(5.33,0.12,2.30%)均在被实施差别存款准备金之列。
对此,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对新浪财经表示并不知情。而招商银行业务部门则称,未收到相关部门相应通知,消息是否准确无法核实。也许是还未通知到商业银行,如果收到此通知,将会照此执行。
所谓差别准备金率制度,是指对金融机构适用的存款准备金率与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状况等指标挂钩。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可以制约资本充足率不足且资产质量不高的金融机构的贷款扩张。
今年以来,央行已经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使其由年初的15.5%提升至17%,离历史高位17.5%仅一步之遥。。(新浪财经)
央行宽货币紧信贷 10月流动性充裕
市场加息传言再起。周日晚间,市场人士表示,在楼市调控的诸多手段中,加息这一力拳或于当晚打出。不过截至记者发稿,央行仍未发布加息公告。
同时,对于10月份的货币市场,业内人士表示,央行仍旨在维护当前的流动性充裕局面,因此短期内的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定。此外,业内人士并预计10月份市场流动性供给有望保持充裕。
市场忽传加息声
周日晚间,市场人士表示,在楼市调控的诸多手段中,加息这一力拳或于当晚打出。截至发稿,《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尚未证实这一传言。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间同业拆借利息大幅上行,从某种角度看,利率市场化进程已经开始。
"一方面,监管层竭力避免造成恐慌心理,但另一方面,利率的市场力量开始起作用。"
10月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第二十二届部长级会议在美国华盛顿召开。
周小川在出席该会议时指出,当前新兴市场复苏较为强劲,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基本稳健,但也面临通胀压力上升、外部需求变化、资本流动大幅波动等严峻挑战,应大力稳定经济,同时继续推进结构改革。
对于中国近期的经济形势,他表示,中国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保持金融市场平稳发展等一系列良好趋势。
另据悉,在10月8日举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记者会上,周小川就控制通胀问题表示,控制通胀是央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也是保护不同经济实体购买力的必要手段。目前并没有证据足够表明,已经使用的数量型工具包括准备金率和公开市场操作吸收流动性,难以完成控制通胀预期的目标。
"政策工具的选择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无论是价格型工具还是数量型工具,在选择使用时央行都会充分考虑国际国内形势,如果复苏比较曲折,自然会对国内的经济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
料节后净回笼力度不大
业内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央行仍旨在维护当前的流动性充裕局面,因此短期内的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定。
"一般长假后央行都要回笼前期投放的流动性。"前述分析师称,从历史上看,10月份国庆节后央行都需要回笼大量资金,2004年以来净回笼规模基本上都在1000亿-1500亿之间。"这就意味着,央行公开市场在短期内很难实现大幅净投放。"
不过他认为,此次国庆节前流动性供求基本平衡,受到的外在冲击较小,受到的通胀压力和抑制信贷投放冲动的压力并不迫切,因此,节后净回笼的力度不会很大。"预计10月份公开市场的净回笼总量在2000亿元左右。"
他并称,在热钱没有大幅度流入的情况下,公开市场操作足以完成上述规模的回笼任务,因此10月份没有必要启动其他回笼工具。
上述分析师认为,尽管第四季度的通胀预期难以大幅回落,但通胀恶化和加息的概率都很小。
上海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在其最新的报告中指出,无论是存贷款基准利率,还是存款准备金率,市场均普遍预期年内将保持不变。
因此,今年第四季度,"宽货币、紧信贷"或将再现。综上所述,尽管10月份中上旬央行将适度回收流动性,但总体而言10月份的市场流动性供给仍将维持充裕局面。(每日经济新闻)
9月CPI或创年内新高 加息与否再惹市场争议
"十一"黄金周,与调控新政下几大热点城市楼市的"冷"相比,全国各地消费市场的火热景象让人不免感叹:老百姓手中真的"不差钱"。根据商务部最新监测数据,国庆7天,全国零售和餐饮行业实现消费品零售额约592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8.7%。
