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思想(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7 06:32:14
中国文化思想(二)(2007-03-08 07:07:12)
中国文化发生比较早,现代考古发现,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发生了许多独立的文化系统。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半坡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马家浜文化、屈家岭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先后产生,有的传承,有的融合,不断发展。它们的历史都在五千年以上。根据有文字记载的文化历史在五千年前的炎帝、黄帝时代开始。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从黄帝开始写,说明经他考证,黄帝是可信的文明始祖。此前只有石器与陶器,作为文化的遗物。黄帝时代是物质文明大发展时期,这时的发明创造有一大批,深刻影响到中国以后的发展,据《世本》记载,历法、天干地支、乐律、乐器、兵器、房屋、衣服、家具、耕种、文字,都是那时候发明的。由于有了文字的记载,人类的精神文明的资料就可以不断积累下来。孔子整理历史文化成果,编成《五经》,就是对古代文化成果作综合整理的工作,古人称作“集大成者”。孔子自己说是“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整理传授古代的文化成果,自己没有创造。又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同上)生而知之与作是对应的。生而知之者是有创造性的圣人,圣人才会作。孔子自己不承认是生而知之的圣人,因此说自己“不作”。为什么那么有学问呢?他的回答就是“好古”与“敏求”。爱好古代的文化,又勤奋敏捷地追求。对古代文化进行整理综合,虽说没有创新,却是更大的创新。历代学者对孔子在文化思想上的贡献,有许多很高的评价。都肯定了他是中华民族第一位综合创新者,在这个意义上说他是至圣先师,称他为千古圣人,万世师表,都不过分。
孔子强调以礼的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使社会达到和谐。“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篇》)礼的规定是符合实际的,符合人的性情的,也是符合中庸原则的,反对的是“过”与“不及”。要知道如何合适,心中必须有智,知道如何合适,什么是义。这种礼治的思想基础是爱心,即仁的思想。仁的思想是从孝推导出来的。孝则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以上讲的二十多项德目,也都是从这里展开引伸出来的。教育从孝的教育开始,推己及人,产生了仁。爱有差等,处理恰当,就是义。如果能实行这些原则,天下自然安定。首先当政者先学会并实行这些原则,为民众作出榜样。培养从政人才的教育,教育内容是政治哲学。政治哲学的重要一项是当政者的自我修养,因此也有丰富的伦理学的内容。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根本,平天下是最高理想。《大学》中的这段话,正确地概括了孔子的思想。
庄子将儒学概括为“内圣外王”是非常恰当的。修身就是内圣,治国平天下就是外王。孟子强调内圣,讲人性善,人的内心具有仁义礼智四端,认为这些都是自己心中所具有的,不是外加的。人性变恶,是由于外界的影响,污染,掩蔽,失去本心。需要找回本心,才能恢复善的本性。他讲养“浩然正气”,就是弘扬善的本性。他主张仁心贯彻于政治,提出仁政思想。仁政是从自己做起,重视的是自律原则,这是后代讲以德治国的理论基础。孟子发展儒学有功,被称为亚圣。孔子和孟子成为儒家的前期代表,因此将儒学称为“孔孟之道”。
