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自揭家丑严打学术违规,上海动真格的了。教育部、科技部如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5:22:00
2007年12月23日中国青年报发出消息:复旦大学通报本校师生学术剽窃抄袭事件〉。报道说:12月14日,复旦大学官方网站上的“校内公告”贴出了一则“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通告”。短短几天内,点击量就达到2000多次。这则在2007年底贴出的“2007年第1号”通告,向全校师生通报了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对三起学术违规举报的调查审议结论和处理建议。
“通告”称,三起举报涉及的教材抄袭、论文抄袭皆属实,学术规范委员会建议对举报涉及的外文学院、五官科医院和信息学院的有关教师、学生进行通报批评、停止招收研究生、开除学籍等不同的处理。
据记者了解,校方以这种形式面向全校师生公开通报本校的学术违规情况,在国内高校尚不多见。而这则通告也迅速被转贴到新语丝、天涯、西祠胡同等著名网络论坛上。
这些年,高校中出现的抄袭剽窃这类学术腐败事件不少,但“大都不敢端出来,社会上意见很大,如上海某高校的某“芯”造假事件,至今未见公布处理结果,更没有人承担‘领导责任’”(陈云发:复旦查处抄袭的示范意义,东方网)。尽管教育、科学技术的领导部门和中国科协都讲不许多正确的话和制定了一个又一个处理学术“违规”、“不端”的规章办法,发出了道德宣言;国家科技部在2006年11月9日发布了〈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宣称从2007年1月1日起抄袭剽窃他人科研成果等6种科研不端行为将受查处。为此五柳村将新华社发布这外条消息的版面拷贝下来放在首页,期待新任科技部部长万钢,看有什么结果。因为万钢先生曾表示,他最不能容忍的是造假,并说大学不应谋求成为利益集团。遗憾的是,一年将满,未见有何动作,也许是我孤陋寡闻,或科研中没有问题需要处理。但如“上海某高校的某‘芯’造假事件”( 复旦查处抄袭的示范意义)应该就是个万部长该管也管得着的,科技部对这个项目掏过大笔的钱。(参见刘效仁:汉芯事件无人担责是对学术腐败的纵容/中国青年报)
对于科技、教育、学术领域中的腐败问题,各界早有查觉,互联网的出现使普通百姓也有了将所见到的问题举报出来的可能。“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包括此次复旦大学被调查、处理的学术不端事件在内,近年来诸多学术造假、论文抄袭事件,都是先通过网络媒体检举、曝光,才引起学校关注,展开调查、进行处理的。(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没有闲置/东方早报)”
奇怪的是,通过网络来揭露抄袭剽窃,谎报学历或研究成果这种防止学术腐败的手段出现后,一直有人视为洪水猛兽,千方百计反对,或假装蔑视说自己从来不看互联网,或采取什么三不主义,对网民的揭发漠然视之。因此揭发出来的即使证据确凿,得到处理的也如凤毛麟角。(参见中国学术腐败"我自巍然不动)何况作为一般群众,哪能深知内情,他们所能揭出来的自然是线索为多,不追查又何能确认,即如这次 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处理的三起均是举报 调查中曾遇阻力。
更为奇怪的是,作为中国科学院主办的〈科学时报〉,本应对科研中的腐败或者说违规、不端行为起舆论监督作用。支持群众的监督。然而我看到是在因揭露学术腐败受到化名为“野鹤”的人的攻击,闹到对簿公堂时,科学时报却站到野鹤一边,发出两记者的特别报道,并借清华大学教授刘兵之口,仅就他个人的遭遇就作出新语丝网站是“信誉死亡站”的结论。须知新语丝不过是一个提供给大家发言的网络平台,来投诉的人成千上万,那能保证件件准确,而且要纠正也快。即如刘兵教授这庄公案,也并非没有澄清。而他们的作为则是在整个否定运用网络来打假,他们称之为“私人打假”,以为加上个“私”字就能使人感到你的行为不正当了,殊不知这正是公民社会中个人的权利,哪一个“私人”不是一个个的人。(参见面对学术腐败,科学时报两记者在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评科学时报特别报道:学术打假起争议"反腐英雄"遭质疑)