不过,楼市的骤冷与消费市场的持续升温,也让人们对物价走势更多了几分警醒--在宽松的货币和膨胀的资产泡沫面前,CPI走高与对通胀的预期恐怕将是一把长期悬在头顶的利剑。尽管8月份CPI已在7月份的年同比3.3%的高点上攀升至3.5%,但近期一系列迹象表明,这一趋势并没有改变,9月份物价指数将有可能在此基础上再创年内新高。
长假刚过,一则国际油价走高的消息引发了市场对国内成品油价格上调的预期。节日期间,纽约商品交易所11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一度升至84.09美元/桶,为5月以来最高价。为此,投资银行瑞银发布报告预计中国有可能于本月内上调国内成品油价格。与此同时,我国棉花价格指数近期突破2万元/吨大关,刷新了自1999年国家放开棉价10多年来的最高纪录,也加深了人们对CPI上行的担忧。此外,在我国CPI构成中占重要地位的食品价格走势也进一步触动了市场神经。根据商务部的监测,国庆黄金周期间主要大中城市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较节前上涨3.8%,羊肉、猪肉、牛肉分别上涨1.0%、0.7%和0.7%。
各机构近日出炉的预测报告表明,9月份CPI将超过8月份3.5%的同比涨幅,最低也将与此持平。上海证券宏观经济首席分析师胡月晓在其发布的报告《通货膨胀或再创新高--2010年9月份宏观经济数据预测》中预计,9月份CPI将达3.9%。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也认为,9月份以来,国内食品价格总体处于持续回升过程中,因而判断当月CPI同比增幅为3.7%左右,再次创出年内新高。相比之下,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的看法相对谨慎,他认为9月CPI环比可能在0.2%至0.6%之间,同比落入3.3%至3.7%的区间内,中值3.5%,与上月持平。不过,他也表示,如果最终超出预期达到3.6%或更高,加息或将成行。
尽管市场对9月份CPI再次走高基本达成共识,但对于其是否成为年内高点尚存疑义。交行金研中心在研究报告中表示,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导致的需求下降、货币信贷增速回落后流动性压力的减轻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带动国内PPI增速先期回落等下拉因素的增多,四季度CPI将开始见顶回落。不过,由于食品价格季节性上涨的短期因素仍在,加上劳动者工资上调、资源产品调价等物价结构性上涨压力长期存在等,四季度物价回落幅度有限,CPI将总体处于温和上涨状态。
但也有机构持相反观点。胡月晓在上述研究报告中指出,基于季节性价格变动趋势和过多货币推动的趋势性因素影响,未来通货膨胀高企的态势基本已成定局,年内CPI月度同比涨幅难以回落到3%以下。"流动性的长期宽裕,早晚要引起通货膨胀,货币迟早会由'蜜'变'水'。当采用货币作为反危机的手段时,一旦经济企稳,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如果不及时回收,必然引起通货膨胀。我们调整全年价格风险不大的判断,认为未来价格风险已转化为现实压力,资本市场需谨防通胀激发政策调整。"
实际上,对未来物价走势的不同看法将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是否加息以及何时加息的最终判断。对此,鲁政委在对9月29日央行第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进行点评时表示,对经济下滑担忧的消退、消除"负利率"的舆论压力、CPI可能持续3%左右的预期以及汇率回归弹性对利率制约的消除,使加息成为可能。而例会将"防通胀"提到首位或许暗示,如果未来CPI再创新高,加息惊雷或将骤至。不过,他表示,加息虽然标志着一个加息周期的开始,但还不能认为是一次连续的加息过程。野村国际的研究报告也预测,今年四季度中国将加息27个基点,并且存款准备金率提高50个基点以吸收资本大量流入造成的过剩流动性。但是,另一些专家则认为,加息并不能解决当前经济中存在的问题。社科院金融所所长王国刚就认为,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农产品、资源类产品价格调整所引致的CPI上行,不应简单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国当前的通胀结构决定了物价的上涨很难通过加息消除。除此之外,人们也普遍担心,近期加息可能会给经济造成过大伤害。
无论9月份CPI是否会再创年内新高,随着翘尾效应的逐渐消退,物价上涨在年末总体减缓已在人们的预期之中,因此,业内分析人士对于全年3%物价目标的实现基本不存异议。不过,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趋势在明年中期前难有明显改观,加之资产泡沫深化倒逼城市用工薪酬加速上涨,使得明年特别是上半年CPI涨幅很可能进一步走高,因此,在大多数分析机构来看,"真正的通胀考验在明年"。(金融时报)