儒家的颂古非今,在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乱世时代,有一定的合理性。秦统一以后,为了防止重现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需要建立一个中央集权制度。从分裂到统一,社会生活需要许多统一的标准,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法制统一,货币统一,道路统一,车轨统一等等。当时,中央集权制度是最先进的社会制度,因为它可以给人民安定的生活。正如贾谊在《过秦论》中所说的,“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史记·秦始皇本纪》)周朝衰落以后,有五霸来统一;五霸没有以后,法令就不能统一了,诸侯各自为政,强的侵犯弱的,众的欺侮寡的,战争不断,百姓日子难过。天下统一以后,可以消除战乱,给人民安定的生活。人民经过长期战争,也希望有安定的生活。这时王权是社会秩序的代表,也是人民利益的代表,维护王权,就是维护安定的社会秩序,维护人民的安居乐业。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需要统一思想观念相配套。维护中央集权制度,需要有独尊的理论体系。这就需要有统一的价值观和指导思想,还需要建立统一的思想体系和文化系统。秦以法家思想为指导,取得胜利。胜利后,自然还会以法家思想为指导进行社会治理。这是中国历史上真正法治的时代。司马迁说是“一断于法”,一切由法来作决断。“不别亲疏,不殊贵贱”,只能行于一时,不可长用。法治的片面性,以秦朝速亡作了验证。圣人不能无法以治国,徒法不能以自行。这时儒学受到严重限制和打击,因为儒学不能适应中央集权专制制度。
秦亡以后,汉初的思想家经过这一场动乱以后,受到很大的触动。他们反复思考社会治乱的问题,乱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才能避免混乱?用什么思想指导政治,才能维持社会秩序,实现长治久安?最初陆贾提倡儒家的经典《诗》《书》,那是被秦朝禁毁的典籍。半文盲的农民起义领袖刘邦不能理会,认为他是在马上打的天下,儒学没有用处。陆贾提出打天下与治江山是不同的,可以在马上打天下,难道可以坐在马背上治理天下?陆贾总结经验教训,认为秦朝灭亡的教训就在于用对付敌人的方法对待人民,不实行仁义,才导致速亡。他在《新语·道基》中,认为是“后圣(指孔子)乃定《五经》,明六艺”,“圣人怀仁仗义……危而不倾,佚而不乱者,仁义之所治也”,他经过复杂的论说以后,最后得出结论说:“万世不乱,仁义之所治也。”这就是说,用儒学来治国,才能长治久安。这被称为“汉代第一大儒”的陆贾是积极向刘邦提倡儒学。当时君臣听到陆贾上奏《新语》时,欢呼万岁,说明陆贾倡导儒学得到认同和支持。文帝时代的贾谊继承孔、孟的重民、民贵的思想,提出系统的“民本主义”,发展了儒学。他曾想用儒学进行全面改革,受到利益既得者的反对,未能实施,自己还受到迫害。后来,士人入仕为官,前赴后继提倡儒学,到了董仲舒,才有了最完整而全面的儒学复兴。
董仲舒建立的汉代新儒学,核心内容是“大一统论”。这是从历史与现实两个方面总结出来的。春秋战国的纷争,就是因为不统一,这是历史的教训;汉景帝时代的吴楚七国之乱,董仲舒亲身经历过的,是汉建立以后最严重的动乱,所有叛乱者都是分封的诸侯,诸侯有较大的独立性,这是现实的教训。为了防止尾大不掉,防止分裂,贾谊、晁错都提出过关于削藩的问题,当政的皇帝下不了决心,最后酿成七国乱祸。教训是深刻的。董仲舒要从基本理论上解决这种根本性的问题,提出“屈民而伸君”的主张,这个“民”主要不是指那些平民百姓,而是掌握地方实权的那些诸侯,要他们无条件服从中央,维护中央集权制度,这样才能上下相安无事,否则,只能两败俱伤,对于诸侯来说,更是惨祸。但是,理论家考虑问题不是线性的、单向的,要反思不同方向的教训。秦统一以后,实现了“屈民而伸君”,为什么又乱了?那是秦二世胡来。只要一个人胡来,天下也会大乱。任何权力都要受到制约,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要走向腐败。如何制约掌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当政者?这是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天下必乱无疑。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没有资本主义,更没有社会主义,不能成立一个监督机构来制约皇帝的权力。董仲舒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发现皇帝心目中所畏惧的只有两样东西,那就是祖先的神灵与上天的意志。祖先的神灵,要作一些解释,有比较大的难度。天命论的权威,受到荀子《天论》批判以后,上自天子,下至庶人,都在疑惑之中。传统的天命论影响还在,而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又有强有力的否定成分。