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性味归经功效 (之二: 其它药的应用/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8 17:01:17

第十九章 其它药

baidu

本章所收载的药物,大都用于外科疾患,临床上以外用为主,具有消肿解毒、收敛止血、化腐生肌、排脓止痛等作用。

其中某些具有剧毒的药物,如用于内服时应注意严格控制剂量,不能过量和持续使用。在剂型方面,内服一般宜作为丸剂,取其缓缓溶解吸收。在炮制方面,应严格遵照一定的操作要求,以保证用药安全。

除上述治疗外科疾患的药物外,对其它具有涌吐、截疟等作用的药物,由于药数较少,不能自成一章,或不能恰当地归入以上各章,也附编在内。

蟾酥(附:蟾皮)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蟾蜍科动物大蟾蜍及黑眶蟾蜍的耳后腺及皮肤腺分泌物,经加工而成。

【性味与归经】甘、辛,温。有毒。入心、胃经。

【功效】解毒消肿,止痛,辟秽浊。

【临床应用】1.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等症。

蟾酥具有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用于痈疽、疮肿、咽喉肿痛,常配合腐香、牛黄等制成丸剂内服。

2.用于暑天饮食不洁、吐泻腹痛等症。

蟾酥功能辟秽浊,故对暑天感受秽恶导致的吐泻腹痛,常与茅朮、雄黄、麝香等制成丸剂应用。

【处方用名】蟾酥。

【一般用量与用法】外用适量。内服每次一毫至二毫,为粉末入丸剂用,不入煎剂。本品有毒,不宜久服。

【附药】蟾皮:即蟾蜍刮去蟾酥、除去内脏的干燥尸体。性味辛凉有小毒。功能杀虫治痛,拔毒疗疮。适用于小儿虫积痛热,痈疡肿毒、恶疮等症。一般用量为一钱至二钱,煎服。或入丸散中用,每次吞服量一般为一分至三分。

【方剂举例】蟾酥丸《外科正宗》:瞻酥、雄黄、轻粉、铜绿、枯矾、寒水石、胆矾、乳香、没药、麝香、朱砂、蜗牛。治疗毒初起及诸恶疮。

【文献摘录】《药性本草》:「取眉脂,以朱砂、麝香为丸如麻子大,治小孩子疳瘦,空心服一丸;如脑隋,奶汁调,滴鼻中。」

《本草衍义》:「治齿缝出血及牙疼,以纸纫少许,按之立止。」

《本草纲目》:「疗发背疗疮,一切恶肿。」

雄黄

【药用】本品为含硫化砷的矿物。

【性味与归经】辛,温。有毒。入肝、胃经。

【功效】解毒,杀虫。

【临床应用】1.用于痈疮肿毒、虫蛇咬伤等症。

雄黄能疗疮毒,如疗疮肿毒,可配合螺酥、朱砂等药用于外敷,或制成丸剂内服。如虫蛇所伤,可配合五灵脂,研成细末,外敷,或制成蛇药内服,以奏解毒之效。

2.用于虫积腹痛、疥癣等症。

雄黄能毒杀蛔虫等一些肠寄生虫,内服可作驱虫药,一般配合苦楝根皮、摈榔、牵牛子、大黄等同用。对疥癣,本品可以配轻粉、大风子等外搽。

此外,雄黄又可合常山等药用治疟疾。另有用本品与艾叶、苍朮、白芷等药作烟熏剂,可作房舍、畜厩的消毒剂。

【处方用名】雄黄、雄精、腰黄(生用,内服,须飞边用。本品不宜用火炮制)。

【一般用量与用法】外用适量。内服每次五厘至一分。一般入丸散,不入汤剂;且不能持续服用,以免蓄积中毒。

【方剂举例】红灵丹(验方):雄黄、麝香、朱砂、青礞石、银硝、硼砂、冰片治中暑,发痧,头晕胸闷,腹病吐泻。

【文献摘录】《本经》:「主寒热鼠痿恶疮,疽痔死肌,杀百虫毒。」

《别录》:「疗疥虫匿疮,目痛,鼻中息肉。

《大明本草》:「主疥癣,风邪癫痫,岚障,一切虫兽伤。」

《本草纲目》:「治疟疾寒热,伏署泄痢,酒饮成瘫,惊滴,头风弦晕。」

硼砂

【药用】本品为硼砂矿石加工品。

【性味与归经】甘、咸,凉。入肺、胃经。

【功效】解毒、清热化痰。

【临床应用】1.用于咽喉肿烂,目赤肿痛等症。

硼砂有良好的解毒作用,常和冰片、玄明粉、朱砂等研粉制成吹口药,以治口疮、咽喉肿烂。亦可和冰片等制成眼药,或洗眼剂以疗目赤肿痛。

2.用于热痰咳嗽。

硼砂内服有清化痰热作用,可单用或与蛤粉、瓜蒌、贝母等同用。

【处方用名】硼砂、月石、西月石(打碎或研粉用)。煅月石(煅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内服二分至三分。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四宝丹《疡医大全》:硼砂、冰片,甘草、雄黄外用治鹅口疮。

【文献摘录】《大明本草》:「当痰止嗽,破瘕结喉痹。」

《本草纲目》:「上焦痰热,生津液,去口气,消障翳,除噎隔反胃,阴溃,骨哽,恶疮,及口齿诸病。」又云:「能去胸隔上焦之热。....治噎膈积聚,骨哽结核,恶肉阴质....痰热眼目障翳....。」

磠砂

【药用】本品为矿石,有紫、白两种,紫磠砂为紫色石盐,白磠砂为氯化铰矿石。

【性味与归经】咸、苦、辛,温。有毒。入肝、脾、胃经。

【功效】消积怯瘀,软坚散结。

【临床应用】1.用于痈疽疔毒,鼻中瘜肉。

磠砂为性温有毒之物,外科用以治疗痈疽疗毒,未成可消,已成能溃,有散结、去腐的作用;并能去鼻中痕肉。

2.用于噎膈反胃,症瘕等症。

本品能消积去瘀,故可用于噎膈反胃,症瘕积块等症。

【处方用名】红磠砂、白磠砂(研粉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分至二分,吞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立马回疗丹《外科正宗》:磠砂、蟾酥、轻粉、丁香、蜈蚣、雄黄、朱砂、乳香、麝香、金顶砒。治疔毒走黄。

【文献摘录】《唐本草》:「主治积聚,破结血,止痛下气,疗咳嗽宿冷,去恶肉,生好肌。」

《本草衍义》:「去目翳弩肉。」

《本草纲目》:「治噎膈症瘕,积痢,骨哽,除痔[厌黑]疣赘。」

砒石

【药用】本品为砷华矿石。

【性味与归经】辛、酸,大热。有大毒。入肺经。

【功效】外用蚀疮去腐。内服截疟,劫痰平喘。

【临床应用】1.用于痔疮、管、瘰历、牙疳。

砒石外用有去腐拔毒的作用,现在常合枯矾、乌梅肉等用以蚀痔;又可合枯矾、朱砂、石膏等用于管、瘰历等症。此外,本品合红枣同研末,可治走马牙疳。

2.用于寒喘气促,不得平卧。

砒石性温,能劫寒痰,以奏平喘之功,常合淡豆鼓,研制成丸,内服以疗寒性哮喘、咳嗽、痰多清稀等症。

此外,据古代文献记载,本品又可用以截疟。但现在临床上很少应用。

【处方用名】白砒、白信、砒石、信石、砒霜(均为白信石,质较纯而为较强)。红砒、红信(均为红信石,含有杂质)。

【一般用量与用法】内服每次一毫至二毫,每日一次,入丸剂。外用适量。

【按语】本品有剧毒,内服都须用绿豆或豆腐同煮后应用,不能多服或持续久服,以防中毒。孕妇忌用。

【方剂举例】紫金丹《本事方》砒石,豆肢。治寒喘。

【文献摘录】《开宝本草》:「疗诸疟,风痰在胸隔,可作吐药;不可久服,伤人。」

《本草纲目》:「除[鼻句]喘积痢,烂肉,蚀瘀腐瘰历、蚀痈疽败肉,枯痔杀虫。

斑蝥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鞘翅目豆象科昆虫斑蝥或苦苣斑蝥的虫体。

【性味】辛,寒。有毒。

【功效】外用攻毒蚀疮,内服破症散结。

【临床应用】1.用于疮疽瘰历等症。

斑蝥对皮肤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能引起皮肤发赤,继则起水泡,如敷贴过久,对肌肤有腐蚀作用。据文献记载,前入有用本品炒酥研末,调蜜外敷,以治疮疽瘰历。现临床应用不多。