加息激辩:利率市场化萌动
是不是要加息了?市场对此忧心忡忡。
从9月中旬开始,中国可能加息的传言甚嚣尘上。9月16日,关于央行"不对称加息的方案已经获批"的传闻,导致沪综指大幅下挫近1.9%,创下近三周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引发加息预期突然升温的主要因素是物价涨幅的回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3.5%,不仅再次刷新了年内新高,同时也是自2008年10月份以来的最高纪录,CPI的持续攀升使国内已连续7个月出现"负利率"的情况。从长期来看,"负利率"的情况必须得到改变,这成为市场普遍认为央行作出加息决策的重要依据。
虽然,央行并没有对此做出回应,但加息的传闻很快便被众多反对之声淹没了。反对加息者普遍认为,目前内需才刚刚恢复正常,需要宏观经济进一步增长之时,才是升息的最佳时点。而这可能发生在明年甚至更远。
同时,针对替代加息的"第三条路"也引发市场不小关注。其中一个考虑是放宽利率浮动区间,形成多种市场利率,这样一方面作为多种政策工具实现多种政策目标,另一方面,有利于逐渐向利率市场化过渡。另一个考虑则集中在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的大幅升值是否已经产生了加息才会有的效果。
"负利率"时代VS经济下滑
自2010年2月CPI达到2.7%后,中国再次开始进入"负利率"时代,至今,已经连续七个月处于"负利率"状态。目前,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维持在2.25%,对比最新CPI数值,"负利率"进一步固化的迹象明显。
除了CPI上升,负利率的一大成因是低利率。金融危机以来,实体经济下行风险迫使众多国家普遍实施低利率政策,中国也未能幸免,低利率虽然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为企业复苏、稳固发展提供着一个低成本的资金环境,但由此出现的负利率却又不断强化着居民的通胀预期。以8月份CPI数据和存款利率对照测算,居民一年期定期存款实际贬值已达1.25%,这也意味着,一万元存款,一年后实际缩水超过125元。
"存款利率水平是偏低的,储户存款的机会成本相对较高,某种程度对银行储户利益是不公平的。"招商银行一位业务经理这样告诉《投资者报》记者。据这位业务经理举例分析,像银监会近期叫停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之所以该产品能形成2万亿的天量规模,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名义利率过低故而寻找更高收益的投资手段。
事实上,前一段时间各银行出现的存款大战、高息揽存等现象,也是名义利率偏低使存款不具吸引力的一个侧面反映。数据显示,今年7、8月存款新增量创下了2007年来的新低。
而对于"负利率"现象持续下去可能出现的弊端,除了致使存款缩水之外,目前广泛讨论的还有:助推社会通胀预期,鼓励过度投资并令投资行为发生歪曲,以及令财富进入楼市等资产价钱市场的信号得到强化等,这些因素综合构成了当下迫使管理层采取加息措施的压力。
不过,除了"负利率",管理层还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
在这两方面,目前的乐观之处在于,8月以来,经济增速出现了下滑缓解的态势。根据最新宏观经济数据,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滑态势初步得以缓解,来自中央的投资出现了小幅反弹。货币方面M2增速更是出现2009年11月以来首次反弹,显示出货币面内紧的状态也将有所缓解。另外,原先普遍预期8月的信贷水平将低于7月,也受到消费信贷和地方投资的拉动而超预期,环比增加超过100多亿元,同比增长1348亿元。
但仍然值得忧虑的是,这样的缓解,延续程度有多大?目前看来,几乎没有一家研究机构对其抱有乐观态度。
对未来实体经济的忧虑尤其集中在工业生产方面,钢铁短期价格上涨带动的复产难以持续,另外,地方为了完成年度节能减排的目标,而对部分产业进行强制断电限产的现象比较普遍,同时有些地区甚至非常严厉。这必将对生产产生明显的制动作用。
不仅如此,在物价攀顶的过程中,流动性反弹,对于货币当局也将是非常大的压力。至少在CPI明显回落前,不会有主动宽松操作。而对房地产的调控目前看来也是相当紧张,丝毫没有放松的迹象。地产价格若再度走强很可能会招致进一步的打压政策。
伴随着这样的担忧,进入9月,在外部政治压力之下,人民币出现了持续大幅升值,美国经济二次衰退的概率在加大,未来经济内外环境风险重重,这一前景又构成了反对加息的主要推力。
争执与权衡
面对各方对加息与否争执不断的声音,央行保持着沉默。对此,各方只得从不同角度加以揣测。
9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天津达沃斯论坛上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央行应该采取非对称加息,这也是其一段时间以来一直呼吁的观点。9月16日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表示,负利率持续下,央行目前有必要适当提高存款利率。
