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难:隐私权提升还是社会隔膜加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5:57:42
2010年10月11日 11:05:12  来源: 半月谈 【字号大小】【留言】【打印】【关闭】


最近,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人口普查员屡吃“闭门羹”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面对这一困境,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得不到保证固然让人担忧,其背后透露出的利益分配失衡、普通民众的安全感缺失和价值观淡漠等问题更值得警醒和深思。

中国拥有13亿人口,调查的难度客观存在,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这种客观困难愈加凸显。例如,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和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人户分离的现象越来越多,在历史较长的小区、学区房小区等地方,有人无户、有户无人以及出租户多等现象普遍存在;还有一些年轻人,先去外地读书,后来工作又换了好几个地方,户口没有及时变更,从而导致身份证上的地址既不是户口登记地,也不是现在的居住地,这些都给调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在人口普查员屡吃闭门羹的诸多原因中,一些人的主观抗拒因素是最主要的。这可以说是人们逐渐增强的隐私观念的一种体现:出于对自我隐私的保护,部分住户对于人口普查登记中需要了解的工作单位、住房情况、离异、再婚及领养子女等信息不愿过多透露。
与此同时,拒绝入户背后潜藏的一些违规行为、利益分配的不公平现象和对某些既得利益的维护因素也不容忽视。例如超生的家庭往往对人口普查极其抵制;一些违规对外出租甚至群租的经济适用房,一方面租客的流动性很大,不便于调查,另一方面,房东由于担心受到处罚也不愿意配合;一些已经获得拆迁补偿或正在违规领取已去世家人退休金的住户,不愿接受普查或刻意隐瞒事实真相;一些拥有多套住房的公务员出于单位分房或房贷优惠等考虑,
对住房实际拥有情况讳莫如深。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相关部门多次重申人口普查数据不得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但人口普查“入户、全面、细致”的特点却在客观上对上述违规现象形成了一种“震慑效应”。这也不失为一种提醒——提醒相关部门思考这种大范围违规存在的原因:一是要加强监管,减少违规行为的发生;二要
搜索更多人口普查 社会氛围 的新闻
人口普查员屡吃“闭门羹”的社会隐忧
人口普查采用长短两种普查表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采用长短两种普查表
人口普查动用600多万名普查人员
统计局:将按规定对人口普查结果严格保密
公安部发布提示:警惕以人口普查为名入室盗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