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传奇 佳能单反50年发展之路(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神马文学网 时间:2024/04/26 21:15:32
单反传奇 佳能单反50年发展之路(五) 引言:1950年代上半段是佳能旁轴相机发展的黄金时期,通过借款,佳能拥有了梦寐以求的现代化工厂。在具备了充裕的资金和人材后,佳能的生产工艺和效率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推出了多款经典机型。佳能和御手洗毅的行业地位也得到了业界公认……  

 

单反相机的传奇 佳能单反50年辉煌之路

    高潮——旁轴的黄金年代

    虽然御手洗毅的美国之行没有实质性的收获,但从钢筋混凝土建筑林立的美国回到佳能的木制工厂,他便下定决心一定要拥有设备更先进的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工厂厂房,但是当时佳能缺乏足够的资金。然而机缘巧合,香港怡和集团(Jardine Matheson)助了佳能一臂之力。

  这个香港怡和集团来头可不小,成立于1832年,是一家最著名的老牌英资洋行,远东最大的英资财团,清朝时就开始与中国的开展贸易。怡和洋行对香港早年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首家在上海开设的欧洲公司,也是首家在日本成立的外国公司。当时怡和想销售十分看好日本照相机的销售前景,首先找的是日本光学,但是谈判甚为艰难,于是转向佳能。与佳能的谈判很顺利,双方在1951年签署了一份对佳能今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大合同。

  双方立即签订代理协议,佳能将每月产量的至少70%卖给怡和,为期5年;同时怡和借款50万美金(合18000万日元)给佳能。御手洗毅从美国回来后,一心想着建造拥有先进设备的厂房,香港怡和集团的资金的出现可谓是雪中送炭,协议规定佳能从1952年11月起连续30个月每月偿还600万日元,而佳能在1952年月产值约为8000万日元左右,要偿还这么大额的债务难度可想而知,同行都不看好佳能的前景。

佳能购入的原富士航空计器株式会社的工厂

  但御手洗毅对于此次合作信心十足,他暗下决心,要在三年内就还清这笔债务。借到了钱,他马上收购了大田区下丸子的原来属于富士航空计器株式会社的工厂,这就是一家钢筋混凝土的“现代化”工厂,面积很大。1951年11月,佳能将位于银座的总公司、目黑区和板桥区的两家工厂全部集中了下丸子,全体员工大约700人。至此,佳能的现代化生产基地落成,佳能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IIC基础上改进而来的佳能III型相机,是日本首台拥有1/1000秒快门的相机,
其制造工艺又有了很大的提高,进一步确定了佳能在35mm高档相机市场的龙头地位

  其实在1951年2月,佳能就推出了在II B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II C的改进型III型(1952年停产)相机。这款相机无论是在金属机身和零件的加工、金属表面处理,还是饰皮贴合工艺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而且还是日本首台拥有1/1000秒快门速度的相机,带镜头售价63,000日元。

首款在机身侧面装有不需要电缆连接闪光灯组件的佳能IV型相机

  短短两个月之后的4月,又推出了在机身侧面装有不需要电缆连接闪光灯组件的IV型(1952年停产)和III型的改进型III A型(1953年停产)。

将部分操作部件改成了更精致,而且是非徕卡风格的佳能III A型相机

 

计数盘旋钮的纹路从钻石形改成了竖道形,取景放大倍率选择拨杆也做得更加漂亮

  III A型主要是将机顶的一些主要操作部件进行了美化,而且改善了手感,并增加了胶片感光度显示窗。这两款型号含镜头的价格都是70,000日元,其中IV型生产了不到一年就被新型号代替,大约生产了1,400台左右。而在1953年佳能还专门为美国陆军通讯兵部生产了一批机身底部标注有“U.S. Army Signal Corps”的III A型。

一代名镜的佳能Serenar 50mm f/1.8镜头

1951年的Serenar 50mm f/1.8(左)与1990年的EF 50mm f/1.8II(右)镜头结构对比

  同样在1951年,佳能的技师伊藤宏利(他日后还为佳能业务的多样化做出了重要贡献)开发出了Serenar 50mm f/1.8镜头,这款镜头大大改善以往高斯结构为了增大口径而带来的彗差问题,从此Serenar镜头开始成为一代名镜,根据这款镜头的基本设计理念,佳能后来开发出了一系列的大光圈的广角和望远镜头。从当年下半年起,该镜头就取代原来的50mm f/1.9镜头,成为了IV型照相机的标配镜头。