而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则认为,目前在国内外普遍经济下滑的背景下,央行加息"根本就没有可能"。不过,他作出如此论断的依据却不是因为预计CPI在四季度可能出现回落。
王建认为,由于秋粮减产,食品价格可能进一步推高CPI,而在股市不振、楼市又受到政策调控的情况下,大量的流动性可能去炒作农产品。再加上自然灾害等因素,农产品价格进一步上行的压力很大。王建预计10月份CPI可能达到5%以上,但由于上半年通胀水平较低,全年CPI仍有望保持在4%以内,到明年CPI将会进一步上升。
尽管通胀预期在不断上升,但王建判断央行对CPI的容忍度很可能更高。他作出这样判断的逻辑是:欧美国家的经济问题仍然很多,而且引发本轮金融危机的庞大的有毒资产仍然没有得到处理,下一轮危机迟早都会爆发。"明年全球经济将出现下滑,中国经济也会受到拖累。因此,只要经济下滑的态势没有扭转,央行就不会加息。"王建表示,他估计央行对CPI的容忍度将在5%~6%左右。
王建的观点与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于9月中旬的公开表示相当契合。吴晓灵表示,加息必须考虑到国际环境因素。在全球化的条件下,资金的跨境流动受到世界各国利率水平的影响。目前国际主要经济体大都维持很低的利率,央行除了考虑本国利率水平不能为负之外,还要考虑一个国家的利率水平对其他国家资金影响程度。如果目前作出加息决定,可能导致一些国家的"热钱"流入,从而抵消掉加息的实际效果。因此当前应适当提高对通胀的容忍度。
民生证券研究所所长李锋同样对加息持反对看法。李锋认为,虽然在气候和双节因素的影响下,市场对物价压力的担忧还将继续存在,但核心CPI已连续两月下行,在食品价格推动的结构性通胀下,加息暂无必要。
"如果以加息来抑制通胀,很显然,不仅不会影响食品的需求,反而会严重影响食品的供给,使食品价格上涨从而CPI上涨。"李锋表示。
第一创业证券研究所分析师王皓宇认为,加息要综合考虑物价水平和经济增长形势,目前的经济基本面是不支持加息的。物价方面,尽管近几个月CPI连续走高,但是从趋势上看,通胀水平在年内甚至更长时间都是向下的趋势。人民币升值对物价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加息的必要性并不显著。
瑞银证券对此的判断较为中立,其以为,中国目前不存在立刻加息的风险,但将来两个月内政府可能不得不重新审视利率方面的政策立场。瑞银经济学家汪涛表示,实体经济活动将坚持活跃,可能比政府担忧的要强劲得多,而且9、10月份的CPI增长都将在3.5%以上。在这种状况下,无法彻底扫除年内加息的可能性。
不过,从过去几年国内的政策实际操作经验看,负利率与加息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且有判断认为,政府对于负利率的容忍时间可能相当长。
替代之道
正在各方针对央行的权衡进行激辩之际,尝试在现有模式下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思路却悄然而起。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行长盛松成公开表示,将争取国家允许东北率先开展存款利率上浮试点。盛松成表示,应把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打破金融行政垄断作为金融"促转变"的突破口。
此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专家成员夏斌曾建议,在CPI不断上升的情况下,应适时推出存款利率浮动机制。
9月16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王华庆再次表示,"银行利率市场化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这样,银行的盈利模式应该相应地变得更加多元化,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随着宏观调控能力的提升,银行的生存环境会更优化,中国的银行业将更具竞争力。银行利率的逐渐市场化,使得依靠传统'吃利差'盈利的方式行不通了。"这些表态一时引发了利率市场化代替加息的构想。
事实上,对利率市场化的呼声和行动都早已有之。1995年,央行在"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中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基本思路,当时多数人预期中国会用上5~10年时间完成利率市场化改革。
1996年央行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利率,1997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式启动,同时放开了债券市场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利率。