董仲舒利用当时的科研成果,阴阳五行,同气相感,和儒家思想,以及其他各家的思想,融会一起,进行综合创新,提出一套天人感应理论。这一套理论的要点是:“屈君而伸天”。皇帝必须听从上天的意志。这就是用天的意志来制约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权力。但是,天的意志是什么?这当然需要儒家来解释。董仲舒就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天意。也就是说,皇帝必须听从天意,而天意又是儒家思想,这就形成了用儒家思想制约皇帝的权力。皇帝怎么能相信这种说法呢?董仲舒又通过对《春秋》的解读,对圣人微言大义的阐释,再加上阴阳五行的论证,皇帝不得不相信。当然,董仲舒这一番论证还有一些技巧,例如先吹捧皇帝是上天的儿子,有莫大的权威,特别聪明,也是上天赋予的。这样,他怎么能不听从上天的。然后,又说皇帝有非常大的自主权,上天又是特别关怀他,他怎么能不自爱,自寻倒霉。这叫“循循善诱”。皇帝在心理上有了一种优越感的满足,又有了一种责任感的需要,只好听董仲舒继续往下讲。董仲舒说,天有好生之德,实行德治当然符合天意。刑罚也需要,就象四季有冬季那样,冬季万物都藏起来以后,天才出现冬季,说明天意对刑罚主张“设而不用”,尽量少用。因此治国要德治为主,刑罚为辅。董仲舒还利用传统的一些内容,演译出灾异谴告说。所有自然现象都体现上天的意志,自然灾害就是上天对政治的批评谴告。这样所有的儒家就可以利用自然灾害,作出一种解释,来批评政治中不合理的政策或措施。中国地大,地理复杂,每年都会有许多自然灾害发生,可以利用的机会很多。这给儒臣提意见,提供了很多方便。从董仲舒以后,历代儒臣都曾经利用过,而且获得一定效果。经过董仲舒改造以后,儒学完全能够适应中央集权专制制度,为社会的稳定和谐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儒学一直处于独尊的地位。因此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主干与基础。
在孔子、孟子那个时代,是百家争鸣的学术思想自由创新与频繁交流的时代。在儒家之外,还有道家、墨家、法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医家、农家、轻重家、商家、纵横家等等许多家,都给中国文化做出过各自不同的贡献。特别是道家可以与儒家相抗衡。墨家曾与儒家同为显学,与杨家也曾经名满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纵横家苏秦曾拥有六国相印,可谓盛极一时,张仪利用“三寸不烂之舌”为秦的利益奔波于诸侯之间,起过呼风唤雨的作用。战乱频仍,兵家层出不穷,《孙子兵法》至今为军事理论家所折服。法家帮助秦实现统一天下,成为秦朝的精神支柱,也为中国后代的“以法治国”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教训。那是名家辈出的时代,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也是哲学思想活跃的第一个春天。
汉代独尊儒术以后,其他各家思想的合理成分逐渐被儒学所吸收,成为儒学庞大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思想只要是合理的,就不会消亡,就会存在下去,流传下来。从汉以后,外国的佛教传入,内部相应产生了道教,又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的局面。这三教深入社会,成为中国文化思想的三大支柱。仍以儒教为主,道教与佛教也是不可或缺的。道教有观,佛教有寺,儒教有书院。各有自己传播思想的基地,也有自己理论研究的机构和成果,还有一些学术分歧的派别。儒家在宋代有濂洛关闽联成一系,其中也有一些差别。王安石的新学曾经是朝廷的意志,官方的学术。四川有三苏的蜀学。有宋初三先生:胡瑗、石介、孙复。也有北宋五子: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颢、程颐。唐宋散文八大家,有六名在宋代。《宋元学案》一百卷,多数也是宋代的学者。南宋的朱熹理学与陆九渊心学是两大学派,影响久远。他们吸收佛、道的思想,发展了儒学。到了明代王阳明弘扬陆九渊心学,使心学成为时髦,影响甚大,还波及海外。从汉代以后,儒学一直在政治活动中居显要地位,在思想界学术界也始终起着主导的作用,成为中华民族魂,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孔子也因此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象代表,为世界人民所公认,现在要在世界办一百所孔子学院,让孔子形象在更大的范围内周游天下。