2.用于症瘕积聚等症。

据文献记载,本品有破症散结之功,可用于症瘕积聚等症。近代有用斑蝥微量,配合其它药物,用以治疗癌肿。

此外,本品研末放膏药中贴大椎穴(在发作前1~3时贴),起水泡即去掉,可截疟。

【处方用名】斑蝥(糯米同炒,去头翅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二厘,研末,入丸散用。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斑蝥酒《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技术资料选编》:斑蝥、樟脑、白酒,外用治神经性皮炎。

【文献摘录】《本经》:「主寒热鬼疰,蛊毒,鼠疮疽,蚀死肌,破石癃。」

《本草纲目》:「治疝瘕,解疔毒、猘犬毒、沙虱毒、蛊毒、轻粉毒。」

石灰

【药用】本品为石灰石类矿物烧而成的块状物,或再经吸取水分而得的粉状物。

【性味】辛,温。有毒。

【功效】解毒,止血。

【临床应用】外用于汤火烫伤,创伤出血等症。

本品有较强的解毒和止血作用,用风化石灰一斤,加水四碗,浸泡,搅拌,澄清后,吹去水面浮衣,取中间清水,每水一份加麻油一份,调成乳状,搽涂汤火伤处;又陈石灰研末,可作刀伤止血药用。此外,本品还可用以腐蚀赘疣、黑痔。

【处方用名】生石灰(用以腐蚀赘疣、黑痔)。熟石灰、陈石灰(用于烫伤)。

【一般用量与用法】外用适量,不作内服。

【方剂举例】桃衣散《外科正宗》:风化石灰、生大黄。外用治创伤出血。

【文献摘录】《本经》:「主疽疥瘙,热气恶疮,窥疾,死肌堕眉,杀痔虫,去黑子息肉。」

《本草纲目》:「散血定痛,上水泻血病....。」又云:「石灰,止血....,但不可着水,着水即烂肉。」

轻粉

【药用】本品为由水银与其它物质加工制成的粉末。

【性味】辛,寒。有毒。

【功效】杀虫,逐水。

【临床应用】1、用于疥癣、[月廉]疮等症。

轻粉外用有杀虫作用,可合雄黄、大风子等疗疥癣。合石膏等有拔毒收敛作用,可疗[月廉]疮等症。

2、用于水肿、二便秘结等症。

轻粉内服有泻下逐水作用,可配合大黄、牵牛子等同用。

【处方用名】轻粉、汞粉、腻粉(研细应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外用适量。内服每次一厘至二厘。宜入丸剂,不入汤剂,且不能过量,也不能持续服用,以防汞中毒。孕妇忌用。

【方剂举例】疯油膏(经验方):轻粉,东丹、朱砂、黄蜡。外用治鹅掌风、神经性皮炎、皮肤皲裂,干燥作痒者。

【文献摘录】《本草拾遗》:「通大肠,转小儿疳并瘰历,杀疮疥癣虫,及鼻上酒齄,风疮瘙痒。」

《本草纲目》:「治痰涎积滞,水肿鼓胀,毒疮。」

大风子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树及同属植物的成熟种子。

【性味】辛,热。有毒。

【功效】珐风,杀虫。

【临床应用】用于麻风、疥癣等症。

本品有袪风燥湿杀虫的作用,临床常配合苦参、白蒺藜、大胡麻、苍耳子、防风、白花蛇、草乌等药做成丸剂,内服治疗麻风;又可配合土槿皮、地肤子、硫黄、樟脑等药,外用治疥癣等症。

【处方用名】大风子、大枫子(打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内服一次量一分至三分。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大风诸痢方《普济方》:大风子、苦参末。用于风癣疥癞。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治风癣疥癞,....攻毒杀虫。」

蜂房

【药用】本品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等所造的巢。

【性味与归经】甘,平。有毒。入胃经。

【功效】袪风攻毒,散肿止痛。

【临床应用】用于龋齿疼痛,痈疽,瘰历,疮癣等症。

本品性味甘平有毒,具有袪风攻毒,散肿止痛之功,用治龋齿疼痛,可与乳香、细辛等配合煎水合漱,或与全蝎同研擦牙;治痈疽、瘰历等症,可与乳香、没药、蒲公英等配合应用。

【处方用名】露蜂房、蜂房(炙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蜂房膏《证治准绳》:露蜂房、蛇脱、玄参、蛇床子、黄耆、杏仁、乱发、铅丹、蜡。治瘰历。

【文献摘录】《别录》:「合乱发、蛇皮烧灰,以酒日服二方寸匙,治恶疽附骨痈。」

《大明本草》:「煎水漱牙齿,止风虫疼痛。」

木槿皮(附:土槿皮、木槿花、木槿子)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锦葵科植物木槿的茎皮。

【性味与归经】甘,平。入大肠经。

【功效】杀虫治癣。

【临床应用】用于皮肤疥癣等症。

本品有杀虫止痒的作用,以治皮肤疥癣,一般多作外用,以木槿皮浸液磨雄黄,治疥疮;用醋调涂可治顽癣。

【处方用名】木槿皮、川槿皮(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外用适量。

【附药】1、土槿皮:为松柏科金钱松的根皮。杀虫治癣的作用较木槿皮强,为目前治疗体癣、脚癣等症的常用药物。有毒,只供外用。

2、木槿花:又叫白槿花。即木槿的白色花。性味苦寒。功能清热解毒。治痢疾、泄泻、白带等。一般用量为一钱至三钱,煎服。或研粉吞服,每次五分至一钱。

3、木槿子:即木槿的果实。性味苦平。功能清肺化痰。治肺热咳嗽。一般用量为三钱至四钱,煎服。

【方剂举例】一号癣药水(经验方):土槿皮,大枫子肉、地肤子、蛇床子、硫黄、白薛皮、枯矾、苦参、樟脑、酒。外治手癣、足癣等症。

【文献摘录】《本草拾遗》:「止肠风泻血,痢后热渴。」

《本草纲目》:「治亦白带下,肿痛疥癣。」

《本草纲目拾遗》:「杀虫,为治癣良药。」

绿矾

【药用】本品为含硫酸亚铁的矿石,或化学制品。

【性味与归经】酸,寒。入肝、脾经。

【功效】燥湿,杀虫,补血。

【临床应用】1、用于湿疹,疥癣。

本品有燥湿、杀虫、止痒作用,治疗湿疹、疥癣时,可用本品研末外搽,或烧汤熏冻。古代文献有用皂矾配楝树子,研末外搽,治白秃头疮,亦取其燥湿、杀虫的作用。

2、用于黄胖病。

黄胖病,大都为钩虫病引起,症见神疲乏力,腹胀纳呆,面黄虚肿等。绿研有一定的补血作用,临床常与茅朮、厚朴、陈皮、甘草等配伍应用,治黄胖病。

【处方用名】绿矾、青矾、皂矾、绛矾(成绛色)。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厘至一分,和丸内服。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绛矾丸(验方):绿矾、厚朴、甘草、红枣、茅朮、陈皮治黄疸腹胀,面浮足肿。