亚洲金融危机后,最主要的存贷款利率浮动改革停滞不前,放松管制一直压后。直到2004年,才部分放开贷款利率上限,而对于存款利率始终未放松关注。
2007年,央行进行了非对称加息,并将一年期存款利率一度提升至4%以上水平。不过,全球金融危机和4万亿计划打乱了刚刚开始的步伐。
虽说以上种种现实给人的感觉是利率市场化今年将会有实质性进展,但也有观点认为短期推出的可能性很小。"因为这一政策涉及太多的方面和利益,具体的实施方案也会经过多方面的讨论,但在中期推出的概率较大,具体的方式会是较平缓的。"国信证券对此分析道。
除了利率市场化,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也令人们不得不密切关注其对加息的替代作用。
进入9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持续下降,人民币升值速度明显加快。9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达到6.7172的低点,与9月1日的中间价6.8126相比,升值约1.4%,期间年化升值幅度更超过30%,而自汇改重启以来累计升值达1.6%。
市场分析认为,人民币升值作为一种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于通胀有抑制作用,能缓解国内贸易品价格的上涨,在不出现外部资本大量流入的情况下,同时减轻资产价格上涨压力。因此,升值对于加息有某种程度上的替代作用,将降低央行加息的必要性。(投资者报)
皮海洲:日本降息推迟中国加息预期
国庆长假期间,日本相关媒体报道,10月5日,日本央行调降利率,将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从现行的0.1%降至零至0.1%,这是日本央行时隔4年多来再次实施零利率政策。受综合因素影响,国庆长假后的A股市场迎来开门红。
日本央行意外降低利率,这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2010年以来,世界经济面临着二次探底的威胁。G7主要工业国家经济减速,复苏过程"摇摇欲坠",通货紧缩阴影蔓延。美国、英国等主要国家央行纷纷计划祭出大规模购买资产,成为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以来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QE2)的前奏曲。尤其是美国再次推出新一轮经济刺激计划,同时加大马力开足美元印钞机,来加快美元的贬值速度,迫使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日本央行再次推出零利率政策,实在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日本央行降低利率,对于日本经济来说至少有双重意义。其一,就是阻止日元的进一步升值。今年8月以来,日元汇率飙升不止,为此,日本政府和央行协调行动阻止日元进一步升值。8月30日,日本央行决定,通过公开操作手段把向市场注资的规模从20万亿日元增加到30万亿日元。9月15日,日本政府开始干预汇市,并一度使日元对美元汇率降至85比1。但是,随后日元对美元再度升至83比1的水平,并居高不下。因此,日本央行这次降低利率,是对最近一个时期日元大幅升值的最直接回应。其二,就是阻止日本经济的下滑,成为日本政府救市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日本经济复苏的脚步缓慢,8月份日本核心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下降1.0%,显示日本经济仍处在通货紧缩中。因此,刺激日本经济发展也就成了日本政府现阶段的最主要任务。降息显然是创造宽松金融政策的需要。实际上就在降息的同时,日本央行还决定成立一规模35万亿日元的资金池,购买公债、商业票据及资产担保证券或接受作为担保资产。而10月8日,日本政府内阁会议还通过了规模约5.05万亿日元(约合4100亿元人民币)的新经济刺激方案。很显然,降息是日本政府整个救市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日本央行的降息之举对于中国货币政策是一大考验。与日本、美国、英国这些发达国家所面临的通货紧缩不同,作为当前世界经济最活跃的国家,今年以来,中国经济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压力。积极货币政策的退出成为一种必然,加息预期较为强烈。但面对美元的大幅贬值,人民币同样面临着升值的压力。自从推出人民币弹性汇率政策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从6.83元升值到6.68元。不仅如此,美国、欧盟等国家一再对人民币升值施压。在这种背景下,尤其是在日元降息的现实面前,如果人民币加息,这实际上是我们自己人为地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显然是于中国经济发展不利的。因此,为了中国自身的利益,中国的货币政策即便不步日本的后尘降息,但至少也不应该加息。正如不久前温家宝总理在布鲁塞尔出席第八届亚欧首脑会议时所表示的那样,各国应保持合理的宏观经济政策力度,审慎稳妥把握经济刺激政策的退出时机和节奏。因此,面对日本的降息之举,面对人民币的升值压力,现在显然不是中国经济刺激政策退出的有利时机,加息预期也只能再一次向后顺延。(京华时报)
