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真的前半生幻灭的后半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1 16:56:42

用来幻灭的后半生

平媒专栏 2010-10-01 15:51:22 阅读52309 评论183   字号: 订阅

     

薄白学

百科名片

薄者,薄情寡义;白者,真金白银。薄白学,就是说现在的人要混出名堂来,往往要靠薄情寡义和真金白银这两样东西。

  薄白学是与厚黑学在名字上看似是相对立的一门学问,实则不然。  厚黑学主张脸皮厚心肠黑,薄白学主张薄情寡义,并认为只有手中握有真金白银才能疏通关节,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  薄白与厚黑,无非都揭露了人类历史上人性的一种阴暗面。而我们却又不得不承认,这种阴暗面的存在,并且无奈的让其继续存在下去,直到人类本身的毁灭,不死不休。所谓人性,大概也不过如此。  厚黑学与薄白学   曾几何时,“厚黑学”似乎成了显学,书摊上摆满了谈论厚黑的书。在一个阅读已经越来越显得曲高和寡的时代,许多人已经不愿意读书,除了读有关厚黑学的文章。我曾经对那些热衷于读厚黑学的人满怀鄙视,可是后来我知道这种鄙视其实是不对的,因为,读厚黑学的人,说明他还需要学习厚黑学,还不是真正厚黑高手。厚黑高手对厚黑早已经烂熟于心,是根本就连任何有关厚黑的文章都不需要读了的。那些还如饥似渴地去读厚黑文章的人,其实往往是还根本不懂厚黑,这就像喜欢吃肥肉的人往往是因为过去很少吃肉一样,说起来,读厚黑反倒是他们本性淳朴的标志,我又怎么可以去鄙视他们呢?  其实,时代在退步。我说时代在退步,是因为在这个时代,确实有许多东西已经变得越来越没落,譬如说在许多地方,道德似乎就变得越来越昂贵,因此维持它的成本也越来越高,很多人也就无力或者不屑于去维持。与从前的某些时代相比,给人的感觉似乎就是道德在没落。也正因为如此,尽管现在有关厚黑学的书在书店里依然畅销,依然有很多人在痴迷地学习厚黑,但实际上,有人告诉我,厚黑学现在也已经落伍了,它已经无法维持它在道德沦丧者心目中的至高地位,因为现在这个地位已经让位于另一门学问:“薄白学”。  当官的只有薄情寡义,才能够心安理得地享受“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快乐,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而一再地出卖同志、出卖朋友;才能够无视那些失业的、遭灾的、病残的老百姓的困苦,肆无忌惮地侵吞救灾款,贪污受贿,徇私枉法。同时,当官的也只有凭借着真金白银开路,才能够博得上司的欢心,获得提拔,当更大的官;才能够包二奶三奶四奶,享尽人间荒淫。经商的则只有薄情寡义,才敢生产吃死人的劣质奶粉等等假冒伪劣产品赚取那些毒死良心的肮脏钱;才敢于对任何人坑蒙拐骗而照样能够做到倒床就呼呼大睡,毫不心惊。同时,经商的也只有靠着各种来历不明的真金白银,才能够打通那层层关节,逍遥法外,赚取更多的真金白银;才能够千金买笑,夜夜春宵,横行霸道。  厚黑学凭借的就是脸皮厚和心黑。可是,如今,懂厚黑的人越来越多,厚黑术也正可谓是“你有我有全都有”,不再稀罕,因此,光脸皮厚和心黑也未必就行,往往还要懂得薄情寡义、真金白银,这样才能够如虎添翼,助纣为虐。  可怕的是,倘若世人皆厚黑、皆薄白,则公道何存?人间之真、之善、之美,又将到何处容身?倘若人间丧尽真善美,则无异于禽兽世界、鬼魅地狱,人人自危,做人又有何意义和乐趣?由此看来,厚黑也罢,薄白也罢,狼狈为奸,终究都是些败坏人心、践踏公正、破坏社会正常秩序的坏东西。有时我们会觉得父母一辈人为什么会那么天真:他们不仅每天收看新闻联播,还对晚报上的资讯如天籁圣音般全盘接收,哪怕上面写了神医说吃绿豆都可以治百病那样的话。当然,自家孩子说点什么看起来都像狡辩,但小区门口卖保健品和磁疗床垫的人说的基本上都不可置疑。你于是苦恼的想:他们是怎么风平浪静的过的前半生?为什么我现在对他们充满了忧虑之情?

 

然后我们从小受的教育都是《读者》和《青年文摘》式的吗?不,可能还没那么温情脉脉和关注小我的内心呢。我不知道你是从几岁开始幡然领悟的——反正我见过的大多数人,到了某个年纪都要幻灭一下,然后重塑自己的人生观。简单点说,你在某个时段会觉得自己上当受骗了。

 

比如你18岁之前,总是被告知恋爱是可耻的,你还太小。想到这种问题就说明你根子上就不正经。但进入大学校园以后,家长就开始隐晦的旁敲侧击到底是不是有男女朋友;要是毕业两年之后你还是单身,他们立刻开始心急火燎的安排相亲事宜。你知道,人不可能是精密仪器,到了某个节点直接打开阀门就万事大吉。美国高中生那种可以交付初夜的毕业舞会,怎么看都像是天方夜谭。

 

同样,你小时候受的教育都是要诚实、要有责任感、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但有天开始你的亲友都开始说“你这人就是太老实太没心眼了”,然后你发现机场的畅销书柜台里全部都是厚黑学和帝王心术的韬略之书,你才发现人类历史上原来留下了那么多拼底线和打极限战的阴谋论述著;最热门的电视剧不是讲宫廷内金枝欲孽就是讲职场中斗智斗勇……一个老实人,从小接受的都是有关人类振兴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到了一把年纪突然发现需要摇身一变变成八面玲珑的枭雄款,这其中的难度相当于灵长类学会飞翔。那么为什么不一开始就教我们那些心机和诡诈呢?

 

好吧我们多数人都是在24岁到30岁之间经历了一次全部推倒的人生观幻灭过程,只不过每个人的勾兑比例略有不同:有的人保留的单纯和美好多一些,有的人则欢快的迎向最世俗庸常的新天地;有的人还坚持有所谓有所不为,有的人倒觉得无所不用其极也不是什么坏事。我们都是那种亲手杀死林黛玉,恨不能变身薛宝钗的,但据说最受男人欢迎的其实是袭人。同理,金庸小说里最受欢迎的不是黄蓉也不是周芷若,男人们最爱的是双儿。那么你到底想变成谁?

 

一切美好传说背后都有让人不堪的真实场面,我们也是后来才知道董永是个偷窥狂和原味衣爱好者的,才知道辛普森夫人根本就是个双面间谍。所以,也难怪我们后来长大之后四处碰壁。不过,要是从童年的教育开始就是这些诡计和暗黑人世,那一生未免太凄惶了,就算能更早成功——所以我也没法抱怨我的天真父母们,若我为人父母,断断也不肯让孩子生出来就只看黑暗的。就算我现在已然幻灭,但那又如何?也许到了更老的岁数,还是会相信美好,重拾那些单纯的美好的人生观,一厢情愿的去相信那些传说故事。正如我那天真幼稚好骗的父母一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