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理念、开放综合、身边实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5/02 16:20:37

2010年绍兴市初中生毕业考试社会政治试卷结合我市社会政治教学的实际,试题注重基础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时代性、教育性和综合性。在重视考查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通过创设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联系的问题情景,全面检测学生社会政治学科综合素质。根据社会政治学科特点,突出了分析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查,注意了三维目标的考查。切实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理念。

一、试题特点

1.贯彻新理念,落实新目标

“实施新课程,贯彻新理念,落实新目标”,这是社会政治教学改革的方向,也是中考社会政治命题的重要指导思想。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维目标的关系来看,知识与技能无疑是最为基础性的物质,是形成过程与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重要的载体。为此,在中考命题中,我们力求以知识与技能为载体,通过创设与生产、生活等实际相联系的问题情境,全面检测学生学习社会政治的方法和情感。

例如,第21题以插图的形式给出了新疆地区的地形地势,民族状况,让学生通过分析插图中所蕴涵的“新疆”这一地区的信息,推断并解释相关的一系列该地气候、地势特点,民族分布特点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新疆地区独特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差异,回答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体现了对学生读图能力,学习方法和思维能力的考查。从试题的立意来看,一改以往传统命题中靠死记硬背能得高分的知识立意,而是通过以读图能力立意的方式检测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该题很多同学所反映出来,是脱离插图,生搬硬套、死记硬背,没有很好的利用插图,忽略了插图所含的“天山到绿洲逐次降低”这一信息。

再如,第23题通过创设一个60年生活变化情景,让学生对“小明家庭生活变化”进行分析、阐述合理解释,从中激发学生养成关注“国家好政策”,进而感悟我们美好生活离不开国家政策,培养学生爱国自豪的情感,第14题、第15题、第17题也是对于“国家政策”的考查,另外,第24等题,都蕴涵着对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在“过程与方法”中的达成度。

2.注重开放性,突出综合性

开放性题是近几年社会政治学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所涌现出来的一类新颖的试题,开放条件或开放结论或开放评分标准,彻底改变了传统试题的封闭形式,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了一种充满活力、富有挑战性的新环境,学生的主体性得以较好地体现。

例如第24题史料“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印象”列举18世纪中国在科技方面一项重大成就及其对于世界的影响以及如何自觉承担起历史责任,这样的试题,一方面内容开放,学生对试题具有选择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答案开放,有利与学生克服不动脑筋机械搬抄现象,引导学生关心现实生活。这样开放性的试题,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综合性也是近几年社会政治学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另一类新颖的试题。本次试卷集中体现在第25题“一切始于世博”,本题涉及的知识点既有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人口问题之间的相互联系,又有考察科技的作用、低碳生活、公平与正义以及团结合作。这既涉及到历史与社会的知识点,又涉及到思想品德的知识点,另外,对于学生关注“热点”,关注身边等非“纯课本知识点”也提出了相应要求。这样的试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同时又注意考查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要求学生在答题时,要经过组合、加工,把相关章节的知识经过归类、串联并联系自己的认识来解答。

实践也证明了这些类型的试题在社会政治学习评价过程中的有效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3.贴近生活实际  关注身边社会

 “学以致用”,这是学习的根本目的。把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与解决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起来,这是发展学生潜能、提高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次考试中,我们通过设置大量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试题,来考查学生关注社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本卷第3、4、5、7、8、18、19、20、22等题,都是金融危机、绍兴建城、学习、健康、安全、酒驾等实际相联系的试题。其中,第3题、第4题和第5题是有关现今金融危机处理的问题;第7题和第8题考查学生“绍兴建城2500”和第25题“上海世博”都与中国盛事相关;第9小题“日军所犯罪行”、第10题“世界大战比较”、第11题“国王就是法律”以及第12题“宪法与普通法”等问题都与民主和法制相关;第16题贫富分班,第18、19、20题学习行为、酒驾拘留、大学生救人,第22题学生安全问题,充分体现了社会政治学科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紧密联系,这些试题从不同的角度,贴近学生生活,关注身边、关注时事,以不同的立意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综合考查,以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确立学以致用的意识。

二、试卷启示

1.教师须转变教学观念,切实改变教学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多运用比较、联系、分析、综合、讨论等方法,启迪学生思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平时备课时要注意联系社会及学生的生活化情境、本地化情境,及时引进有关时政热点材料,适当对教材加以延伸,以提高教学的信度和效度,增强说服力。把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贯彻落实到每一节课,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教材中的有关理论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特别要注意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注意挖掘学生的新思想、新观点,拓宽学生的思路,鼓励创新思维。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给学生留有思维的时间,问题答案的指导不要唯一、绝对,要注意发挥学生的想象。

2.重视探究,提升能力

   综合探究活动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学中要重视课本上的综合探究活动,要让学生知其然,并且知其所以然,让学会理解、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通过探究活动总结规律,发散思维,迁移性解决新问题,细心分析。学习能力、迁移能力、思维品质等科学素养都是在长期不断实践中获得的,采用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创设问题情境,要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猜想与分析、进行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学生在探究中感悟方法,尝试错误,总结规律,训练思维,提高能力。

3.学生既要夯实基础,还要重视过程,培养能力

飞机起飞离不开长长的跑道,万丈高楼离不开厚重的基脚,社会政治中考命题尽管愈来愈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强调能力立意,但胸中无竹,能力焉出?因此学生还是应走出开卷考试的误区:认为实行开卷考试彻底解放了,不再需要记忆和理解,只要考试时翻翻书、抄抄书就行了。如果没有平时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是很难考出好成绩的。所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既要读熟教材,切实掌握好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还要学会主动提出问题,学会举例说明问题,学会整理教材。只有平时多翻书,考试时才能少翻书;只有通过自己整理教材,才会真正熟悉教材,才能熟能生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