银行类上市公司指标龙虎榜 @名称 代码 收盘价 日涨跌 周涨跌 月涨跌 季涨跌 流通股本 每股收益 财务时期 市盈率
深发展A 000001 18.040 4.76% 11.22% 4.88% 3.03% 310537万 0.977元 201006 9.2倍
宁波银行 002142 12.820 4.40% 6.92% -0.54% 7.01% 247447万 0.505元 201006 12.7倍
浦发银行 600000 13.890 3.97% 7.18% 2.81% -2.39% 1147906万 0.791元 201006 8.8倍
华夏银行 600015 11.580 2.03% 7.22% 3.67% 2.48% 378400万 0.603元 201006 9.6倍
民生银行 600016 5.330 2.30% 4.51% 2.11% 22.52% 2258760万 0.332元 201006 8.0倍
招商银行 600036 13.900 3.42% 7.34% 4.67% 1.98% 1766613万 0.612元 201006 11.4倍
南京银行 601009 11.310 3.29% 6.20% 0.89% 5.60% 238778万 0.501元 201006 11.3倍
兴业银行 601166 25.400 4.44% 9.86% 4.92% 2.13% 599245万 1.462元 201006 8.7倍
北京银行 601169 12.810 3.89% 7.29% 3.14% -0.45% 622756万 0.627元 201006 10.2倍
农业银行 601288 2.700 1.12% 3.45% 0.37% 0.00% 1031033万 0.141元 201006 9.6倍
交通银行 601328 6.110 2.00% 5.34% 4.55% 1.31% 2973550万 0.362元 201006 8.4倍
工商银行 601398 4.200 2.19% 3.96% 3.19% 0.24% 25096230万 0.253元 201006 8.3倍
光大银行 601818 3.580 1.99% 3.47% 2.58% 0.00% 245000万 0.173元 201006 10.4倍
建设银行 601939 4.760 1.93% 3.48% 2.81% -0.83% 900000万 0.303元 201006 7.9倍
中国银行 601988 3.420 1.18% 2.40% 2.40% -3.39% 17781890万 0.205元 201006 8.3倍
中信银行 601998 5.500 3.77% 8.06% 1.85% -2.97% 2641771万 0.274元 201006 10.0倍
@平均值 -- 9.709 2.92% 6.12% 2.77% 2.27% 3639995万 0.508元 201006.0000 9.5倍
@名称 代码 收盘价 日涨跌 周涨跌 月涨跌 季涨跌 流通股本 每股收益 财务时期 市盈率
银行业: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推荐4股
经历密集的政策调控后,行业盈利增长仍将保持稳定,四季度流动性降幅趋稳,估值下降空间十分有限,看好四季度市场认识深化下的反弹行情,维持“推荐”评级。
四季度政策调控或趋缓,期待反弹行情。10年以来调控政策频出,以调控房地产为中心,以信贷投放为手段,银行股在调控压力和调控预期的影响下,始终没有特别表现。随着前期政策的落实,四季度调控或有所缓和,期待估值回补的反弹行情。
下半年总量控制有所弱化,信贷结构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将是重点。10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前两个月,银行业新增贷款2.6万亿、2.03万、1.08万亿。根据年初银行业新增贷款7.5万亿总量计划,并按“3、3、2、2”季节投放比例,目前投放基本符合既定计划。四季度新增信贷仍有1.5万亿的额度,相对宽松,预计四季度结构调整将是信贷政策的重点。
再融资冲击基本已消化,银信合作新规影响有限。截至9月30日,所有上市银行均已披露融资计划,其中已经完成3500亿元左右,剩余融资计划中约有2000亿元在A股市场,但基本是通过定向增发和债券方式,本轮再融资对股价冲击基本消化。上市银行银信合作理财产品期限相对较短,未来要转表内的数量较小,对银行经营影响有限。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质量或好于预期。从上市银行中报披露信息来看,上市银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大部分集中于省市级政府,且抵押贷款占比高,不良率低,风险相对可控。预计年末融资平台清理工作完成后,其资产质量状况或将好于预期。
