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日本股市泡沫破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6:35:52
沪深股市近来跌声一片,经历过全民炒股的疯狂,跌,仿佛成了必然。纵观历史上的几次股市大崩盘,每一次都有无数的股民成了陪葬品。1990年的股市泡沫使用日本经济受重创。
在1987年美国暴跌之后,率先恢复的是日本股市,并且带动了全球股市的回升。此后,日本股市一直呈上升态势,但另外一个噩梦般的恐慌却在酝酿之中。
1989年12月,东京交易所最后一次开市的日经平均股指高达38915点,这也是投资者们最后一次赚取暴利的机会。
进入90年代,股市价格旋即暴跌。到1990年10月份股指已跌破20000点。1991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下半年跌势更猛。1992年4月1日东京证券市场的日经平均指数跌破了17000点,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点,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
到此为止,股指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时价总额由1989年底的630万亿日元降至299万亿日元,三年减少了331万亿日元,日本股市的泡沫彻底破灭。
股市泡沫的破灭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第一个恶果是证券业空前萧条。1991年股市大幅下跌以来的两年中股票市场的交易量只有以往的20%。主要靠赚取交易手续费生存的两百多家证券公司全部入不敷出,且经营赤字越来越大。1992年不少大公司的赤字高达四百亿日元以上。
第二个恶果是泡沫经济的破灭,打击了日本的实体经济。泡沫膨胀期间,民间设备投资和住宅投资已经饱和,政府投资的增长已达极限,泡沫破灭后,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立即出现设备投资停滞,企业库存增加、工业生产下降、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中小企业处境艰难,失业增加。影响所至,连房地产也未能幸免。日本房地产价格在1990年达到了耸人听闻的高位,当时日本皇宫地块的价格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所有房地产价格的总和。泡沫破灭后,日本房地产价格跌幅近半才刚刚开始稳住,整个国家的财富缩水了近50%。
第三个后果是对外证券交易额大减,日本的长期资本收支盈余,由80年代的资本输出大国戏剧性地变成输入大国。由于国内资金紧张,许多80年代大肆扩张海外地盘的日本三产企业纷纷抽资回逃。
第四个严重后果也是最长期的后果,在企业狂热转向直接融资大赚其钱时,银行耐不住寂寞,风险大的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终成银行业的主要融资对象,泡沫的破灭间接导致了银行业的危机,这也是目前日本政府最难于解决的问题之一。
日本经历了长期熊市,即使在2005年的反弹之后,日本股市离它的历史最高点还有70%之遥。
日本股市暴跌后,经济学界把80年代末期日本由股市的狂热造成的过热经济增长称作典型的泡沫经济。股市遭重创后,泡沫经济也就随即破灭。这就是90年代世人所看到的日本现象。
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不但为东京股市回升创造了条件,也有可能推动泡沫的生成。
意义:最近,日经指数和东证指数都达到了5年来的最高点,新的股市泡沫或许在酝酿中。
分析:今年以来,日经225股票指数已经上涨了35%,目前的价位已经比2003年的低点翻了一番;日经指数和东证指数都处于5年来的最高位。房地产市场上,东京顶级地段的价位终于走出了持续13年的下滑,出现了回升。在这种情况下,人们越来越担心,日本将再次出现资产泡沫。
然而,当前资产价格回升的大环境与上世纪泡沫经济时期之前并不相同:
――经济活动持续回升;
――凭借史无前例的巨额流动性,银行体系恢复了融通信贷的能力;
――官方利率政策的着眼点仍然是遏止通货紧缩。
无需忧虑?
目前并不存在股价泡沫的证据。以历史标准衡量,市盈率等股值指标仍然处于低位。地价也比1990年的峰值下跌了87%左右。而且,虽然股价和地价似乎已经走出了谷底,但也没有出现大幅度升值的迹象。
不过,当前的一些因素也有可能使资产价格出现前所未有的大幅度回升。这些因素包括:
――即使通缩因素显露败相,央行仍然维持零利率,并“被迫”向银行体系注入过剩流动性;
――居民部门持有巨额高流动性金融资产;
――信贷传导机制复原,银行恢复放贷意愿;
――生产率提高,企业利润上升;
――外国投资者持有大量日本股票,而且还在不断增加;
――日本投资者恢复承担风险的意愿。
外资支撑。
当前日本股价回升的动力几乎完全来自外国投资者:在本轮回升中,他们购买的日本股票净额高达25.6万亿日元(约合2,200亿美元);而日本国内金融机构则出售了16.3万亿日元(净额)的国内股票,个人投资者和投资信托机构出售了8.8万亿日元。
在国内持股额下降的同时,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交叉持股也在减少。上世纪90年代末,交叉持股额仍然占股票总额的55%;而今,据估算,其比重已降至20%以下。因此,可供自由买卖的股票数量大大增加了。在这种情况下,外国投资者大举购入日本股票,他们不但吸收了日本投资者释放的股票,还推动股价大幅攀升。
流动性风险。
另一方面,1999年以来,日本居民持有的现金和活期存款猛增了83万亿日元,这部分资产对GDP的比率也由21%升至39%。目前,现金额就达到了GDP的15%,比历史平均水平翻了一番。这笔巨额资金在通缩陷阱中受困多年,一旦释放出来,虽然不大可能导致资产热潮,却有可能形成流动性热潮,最终成为流动性泡沫。
要使这种可能性成为现实,还有赖于市场信心以及风险承受度。有迹象表明,这方面的条件正趋于成熟:
――居民收入的增长推动了消费支出,此外,日本国民正在大举投资于外国债券和黄金。
――近几个月来,股票投资信托公司的销售额有所增加,由此可见,日本投资者的兴趣正在转向国内市场以及股票市场。
政策抉择。
与1990年以来东京股市的前四次回升相比,当前经济环境最大的不同在于,银行体系中的过剩流动性和零利率都有坚实的政治后盾:以小泉首相为首的政界要人向日本央行施加了巨大压力,要求其维持“定量放松”的货币政策,即继续向银行供应总额不超过35万亿日元的过剩流动性。
从名义上说,政府的宏观政策目标是,在经济摆脱通缩之后再允许央行紧缩银根。但事实上,政府的主要目的似乎在于,将货币紧缩放在财政紧缩之后,以及在长期利率开始上升之时,避免国债市场发生危机。
政府希望央行以覆盖面更大的指数取代消费价格指数,作为结束定量放松政策的参照标准之一。因此,央行原计划在明年年初结束这项政策,但政府的压力大大缩小了这种可能性。一段时期内,经济放松管制的继续将使得GDP平减指数的下滑压力持续下去。
银行贷款。
在这种情况下,日本银行界就愿意更加积极地放贷,它们能够以接近零的成本不断从央行获得新的流动性,以支撑新发贷款。这样,各大银行可以摆脱不良贷款的束缚,15年来,正是不良贷款重担阻碍了银行发放新贷款。
于是,对银行来说,向股市投资者发放贷款将成为很有吸引力的选择。零星的证据表明,这种情况已经开始出现了。此外,还有迹象显示,银行业也开始为房地产投机提供融资。这两个趋势会相互支撑,因为股价和房价的上升意味着资产帐面价值的增加,这样,投资者就可以以此为抵押,借入更多资金,进一步增加投资。
由于生产率的提高以及结构重组的推进,企业利润增长虽有所放慢,但仍然保持着较高水平。尽管股价大幅上升,但攀升的利润却推动股息收益率超过了债券收益率,这是20多年来的第一次。此外,政府压低利率的措施也有助于推升股市投资。
结论:居民部门的巨额流动性摆脱了通缩束缚,而银行的贷款活动越来越积极。处于对资产泡沫风险的忧虑,央行可能会顶住政府压力,而考虑提高利率。(来源:牛津分析)
日本股市泡沫破灭那年:整个国家财富缩水近50%
日本房地产价格在1990年达到了耸人听闻的高位,当时日本皇宫地块的价格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所有房地产价格的总和。泡沫破灭后,日本房地产价格跌幅近半才刚刚开始稳住,整个国家的财富缩水了近50%