【文献摘录】《新修本草》:「疳及诸疮。」

《大明本草》:「喉痹虫牙口疮,恶疮疥癣,酿鲫鱼烧灰服,疗肠风泻血。」

《本草纲目》:「消积滞,燥脾湿,化痰涎,除胀满黄肿疟利,风眼口齿诸病。」

樟脑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樟科植物樟树的木材及枝叶经蒸馏精制而成的结晶。

【性味与归经】辛,热。有毒。入心经。

【功效】外用除湿杀虫,散肿止痛。内服开窍辟秽。

【临床应用】1、用于疥癣疮痒及跌扑损伤,瘀滞肿痛等症。

本品有杀虫止痛之功,治疥癣疮痒,可与硫黄、枯矾、苦参、黄柏等配合外用。本品又能散肿止痛,可用酒精配成盯剂外擦,以治跌扑损伤、瘀滞肿痛。

2、用于中恶、卒然昏倒,或热病神识昏迷等症。

樟脑辛香走窜,有类似冰片的芳香开窍和辟秽化浊的作用,治卒然昏倒,或热病神识昏迷等症,可与麝香等配合入散剂或制成丸剂用。

【处方用名】樟脑

【一般用量与用法】内服一分至二分,须与其它药配合制成丸剂用(不入煎剂)。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樟脑酒(验方):樟脑、乳香、没药、酒。治疹气腹痛。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通关窍,利滞气,治中恶邪气,霍乱心腹痛,寒湿脚气,疥癣风瘙,龋齿,杀虫辟蠹。」

硫黄

【药用】本品为天然硫黄矿或含硫矿物的提炼品。

【性味与归经】酸,温。有毒。入肾、大肠经。

【功效】杀虫,补火助阳。

【临床应用】1、用于疥癣,阴疽等症。

本品有以毒攻毒的作用,且有杀虫之功,对于疥癣,可配伍轻粉,大风子等同用;还可外敷阴疽,有消散的功效。

2、用于命门火衰,腰酸膝冷,阳痿,以及肾气不纳所致的喘逆和虚寒腹痛等症。

本品有补火助阳之功,对命门火衰所致的腰酸、阳痿,及虚寒腹痛等症,可与附子、肉桂等配合应用;治疗肾气不纳的喘逆,可配合黑锡、补骨脂、葫芦巴等同用。

此外,本品还可用于虚寒便秘。

【处方用名】硫黄(与豆腐同煮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日量三分至八分,入丸、散。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半硫丸《和剂局方》:半夏、硫黄、姜汁。治虚寒便秘。

【文献摘录】《本经》:「主妇人阴蚀,疽痔,恶血,坚筋骨,除头秃。」

《药性本草》:「能下气,治脚弱腰肾久冷,除冷风顽痹。」又云:「生用治疥癣,及疗寒热咳逆。」

《本草图解》:「主命门火衰,阳气暴绝,阴证伤寒,阳道痿弱,老人虚秘,妇入血结,虚寒久痢,心腹积聚。」

炉甘石

【药用】本品为天然产的菱锌矿。

【性味】甘,平。

【功效】明目去翳,收湿敛疮。

【临床应用】1、用于目赤肿烂、目翳等症。

炉甘石有去腐解毒、收湿退翳的作用,可配黄连、朴硝、硼砂、冰片等制成眼药点眼,以治睑缘炎及结膜炎等症,并可疗翳膜孥肉。

2、用于疮疡、湿疹等症。

炉甘石具收敛吸湿的作用,能防腐敛疮,常可与黄柏、滑石、青黛、石膏粉等用于湿疹及疮疡不敛,脓水淋沥。

【处方用名】炉甘石、飞甘石(,淬黄连等汁后,水飞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外用适量,不作内服。

【方剂举例】炉甘石散《证治准绳》:炉甘石、片脑、黄连、黄柏。治目赤翳障。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止血,消肿毒,生肌,明目去翳,退赤,收湿除烂。」

孩儿茶

【药用】本品为豆科植物儿茶树的枝干加水煎汁浓缩而成的干浸膏。

【性味与归经】苦、涩,平。入肺经。

【功效】收湿、敛疮、止血。

【临床应用】用于疮疡多脓水,久不敛口,牙痛及外伤出血。

本品以外用为主,用于疮疡多脓汁黄水,或久不敛口,以及牙疳溃烂等症,与龙骨、冰片等药配合,能起收湿作用,并有生肌敛口等功效。

此外,本品外用能止血,可用于外伤出血。内服能止泻,还能治泻痢便血等症。

【处方用名】孩儿茶、铁儿茶、珠儿茶、儿茶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分至一钱,包煎。或微炒研粉入丸散吞服,每服一分至三分。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龙骨儿茶散《医宗金鉴》:龙骨、儿茶,轻粉、冰片,为末外用。治皮肤破烂,湿疮。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清上隔热,化痰生津,涂金疮一切诸疮,生肌定痛,止血收湿。」

《本草求真》:「凡一切口疮喉痹,时行瘟瘴,烦躁口渴,并一切吐血、衄血、便血、尿血,血痢,及妇人崩淋,经血不止,阴疳痔肿者。」

血竭

【药用】本品为棕搁科植物麒麟竭及其同属植物的果实和树干渗出的树脂。

【性味与归经】甘、咸,平。入心胞、肝经。

【功效】行瘀,止血,止痛,敛疮生肌。

【临床应用】1、用于金疮或折跌痰血凝滞作痛等症。

本品能袪瘀行滞、止血定痛,治刀伤或跌扑损伤、瘀滞疼痛等症,常与儿茶、乳香等配合应用。

2、用于疮口不敛等症。

本品外用有收敛防腐保护疮面的作用,能促使疮面愈合,对疮口不合,可以同儿茶、乳香、没药等配合研末外敷。

【处方用名】血竭、麒麟竭

【一般用量与用法】内服三分至五分,入丸散。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血竭散《沉氏尊生》:血竭、大黄、自然铜。治皮骨破折。

【文献摘录】《新修本草》:「疗心腹卒痛,金疮出血,破积血,止痛,生肌,去五脏邪气。」

《海药本草》:「伤折打损,一切疼痛,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

《大明本草》:「敷一切恶疮疥癣久不合。」

象皮(附:象牙屑)

【药用】本品为脊椎动物象科象的外皮。

【性味】甘、咸,寒。

【功效】敛疮生肌。

【临床应用】用于疮口久不愈合等症。

本品功专收敛,能生肌敛疮,促使疮面愈合,治溃疡不致,可以本品同珍珠、冰片、血竭、孩儿茶等药研末外敷。

【处方用名】象皮(炙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外用适量。

【附药】象牙屑:为象牙的屑末。性味甘寒。功能清热定惊,拔毒生肌。适用于痰热惊痫,喉痹肿痛,痈肿疮毒,痔漏等症。一般用量为一钱至三钱,煎服。或研细入丸散,或外用。

【方剂举例】珍珠散《张氏医通》:珍珠、炉甘石、唬泊,龙骨、赤石脂,钟乳石、朱砂,麒麟竭、象皮。治外症溃烂不长肉。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下疳,烧灰和油敷之。又治金疮不合。」

松香

【药用】本品为松科植物马尾松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树脂。

【性味】苦、甘,温。

【功效】生肌止痛,燥湿杀虫。

【临床应用】用于痈疖,疥癣等症。

本品通常作为外用药,治痈疖、疥癣湿疮瘙痒等症。治痈疖,可与蓖麻子、东丹等配用;治疥癣湿疮,可与轻粉、麻油等配用。

【处方用名】松香

【一般用量与用法】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千捶膏《经验方》:松香、蓖麻子、轻粉、东丹、银朱,茶油。外治痈、疖、疔等。

【文献摘录】《本经》:「痈疽恶疮,头疡白秃,疥瘙风气,安五脏,除热。」

《药性本草》:「煎膏,生肌止痛,排脓袪风,贴诸疮、脓血烂,塞牙孔杀虫。」

铅丹

【药用】本品为纯铅加工而成的四氧化三铅。

【性味与归经】辛,微寒。有毒。入脾、肝经。

【功效】外用拔毒生肌;内服杀虫,截疟。

【临床应用】用于疮疡多脓。

本品主要外用于散剂及膏药中,能与植物油化合,为制膏药的基础剂,有较好的解毒收敛作用。如经验方红油膏,即用本品配合九一丹(熟石膏九钱、升丹一钱),调入油膏内,有防腐生肌作用,可治溃疡不敛。

