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峰:日本拥核论升温 新右翼力量抬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5 02:14:11
时间:2010-10-09 20:18 作者:毛峰 字号:大中小 点击:341次
在中日钓岛之争升温之际,日本东京市长(都知事)石原慎太郎高调提出:「日本如果动手就能够在短短两三年内制造出核弹,日本如果拥有核武的话,就不必惧怕中国。」此主张使一直被视为「言论禁区」的「拥核论」重新在日本抬头。以往,每当有右翼人士要突破「无核三原则」,日本朝野以至媒体均出现强烈的反对声音,但这一次,却全面保持沉默,这显示日本的政治生态及民意正在出现微妙变化,并可能加速催化「拥核论」。
一种新的右翼力量在这位老右翼政治人物的振臂一呼之下,迅速成军。这种新右翼力量和传统右翼有相同之处,他们同样会使出包围、泼油漆、砸玻窗、恐吓电话等暴力手段,但同时,它也具有时代性的新意涵:部分人是属于年轻、高学历,在社会上属于中产阶级的一群,这和传统日本军国主义的中坚支持者迥异。
九月二十九日,日本九州五十多个右翼组织集结了六十辆宣传车在福冈市进行反华抗议行动。途中右翼宣传车更一度团团围住了十辆中国游客乘坐的旅游大巴进行谩骂,紧急中所幸警方及时赶到而安全脱围。日本神户中华同文学校连日来也收到十多个威胁电话,令学校不得不加强对在校华侨子弟的保护。长崎华人学校玻璃窗被砸,中国驻福冈和长崎总领馆也有被右翼人士扔掷烟雾筒。京都岚山公园的周恩来总理纪念碑也被人泼了油漆。九月三十日,东京地区六个右翼团体在有乐町交通会馆进行「守卫尖阁诸岛」街头演讲。另外,还在众议院会馆召开紧急集会,抗议政府对华外交软弱,释放中国船长是向中国举白旗投降。
十月二日,由「加油日本,全国行动委员会」、「草莽全国地方议员会」、「日本李登辉之友会」和「台湾研究论坛」四大团体发起了「谴责中国侵略尖阁诸岛全国国民统一行动」的集会游行。除东京外,还有名古屋、京都、札幌等十八个地方城市同时响应参加这个「用国民力量拯救日本」的抗议活动,其规模之大、参与城市之多,实为近年来所未见。
在东京代代木公园的集会上,前日本航空自卫队幕僚长(空军司令)田母神俊雄、东京都杉并区区长山田宏、草莽全国地方议员会干事长水岛聪、台湾研究论坛会长永山英树等人和一些地方议员纷纷发表演讲,抨击菅直人内阁对中国外交软弱和执政民主党亡国与卖国,强调日本国民如再不动员起来保卫国土,尖阁诸岛将被中国掠夺,北方四岛将被俄罗斯永远霸占。集会甚至要将九二四定为日本的「国耻日」。随后,约有近一千人手持日本国旗及「菅直人,不能原谅你」、「救国,阻止侵略」等标语进行了示威游行。他们沿着繁华热闹的表参道时尚大街经原宿至涩谷。值得注意的是,在参加集会游行者中约有近三分之一的是年轻人,显示原来日本青年对政治漠不关心状态已悄然生变,「日本式愤青」开始从虚无网络走上社会街头。
石原慎太郎在题为《难道想把日本变成五星红旗的星星!》一文中宣称「日本真想要拥核两三年就可以了」的话并非戏言。鲜为人知的是,日本虽不拥有核武,但却是美、俄、法、英、加和中国六大核拥有国之外唯一的全部拥有核产业链的国家。日本核研究所筹备成立于一九五四年,核能研究甚至早于中国核技术开发,一九五五年日本教学用反应堆运转,六十年代中期就有第一座核电站「东海一号」投入运行。这是直接引进英国制造原子弹的「镁诺克斯堆」即石墨气冷堆。七十年代末,日本开始使用浓缩铀燃料建立轻水冷却堆型的核电站。日本核能研究领域及技术广泛且精进,沸水堆、压水堆均有。在独自建立自己三代标准的先进沸水堆后,日本在四代堆中的快堆、高温气冷堆、钠冷堆等技术研究成果也很丰硕。在下一代浓缩铀技术、惯性和磁约束核聚变研究方面甚至领先于美国。
三菱重工、日立制作和东芝集团是日本目前最大的三家核电企业,它们都能独立设计核电机组,也能独立从核燃料到后处理的全套技术。东芝集团零六年还收购了美国三大核能企业之一的西屋公司,使其核电制造能力称雄一方。在这三家龙头企业的挂帅下,日本还形成了两百多家与核电制造相配套的骨干企业和核电产业链,事实上令日本成为了「完整的核能力国」。到目前为止,日本已拥有核电站五十三所,核电装机容量达五千九百三十五万千瓦,仅次于美国与法国。现在,日本的核能发电量已占全国总发电量的百分之三十,其中关西电力、九州电力均已超过了百分之五十。
