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不一定为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30 00:36:50
    有个词叫做“眼见为实”,说的是道听途说不可信,自己亲眼见到的才是永远真实的。这种说法在直觉上是成立的:眼睛忠实地反映着客观世界的一切,不论是感知物体,还是感知物体的运动。这可以说是最基本的常识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活动都要求非常精确的对外界事物的感知,稍有差池便可能是致命的。因此人类进化出超级发达的视觉系统,保证能忠实地反映丰富的世界。

    然而,很多心理学家都认为事实上我们的眼睛和视觉系统并非绝对客观的:眼见不一定为实。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教授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视觉给予的信息是受到观察者的主观因素影响的。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站在校园里一个山坡的底部,然后让来往的学生估计山的倾斜度。学生有两种估计的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让被试看着山坡,然后让一条板子的边缘摆成平行于山坡的方向来估计山坡的坡度。另外一种方式是让被试不看山坡,然后用同样的方式来估计山坡的坡度。

    在第一种估计方式中,被试更多地依赖于视觉线索。在这种情况下,被试通常都高估了山坡的坡度,会把一个大约31°的山坡看成是大概50°左右的斜坡。然而,当被试不再看山坡时,被试的估计是非常准确的。更令人惊奇的是,在第一种情况下,被试的高估会随着被试的状态而更加严重。特别是被试刚刚参加完长跑,背着很重的背包,或者身体衰老虚弱。而这些被试在不看山坡的时候的估计还是准确的。

    通过这个结果,研究者找到了一个规律:也就是当被试感觉自己的身体状态较难应对这个斜坡时,他们倾向于估计山坡更陡峭,而这种策略是无意识地反映在被试的视觉系统里。也就是说,我们的视觉并不是完全客观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被试的心理状态。这也可以解释中国古代纪昌学习射箭时,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可以把虱子看得越来越大。这种策略可以帮助人更好地应对困难,完成任务,所以也不得不说是自然选择对视觉系统中的神奇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