此外,内服小量可坠痰截疟,又可用于虫积腹痛,因本品有毒,故目前临床上极少应用。

【处方用名】铅丹、黄丹、广丹、东丹

【一般用量与用法】内服一分至二分,入丸散。不可过量,以防中毒。外用适量。

【文献摘录】《本经》:「主吐逆胃反,惊痫癫疾。」

《药性本草》:「煎膏用止痛生肌。」

《本草衍义》:「治疟及久积。」

《本草纲目》:「坠痰杀虫。」

毛茛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毛茛科植物毛茛的全草。

【性味】辛,温。有毒。

【功效】截疟,退黄。

【临床应用】1、用治疟疾。

本品有毒,临床上一般作为外用。用鲜草少许,洗净,打烂,在疟疾发作前6小时敷于大椎穴,皮肤有灼热感时,即除去。

2、用治黄疸

用本品治肝炎黄疸,亦可采用外治法(用法同上),贴于寸口或内关上(也可垫薄姜片一块),皮肤有灼热感时,即除去。

3、用治哮喘。

用法同上,敷大椎穴;或取鲜叶少量,揉烂,用纱布包,塞鼻孔内,喘平后即除去。

本品有毒,只供外用,一般不作内服;外敷数小时后皮肤可引起发泡热痛,发泡后,要保持清洁,避免感染。

【处方用名】毛茛、老虎脚爪草(鲜草,洗净,打烂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外用适量。

【文献摘录】《本草拾遗》:「恶疮痈肿,疼病未溃,捣叶敷之,不得入疮内令肉烂;又患疟人,以一握微碎,缚于臂上;……和姜涂腹,破冷气。」

马钱子(附:土木鳖)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马钱科植物马钱的成熟种子。

【性味与归经】苦,寒。大毒。入肝、脾经。

【功效】通经络,消结肿,止疼痛。

【临床应用】1、用于风湿疼痛,经络拘挛。

本品有通经络的功效,又能止疼痛,常与羌活、川乌、乳香、没药等药物配合,治疗风湿疼痛、经络拘挛之症。

2、用于跌扑损伤肿痛,以及阴疽。

在伤科、外科方面,取马钱子消结肿、止疼痛,治疗跌扑损伤、骨折等瘀滞肿痛之症,可与自然铜、骨碎补、乳香、没药等同用;治疗阴疽,可与草乌、当归、地龙等药配合。

本品近年来有用于食道癌、胃癌、直肠癌以及肺癌等。因其毒性剧烈,一般须经过严格的加工炮制后,再配合甘草等解毒药制成丸剂应用。临床观察,近期疗效比较好,但远期疗效不很明显,有待于迸一步研究。

【处方用名】番木鳖、马钱子(水浸10天,每天换水一次,刮去毛,切片,阴干,用麻油炸成外焦黄内里深黄色后应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内服一日量为二厘至三厘。外用适量。

【附药】土木鳖,又名木鳖子、方八。为多年生蔓生草本葫芦科植物木鳖的种子。性味甘温有毒。功能消积块,化肿毒。适用于肿毒,乳痈,恶疮,瘰历,痔疮,跌扑损伤肿痛,腰痛等症。一般作为外用。

【方剂举例】散瘀和伤汤《正骨心法要旨》:番木鳖、红花、生半夏、骨碎补,甘草、葱须。治一切碰撞损伤、疲血积聚。

治伤消瘀丸《上海中成药》马钱子、麻黄、地鳖虫、自然铜、乳香、没药、香附、骨碎补、红花、蒲黄、赤芍、桃仁、泽兰、五灵脂。治跌扑损伤。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伤寒热病,咽喉痹痛,消痞块,并含之咽汁,或磨水噙咽」

《本草从新》:「治咽喉痹痛,消痞块。」

蒟蒻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蒟箬的球茎。

【性味】辛,寒。有毒。

【功效】消肿,解毒。

【临床应用】用于痈疗肿毒等症。

本品有消肿解毒的功效,治痈疗肿毒,常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银花、连翘等配合应用。或单用本品,适量捣烂外敷患处,但不可过久,以免发泡。

此外,本品又可用于瘰历结核等症;近年来临床上有入用本品治癌肿、脑瘤等病。

【处方用名】蒟箬、魔芋、鬼蜡烛、蛇六谷(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三钱至八钱,煎服(本品有毒,须煎二小时以上,滤去渣,取汁服,切勿吃渣,以免中毒)。

常山(附:甜茶)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虎耳草科植物黄常山的根。

【性味与归经】苦、辛,微寒。有小毒。入肺、心、肝经。

【功效】截疟。

【临床应用】用于疟疾。

常山能杀灭疟原虫,为中医沿用已久的抗疟专药,可以控制疟疾症状的发作,并有良好的退热作用,常和知母、摈榔、草果同用。但本品服后往往能引起恶心呕吐,因此,过去也用作催吐药,用以治疗胸中有痰饮积聚之症。然而吐法在目前临床上己很少采用,而用治疟疾则又有一种不良副作用,故在临床上往往配合半夏、陈皮同用,以防止发生恶心呕吐等症的反应。

【处方用名】常山、炒常山、鸡骨常山(用麸皮同拌炒至黄色)。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附药】蜀漆:又名甜茶。即常山的苗叶。性味、功效、用量均同常山。根据现代研究,它的抗疟作用较常山为强。

【方剂举例】截疟七宝饮《杨氏家藏方》:常山、草果、摈榔、青皮,厚朴、陈皮、甘草。治疟疾。

【文献摘录】《本经》:「主伤寒寒热,热发温疟……,胸中痰结,吐逆。」

《本草纲目》:「常山、蜀漆,有劫痰截疟之功。」又云:「常山、蜀漆,生用则上行必吐,酒蒸炒熟用则气稍缓,少用亦不至吐也。」

瓜蒂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葫芦科植物甜瓜的果柄。

【性味与归经】苦,寒。有小毒。入胃经。

【功效】涌吐痰食。

【临床应用】用于痰涎雍盛,宿食停聚等症。

瓜蒂苦寒有毒,用于痰涎、宿食停聚胃中而宜于涌吐者,用本品与赤小豆为末,香鼓煮汁,温服以催吐。

此外,本品研末搐鼻,有退黄疸的作用。

【处方用名】瓜蒂、苦丁香(洗净,晒干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分至三分,宜作散剂。本品有毒,用量不可过大。

【方剂举例】瓜蒂散《金匮要略》:瓜蒂、赤小豆。治胸痞,上脘有宿食者。

【文献摘录】《本经》:「咳逆上气,及食诸果,病在胸腹中,皆吐下之。

《别录》:「疗黄疸。」

《本草纲目》:「吐风热痰涎,治风眩头痛,癫痫喉痹,头目有湿气。」

《本草便读》:「苦寒通于胃腑,吐隔上蓄聚之热痰。」

藜芦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黑藜芦的根茎与根。

【性味与归经】苦、辛,寒。有毒。入肝、肺、胃经。

【功效】吐风痰,杀虫。

【临床应用】1、用于风痰壅盛及缠喉风。

本品涌吐作用较强,如欲涌吐痰涎,作为急救,可用防风、瓜蒂、藜芦三味,研细末,取少量,温水送服以催吐。对于癫痫痰涎壅盛,或缠喉风见痰涎壅塞者,可偶一用之。本品有毒,用时宜慎。

2、外用治疥癣。

本品有杀虫之功,用治疥癣,可用藜芦研为细末,加生油调成软膏,外涂。

【处方用名】藜芦(洗净,晒干,切片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分至三分,宜作散剂。外用适量。有毒,用量不可过大。