一九九七年,日本核研究所与高能物理研究所和介子科学实验室合并重组为日本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它与日本原子能开发机构一起成为了日本核能技术研发的两大支柱。此外,东京大学、京都大学、近畿大学也均拥有以高浓缩铀为燃料的小型核反应堆。因此,日本不仅具有先进成熟的核能技术,而且还保有不少直接可以用来制造核弹的高浓缩铀。据美国能源部和军工管理局(NNSA)内部报告透露,冷战时期日本为促进核能和平利用从美国进口研究用高浓缩铀。近年,为防止被核恐怖活动所利用,美国要求日本逐步退还这些高浓缩铀。至今,美国已将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及京都大学的研究用核反应堆中共计五百七十九点七公斤的高浓缩铀进行了回收。这些被收回的高浓缩铀足以制造二十多枚核弹。
亚洲周刊获悉,由于大量高浓缩铀被美国收回,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拥有的四座高浓缩铀反应堆,其中两座已转换为以低浓缩铀为燃料的核反应堆,两座无奈关闭。京都大学的一座核反应堆也在今年夏季转换为低浓缩铀反应堆。另外,由于在东京大学、近畿大学等机构拥有的一些小型高浓缩铀反应堆在技术上无法转换为低浓缩铀反应堆,因此仍会有十多公斤高浓缩铀残存于日本。重视核不扩散和强化核恐怖对策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为此督促日本要切实保全好重要研究反应堆以外的小型研究反应堆中拥有的高浓缩铀。
由此可见,日本并非缺少核技术和技术开发能力与核弹原料高浓缩铀。日本政治强人小泽一郎于二零零二年在福冈表示「日本核电厂里的?完全可以制造出四千多枚核弹头,我们在军事实力上不会输给中国」以及此次石原慎太郎扬言「两三年内日本就可以制造出核弹头」等言论,也确实不是空穴来风。
事实上,随着日本释放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中日间政治外交从「战略对抗」转变为「战略僵持」阶段。日本《读卖新闻》十月四日公布的全国舆论调查显示,菅直人内阁支持率在日本释放中国船长后由百分之六十六下跌至百分之五十三,短短两周内下跌了十多个百分点。其中有七成二的受访者认为日本政府决定释放中国船长之举不当,而对中国没有信任感的则高达百分之八十四,对民主党政权的外交安全保障政策感到不安的也首次超过八成。在此敏感背景下,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九月三十日发行的《周刊新潮》上公开提出「拥核论」,石原认为,日本若拥有核武,钓鱼岛海域中日撞船事件就不会变成目前这样的状况。石原强调,日本只要有拥有核武的想法,两三年内就可实现,今后应对此进行认真讨论。
美国核保护无用论
在《难道想把日本变成五星红旗的星星!》一文中,石原慎太郎还竭力为日本「拥核」制造声势。石原说,从撞船事件中,可知美国并不可靠,美国不会也没有能力守护钓鱼岛,美国经济目前风雨飘摇,无法协助日本。同时,石原还试图强调美国对日的「核保护伞」无用论。他认为,日本是一个小国,两颗氢弹就能毁灭日本。如把一颗丢在冲绳的话,日本西半部就被毁灭了。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能守护的只有美国本土,日本还天真地以为美国会以核武来守护日本。石原强调,日本现在对中国采取如此软弱的外交,肯定会招致国家危机,无法不令人联想到政府要把日本演变成中国的附属国。石原还说,如果拥有核武的日本展开战争的话,美国才会感到为难而伸出援助之手。因为美国不希望自己金屋藏娇被他人染指。
「拥核论」一直是曾遭原子弹轰炸受难的日本国民所深恶痛绝的禁忌,但也是日本右翼政治势力一直处心积虑试图突破的一个「禁区」。由于日本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核武受害国,日本民众普遍持有强烈的反核情结,特别是广岛与长崎的民众,更把反战和反核视为无法推卸的历史任务和历史使命。六七年日本首相佐藤荣作首次在国会表示日本「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的「无核三原则」。四年后,日本国会通过决议,将「无核三原则」变成为日本的国策。