张岱年先生曾经谈过哲学家的分类,他从风格方面将哲学家分成三种类型:一是散文型;二是诗歌型;三是戏剧型。散文型哲学家,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之举。平凡而伟大,平实而崇高,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诗歌型哲学家,思想活跃而深邃,跳跃而浪漫,以哲理为内容,以诗歌为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如金龙入云,世人只能见其闪光的一鳞半爪,不能见其整体,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后人用猜想来建构各不相同的诸多体系。其说法,常与凡人所知相违背,却与一流精英相契合,为后代留下蕴涵丰富、意味深长的智慧格言;戏剧型哲学家,一生中有许多戏剧性的经历,对于自己的理论宗旨,不但坐而论道,理论高明,而且执著追求,身体力行,给后人留下许多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情节。他又说,在西方古代哲学家中,苏格拉底是戏剧型哲学家,柏拉图是诗歌型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是散文型哲学家。在中国古代哲学家中,孔子是散文型哲学家。老子是诗歌型哲学家。墨子是戏剧型哲学家。孔子讲的道理不太深奥,也不难做到,就象摘两片树叶送给老人那样容易。孔子讲的仁者爱人,孝敬父母,和而不同,礼尚往来,见利思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都是容易懂的,在一两件事上做到也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能坚持那样做下去。这一类哲学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可以作为世人的典范,学习的楷模,所以孔子被称为“万世师表”。他的思想在两千年后的现代社会,也还有价值,还被许多人所提倡,所尊崇。老子的哲学专著《道德经》就是用诗的语言写的。其中没有严密的逻辑推理,只有超常的智慧,深不可测,可以给各种人以不同的启迪。他们的深邃思想使后代一流思想家折服。继承老子道家哲学的庄子也是这样。张岱年先生说:“庄子提出的问题多而且深刻,是汉代以后所不及的。”我们可以看到鲁迅、闻一多、顾颉刚等许多名家都对庄子哲学评价甚高,都认为是先秦时代最高的哲学代表。鲁迅说:“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顾颉刚说:“《庄子》是战国时代最高的哲学代表”。闻一多认为自己崇拜庄子超过所有其他圣贤,达到疯狂的程度。庄子哲学的最高范畴是道,按徐复观研究认为,庄子的道就是中国的艺术精神,所谓体道,就是艺术修养,就是培养审美情趣。庄子哲学对后代艺术特别是书法、绘画等都产生广泛深刻的影响,尤其是中国绘画是庄子哲学的“私生子”。总之,庄子哲学代表了中国的求美的艺术哲学。墨子的一生有许多戏剧性的经历,最典型的要算是裂裳裹足,千里救宋。
哲学家可以有不同的风格,不同风格的哲学家应该和平共处,平等讨论,共同探讨真理。采取宽容态度,承认差异,允许不同风格的哲学家并存;提倡理论联系实际,会通中外古今;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写论文要求质量高,不强调篇幅长短。这些治学的基本精神应该是古今一致、中外共识的。“不拘一格降人才”,哲学家也不应该只是一个规格,一种风格。只是一个规格,一种风格,哲学思想也就太单调了,就不可能有丰富的哲学思想。社会发展了,哲学应该更丰富,更多样,更深刻,更精彩,而不是相反。