1952年1月推出的第一款全铸模工艺生产的佳能IV S型

  1952年1月,第一款全铸模工艺生产的型号——佳能IV S(之前成为IV F型,1953年停产)发布,与IV不同的是主要操作部件都改成了与III A相同的“佳能”款式。3月,在IV S型的基础上去掉了闪灯连接装置、1/8秒以下和1/500秒以上的快门速度后的简化型II A(1953年停产)推出,这是一款专供怡和集团的出口型号,大约生产了300台,之后还推出了II A的改进型II D/II D1(1955年停产)。

世界首款具备X闪光同步接口的35mm旁轴相机佳能IV Sb

 

佳能IV Sb接上闪光灯(左)与X闪灯同步接口特写(右)

  1952年底,世界首款具备X闪光同步接口的35mm旁轴相机佳能IV Sb(1955年停产)问世。IV Sb的出现,让徕卡都不得不认可佳能作为一流照相机制造厂商的地位,这款相机也成为了佳能乃至日本的一代名机。


同期面世的还有仿卡尔•蔡司Sonner 50mm f/1.5的Serenar 50mm f/1.5这款大光圈镜头,与IV Sb机身一起售价为85,000日元(带50mm f/1.8镜头的售价为74,500日元),当时绝对的顶级高价照相机。

 

 

仿卡尔•蔡司Sonner 50mm f/1.5的Serenar 50mm f/1.5镜头

  1953年又专门出口推出了II AX和II AF(稀有机型,据说仅有20台)和II F。1954年,IV Sb的后继机型IV Sb2型(价格与IV Sb相同,1956年停产,产量高达16,800台)发布。通过一个双重释放构造实现了1/30和1/15(以往机型从1/60秒到1/8秒之间都是1/40和1/25秒,不是标准档位调节)秒快门,方便了用户的曝光控制。

佳能IV Sb的后继机型IV Sb2型,一直生产到1956年

  1955年还相继发布了II S2、II D2和II F2等定位稍低的机型,主要是在闪光连接和快门速度范围方面有所改变,价格相对较低。型号虽然繁多,但总的来说基本上是高规格的IV系列和性价比较高的II系列形成高-低搭配,覆盖市场。

  这一系列的相机和镜头的推出,让佳能在市场上名利双收。1951到1954年间,佳能的销售额分别为63400万日元、94200万日元、136800万日元和173600万日元,也就是说短短4年销售额提高了近3倍。从怡和集团借来的50万美元,也果然如御手洗毅计划的那样,在1954年11月,提前两年就偿还完毕。这段时间也是佳能旁轴相机发展的黄金时代。

  佳能的形势好,并不代表整个日本照相机行业都好。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后,日本经济增速放缓,很多中小型摄影器材制造厂商纷纷转产,几乎所有的照相机厂商都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的开拓。

  这种背景下,几家大的照相机生产厂商在1954年4月,组织建立了日本照相机工业协会,御手洗毅担任第一任会长。并随即成立了日本照相机和光学仪器检验及试验协会(The Japan Camera and Optical Instruments Inspection and Testing Institute,现在成为Japan Camera Industry Institute,缩写JCII),规定凡是出口的照相机都要接收这个协会的检查。

当年很多日本摄影器材上都贴有这样的JCII标识的标贴

  御手洗毅认为:“在日本的同行之间虽然要展开竞争,但日本的制造厂要形成一个整体像制造优秀的产品方面迈进!在海外提供索赔之前,就必须通过我们指定完整的出口标准,并据此出口优质的照相机。”根据这样的理念,日本照相机工业协会在1955年11月在美国纽约设立了日本照相机信息和服务中心(Japan Camera Information and Service Center),为出口照相机提供维修等售后服务,并收集用户反馈的质量方面的问题,目的都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日本照相机质量。

  关于JCII成立时,还有一个小故事。当时各个协会成员公司都进行了捐款,从捐款的数额,我们大致可以看出当时各个品牌的规模和实力。

  佳能、日本光学:50万日元;
  小西六、玛米亚、千代田、奥林巴斯:30万日元;
  富士等8家:10万日元;
  旭光学等5家:5万日元;
  还有8家3万日元和4家1万日元。

  有资料标明,当时日本共有170家左右的公司在生产照相机。但是德国对手眼看日本相机蒸蒸日上就缴械投降了吗?当然不会,1954年一款相机的推出,给了包括佳能在内的所有日本乃至全球的旁轴相机生产商家当头一棒。这款相机是什么?请关注下一节——《徕卡——M3的震撼》。