  沪深股市近来跌声一片,经历过全民炒股的疯狂,跌,仿佛成了必然。 纵观历史上的几次股市大崩盘,每一次都有无数的股民成了陪葬品。1990年的股市泡沫就使日本经济受重创。

  在1987年美国暴跌之后,率先恢复的是日本股市,并且带动了全球股市的回升。此后,日本股市一直呈上升态势,但另外一个噩梦般的恐慌却在酝酿之中。

  1989年12月,东京交易所最后一次开市的日经平均股指高达38915点,这也是投资者们最后一次赚取暴利的机会。

  进入上世纪90年代,股市价格旋即暴跌。到1990年10月,股指已跌破20000点。1991年上半年略有回升,但下半年跌势更猛。1992年4月 1日东京证券市场的日经平均指数跌破了17000点,日本股市陷入恐慌。8月18日降至14309点,基本上回到了1985年的水平。

  到此为止,股指比最高峰期下降了63%,上市股票时价总额由1989年底的630万亿日元降至299万亿日元,三年减少了331万亿日元,日本股市的泡沫彻底破灭。

  股市泡沫的破灭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第一个恶果是证券业空前萧条。1991年股市大幅下跌以来的两年中股票市场的交易量只有以往的20%。主要靠赚取交易手续费生存的200多家证券公司全部入不敷出,且经营赤字越来越大。1992年不少大公司的赤字高达400亿日元以上。

  第二个恶果是泡沫经济的破灭,打击了日本的实体经济。泡沫膨胀期间,民间设备投资和住宅投资已经饱和,政府投资的增长已达极限,泡沫破灭后,经济形势急转直下,立即出现设备投资停滞,企业库存增加、工业生产下降、经济增长缓慢的局面,中小企业处境艰难,失业增加。

  影响所至,连房地产也未能幸免。日本房地产价格在1990年达到了耸人听闻的高位,当时日本皇宫地块的价格相当于美国加利福尼亚所有房地产价格的总和。泡沫破灭后,日本房地产价格跌幅近半才刚刚开始稳住,整个国家的财富缩水了近50%。

  第三个后果是对外证券交易额大减,日本的长期资本收支盈余,由80年代的资本输出大国戏剧性地变成输入大国。由于国内资金紧张,许多80年代大肆扩张海外地盘的日本三产企业纷纷抽资回逃。

  第四个严重后果也是最长期的后果,在企业狂热转向直接融资大赚其钱时,银行耐不住寂寞,风险大的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终成银行业的主要融资对象,泡沫的破灭间接导致了银行业的危机,这也是目前日本政府最难于解决的问题之一。

  日本经历了长期熊市,即使在2005年的反弹之后,日本股市离它的历史最高点还有70%之遥.

  日本股市暴跌后,经济学界把80年代末期日本由股市的狂热造成的过热经济增长称作典型的泡沫经济。股市遭重创后,泡沫经济也就随即破灭。这就是上世纪90年代世人所看到的日本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