从哲学家的研究问题的重点不同进行分类,可以分为求真的哲学家、求善的哲学家和求美的哲学家。求真的哲学家以科学知识为基础,经过严密的逻辑推导,探讨客观世界的真实性,探讨宇宙的本体和本原。认为宇宙本原是物质性的东西,这类哲学家就属于唯物主义阵营;认为宇宙本原是精神性的东西,这类哲学家就属于唯心主义阵营,认为宇宙有物质与精神两个本原的哲学家属于二元论者。求善的哲学家包括道德哲学家、宗教哲学家和政治哲学家。他们的共同性在于探讨人世间的善恶问题,扬善去恶,为社会创造和平的环境,为人类争取更多的幸福。政治哲学家更关心社会整体利益,设计各种社会机制,来处理人际关系,来合理分配物质财富,使各得其所,企图维护安定局面。宗教哲学家重视从心灵上调整观念,追求心理上的满足,为行善创造理论根据。道德哲学家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研究人际的伦理关系,倡导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求美哲学家讨论的是人的情感问题,主要范畴有美丑、雅俗、神韵、境界等,主要培养人的高雅情趣,脱离低俗趣味。中国哲学主流是求善的政治哲学,因此要与政治结成联盟。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朱熹、王阳明都是求善的政治哲学家。他们探讨的都是社会治理的问题,为了治理社会,必须首先提高治理者个人素质,即修身。修身、齐家,为了治国、平天下。道德修养是为政治服务的,伦理是从属于政治的,是政治哲学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他们要跟政治家结成联盟,通过政治家的决策,来影响社会,引导思潮。他们不探讨宇宙本原问题,他们对于六合之外“存而不论”,“不求知天”,因此,他们不存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派别问题。中国也有探讨求真的科学哲学,东汉王充是其代表,他撰写《论衡》就是为了疾虚妄而求实诚。他的求实就是求真。探讨宇宙本原,结论是天地本原论,认为天地产生气,气演化万物。他提出“知为力”(知识就是力量),早在公元一二世纪提出这种观点,当然是非常先进的,属于科学精神的超前觉醒。庄子则是中国古代求美哲学的代表,他的思想境界,他的深邃智慧,使历代高水平的思想家折服,在艺术界、文化界产生巨大的影响。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传统文化还是以儒学为主流,弥漫于整个社会,渗透于高层政治和民众生活之中。
中国与西方的哲学,只有特点的不同,可以互相取长补短。过去,有人说中国没有哲学,或者没有纯粹的哲学、真正意义上的哲学,或者说中国主流哲学家都是唯心主义的,而且认为唯心主义哲学是落后的、错误的,甚至是反动的。现在这些说法都需要纠正。由于二者有互补性,我们不否认应该从西方哲学中学习、吸取我们所缺乏的分析方法和严密逻辑。西方哲学细致入微,体系严整,推理严密;中国哲学要言不繁,高度概括,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有人将西方哲学比作长于“画龙”,而将中国哲学比作善于“点睛”。这里有很深刻的意义。另外,中国哲学的模糊性与中国文化的宽容性,也是很重要的特点与优点。由于模糊性,中国哲学体系、命题、概念,都是开放的,可以不断诠释,不断发展,不断加入新东西,就不会僵化。由于宽容性,对外来思想不排斥,不拒绝,主张和而不同,和平共处,为和平事业做出特殊的贡献。
近来,许多报刊杂志发表的文章都提到要将2008年的北京奥运办成“人文奥运”,也讲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就想,文化如何弘扬?从世界历史上的情况来看,文化弘扬的形式主要有三种:
一、野蛮式弘扬即武力弘扬,用武装实力,强迫被侵占的国家和地区接受某种文化。所谓“殖民文化”、所谓“奴化教育”,都属于这一类。这种方式是最野蛮的。日本军国主义侵占韩国以后,不许韩国人讲韩语,用韩文,必须讲日语,用日文。推行日本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奴化教育。日本军国主义的所谓“大东亚共荣圈”目标,实际上就是要将日本文化“弘扬”到大东亚各国去。纳粹屠杀犹太人,就是为了“弘扬”日耳曼文化,企图取代犹太文化。希特勒发动战争,进攻苏联,也是为了将日耳曼文化“弘扬”到苏联去。也要“弘扬”到法国、英国和许多欧洲国家以及世界各地,从而实现日耳曼文化在全世界的广泛“弘扬”。美国认为伊拉克政治不“民主”,制造借口,攻打伊拉克,改变其社会制度,推广美国式的“民主”制度。现在拉美国家使用欧洲语言,就是当年殖民文化的遗迹。欧洲人主要是英国人占领美国,用屠杀驱赶的办法,在美国的大地推行欧洲文化,而印第安人的文化就被边缘化。孟子讲以力服人,不能使人心服。武力弘扬表现出的是霸权主义。霸权主义是不得人心的。文化都有优点与缺点,一种文化有某些先进之处,并非一切都比别的文化强,也不是都适合于所有国家。因此,应该由本国人向外国学习那些适合本国情况的优秀文化,而不是全盘照搬。