微调盈利预测,看好初具经营特色银行。我们预计2010年16家上市银行将实现净利润6500亿元左右,业绩同比增长26.6%,2011年净利润增速19.7%。看好初具经营特色的股份制银行,推荐个股有: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北京银行。
风险提示:超预期调控政策以及宏观经济出现较明显的回落。
(顶点财经)
银河证券:银行业点评 荐3股
10 月份以下因素仍将制约银行股估值提升:(1)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最终处置办法尚无法出台,仍处于各方博弈期,不排除再出现利空传闻。(2)银行业监管新规(贷款拨备率等)尚未正式出台,制约中小银行股估值。(3)10月CPI回落趋势低于预期,引发非对称加息的担忧。
9月份投资组合回报为-5.65%,银行业指数回报为-2.65%,我们的组合回报落后指数约3个百分点。
我们预期 9 月份银行股整体估值水平不会出现大幅提升,因此选择了低估值、高成长组合。实际结果是 9 月份中小银行出现了大幅调整,除光大银行(601818)外,中小银行全部跑输大型银行股。
8 月份 M2、贷款余额增速等多项指标企稳回升,新增信贷 5452 亿元,预计未来 4 个月平均信贷量约为 4500 亿元,同比增速维持在18-19%,不会出现显著下降。但是基于我们对2011年新增贷款6-8万亿的推测,贷款同比增长可能会再下一个台阶,至12-17%。因此,明年银行生息资产增速将会有显著下降。
尽管10月份将公布所有上市银行3季报业绩,预计银行业盈利继续保持高增长。但我们认为目前银行股估值出现大幅修复的机会不大,继续关注估值低、成长性好的中小银行。
本月投资组合品种选择如下:(1)民生银行(600016):加大业务转型和结构调整力度。我们看好公司未来转型的成效,当前1.4x的2010年PB明显低估,给予30%的组合权重;(2)华夏银行(600015):10年业绩增幅有望超 40%,给予 40%的权重;(3)宁波银行(002142):目前估值与其长期成长潜力相比已明显低估,给予30%的权重。
主要风险因素:宏观经济进一步回落的风险;央行采取不利于银行的非对称加息,损害净利增长。(银河证券)
曹红辉: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仅为收缩信贷 短期不会加息
凤凰网财经讯 据财新网报道,央行于10月11日早间通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招商、民生两家股份制银行,将提高上述几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幅度为50个基点。凤凰网财经就这一消息连线了中国社科院金融所金融市场室主任曹红辉。
曹红辉表示,以往央行未有过针对个别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行为,此次针对六家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应该只是单纯的以收缩信贷为目的,且应是临时性行为,不作为加息的前奏。
针对加息预期,曹红辉认为合理的加息时点应该在2010年底至2011年初,且不对称加息的可能性更大。由于存款利率上调会导致银行利差缩小,银行盈利受阻,因此若加息,最有可能的方式就是单方向提高贷款利率。
李迅雷:调高准备金率利好银行股 将有30%补涨空间
凤凰网财经讯 央行今早通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招商、民生两家股份制银行,将提高上述几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幅度为50个基点。目前多位银行内部人士确认了这一消息。就此事件凤凰网财经第一时间连线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李迅雷进行解读。
李迅雷称,央行提高六家银行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对A股市场短期肯定是有一定影响的。在国外量化货币宽松政策下,国外热钱不断涌入中国市场起到一定推波助澜的作用,A股短期将受到一定影响。
纵观市场走势,这则消息并未对今日股市造成重大影响,银行股整体呈现补涨态势。对此李迅雷表示,银行股未来将有一波补涨行情,大概30%上涨空间。
夏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抑制流动性过剩
凤凰网财经11日讯 据媒体报道,央行11日早通知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招商、民生两家股份制银行,将提高上述几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幅度为50个基点。对此,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对凤凰网财经表示,央行提高央行提高六家银行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主要目的是抑制流动性过剩。