【方剂举例】通顶散《圣惠方》:藜芦、黄连。外治诸风头痛。

【文献摘录】《本经》:「蛊毒欬逆,泄痢肠澼,头疡疥瘙恶疮,杀诸虫毒,去死肌。」

《别录》:「疗哕逆喉痹不通,鼻中瘜肉,马刀烂疮,不入汤用。」

《图经本草》:「吐上隔风涎,暗风癫病,小儿[鼻葭]齁痰疾。」

辣蓼

【科属与药用部分】本品为蓼科植物辣蓼的全草。

【性味】辛,温。

【功效】温中化湿。

【临床应用】用于痢疾,泄泻,小儿疳积等症。

本品具辛辣之味,有温中化湿的作用。配合马齿苋、地锦草、青木香等药,可以治疗痢疾、泄泻、腹痛;配合麦芽等药,可以治疗小儿疳积。

此外,本品又有化湿解毒作用,还可用以熏洗湿疹、顽癣等症。蛇犬咬伤,亦可用鲜草洗净,捣烂外敷。

【处方用名】辣蓼、辣蓼草(洗净,晒干,切碎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五钱至一两,煎服。外用适量。

人参

  味甘、微苦,性微温,功能大补元气,益智安神。

  可常用于呼吸微弱、四肢厥冷,脉微弱,血压低的休克等症补益强壮作用,可抗衰老,适用于久病体虚,心悸怔仲,自汗肢冷,气短,虚脱,心衰,神经衰弱等症。

  现代研究证实,人参含有多种皂甙和挥发油,多糖类,维生素BI、B2、C等成分;对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有促性激素样作用,还有强心作用;能降低血糖,增强造血机能,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免疫功能。此外,人参还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抑制高胆固醇血症的发生,对慢性病的康复有促进作用。

  若炖服,用量一般3-9克;炖时要用慢火煮沸1小时以上,以便把人参有效成分煎出,保证疗效。若吞服,将人参干燥后,研为细末,每次用量1—2克。若酒浸,将人参切碎,放人好米酒内浸泡,—般1个月后便可饮服,每次两2汤匙,1日2次。

  ②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的干燥根,以肉黄白,质坚而为易折断,粉多,味甜,无黑心及空心者为佳。

  黄芪性微温,味甘,功能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适用于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痛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黄芪含有糖类、叶酸和多种氨基酸等成分,它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所以能提精神,抗疲劳,能提高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对防止气虚,感冒和感染颇为有效,还有强心利尿作和降压作用;含有微量元素硒,硒是癌症的天敌,所以黄芪有抗癌作用。

  若水煎,每次用量9-30克;但有高热,大渴,便秘等实热症者忌用。

  ③西洋参

  西洋参又叫花旗参,主要产于美国和加拿大,移种于我国的叫种参,药用其根,为贵重药材,是清补保健之妙品,凡欲用人参而不耐人参之温者,皆可用之。

  西洋参味甘,微苦,功能补气养阴,清火生津,适用于肺虚劳嗽、久嗽、喘咳、咯血、肺痿失音等症证;以本品1—3克,水煎代茶饮,有润喉美声之效,戏曲、歌唱演员常饮,有益于嗓音保健;西洋参亦是体育保健之佳品,可供激烈活动后疲劳乏力,口于而渴,大汗出者服用。

  在使用时,可研为细末,每次服1—1.5克,温开水送下;亦可单独水煎,每剂1.5-3克;存放时要防腐,防虫蛀,可:干燥后密封保存,或放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本品忌用藜芦同用,虚寒者忌用。

  ④党参

  党参为橘梗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党参的根,以山西的潞参参为优;含有菊糖,生物碱,皂甙,维生素B1、B2等成分,能兴奋中枢神经,使精神振奋,消除疲劳,亦可增加红细胞和血色素,并能增加免疫力;此外,对化学疗法及放射方法引起的血细胞降低也有升高作用。

  本品性平、味甘,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常用于气虚不足的倦怠乏力,气短心悸,食少便溏,气津两伤的口渴;气血两虚的萎。黄,头晕等症,以及病后体弱,营养不良。

  若酒浸,将党参切碎,浸于1斤米酒或白酒中,1个月后服用,每次2-3汤匙,1日3次;

  若水煎,每次9-15克,内服。

  本品反藜芦,不宜同用。

  ⑤太子参

  太子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异叶假繁缕的块根,又称孩儿参,是一味很好的清补之品,内含果糖,淀粉,皂甙,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等,有强壮作用,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微苦,功能补肺健脾,益气生津,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倦怠小儿清瘦;肺虚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气阴两亏等病症。

  每次用量:9—30克,要防霉,宜放置干燥通风处或干燥后密封存放。

  ⑥白术

  白术为菊根多年生草本植物白术的根茎,以浙江出产的白术为最好,为健脾益气的主要药物;内含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苍术醇和苍术酮,含有维生素A类物质,有保护肝脏,降低血糖,增强体力等作用;能促进胃肠液分泌,有增强消化功能的作用,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及升高血细胞效应。

  中医认为,其性温,味甘、苦,功能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可用于脾气虚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气、自汗;脾虚运化失司,水湿停留的痰饮,水肿;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足肿等症。

  用量:5—15克,凡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舌苔光剥,唇燥口干者不宜使用。

  ⑦甘草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茎,以质坚实而重,皮细而紧有柚沟,断面黄白色,粉多、味甜,嚼之纤维少者为佳;内含甘草甜素、甘草素、异甘草素、甘草甙、异甘草甙等,动物实验证明甘草素具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和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此外,尚具有镇咳,镇痛,抗惊厥作用。

  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功能补脾和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解毒,调和诸药,适用于脾胃虚弱,脘腹疼痛,咳嗽,心悸,疮疡肿毒,中毒等症。

  用量:1.5-9克,不宜与大戟,芫花,甘遂,海藻同用。

补虚药

山药

性味归经  甘,平。归脾、肺、肾经。

炮制作用  生用长于补阴,炒可增强补脾止泻的作用。

功效主治

 1.补脾止泻  用于脾虚气弱,食少体倦,大便溏泻等证,常与党参、白术、茯苓等配伍。

 2.养肺益阴  用于肺虚喘咳,午后低热,自汗心慌等证,常与党参、麦冬、五味子等配伍。

 3.补肾固精  用于肾虚遗精,常与山萸肉、熟地等配伍;用于肾虚尿频,

常与益智仁、桑螵蛸等配伍。

 4.生津止渴  用于消渴,常与葛根、知母、天花粉等配伍;也可用单味大量

(一日250克)水煎代茶饮。

 使用注意  本品养阴能助湿,故脾虚湿盛者忌用。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扁豆

性味归经  甘,微温。归脾、胃经。

炮制作用  生用消暑,炒黄可增强健脾和胃止泻的作用。

功效主治

 1.健脾止泻  用于脾虚泄泻及湿浊带下,常与白术、山药、党参等配伍。

 2.和中化湿  用于暑湿伤脾,呕恶腹泻,常与香蕾,厚朴等配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枣

性味归经  甘,微温。归脾、胃、心肝经。

功效主治

 1.补脾和胃  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体倦乏力,中气不足,常与党参、白术、茯苓等配伍;

用于调和营卫,常与生姜配伍。

 2,养血安神  用于血虚脏躁,精神失常,常与甘草、小麦肥伍;用于虚烦不眠,

常与远志、酸枣仁等配伍,用于血虚面黄,常与熟地、当归等配伍。

  3.健脾止血  用于皮下出血等,可与女贞子、旱莲草、花生衣等配伍。

 4.缓和药性  用于缓和药物烈性,如十枣汤,大枣泻肺毯中用大枣,使之不伤脾胃和肺气,

并有矫味作用。

 使用注意  湿滞中满、食积、虫积、龋齿作痛,以及痰热咳嗽者均忌用。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甘草

性味归经  甘,平。归脾、胃、心、肺经;或归十二经。

炮制作用  生用偏凉,长于清热解毒。蜜炙后性转微温,可增强补中益气和润肺的功效。

功效主治

 1.补中益气  用于脾胃气虚,中气不足,食少便簿,常与人参,白术、茯苓等配伍。

 2.清热解毒  用于痈肿疮毒,常与银花、连翘、薄公英等配伍,用于药物、食物中毒,

常与绿豆同用;用于咽喉肿痛,常与桔梗、玄参配伍。

 3.祛痰止咳  用于风寒咳嗽,常与麻黄、杏仁配伍;用于风热咳嗽,

常与桔梗,桑叶配伍。

 4.缓急止痛  用于脾胃虚寒,脘腹挛急作痛,常与桂枝,白芍、饴糖等配伍;