M3——徕卡的震撼

  引言:1954年4月在联邦德国科隆举办的国际摄影器材展上,徕卡M3发布,一举震撼了整个世界,让那些因为战争的缘故得以照抄徕卡的相机制造工厂目瞪口呆,M3作为德国相机的代表,几乎让所有日本对手都感到绝望……

  有很多人认为徕卡M3是有史以来最为经典的照相机,在很多关于徕卡的著作中,人们往往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来褒赞徕卡M3,在1954年4月发布的徕卡M3以取景器可以和装上的镜头耦合,并将取景窗和对焦框合二为一,而惊艳四座。1970年代的设计潮流革命开创者卢吉•克拉尼(Luigi Colani,1928-)在被问及对于以徕卡M3为代表的徕卡M系列相机的外形设计有何看法时,他只是说:“上帝啊,请不要做任何的改变!”。

徕卡M3,被誉为有史以来最经典的照相机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徕兹公司新的小型照相机的研发和设计工作就已经开始了,然而因为受到战事的影响,徕兹不得不放弃新相机的推出计划,转而生产军需订单产品,但徕卡的设计工作者还是千方百计的避开军方监控,悄悄的进行着新型小型照相机的研发。

  前面说到,由于德国战败,徕兹公司的大批相机设计图纸被掠走,相机专利也大多成为废纸,很多国家公开仿制徕卡的相机,各方面条件都更加迫切的要求徕兹公司生产出一款革命性的新型相机,各种设计和技术需要与之前的徕卡相机完全区分开。

徕卡M3,无论是设计、性能还是工艺,都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

  战后徕兹公司的工厂重新开始投入生产后,对外界宣称主要还是以IIIc为主要机型(1950年开始生产IIIf),但此时要面对包括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的众多仿徕卡相机的竞争,拥有雄厚技术实力和相机设计制造经验的徕兹公司岂肯善罢甘休,从1948年开始,他们将精力都集中到了新型相机的研发上,这款相机就是正在秘密孕育中的徕卡M3。

  1953年,日本王储明仁(就是今天的明仁天皇)对前联邦德国进行访问,陪同的还有日本工业界高层的代表,访问团提出希望参观威兹勒的徕卡工厂,其实那时徕卡M3已经在秘密进行组装,并开始进行各方面的测试,但是为了不让日本访问团察觉到,徕兹公司十分谨慎的暂停了徕卡M3的组装工程,将所有的相关机器锁在盥洗室内,并在原先组装徕卡M3的生产线上组装徕卡IIIf,以防日本的访问团察觉。可见当时德国人对日本人还是有很强的戒心。

  徕兹希望通过这款新型相机,建立一整套庞大的摄影器材体系,因此新型相机的设计改变了过去的很多设计和思维习惯。1954年4月在联邦德国科隆举办的第四届国际摄影器材展(也就是今天的Photokina)上,徕卡M3发布,一举震撼了整个世界,让那些因为战争的缘故得以照抄徕卡的相机制造工厂目瞪口呆。

徕卡M3的出现,将当时所有旁轴相机都远远甩到了身后

  M3的金属机身不但坚固强悍,而且工艺精湛,各方面的规格参数都是当时的顶级水平,堪称一台完美的相机。M3首先是革新了卡口系统,镜头卡口从L39的螺口改成了插刀式的M口,对准位置将镜头插入卡座,顺时针旋转30度即可,大大加快了更换镜头的速度;新的掀开式机背,方便了更换胶卷的步骤。M3还是第一款将取景窗和对焦框合二为一的徕卡相机;取景器的亮度大大提高,而且放大率高达0.91倍,并设计了3个取景框,分别对应50mm、90mm和135mm镜头的取景范围,在装上镜头后会自动调整,这一功能在当时独步天下;卷片方式也从原来的旋钮转动式改成了更直接的拨杆式(后期的型号还将过片与快门上弦的过程合并)。这一系列的改变彻底颠覆了以往的旁轴相机设计,将所有仿徕卡的相机制造厂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徕卡M3生产时间长达14年,总产量高达22万余台