尽管如此,否认日本进行侵略战争的日本保守右翼鹰派势力一直在寻找各种机会,试图摆脱「无核三原则」对日本成为「普通国家」的束缚。早在一九七零年,时任防卫厅长官的中曾根康弘在战后第一次发表的「防卫白皮书」中,就表示「日本即使拥有小型核武器,也不违背战后的和平宪法」。这引起了日本国内外哗然和日本各界人士的强烈抨击。九九年,时任防卫厅政务次官的西村真悟公开提倡在国会谈论拥有核武器问题,试图以讨论核武来钝化国民谈核色变的「核敏感症」。这同样招致日本社会和舆论的严厉批判。二零零六年十月,在朝鲜进行核试验后,日本政坛上的保守鹰派人物、时任执政自民党政调会长的中川昭一在电视节目中公开表示:「日本宪法中并没有禁止保有核武,拥核可以降低日本受到攻击的可能性,日本应该认真讨论该不该拥有核武。」而时任外务大臣的麻生太郎随即同声附和,强调讨论日本拥核十分重要和必要。身居执政党和政府要职的中川昭一和麻生太郎「一唱一和」的拥核论,受到在野共产党、社民党的强烈批判。日本在野党纷纷要求日本内阁罢免麻生太郎的外相职务,这迫使当时首相安倍晋三不得不出面表示日本政府不会改变无核三原则,但同时又称不能封杀言论的自由。对此日本舆论指出:「如果日本遵守无核三原则不是骗人的话,就不应该再进行拥核的讨论。」
挑战无核三原则禁区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作为日本首都行政长官和在日本社会颇具影响力的石原慎太郎全面露骨的公开倡议日本「拥核论」,挑明日本要扔掉美国「核保护伞」,独立拥有核武器并将此作为对抗中国的策略,这实际上是在鼓动日本要在行动上突破「无核三原则」的禁区。对于如此出格的言行动向,日本政府却保持了沉默,日本舆论也不再敏感,不再抱持强烈的批判态度,这显示了近年来在东瀛列岛不断制造与渲染日本危机和邻国威胁的氛围中,日本的政治生态与引导国民意识的舆论环境开始出现异化,强化安保和加强军力的思潮有可能催化「拥核论」升温。这其实是隐藏在此次中日撞船政治危机背后的不容忽视的一个危险信号。
纵观历史经验,日本右翼势力始终是煽动民族主义的急先锋和鼓吹民粹主义的「助推器」。战后日本右翼基本上继承了战前右翼的思想衣。首先是宣扬皇道主义,其次是强调以强大军力为一切行动的后盾,第三是否定侵略战争,第四是修改和平宪法,第五是鼓吹大和民族优秀论。随着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而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出现了以日本民族优秀论为主基调,强调日本要向美国说不,要成为「普通国家」并与世界大国平起平坐的社会思潮,不断激发出潜在的民族主义情绪。这也使像石原慎太郎等的国粹主义言行在日本社会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在此基础上诞生的日本新右翼组织,从本质上看其基本的思想理念并无改变,但在成员构成上趋向于年轻化,在活动方式上则更多的利用演讲研讨以及现代网络等传播方式来扩大其影响力。作为新右翼团体,则是新右翼组织的新变奏,他们往往没有严密的组织形式,多采用自由加入自由退会的会员制方式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在行动与宣传上也不再露骨地强调「大东亚圣战」,而是更多地把自身的民族主义与自由民主人权等挂。由于不强求必须参加活动,不进行暴力性抗议行动,因此比较容易赢得中产阶层、普通市民和青年学生的思想共鸣。
但整体上来讲,日本严格受制于和平宪法和「无核三原则」,绝大多数日本国民均保持强烈反战反核情绪。这也令日本一些右翼政治家力图突破「无核三原则」的「拥核论」频频破产。日本北海道教授山口二郎指出:「如果日本进行核武装,不仅将招致亚洲各国警惕,还将动摇日美同盟的基础。美国可能将日本作为假想敌。因此若日本持有核武器将使其在世界上陷于更加孤立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