二、文明式弘扬即积极推广、主动介绍式。将本国的传统文化梳理、整理出来,积极主动地向外国介绍推广。将许多重要典籍翻译成各种外文,发行到世界各国去,让外国人在阅读中了解本国的文化,从而达到弘扬的目的。这大概是世界上最为流行的弘扬文化的方式。效果如何,另当别论。佛教弘法,唐代印度僧人到中国弘扬佛法,中国僧人到日本弘扬佛法,明初郑和下西洋,是弘扬中华文化;明末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来中国弘扬天主教义,同时传播西方科技。无论效果如何,都是比较文明的行动,无可厚非。日本人自认为很珍贵的文化遗产如茶道,经常积极主动地向外国人推销,为了提高推销的效果,专门雇佣一些外国人,特别是白种人来充当茶道表演中的各种角色。有一次,我作为外国人被请去喝茶。喝茶的地方是历史悠久的著名茶铺——裏千家。一群外国人围成一圈,出来介绍茶道的是荷兰人,端茶的有大胖子美国人,还有中国北京人和其他国家的人。这给我的印象是日本人还是很重视茶道的,还保存着茶道的精粹,而且颇受各国人的认可。住的时间长了,我发现日本青年对茶道不感兴趣。他们处于激烈竞争的快节奏的时代,没有时间去品尝茶味,只是为了解渴,买了瓶装冷饮茶,像喝其他饮料一样,咕噜咕噜下去,比《红楼梦》上说的“牛饮”都豪壮。至于茶叶的种类和特色,茶具的讲究与应用,泡茶的程序和操作,茶道的这一切,他们全然不懂,也不想知道。本国人不感兴趣不太了解的文化精粹,如何能让外国人认可呢?中国传统文化也是这样,向外国人宣传儒学如何好,有哪些优秀伦理内容,中国人特别是青年人没有兴趣,当官者对此还带着批判的眼光,或者言行举止都没有儒学的痕迹,谁能相信呢?本国人不相信,如何让外国人相信?自己不喜欢,如何让别人喜欢?“以己昏昏”,如何“使人昭昭”?
三、无为式弘扬即无为示范式。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努力做好社会各方面的工作,第一是富了,第二是强了,第三是每个人都受到很好的教育,都很有教养,社会风气好,人民多数感到幸福满意,令各国各民族的人民都羡慕。这就是孔子所说的“近者说,远者来。”(《论语·子路篇》)又说:“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篇》)。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对别人就有吸引力,有魅力,人家就会主动来学习。这样,自己的优秀文化也就弘扬出去了。唐朝时,中国高僧玄奘到西天取经,即到古印度学习佛法。日本派遣大批人到中国学习文化,包括佛教。近代中国人到日本、到欧洲学习西方文化。现代中国人到苏联学习。当今各国派遣留学生,也都是主动“来学”的典型。文化传播有“来学”与“往教”的区别。主动向外介绍,就是往教的方式。《韩诗外传》卷三·第十四章载:“礼有来学无往教。致师而学不能学,往教则不能化君也。”“来学”与“往教”,效果有很大区别。
野蛮霸道式的弘扬不得人心;文明介绍式的弘扬收效甚微;无为示范式的弘扬是体现王道的精神,是得人心的最有效的弘扬。社会是发展的,文化也要发展,社会的发展,对于文化有新的选择。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如何弘扬?可以而且应该向外国人宣传介绍中国文化,但是,我以为更重要的是要让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在本国得到充分弘扬,要贯穿于教育的各个环节,要让所有人都能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对传统文化有较多的了解,并能在实际行动中贯彻落实,取得好的效应。这就会吸引很多外国人来学习、研究,实现弘扬文化的目的。说得更具体一点,许多外国人都来中国旅游,对中国文化有兴趣的外国人,往往要到曲阜参观孔庙。如果曲阜市民对儒学毫无了解,在行为上也不够文明,社会风气也体现不出“礼仪之邦”,那么,向外国人介绍儒学如何优秀,谁能相信呢?各国官方代表团前来访问,曲阜市长出面接待,如果市长是一个“儒盲”,言行举止都与儒学相去甚远,那么,其结果如何,不言自明。地方官应该是本地文化的半个专家,应该了解该地方的历史地理、人情风俗,应该读当地的地方志,所谓“入乡随俗”嘛。在曲阜当市长,应该知道一些孔子的情况,应该读一读《论语》。观察一个人,“听其言,观其行”,观察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自然也要“听其言,观其行”。有言有行,言行一致,才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