用于四肢拘挛作痛,或下肢挛急不伸,常与芍药配伍。

 5.调和诸药  在解表、攻下、祛寒、清热等各种方药中配用甘草,

可减低或缓和药物的偏性和毒性。

使用注意  甘能增满,湿盛而胸腹胀满及呕吐者忌服。

反大戟、芜花、海藻、甘遂。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饴糖

性味归经  甘,温。归脾、胃、肺经。

功效主治

  1.补脾益气  用于劳倦伤脾,食少纳呆,气短乏力,常与桂枝、白芍、

炙甘草、大枣等配伍。

  2.缓急止痛  用于虚寒腹痛,喜得温按,常与川椒、干姜、人参等配伍。

 3.润肺止咳  用于肺虚咳嗽、气短喘促、干咳无痰,常与沙参、杏仁、百部等配伍。

 此外,饴糖还可用于治疗误吞稻芒,鱼骨等异物,单用本品吞服,使之粘裹异物,

从胃肠排出。

 使用注意  怕糖粘腻,助湿生热,令人中满,凡湿热内郁、中满吐逆、

痰热咳喘等均不宜服用。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归

性味归经  甘、辛、温。归肝、心、脾经。

炮制作用  全当归补血活血,归身养血守中,归尾活血祛瘀。生当归补血润肠,

酒制可增强活血行瘀作用。

功效主治

 1.补血调经  用于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证,常与川解、熟地、白芍

等配伍;用于血虑气弱,常与党参等配伍。

 2.活血止痛  用于虚寒腹痛,常与桂枝、白芍、生姜等配伍;用于跌打损伤,

韧血肿痛,常与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等配伍;用于风湿痹痛,常与羌活、

桔枝、秦九等配伍;用于痈疽疮疡,常与炮山甲、赤芍、银花等配伍

以消肿止痛,与肉桂、熟地等配伍以排脓生肌。

 3.润肠通便  用于血虚肠燥便秘,常与火麻仁、肉苁蓉等配伍。

 使用注意  湿盛中满、大便溏薄者忌用。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熟地黄

性味归经  甘、微温。归心、肝、肾经。

炮制作用  生地黄甘寒,功能清热凉血,制成熟地后,转为温性,

功效也随之转变为滋阴补血。炒炭可增强止血作用。

功效主治

 1.补血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不寐、月经不调等证,常与当归、

白芍、山萸肉、枣仁等配伍。

 2.滋阴     用于肾阴不足,潮热、盗汗等证,常与山茱萸、山药等配伍,

用于精血亏虚所致腰酸脚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等证,常与何首乌、枸杞,

菟丝子等配伍。

 使用注意  本品滋腻,凡脾虚纳呆、膀腹胀满、气滞痰多者忌服,

如确需使用,宜与砂仁、陈皮等芳香醒脾药配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何首乌

性味归经  甘、苦、涩,微温。归肝、心、肾经,

炮制作用  生用润肠通便、解疮毒,制后除去滑肠作用,增强补肝

肾、益精血功效。

功效主治

 1.补益精血  用于血虚萎黄、头目眩晕,须发早白、腰腺酸软等证,

常与熟地、枸杞子、菟丝子、当归等配伍。

 2.润肠通便  用于精血不足,肠燥便秘,常与火麻仁、当归等配伍,

也可单用本品30克,煎水服。

 3.解毒消痈  用于痈痛,常与夏枯草、浙贝母、玄参等配伍;用子疮肿痒痛,

常与防风、苦参等配伍。

使用注意  便溏及湿痰较重者忌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胶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肺、肝、肾经。

炮制作用  阿胶炒成珠可增强止血功效,艾叶炒以止崩漏、妊娠下血、

小产后下血不止;蒲黄炒以止吐血、超血等;蛤粉炒增强润肺止血功效。

功效主治

 1.补血止血  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等证,常与当归、党参等配伍,

用于虚劳吐血、超血,常与白艾配伍;用于便血、尿血,常与地榆、

大小菌配伍;用于崩漏,常与艾叶、白芍配伍。

 2.滋阴润燥  用于心肾阴虚,心烦不寐,常与白芍、黄连、鸡子黄配伍;

用于阴虚燥咳,咽干痰少或痰中带血,常与麦冬、沙参、马兜铃等配伍。

使用注意  本品粘腻,脾胃虚弱,食少纳呆,呵恶泄泻,内有瘀滞,

表证未解者忌用。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勺

性味归经  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炮制作用  生用长于平肝;酒润炒,可缓和酸寒之性,增强活血止痛作用。

功效主治

 1.养血敛阴  用于血虚月经不调、痛经、崩痛,常与熟地、当归斗配伍。

用于外感风寒,表虚自汗,恶风脉缓,常与桂枝、甘草、生姜、大枣配伍;

用于阴虚盗汗,常与龙骨、牡蛎,浮小麦等配伍。

  2.柔肝止痛  用于肝气不和,胁肋疼痛,常与柴胡、当归等配伍;

用于肝脾失和,肮腹挛急或四肢拘挛,常与甘草、木瓜等配伍;用于肝木乘

脾所致腹痛泄泻,常与防风、白术、陈皮配伍;用于痢疾腹痛,

常与木香、黄连配伍。

  3.平抑肝阳  用于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等证,常与玄参、牛膝等配伍。

使用注意  胸满者忌用,反藜芦。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龙眼肉

性味归经  甘,温。归心、脾经。

功效主治

  1.朴益心脾  用于心脾两虚、惊取、怔忡、健忘、失眠等证,

常与远志、枣仁、茯苓、白术、当归等配伍。

  2.益气养血  用于气血虚亏,体虚乏力等证,可单用一味熬膏,

或与世参、黄兢、熟地等配伍。

使用注意   本品滋腻,湿滞中满、饮停胸照,痰火为患者忌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沙参

性味归经  甘、微苦,微寒。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

  1.润肺止咳  用于肺热阴虚所致的燥咳,常与麦冬,玉竹、川贝母等配伍;

用于阴虚劳嗽咯血,常与知母、川贝母、麦冬、鳖甲等配伍。

南沙参祛痰作用较好。

  2.益胃生津  用于胃阴耗伤、津少口渴等证。常与麦冬、生地等配伍。

北沙参滋阴作用较强。

 使用注意  虚寒证忌服。反藜芦。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麦门冬

性味归经  甘、微行、微犁。归肺、心、胃经。

功效主治

 1.养阴润肺  用于温燥伤肺,干咳无痰,咽干鼻燥等证,常与杏仁、沙参、阿胶等配伍;

用于肺阴亏损,劳热咯血等证,常与天门冬等配伍。

 2.养胃生津  用于胃阴不足,舌干口渴,常与沙参、生地、玉竹等配伍。

 3.清心除烦  用于温邪人营,烦躁不安,常与黄连、生地、玄参、竹叶卷心等配伍,

用于阴虚内热,心烦失眠,常与酸枣仁、生地、丹参等配伍。

 4.润肠通便  用于阴虚肠燥,大便秘结,常与玄参、生地配伍。

 使用注意  麦冬性寒而润,外感风寒咳嗽、脾虚泄泻者忌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门冬

性味归经  甘、苦,大寒。归肺、肾经。

功效主治

 1.滋阴润燥  用于气阴两伤,舌干口渴,常与生地、人参配伍。

  2.清肺降火  用于阴虚燥咳,劳嗽咯血,常与麦冬配伍。

  3.润肠通便  用于肠燥便秘,可与当归、肉苁蓉等配伍。

使用注意  天冬滑肠,脾虚便清泄泻者忌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石斛

性味归经  甘、淡、微寒。归肺、胃、肾经。

功效主治

 1.养胃生津  用于胃阴不足,津亏口渴等证,常与沙参、麦冬、玉竹等配伍。

用于热病津伤烦渴,可用鲜石斛与鲜生地、麦冬、天花粉等配伍。

 2.滋阴清热  用于阴虚津少,虚热不退,常与生地、麦冬、白薇等配伍。

 使用注意  石斛能敛邪,温热病不宜早用;又能助湿,湿温尚未化燥者忌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枸杞子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肝、肾、肺经。