  徕卡M3后来一直生产到1968年,产量高达22万余台,其中1955年就生产了近5万台(对比一下前文中佳能IV Sb2的产量,不难看出其中的差距是多么巨大),其历史地位不言自明。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徕卡M3长时间地站在35mm旁轴相机的顶峰位置,一方面为徕卡赢得了至高无上的行业地位,让几乎所有旁轴相机生产厂家(无论欧美还是日本)都难以望其项背,只得避其锋芒另辟蹊径;而另一方面,M3太成功了,以至于徕兹公司一直沉醉其中,之后再也没有推出影响力超过M3的机型,并贻误和忽视了单反相机的开发,加之人力成本高涨等原因,最终被日本相机超越,陷入经营困境直到今天。

1954年底尼康推出的首台24x36片幅的相机——尼康S2

  回到正题,日本光学在M3发布之后对即将发售的新机型进行了紧急完善,当年12月,推出了首台24x36mm片幅的相机尼康S2,带50mm f/2镜头的售价为68,500日元。尼康S2拥有放大率为1倍的取景器,并设计有回卷拨杆和快速过片杆等创新设计,确实也吸引了不少人的关注。虽然设计和制造上已经是日本光学当时的最高水平,客观地说要比佳能IV Sb2的新颖很多,但依然远不是M3的对手。御手洗毅以“打倒徕卡”为理想,但M3的出现,显然让佳能离目标更远了。

尼康S2代表了当时日本旁轴相机的最高水平,但仍然远不是徕卡M3的对手

  御手洗毅认识到,靠模仿,并在模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可以获得一时的成功,但是一旦别人有了创新,最终还是会落到别人的后面。但是面对M3的强势,佳能不能未战先怯,于是他们又投入了新型号的开发中。日本光学同样也是如此,同样要开发比尼康S2更强悍的机型还还击德国对手。

  后人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历程时,往往把1955~1973年定义为“高速增长期”,这段时间的发展也就是所谓的“经济奇迹”。从1955年开始,日本本土相机市场的需求也开始快速增长,35mm相机市场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理研光学推出的第一款35mm相机Ricolet

  由于以佳能、日光等为代表的焦平面快门35mm相机定位较高、操作复杂而且价格昂贵,因此从1950年代中期起,价格低廉的镜间快门35mm相机市场快速增长。1953年10月,理研光学工业株式会社推出了旗下第一款35mm相机Ricolet,这是一款廉价普及型35mm相机。理研光学本来以生产超小型和双反相机为主,加入到35mm相机的混战中后机型普遍定位偏低。

富士推出的第一款35mm相机Fujica 35M

  而本来以生产中画幅相机和高级双反为主的富士也在1957年推出了第一款35mm相机Fujica 35M。加上原来的千代田、小西六和奥林巴斯等厂商,35mm相机市场一片火热,然而代表35mm相机最高水平的无疑还是徕卡M3,而非日本的佳能或者尼康。

  国内国外的竞争,使得有远大志向的日本相机厂商纷纷开始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转型——从旁轴到单反

  引言:1950年代初,主流照相机有两类:旁轴和双反。然而还有一种类型的照相机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得到了迅猛发展,这就是单镜头反光式相机,简称单反。旭光学抓住这个机遇,在单反领域拔得头筹……

  在1950年代初期,国际照相机市场的主流有两类:一是以徕卡IIIc/IIIf为典型代表的35mm焦平面快门35mm相机,日本的生产厂商主要有佳能(主要仿徕卡)和日本光学(主要仿康太时)等;另一类则是以禄莱Rolleiflex 2.8系列为代表的双镜头反光相机(英文缩写TLR),日本的生产厂商主要有千代田和玛米亚等。至于镜间快门的6x6为代表的中画幅相机和35mm相机虽然种类繁多,但并不能代表照相机的最高水平。当然,还有一类相机,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生根发芽,迅速成长为参天大树,短短二三十年后让其他所有类型的照相机都成了配角。无疑,这就是单镜头反光相机(英文缩写SLR)。

禄莱Rolleiflex 2.8系列为代表的双镜头反光相机也曾是一代风流

  其实单反相机的历史也很长,前面我们就曾经提到过小西六早在1907年就制造了日本第一台单反相机,第一台大画幅的单反相机早在19世纪就已经出现,而最早的35mm单反相机则是在1936年上市的Kine Exakta,早期的Kine Exakta都是腰平取景,没有五棱镜。1939年,德国KW公司(战后的Praktica,中文一般译为百佳)推出了Praktiflex,这是第一款拥有回弹反光镜的单反相机,镜头采用40mm螺口。