在问到央行这次提高六家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意图的时候,夏斌表示,央行的政策意图比较明确了,主要是为了抑制流动性过剩。
夏斌此前曾表示,中国央行应考虑让银行存款利率自由浮动,但不可轻易上调贷款利率,以有效应对通胀局面。如果政府上调贷款利率,可能无法得到市场方面的理解,另外即便想要上调贷款利率,上调幅度也不能太大,而无法对实体经济带来很大积极影响。因此,当前为防止在经济增速下滑时一次性加息给市场造成不必要的负面影响,可以仅允许存款利率适度上浮。
在问到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对楼市和股市产生什么影响时,夏斌表示不太方便对楼市和股市的影响作出评论。
随着房地产新国五条的出炉,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会进一步挤压楼市的资金。夏斌此前还表示,由于市场当前非常脆弱,政府在此时加息可能不容易获得市场的理解,而即使加息,幅度也不会很大,因此对实体经济很难奏效。
张宇纲: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对股市短期没影响
和讯消息 央行今早通知将提高6家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多位银行内部人士确认了这一消息。和讯网连线了中燃伟业的首席财务官张宇纲,他认为此举对股市短期没影响但长期会有冲击 。
张宇纲认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各国中央银行最常用的办法。一般在感觉经济过热,流动资金过多的情况下推出此举。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以后,市场的流动资金少一些,以后贷款利息就会升高一些。这样会把负面影响减少一些。另外银行如果感觉坏账过多或者风险提高,也会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以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
张宇纲坦言,对这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50个基点感觉比较突然。目前,各个国家包括中国的经济走势还不是特别明朗,第三季度经济往下降,挑战还很多,包括汇率战争,各国的贸易壁垒……其他国家央行要控制经济的话还是逐渐控制,而且一般是一 次 递增25个基点,不会直接递增50基点。
他认为,中国目前处于一个暂时的经济困难期,CPI也比较高,按理讲,应该加息,但是现在没有加息。而美国、日本等国的CPI本来很低,不需要通过加息来解决此类问题。对于中国来讲,加息风险很大,通过提高存款储备金率来暂时缓冲目前的新增贷款冲高、央票集中到期以及8月、9月的外汇占款增加等情况,比加息好得多。
据悉,今天上证综指收报2806.94点,涨幅2.49%。深成指报收12237.7点,涨326.28点,涨幅2.74%。银行股整体呈现补涨态势。张宇纲认为,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短期的话对股市没什么影响,但是长期还是会有一定冲击,因为很多热钱都是流动到股市的。而对投资人来讲,短期也不会有什么影响。但会更重视现金的使用。
郭田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缓冲通胀压力
和讯消息 11日,针对央行将对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及招商、民生两家股份制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问题,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接受和讯网专访时表示,此举只是央行缓冲通胀压力,退而求其次的措施。
郭田勇认为,央行欲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表明央行对于通胀问题的担忧,不再无动于衷,欲 对通胀有所控制。目前,通胀水平处在一个上升期,而且更宏观角度来讲,央行加息也比较难。所以,就退而求其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会更好一些。而对于上述银行本身,郭田勇称,没有太大影响,定向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是因为这些银行存款量比较大,贷款能力比较强。
对于市场上所谓这一措施的时效仅为两个月之说,郭田勇表示,这不是暂时性的措施,央行不加息,总要采取点别的办法。未来如果加息的话,这个措施就不一定要采取了。郭田勇称,未来通胀如果继续蔓延,央行会加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