功效主治

 1.养肝明目  用于肝肾阴虚之头晕目眩、视力减退,常与熟地、山荒肉、山药、菊花等配伍。

 2.补肾益精  用于肾虚精亏,腰膝酸软、阳萎、遗精等证,

常与巴戟天、肉苁蓉等配伍。

 3.滋阴涧肺  用于阴虚劳嗽,常与麦冬、知母、川贝母等配伍。

 使用注意  枸杞滋腻,脾虚湿滞、便溏者忌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百合

性味归经  甘,微末,归心、肺经。

炮制作用  百合生用擅于清心安神,蜜炙能增强润肺止咳功效。

功效主治

 1,润肺止咳  用于肺热或肺燥咳嗽,常与沙参、麦冬、川贝母等配伍。

  2.  清心安神  用于热病之后余热未清,虚烦惊悸、失眠多梦,常与生地、知母等配伍。

使用注意  百合性寒而润,风寒咳嗽及中寒便溏者忌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玉竹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肺、胃经。

功效主治

 1.  养阴润肺  用于肺阴受伤,燥热咳嗽,常与沙参、麦冬、白菜等配伍。

  2.养胃生津  用于温病后期、胃阴损伤而致口干舌燥、食欲不振,

常与沙参、生地、麦冬等配伍。

使用注意  本品滋腻,脾虚而有温痰者忌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黄精

性味归经  甘,平。归肺、脾、肾经。

炮制作用  蒸制能消除麻味,避免刺激咽喉,并可增强补脾润肺益肾的功效。

功效主治

  1.滋阴润肺  用于肺虚燥咳,可以单用熬膏服或与沙参、麦冬、贝母等配伍。

  2.补肾益精  用于肾虚精虚而致腰酸,头晕等症,常与枸杞子、党参、白术、苍冬等配伍。

  3.补中益气  用于脾胃气虚而致食欲不振、倦怠无力等证,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

用于脾胃阴虚而致口干食少、大便干结、舌红少苔,常与沙参、麦冬、谷麦芽等配伍。

使用注意  本品滋腻,脾虚有湿、咳嗽多痰以及中寒便溏者忌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龟板

性味归经  甘、咸,寒。归肝、肾、心经。

炮制作用  砂炒醋淬,使之松脆易于煎煮,并增强潜阳作用。

功效主治

 1.滋阴潜阳  用于阴虚阳亢,常与生地、白芍、牡蛎等配伍;

用于肝阳上亢,头目眩晕,常与石决明、生地、菊花等配伍。

 2.滋阴清热  用于阴虚火旺,劳热骨蒸、咳嗽咯血、遗精盗汗等证,

常与熟地、山萸肉、知母、黄柏等配伍。

 3.补肾健骨  用于肝肾不足,腰膝瘦弱,小儿不合,牙齿迟生等,

常与熟地、虎骨、锁阳等配伍。

 4.养血补心  用于心虚惊悸,健忘、不寐,常与菖蒲、远志、龙骨等配伍;

用于阴虚血热的崩漏、月经过多,常与主地、白芍、黄柏配伍。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忌服;孕妇慎用。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鳖甲

性味归经  咸,寒。归肝、脾经。

炮制作用  砂炒温淬,使之变脆,易于煎出有效成分,且能引药入肝,

增强平肝散结功效。

功效主治

 1.滋阴潜阳  用于热病后期,阴虚阳亢动风,常与龟板、牡蛎、生地、阿胶等配伍。

 2.滋阴清热  用于阴虚潮热,常与青黄,地骨皮等配伍。

 3.软坚散结  用于久症、疟母、胁助疼痛、症暇积聚等证,

常与三棱、青皮、桃仁等配伍。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及孕妇忌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旱连草

性味归经  甘、酸,寒。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

 1.滋阴益肾  用于肝肾不足所致头晕目舷、须发早白,常与女贞子配伍。

 2.凉血止血  用于阴虚血热所致尿血、便血、崩漏,常与生地、蒲黄、

阿胶、白茅根等配伍,也可用鲜草100~120克,捣烂绞汁服。以鲜草捣烂

或晒于研末外敷,可止外伤出血。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大便泄泻者忌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女贞子

性味归经  甘、苦,凉。归肝、肾经。

炮制作用  酒蒸后,能增加有效成分溶出,改变油脂的滑性,增强补益作用。

功效主治

  1.补益肝肾  用于肝肾阴虚所致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

常与旱莲草、桑椹配伍。

  2.滋阴清热  用于阴虚发热,常与地骨皮、丹皮、生大配伍.

 3.养肝明目  用于肝肾阴虚所致视力减退、目暗不明,常与熟地、

枸杞子、菟丝子等配伍。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泄泻及阳虚者忌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桑椹

性味归经  甘,寒。归心、肝、肾经。

功效主治

 1.滋阴补血  用于阴虚血亏所致之眩晕、耳呜、失眠、发白,

常与何首乌、女贞子、旱莲草等配伍,也可加蜜熬膏服。

  2.  滋阴生津  用于津伤口渴或消渴,常与麦冬、天花粉、生地等配伍。

 3.润肠通便  用于阴亏血虚的肠燥便秘,常与何首乌、黑芝麻、火麻

仁等配伍。

使用注意  脾虚泄泻者忌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鹿茸

性味归经  甘、咸,温。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

  1.补益肾阳  用于命门火衰所致畏寒肢冷、阳萎早泄、宫冷不孕、小便频数、

腰膝酸痛等证,常与人参、熟地、枸杞子等配伍,也可单眼鹿茸粉。

  2.益精补血  用于精血不足,筋骨无力、骨软行迟、自门不合等证,

常与熟地、山萸肉、山药等配伍。

  3.补益肝背、调理冲任、固摄带脉  用于崩漏带下证属虚寒者,可与

阿胶、熟地、当归、山萸肉、山药、白芍、乌贼骨等配伍。

 4.温补托疮  用于疮疡久溃不敛、阴痕内陷不起等证,常与熟地、麻黄等配伍。

 使用注意  服用本品宜从小剂量开始,无副作用时,逐渐加大剂量,以免阳升风动,

头晕目赤,或耗阴动血。凡阴虚阳亢、血分有热、肺胃火盛及外感热病者忌服,

小儿为纯阳之体,非元阳虚衰者勿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巴戟天

性味归经  辛、甘,微温。归肾经。

炮制作用  盐水炒,引药入肾,可增强补肾的功效。

功效主治

 1.补肾壮阳  用于阳萎、遗精早泄,常与肉苁蓉、菟丝子、益智仁等配伍;

用于腰膝酸软,常与杜仲、续断等配伍。

 2.祛风除湿  用于下肢寒湿痹痛,常与附子、毛狗脊等配伍。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及有湿热者忌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仲

功效主治

 1.补肝肾、强筋骨  用于肝肾不足,腰膝酸痛、下肢乏力,常与补骨脂、

胡桃肉等配伍;用于肝肾虚寒,阳萎、尿频等证,常与菟丝子、山萸肉、补骨脂等配伍。

 2.补肾安胎  用于胎动不安、胎元不固,常与桑寄生、白术、续断等配伍。

 此外,用于高血压兼有肾虚者,可与桑寄生、黄爷、白芍、石决明等配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骨脂

性味归经  辛、苦,温。归肾、脾经。

炮制作用  盐水炒,可增强人肾温补命门的功效。

功效主治

 1.补肾壮阳  用于肾阳不足所致阳萎、腰膝冷痛,常与菟丝子、胡桃肉、

杜仲、毛狗脊等配伍。

 2.面精缩尿  用于滑精、尿频、遗尿等证,常与菟丝子、金樱子、淫羊藿等配伍。

 3.温脾止泻  用于脾肾阳虚泄泻,常与肉豆蔻、五味子、吴茱萸配伍。

 4.纳气平喘  用于肾气不足,摄纳无权所致喘促,常与胡桃肉、蜂蜜配伍。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大便秘结者忌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益智仁

