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隐身与现实隐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3:51:56
全讯网资讯:四海快讯,红足一世
我曾经问过一个朋友为什么一直隐身,朋友淡淡地回了一句:无话可说.是啊,说什么呢?大家都已经工作多年,已经不会像刚工作时那样爱好显摆,爱好抱怨,岁月就像茧子,将心灵厚厚包裹.我们已经习惯不轻易向别人敞开心扉,不管是快活,还是愁闷.即使在QQ上偶然寒暄,可是寒暄过后更沉默.有事吗,大家都是一个电话打过去直接聊,
还有谁在电脑上嘀嗒嘀嗒地敲打半天?
还有一个原因,你一旦上线,那些亮着头像的你的朋友,你不去问候一声吗?QQ毕竟不像手机和电话,有了来电再去接,你明明看见朋友和同事在线,你能不寒暄一下吗?就似乎我们走在街上打个照面会问一声吃了吗一样.实在我们很忙,或许你的寒暄会让朋友感到你正无聊,你正寂寞,你需要找人聊天,找人安慰.那边的信息会一条条跳出来,
让你疲于敷衍,或许,那边的朋友和你一样也是在疲于敷衍.所以,干脆隐身吧,那会让我们少了很多道义上的累赘.
隐身的人越来越多,不管你拥有几个QQ还是MSN,很多人统统选择了隐身.很多时候QQ已经变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工具,我们并不指望能从中得到什么,不管谁的名片上,QQ号都是可怜地呆在最下角.
但是,没有人会抛弃QQ,很多人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将QQ挂上,我们的好友名单经常昏暗一片,却很少有人将他们删掉.也许,我们在乎的只是一种感到,一种在偌大的城市里依然有自己熟悉的人的感到,呆在QQ上,我们就似乎还呆在一种温暖和熟悉的群体里.固然彼此都隐身,但都在关注着对方,当你有所需求,登录的上线提示就会从右下角一直顶到屏幕的顶端,在钢筋水泥的城市,在昏暗的QQ头像后面,依然暗藏着可以释怀的温暖和信任.
现实版“隐身斗篷”
最新的消息是,美国密歇根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用玻璃微粒制造了一种作用相当于“隐身斗篷”的“谐振器”,使用这种“谐振器”,科学家们成功地使一束红外光绕过了一个物体,而不是从物体上反射回来,这样一来,那个物体在红外光中便是“不可见的”了。
虽然红外光不是可见光,但它们在本质上并无二致,即都是电磁波,既然一个物体能在红外光中“隐身”,那么同样的情况在可见光中发生也不足为奇。科学家使用“谐振器”产生的电磁谐振引导这种电磁波在物体跟前发生弯曲,从而绕过物体,使物体在红外光中实现了“隐身”。
和红外光相比,可见光的波长更短,因此“谐振”的难度更大。不过,在红外光方面的成功增强了科学家们的信心,他们将在下一步的实验中尝试引导更高频率和更短波长的电磁波,其目的是打造一件对肉眼起作用的“隐身斗篷”,它将作用于可见光中所有光谱的频率。由于可见光的波长小于700纳米,因此针对于可见光的构件必须只有几十个纳米,所以实现起来并不容易。
让光线拐弯
一个物体之所以能够被我们看见是因为光的反射,光射在了物体上,它们被物体的表面反射在我们的眼睛里,于是我们便看到了物体的影像。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便不难明白,为什么科学家们要让光波弯曲以绕过物体而不是被反射回来,因为只有这样,物体才能在我们的面前“消失”,而不是显映在我们的眼睛里。
但如何让光线弯曲呢?科学家们研制了一种特殊的物质,这种人造的物质名为超材料(metamaterial),它的特性不来自物体的化学性质,而是由其物理的形状和大小所产生。由于组合方式的特殊性,这种材料的电子构件能和电磁波发生相互作用,并以可控的方式引导电磁波绕开某一物体,使其成为隐形。
密歇根科技大学研制的超材料是微型玻璃谐振器,能产生磁共振现象,具体方法是,在物体的四周覆盖一层以同心圆形状排列的超材料,同心圆内的微型结构——微环和微柱把传来的电磁波从物体的表面挡开,被挡开的波在物体的另一边重新汇合,并继续沿直线传播。这样一来,电磁波就仿佛没有遇到任何障碍,既没有被反射,也没有被吸收,于是被覆盖了超材料的物体在那种电磁波中就成为看不到的隐形物体了。由于光的波长很短,所以理想的超材料必须很小,其内部结构比那些与之相互作用的光波要短。
其实,早在2008年,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一组科学家就实现了弯曲可见光的目的,他们使一束可见光向后弯曲,而不是被反射回来。另外一组科学家也研制出了对可见光有屏蔽作用的超材料,但这些研究都处在实验阶段,离实际的“隐身”有相当距离。
“隐身”的价值
隐身究竟有什么用?各种说法不一而足,但人们对隐身的研究却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其广义的应用前景显得无限宽广。科学家们发现,现代隐身术的原理不仅能屏蔽电磁波,还可用来屏蔽一切形式的波,例如声波、地震波,甚至于海浪,这给了隐身科技以巨大的实用空间,假若将隐身原理运用于屏蔽其他形式的波,那会发生什么呢?
2007年3月,两位物理学家——来自西班牙瓦伦西亚理工大学的桑切斯·德埃萨和丹尼尔·托伦特声称,他们发明了一种能隐藏潜艇的理想技术,使用这种技术,射向物件的声波不会反射开去,而是绕过物体继续前进,如同河水绕过河中的石头一样。这样一来,即便声呐也无法使潜艇显形了。科学家还发现,这样的技术可应用于很多领域,例如可用来改善音乐厅的音响质量,假若有一根柱子妨碍了声音的传播,人们可以用超材料把那根柱子包裹起来,这样,在声波中,那根柱子就“隐形”了,坐在柱子后面的人可以很好地欣赏高度逼真的音乐,就像那根柱子根本就不存在一样。
科学家们还想用超材料屏蔽波浪,方法和屏蔽电磁波和声波一样,只是那些装置看起来更大,它们是一些以同心圆形式排列的柱子,环绕着需要在波浪中“隐身”的物体。当波浪席卷而来,这些柱子就引导波浪绕过物体,而波浪看起来还是完整的。科学家说,这种装置将被用来保护海洋上孤立的地点,如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地势较低的岛屿或者易受海啸袭击的沿海地区等。
更大胆的想法是用隐身术引导地震波绕过一座城市,这样,即便发生了地震,地震波也不会经过那座城市,它们只会绕过那座城市,城市因此安然无恙,一切毫发无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