普遍认可的最早的35mm单反相机是在1936年上市的Kine Exakta

1939年德国KW公司推出的Praktiflex,这是第一款拥有回弹反光镜的单反相机

  而第一台真正意义上具有五棱镜取景的35mm单反相机则是前民主德国(东德)蔡司•伊康推出的康太时S,时间是1949年5月。需要交待一下的是,二战结束后,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即西德)和民主德国(即东德)两个国家,蔡司•伊康公司也分裂为两部分,东德蔡司继承了原来一直就设在德累斯顿的工厂,值得一提的是,Kine Exakta、Praktica和康太时都诞生在德累斯顿这个城市。两个蔡司的区别在于东蔡致力于生产过去未完成的单反相机,西蔡则潜心于将原来的Contax旁轴取景照相机的后续开发。东蔡后来在康太时S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推出了包括康太时D在内的一系列机型。

被普遍认为是第一台真正意义上具有五棱镜取景的35mm单反相机康太时S

当年康太时S的在美国刊物上的广告,突出介绍了五棱镜的结构特点,
并宣称将对35mm摄影产生革命性改变,后来单反的发展也验证了这一点,
只不过墙内开花墙外香,单反的辉煌绝大多数都属于日本人

  康太时S和所具有的五棱镜(pentaprism)取景器定义了一种全新的机型,所采用的M42螺口也成了日后很长一段时间照相机行业的标准。早期的单反相机都是一些没有五棱镜的腰平取景相机,腰平取景看到的景象是反转的,加上光圈不是全开,如果用小光圈的话取景器非常暗,而且曝光后需要手动将反光板放下,十分不便。但没有视差的优势却一直吸引着人们不断对其进行改善。德国人先商业化,并不代表日本就没有人有类似的想法,这就要说到旭光学了。

当年勇于进军35mm单反领域的旭光学社长松本三郎

  1949年,时任旭光学社长的松本三郎决心开始进军相机市场,然而佳能和日本光学在35mm旁轴取景相机上的强势,千代田和玛米亚在中画幅相机上优势,让雄心勃勃的旭光学和松本三郎只能选择朝35mm单反相机方向发展,而且松本三郎认为35mm单反相机将会成为未来相机的发展趋势。考虑到当时旭光学的资金和技术实力(资本金仅250万日元,但从法国购置了价值750万日元的自动车床等设备),松本三郎选择了以10年前的Praktiflex为蓝本进行设计。

1952年日本首台35mm单反相机——Asahiflex I诞生

Asahiflex I(左)与Praktiflex对比,可以很明显地看出Asahiflex I更加小巧精致



Asahiflex I和其他没有五棱镜的后继机型一般只能像这样将眼镜靠近取景器取景,
而且看到的画面还是左右对调的

  1952年,日本首台35mm单反相机Asahiflex I诞生。毕竟是第一款产品,Asahiflex I各方面并不完善,采用37mm螺口设计,标配Kogaku Takumar 50mm f3.5镜头,快门范围1/20~1/500秒,采用腰平取景方式,只能看到左右对调的取景画面,为了方面眼平取景,还设计有一个取景窗。Asahiflex I不但体积小巧,而且价格十分便宜,含镜头价格仅为23,000日元。   一年后,改进型的Asahiflex IA推出,增加了1/25秒快门和FP闪光同步接孔,价格26,700日元。在1954年之前,旭光学还先后推出了100mm f/3.5、135mm f/3.5、500mm f/5和83mm f/1.9这几支Takumar镜头。Asahiflex I和Asahiflex IA都生产了一年多的时间,产量分别为7,000多和11,000多台。

 

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实时复位反光镜的35mm单反相机Asahiflex IIB

  1954年11月,世界上第一台具有实时复位反光镜的35mm单反相机Asahiflex IIB诞生,这款相机是单反相机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机型。实时复位的反光镜设计,让用户可以专注于取景和拍摄,而不必再像以前一样手工将反光镜放下(前面提到的Praktica拥有回弹反光镜,但是是靠按下快门升起,靠重力放下,并非靠机械装置“自动”)。同期问世的还有58mm f/2.4镜头,套机售价31,900日元。

标配58mm f/2.4镜头的旭光学Asahiflex IIA

  仅三个月后,改进型的Asahiflex IIA面世(同期推出的还有改款的IIB),增加了慢速快门旋钮和1/25~1/2秒及T门,带58mm f/2.4镜头售价39,500日元。这两个型号都一直生产到1957年4月,其中IIA产量约20,000台,IIB约16,000台。