性味归经  辛,温。归脾、肾经。

炮制作用  盐水炒可引药人肾,增强暖肾固精的功效。

功效主治

 1.补肾固精,缩尿  用于肾阳不足,遗精,早泄,夜尿增多及白浊等证,

常与金樱子、龙骨、山药、乌药等配伍。

 2.温脾止泻,摄涎睡  用于中焦虚靠,食少、多唾、泄泻,常与党参、

白术、干姜、陈皮等配伍。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及表邪未解者忌用。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淫羊藿

性味归经  辛、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

 1.补肾壮阳  用于肾虚阳萎、遗精早泄,常与仙茅、肉苁蓉等配伍;

用于腰膝酸软、肢冷畏寒等症,与杜仲、狗脊、巴戟配伍。

 2.祛风除湿  用于寒湿痹痛,四肢翅挛麻木,常与当归、威灵仙、羌活、秦苑等配伍。

 3.止咳平喘  用于肾虚喘咳,常与补骨脂、胡挑仁、五味子等配伍。

 此外,用于高血压病属阴阳西虚者,常与仙茅、知母、黄柏、巴戟天等配伍。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者忌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菟丝草

性味归经  甘、辛、平。归肝、肾经。

炮制作用  酒润制饼后,可增加糖树脂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强补益肝肾的作用。

功效主治

 1.补肾固精  用于肾虚阳萎、滑精、小便频数等证,常与枸杞子、覆盆子、五味子等配伍;

用于胎元不固,常与续断、桑寄生、阿胶等配伍。

 2.养肝明目  用于肝肾不足,两目昏花,常与枸杞子、车前子、熟地等配伍。

 3.补脾止泻  用于脾胃两虚,食少便绪,常与党参、白术、山药、莲子等配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肉苁蓉

性味归经  甘、咸,温。归肾、大肠经。

炮制作用  酒制能增强温肾助阳的功效,避免滑肠致泻的副作用。

功效主治

 1.补肾助阳  用于肾虚阳萎、遗精早泄等证,常与熟地、山萸肉、菟丝子等配伍,

用于肾虚不孕,常与当归、熟地、紫河车、鹿角胶等配伍;用于腰膝冷痛,

筋骨瘦弱等证,常与巴戟天、杜仲等配伍。

 2.润肠通便  用于肠燥便秘,常与火麻仁、柏子仁等配伍。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及大便泄泻者忌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胡桃肉

性味归经  甘,温。归肾、肺、大肠经。

功效主治

 1.补肾阳、强腰膝  用于肾虚腰膝酸痛,常与杜仲、补骨脂等配伍。

 2.温肺定端  用于虚寒喘咳或肺肾不足久咳,常与人参、补骨脂等配伍。

 3.润肠通便  用于肠燥便秘,常与肉苁蓉、火麻仁等配伍或单味服用。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痰热咳嗽及大便溏薄者忌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虫夏草

性味归经  甘,温。归肺、肾经。

功效主治

 1,补肺益肾  用于肺肾两虚,喘咳气短等证,常与贝母、五味子、阿胶等配伍,

用于阳萎遗精、腰膝酸软,常与杜仲、肉苁蓉、巴戟天等配伍。并可单味煎服,

或与鸡、鸭、猪肉等炖食,作为病后调补之品。

  2.止血化痰  用于肺阴不足,劳嗽痰血,常与沙参、川贝、阿胶、百合等配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虫夏草

性味归经  甘,温。归肺、肾经。

功效主治

 1,补肺益肾  用于肺肾两虚,喘咳气短等证,常与贝母、五味子、阿胶

等配伍,用于阳萎遗精、腰膝酸软,常与杜仲、肉苁蓉、巴戟天等配伍。

并可单味煎服,或与鸡、鸭、猪肉等炖食,作为病后调补之品。

  2.止血化痰  用于肺阴不足,劳唯痰血,常与沙参、川贝、阿胶、百合等配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仙茅

性味归经  辛,热;有毒。归肾经。

功效主治

 1.温肾壮阳  用于肾阳虚衰,小便频数等证,常与淫羊藿、菟丝子、五味子等配伍。

用于脾肾阳虚所致的脘腹冷痛、少食腹泻等证,常与补骨脂、肉豆菌,白术等配伍。

 2.祛寒除湿  用于肾阳不足、筋骨不健所致的腰膝冷痛,四肢疲软,常与杜仲、

桑寄生、淫羊藿配伍,用于寒湿痹痛,常与独活、巴戟天等配伍。

 使用注意  本品燥热伤阴,阴虚火旺者忌服。

[retur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潼蒺藜

本品又名沙苑子。

性味归经  甘,温。归肝、肾经。

功效主治

  1.补肾固精  用于肾虚腰痛、阳萎遗精、小便不禁、白带过多等证,

常与龙骨、莲须、芡实等配伍。

  2.养肝明目  用于目暗不明,常与芜蔚子、青箱子配伍;用于头昏目花,

常与熟地、枸杞子、菊花、菟丝子配伍。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及小便不利者忌服。

 

【牛黄】 味苦,性凉,清热良药,具有清热解毒,息风镇痉功效。

  主治:急性高热手足抽搐,痰厥,神志昏迷等症,也可用于热疖,疔疮,咽喉肿痛,口疮等。

  识别:天然牛黄,可取少许粉末湿后,涂于指甲上,其黄色久而不退。

    【珍珠】 味甘咸,性寒,有镇静,安神,清热,明目除翳,解毒生肌功能。

  主治:心悸,失眠,惊风,癫痫及阴虚内热引起的两眼昏糊,色斑等。

  识别:1、用火烧后,可发现呈层状破裂,晶莹闪光,若火烧后成碎粒或焦糊状则为伪品。2、取珍珠粉放于洁净杯水中,有下沉折光,并可溶解于水。

    【燕窝】味甘,性微温,滋补佳品,具有养阴润燥,补中益气功效。

  主治:虚损,痨瘵,咳嗽痰喘,咯血,吐血等症。

  识别:优质燕窝呈丝状排列,水浸润呈银白色,晶亮透明,体柔软,有弹性,拉扯有伸缩反应。

  【银耳】 味甘淡,性平,滋补佳品,具有清热养阴,润燥生津,补肺益气作用。

  主治:虚劳咳嗽,痰中带血等。

  识别:优质银耳温水泡后,体积迅速膨大5—6倍,如水中膨胀不大说明质差,如发现水泡后散开分离现象,则说明是碎小银耳粘合而成亦为劣品。

  【人参】 味甘微苦,性温,是补益元气力量最好的药,有固脱生津和安神功能。

  主治:心虚心悸不寐,脾虚泄泻肢冷,肺虚,气喘息短,肝虚惊悸不宁,肾虚骨弱痿软等。

  识别:人参味特殊,口尝苦中带甜,横切有梅花状环纹,质重,有麻辣、酸涩味者为劣品。

  【三七】 味微苦,性温,名贵止血药,具有散瘀止血,而不伤新血,消肿定痛的功效。

  主治:人体各种出血,跌打损伤,近研究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较佳。

  识别:将三七粉放入少量猪血内,即可发现猪血化成水状,这主要是三七含有的皂甙成分所起的溶血作用。

  【沉香】 味辛苦,性温,名贵理气药,有降气温胃作用。

  主治:气逆不降的喘满,呕吐和胃寒气滞的胸腹胀痛。

  识别:沉香,木质重,有油腻并带香味,取小块放入水中即沉,是鉴别要点。

  【阿胶】 味甘,性平,补血良药,具有补血,止血,滋阴润肺的作用。

  主治:虚烦失眠,手足抽动,久咳少痰及多种出血症。

  识别:将阿胶块持于手中,用力往桌面拍打,胶块即脆断成碎块,碎块呈棕色,半透明,无异物,若拍打软而不碎,则疑为劣品。

常见食物的药性及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