刘兵教授还以学者的面目出来,用学术的特殊性来反对“私人打假”, 强调了专业性强,应该依法打假,由学术圈子内的人来解决云云。但事实上,所谓“私人打假”不过是个人在网上举报,没有去处理的权力,所以人家置之不理,但如得到官方接纳支持就可产生重要作用。而眼下大量出现的抄袭剽窃和谎报学历及研究成果等行为,许多是根据常识就能判断,而有些以学术权力与他人进行利益交换,更与一般的贪污受贿无异,因此既然反对学术腐败也是官方的目标,官方就应民间合作协调互动,而不能像刘兵教授那样用学术的特殊性将学界的腐败包装起来,划为外人不得干预的禁区,而使特权分子假借科研的名义,可以在这里肆意妄为而不担风险。(参见"私人学术打假"见成效[附]反对学术打假的言论回顾与批判)
因此复旦大学这次的行动意义重大,使我们不仅看到学术界,也看到整个中国改革事业的希望。
2007年12月25日五柳村国内版已编发了如下的版面记录这一突破,并将继续关注。---陶世龙。
秦伯益院士痛批学术歪风:合作像打麻将
诚信乃学术之本:北大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回应耶鲁教授对北大学生的批评
陶世龙:期待中国地质大学关注网上的举报质疑
科技部长万钢:大学不谋求成为利益集团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造假
马上就一年了,科技部查处科研不端行为效果如何?--期待新部长
复旦大学自揭家丑严打学术违规上海动真格的了,教育部、科技部如何?
"私人打假"与官方结合见成效 复旦处理三起学术违规事件两起来自网上举报
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包括此次复旦大学被调查、处理的学术不端事件在内,近年来诸多学术造假、论文抄袭事件,都是先通过网络媒体检举、曝光,才引起学校关注,展开调查、进行处理的。(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没有闲置/东方早报)
学术规范不是摆设 中国青年报快评赞扬复旦大学自揭家丑 勇于维护学术尊严
复旦学术规范委员会:三起均是举报 调查中曾遇阻力造假事件及处理结果
各方反应:严惩学术腐败 建议其他学校效仿 网友:冲刺世界名校的发轫壮举
青年报(上海):复旦处罚学术违规教授 强调大学是"社会的良心"
社会反响:建议其他学校效仿复旦专家:建议设立剽窃罪,严惩学术腐败
复旦大学曝丑精神值得赞美/法制晚报学术不端不但是"家丑"更是"公敌"/宁波网
大学自曝家丑是瑕不掩瑜的明智之举/云南日报期待能产生涟漪效应/新华网
复旦查处抄袭的示范意义/东方网---现在教育、科研中学风不正、少数知识界“精英”,学术浮躁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治理而不让这股风蔓延下去,我认为这并不是大学一家的事,而要全社会来治理。这些年,高校碰到学术腐败问题,大都不敢端出来,社会上意见很大,如上海某高校的某“芯”造假事件,至今未见公布处理结果,更没有人承担“领导责任”,令人遗憾,....
严打学术违规有利于恢复高校之“高”/天山网---在如今这个传媒时代,有关高校的新闻越来越多,进入公众视野中的高校之“高”却在一路下跌,高雅斯文的光环在减弱,人们正在失去对高校仰之弥高的敬意。其原因之一是现在我们的高校里有一支龙蛇混杂、良莠难分的“教授”队伍。如果全国高校都能象复旦大学这样严打学术违规,则教育幸甚,社会幸甚,民族幸甚!
要抓科学界领导和政府官员的不端行为-郝柏林一篇被”留中不发”的发言
郝伯林院士的博客发出一篇《科学时报》先答应而又不敢发表的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