为了打开美国市场,旭光学曾经让自己的相机打上其他品牌进行销售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IA在内的这三款相机都曾出口到美国,并以经销商所有的品牌TOWER进行销售,可见松本三郎并不像御手洗毅那样坚持,但也需要考虑到当时旭光学毕竟是相机生产的小字辈。后期生产的IIA和IIB都放弃了37mm螺口而改用了M42螺口。

  作为照相机市场的后来者,旭光学选择当年的冷门机型35mm单反相机作为唯一的突破口,在1950年代上半期闯出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天地,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而真正震动其他日本同行的,还要数1957年推出的Asahi Pentax。

  有“宾得”了,别着急,这个“宾得”的由来很值得说一说。前面说到蔡司•伊康因为二战结束而分家,东蔡后来失去了包括Zeiss Ikon和Contax等商标的使用权,于是在1952年注册了Pentax和Pentacon(用五棱镜pentaprism的前三个字母与Contax的前三个和后三个分别组合而来)商标,后来放弃了Pentax商标并将其转卖给旭光学,而在1953年推出了用Pentacon商标的机型(就是换了标的康太时D),后来一直生产康太时D和Pentacon以及改进机型。

1957年问世的Asahi Pentax,后人称之为AP,是宾得第一款固定五棱镜的35mm单反相机,
它的出现让日本相机真正开始进入单反发展时期

  Asahi Pentax,后人称之为AP,是35mm单反相机历史上第一款大批量生产的具有五棱镜、快速回弹反光镜、上片拨杆和倒片扳手,并使用M42螺口的机型。在1955年,日本Orion公司曾推出过日本第一台使用五棱镜的单反相机Miranda T,对焦屏和取景器可更换,这个设计后来被尼康F发扬广大,这个我们后面再说。而AP则是第一款使用固定五棱镜眼平式取景器的35mm单反相机,并且采用了当时最好的光学加工工艺,取景器是当时最明亮而且放大倍率最高的。固定五棱镜较之可更换取景器在工艺上无疑要简单一些,而且更有利于控制体积,放弃37mm螺口则是因为当时M42螺口的镜头比较流行。AP的快门速度范围1~1/500秒,标配58mm f/2镜头在当时售价为49,500日元。

宾得AP也曾打上TOWER商标进行销售

  当时世界上也就只有包括AP和康太时F/Pentacon F等三、四个品牌的单反相机,由于AP具有鲜明的日本特色,精致、小巧、易于使用,特别是使用M42螺口有很多镜头使用等原因,AP一推出就受到了欢迎,为了开拓美国等市场,也曾打上TOWER商标进行销售,当年的销量就接近20,000台,而且供不应求,从此宾得在日本相机行业的地位得以确立。

AP的后继机型宾得K,是第一台快门和镜头光圈联动的单反相机

  1958年5月,又一款经典机型,同时也是AP后继机型的宾得K问世,除了将快门速度提升到1/1000秒外,宾得K还是第一台快门和镜头光圈联动的单反相机,可以在全开光圈下取景和对焦,按下快门时光圈自动缩小到预设大小。为此镜头多了收缩光圈用的顶针,镜头名字也变成了Auto Takumar。旭光学还推出了当时最明亮的单反镜头Auto Takumar 55mm f/1.8作为套头,该镜头镜身黑白相间,非常有特点,套机售价51,500日元。宾得K只生产了一年时间,总产量21,500台。

从1959年5月开始,宾得开始大批量制造宾得S2,产量十分惊人

宾得H2就是打上HEILAND和HONEYWELL等商标进行销售的S2

  经过几年的摸索,旭光学在单反开发和制造上更趋成熟。1959年5月,宾得在改造了生产工艺和技术后大批量生产的机型宾得S2/H2投产。这款机型是宾得K的简化版,去掉了1/1000秒的快门,并整合了快门选择盘,标配镜头也改成了Auto Takumar 55mm f/2,售价仅为32,600日元。而且曾打上了HEILAND和HONEYWELL等商标进行销售,到1961年停产,两年左右的时间里共生产了130,000台,在当时,这是一个相当惊人的数字。

  宾得的故事先说到这里,回到佳能和尼康这两家当年专门生产35mm高级旁轴相机的厂商。徕卡M3的出现,让这两家意识到在相机开发上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当然,他们还是选择了继续在擅长的高级旁轴相机上进行新机型的开发,而于此同时,旭光学在单反机型上的火热景象,也不可能让其他老牌相机厂商无动于衷,他们都将目光或多或少地转向了单反。